三外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22879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外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外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外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外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外调研报告强三外联动促开放发展 对我省三外联动发展的分析与思索 外贸、外资、外经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密不行分。因此,如何有效发挥三外联动作用,对实现我省开放型经济跨更加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省三外经济发呈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仔细贯彻执行国家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三外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殊是新世纪以来,我省抢抓入世机遇,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三外经济呈现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1、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省进出口总额由 2001 年的 36.2 亿美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242.8 亿美元,其中出口由 22.8 亿美元增加到124.2 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

2、 23.6%和 20.7%。2011 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 230.4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3.4%;其中出口 124.1 亿美元,增长 40%。贸易方式不断优化,加工贸易出口占比已由 2001 年的 18.8%提高到 2010 年的 22.1%。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外贸出口企业已基本形成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三分天下的格局,2010 年三类企业出口占比分别为 26.7%、26.2%和 47.1%。其中,国有企业出口占比比 2001 年下降 35.5 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集体私营企业分别提高 7.3 个和 41.3 个百分点。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形成了以欧、美、日三大市场为

3、主体,涵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袤市场。2、 外资规模持续扩大。实际利用外商干脆投资由 2001 年的3.4 亿美元增加到 2010 年达到 50.1 亿美元,年均增长 34.8%。2011年前三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商干脆投资 51.2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5.1%。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单个项目的合同外资额由 2001 年的248 万美元提高到 2010 年的 770 万美元。世界 500 强企业来省投资步伐加快,截止 2010 年底累计已有 51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在我省设立了 65 家企业。投资方式日益多元化,外资起先以并购、BOT、TOT 等方式进入我省,投资方式独资化趋势明

4、显,2010 年外商投资中独资占比为 61.4%,比 2001 年提高 18.7 个百分点。外资来源地不断拓展,截止 2010 年已有 105 个国家和地区来皖投资设立外资项目。3 3 、外经发展快速起步。全省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由 2001年的 1.3 亿美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20.5 亿美元,年均增长 35.9%;实际对外投资额由 2001 年的 0.1 亿美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8.1 亿美元,年均增长 66%。2011 年前三季度全省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16 亿美元,增长 13.9%。对外承包工程队伍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实力不断增加,全省涌现出年完成营业额 1000 万美元

5、以上的企业 17家,其中 50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6 家,并有 3 家企业跻身世界最大国际承包商 250 强之列。市场结构更趋合理,对外承包工程市场辐射面已发展到遍布全球五大洲 100 多个国家的多元化格局,对外投资目的国已延长到中东、南美、北美、非洲、东欧等近 40 个国家和地区。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对外经济合作由过去的单纯以对外劳务合作业务为主,快速扩展到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的对外工程总承包和境外资源开发、加工贸易、技术研发等领域;对外投资方式由独资设立企业到独资、合资、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并存。二、我省三外联动作用显现1 1 、外资促外贸改革开放的策略让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走出

6、去是我国十五时期提出的重要贸易战略措施,是扩大货物、技术、服务出口,开发利用国际资源,培育跨国企业,增加企业和劳工收入,避开和削减贸易摩擦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利用的外国干脆投资主要是以绿地投资为主,这一投资方式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特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外贸规模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这种推动作用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我国外贸规模。现如今,外资企业成为了我国出口增长的关键所在。1985-2003 年,外资企业进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36.2%,这个比率远远高于全国外贸平均增长速度。这样的增长速度很好地证明白外资对于我国外贸规模的扩大作用。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外资通过推动技术的进步

7、和国内产业的升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许多产品,如彩电、空调、电冰箱等产品都通过外资,在全球范围进行销售,使得我国跃居世界生产和出口大国的行列之中。扩大了商业零售领域的出口贸易。通过引进扩过连锁集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跨国公司的选购网络中。2003 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和欧尚等商业零售领域共选购我国产品价值总额约为 200 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安徽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通过企业到境外办厂、开店和开展劳务输出,带动安徽货物、技术和服务的出口,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货物贸易与技术贸易、服务贸易结合的外贸发展新思路,这种发展思维为省内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招商引资环

8、境。依据安教省的实际状况大力吸引内费,强化内联工作。抓住国际、国内发达地区都在进行结构调整的有效时机,实现向本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本地区前产业结构升缀。大企业支撑力强,中小企业发展速猛,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加工贸易进出口齐头并进,增长快速。据前相关数据显示,铜陵有色、马钢公司、奇瑞汽车等 40 家骨干企业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近 20 多个百分点,成为外贸发展的中流砥柱;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外贸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加;在汽车、挖掘机、叉车以及轮胎、柠檬酸、光伏产品等带动下,全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伴随芜湖中达电子等企业的大规模投产,加

9、工贸易进出口增长迅猛,增幅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成效进一步显现。2 2 、外贸引外资全球经济化的深化使得我国各个地区都起先注意外贸行业的发展,安徽省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外贸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供应了许多政策上的扶持。这些扶持表现为:加大政策宣扬力度。通过各种政策来宣扬外贸发展的重要性,引发人们对外贸业发展的重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通过优化退税工作流程、提高退税工作效率来加快出口退税工作的进度。加强部门联动服务。通过加强国税局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来确保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退税资金能够刚好和足额到位。另外,还要加强与海关、外管等部门之间的沟通来刚好解决外贸企业在退税单证收集和信息

10、传递等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快信息化建设。21 世纪是信息时代,外贸退税相关工作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较大。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四点是安徽省政府为了能够更好推动外贸行业所推出的扶持政策,事实证明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安徽省外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外贸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外资的引入,让外国投资者能更有信念地投入资金。近年来,安徽省新批外商干脆投资项目数、投资总额和外资总额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全省 16 个市均有外商投资项目落户。从外商投资方一直看,新批外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旅游业和地产业;从区域而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外资首选地,吸引外商干脆投资项目 111 个,

11、投资总额 21.47 亿美元,占安徽省近七成。安徽省外贸业的快速发展才促使外资投入的增长,这是外贸发展和外资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很好地说明白外贸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外商的投资。3 3 、外经带外贸。进一步实行有效措施,放宽外汇贷款限制,建立继全外汇贷款运用制度和偿还方法。以期充分利用国家外汇储备资源,代替一部分引进外资,降低外汇运用成本。作为中部省份安徽省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通过这次对投资和外经外贸结构调整的调研,首先从观念上进行了统一相识,理清结构调整的思路。为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当实施供应了牢靠的保证。其次,省里从市场探讨人手,重视市场环境建设,留意从探讨和制定结构调整有关政策方面,发挥

12、市场对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省里抓紧进行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政变过去那种政府代替企业和市场的做法,从制定产业政策、培育市场体幕、规范企业行为等方面人手搞好宏观环境的建设。信任安徽省通过仔细实行十五大精神,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会有新的突破。建立和完善外贸促进机制,切好用好国家的出口促进政策,扩大省级出口促进资金规模,实施出口信用险保费补贴、出口贡献奖和本省产品退税补差政策。同时,建立和完善进出口运行机制,加强商务厅与海关、民航、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推行快速通关模式,实施通道分流管理;提高检验检疫效率;加强财政、税务、外汇等部门的协调,确保出口退税刚好到位

13、;探究建立省级出口信贷担保基金和保险保单融资,寻求解决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问题的新途径。探究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和大手册管理模式,进行加工贸易企业电子账册管理的试点,便利加工贸易货物的进出。进一步扩散进出口经营权,加大对重点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政策支持。三、我省三外联动存在问题1 1 相识还不够统一。这是我省三外联动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外向型经济不仅是我省更是全国经济的一种发展途径,外向型经济与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市化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冲突关系,外向型经济与内向型经济都是经济发展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今日,外向型经济范围更广、作用更大,外向型经济更加展,经济的外

14、向关联度越大,区域经济的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因此要充分相识到外向型经济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2 2 基础还比较薄弱。我省目前外经贸企业主体还比较薄弱,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外经贸人才队伍还比较薄弱。外经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高,外经贸系统队伍整体工作水同等都还不够高。政府部门缺乏涉外经济管理人才。特殊是区县商务部门外向型人才严峻短缺。大部分区县经商局没有外语人才,也没有熟识三外业务的人才。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人才,我市企业特殊是中小企业严峻缺乏外语和外贸实务人才,特殊缺乏既懂外语和国际贸易学问又熟识生产的复合型人才。3出口贸易结构不尽合理出口贸易结构不尽合理,仍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九五

15、以来,安徽省一般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均在 70以上,比全国一般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最高的年份还要高出近 30 个百分点,且这一比重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由 1997 年的 701上升为 2001 年的 81。从增速看,2001 年,安徽省一般贸易出口比上年增长85;加工贸易出口安徽省同比下降 84。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对安徽省出口全面增长起到了主动促进作用,但也造成了安徽省外贸出口对扶持政策的依靠性比较强,对国际市场的改变较为敏感,受国家政策及国际市场的影响比全国及其他省市更为严峻。4 外贸以国有外贸为主导,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外贸发展不充分总体来看,安徽仍以国有外贸为主导力气,2003 年国有和国

16、有控股企业进出口额 38.6 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 15.3 亿美元,比重为 25.8%;民营企业 5.5 亿美元,比重为 9.3%。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安徽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都偏低,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国家外贸经营权不断放宽和招商引资不断推动状况下,近年来,安徽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外贸还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 年民营出口增长 102.7%,高出全省出口平均增幅 77.8 个百分点,进口增长更是达到 216.8%。一些民营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城市,如六安、滁州、安庆、宣城等城市,民营出口已分别占该市出口总额的 59.

17、9%、44.3%、44.1%和 32%,初步形成主体多元化的外贸发展格局。5区县三外工作发展滞后外贸方面:全市出口主要集中在市级,区县出口规模偏小,2006 年,全市区县出口 3937 万美元,仅占全市出口的 11.93%;外资方面:目前,全市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区县仅有 3 个,有 70%的县没有外商投资企业;外经方面:大部分区县存在自主外派人员较少的现象。6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慢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慢,仍以传统商品出口为主。目前,安徽省出口商品还没有摆脱依靠初级产品、简洁加工、以量取胜的传统模式,仍处于粗放式数量增长型发展阶段。八五末期,安徽省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低于全国的水平;进入九五后

18、,这一比重却不断上升,高于全国的水平。2001 年,安徽省外贸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达 121,比 1995 年只下降 14 个百分点。相反,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全部出口中的比重徘徊不前,2001 年,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为 879,比 1995 年仅提高14 个百分点。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较慢,机电产品、高新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是出口发展缓慢的重要缘由。四、促进三外联动工作建议1 1 优化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体系。建议市政府成立开放型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关贸、银贸、检贸、税贸、财贸等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协调服务例会

19、制度。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动推动,建立外汇管理局龙泉办事处。充分发挥外经贸企业 QQ 群等系列服务平台功能,注意培育发展各类中介服务企业,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服务功能。2 2 完善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各涉外部门要仔细探讨上级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信息等政策手段,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政策促进体系。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各类扶持政策。整合完善市本级现有政策,打造政策凹地;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推广力度,激励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用好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对扩大开放的杠杆作用。3 完善开放型经济运行预警与防范体系。充分发挥我市两个

20、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的作用,完善进出口预警监测分析制度,搭建贸易壁垒动态预警与信息交换平台,加强风险防范。完善在谈外资项目数据库动态管理制度,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动机制。寻求与进出口银行的合作,运用多种金融工具防范开放型经济的各类风险。4 4 主动创新走出去方式,实现国际合作新跨越。加强政策引导,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主动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着力建设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支持走出去政策措施,重点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主动参加全球经济竞争和合作,提升龙泉运用和配置全球要素的实力。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走出去带动销出去。支持企业以跨国并购、股权投资、参股开发等多种方式,并购境外营销渠道完善、

21、研发实力较强、拥有国际品牌的知名企业,获得资源和营销渠道。支持企业到境外设立营销网点、加工生产企业。5 5 统一思想,提高相识加大宣扬,促进各级各部门提高相识。各区县、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性的相识。要充分相识到促进宜宾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需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必需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必需主动引进和汲取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阅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主动引导,促进各企业转变观念。广泛向企业宣扬三外学问和市场动态,培育企业国市竞争意识和国际战略眼光,特殊是要加强对各类企业一把手国际战略意识的培育,使企业充分相识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要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开展三外工作。6 6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区县三外工作的目标考核。通过目标考核提高区县领导对三外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区县三外工作逐步从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转变,变更我市区县三外工作长期落后的局面,促进县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强化区县商务机构,充溢区县商务队伍。进一步强化区县商务机构,配强班子,主动选调和引进综合实力较强的涉外人才,提高区县商务部门的业务实力,确保区县三外工作顺当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