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22474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漫谈《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谈《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漫谈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劝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详细措施,在于制民之产。这是全篇的章旨。孟子的保民和推行仁政思想,对当时社会来说,是一种具有主动意义的思想。当时的人民,正处在七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水深火热的环境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假如能够解除斗争和过度剥削所带给人民的苦痛,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悬”的事。其次,这时的国君,都“以征伐为贤

2、”,强调斗争的作用,孟子则强调民众的作用,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爱护人民,推行仁政,在肯定程度上,照看到人民的生活,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争取人民的拥护,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但这些思想,却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不过,孟子从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来推断他能够保民而王,这是唯心观点,不是从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动身,是行不通的。制民之产即复原井田制度,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会的农村公社,事实上是不行能实现的。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但他关切人民物质生活,对当时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是深

3、表怜悯的。他并且说,人民因冻饿而犯罪,它的过错不在人民而在统治者。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化的机会。这些志向,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是具有肯定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出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雄辩的才能,犀利的笔锋,在齐桓晋文之事这一章中,也可略见一斑。本文的艺术特点,在于孟子擅长驾驭说话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逐步启发对方的相识,这就

4、形成了本文组织结构上的层层深化与跌宕生姿。本文一开头,齐宣王向孟子问霸道齐桓晋文之事,可见他对王天下之道是不大情愿听的。面对着这样一个不愿听王道的人而和他讲王道,而且能够使他情愿听下去,这实在是件不简单的事。假如不抓住对方的心理,从而启发他的相识活动,而空谈一番王天下的大道理,那确定是要失败的。孟子不但使齐宣王情愿听下去,而且最终接受了保民行仁政的主见(不过在事实上,宣王后来并没有实行孟子的主见),就可看出孟子是怎样的擅长辩论了。孟子是怎样层层启发劝服齐宣王的呢?当齐宣王发出“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疑问后,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保民而王”的话,这是全篇的中心论点。但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霸天下则比

5、较简单,所以接着又问孟子道:“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这正说明白他怕难的心理。下面孟子就从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说明他具有不忍之心,而不忍之心,就是保民而王的基础。宣王虽有“以羊易牛”的事,但对于这个不忍之心,相识还是模糊的,因此有启发他的必要,否则后面要说的“推恩”“制产”等等都要落空了。所以宣王的“以羊易牛”,原委是不忍,还是吝啬,这是必需搞清晰的。孟子以“百姓皆以王为爱”“牛羊何择”“见牛未见羊”的话,替宣王发觉解决相识上的冲突。他不用注入式,而是经过宣王心理的疑难、冲突,用启发式给以解决的。难怪宣王要说出“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的诚心悦服的话了。宣王相识上的曲折性,

6、反映在本文上,形成了层次的曲折性。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后,孟子好像就可以大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方,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宣王心理上还以为行王道是一种特别困难的事;这种畏难心情不解决,空谈“推恩”“制产”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于是孟子接连用四个比方,来消退宣王的畏难心理。依照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原则依次,仁民较易,而爱物是较难的。宣王既做到了比较难的爱物,那么,推恩、行仁政的事不是比较简单,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吗?这是由于宣王

7、相识上的曲折,而反映在本文层次上的其次个波折。难易问题解决后,孟子就发出了“老吾老”至“王请度之”的一段争论,说明能不能王天下,关键在于能不能推恩。但是宣王听了孟子这段争论后,还是不能接受,还没有说出“请尝试之”的话。孟子察言观色,知道宣王心里还有障碍,那就是通过斗争来称霸天下的“大欲”。这个“大欲”不去掉,王天下的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经孟子“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着的“大欲”,但还是不愿详细说出它的内容。孟子于是就有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8、”。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方,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能得到宣王的接受了。孟子使宣王去“大欲”的一番话,是本文层次上的第三个波折。这些波折,使文章跌宕生姿;但这决不是故作曲笔,为波折而波折,而是启发宣王在相识过程上的曲折性的反映。“盖亦反其本矣”至“孰能御之”一段话,已使宣王接受了孟子“发政施仁”的主见,所以说“请尝试之”。自“无恒产而有恒心”至结束,是施行仁政的详细措施制民之产。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贯穿着全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又表现了本文结构上层层深化与跌宕生姿的特点。

9、本文的艺术特点,其次表现在与本文思想内容相适应的修辞方法。汉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方是一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表达形式之一,大多数比方,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本文用了好几个比方,具有这样的特征。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不为也,非不能也”。“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也是形象的比方,说明前者是肯定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这样,“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就异样显明而突出了。“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方,也是详细而形象的。“缘木求

10、鱼”的比方,和孟子其他很多比方一样,已变成成语。爬到树上去捉鱼,除非有神经病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鱼在水中而不在树上,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而宣王以区区之齐,要战胜力气八倍于齐的各诸侯国,和“缘木求鱼”的行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本文用的另一种修辞格,是“排比”,这在孟子文章中也是常用的。“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像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但句法上的排比,不仅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内容上的问题。陈文则说:“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句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加文章纵横捭阖的气概。如文中:“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以上所举的例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概很盛,声调铿锵,是富于音乐性的。从内容上讲,这种修辞,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五个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详细效果,在宣王面前呈现了一幅“保民而王”的漂亮远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也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家立业的情景,这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劝服力,而且加强了心情上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