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与养生] 易经智慧.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22419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经》的智慧与养生] 易经智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易经》的智慧与养生] 易经智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经》的智慧与养生] 易经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经》的智慧与养生] 易经智慧.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易经的智慧与养生 易经智慧 上一期刘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春夏养生塑造形神之美的课程,用易经原理告知我们,形神之养其实就是动静之养,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动一静万物生。这一期我们接着跟随刘老师来了解易经如何帮助我们领悟夏季互补养生的课题。 周易象上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黄帝内经也告知我们:“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万物茂密,心神之气处于内应状态,养生应以养心为主,并使得气发散开泄。夏天属阳,阳主外散,假如夏季人们不能大量排汗就极易损难过神。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言,夏三月要夜卧早起,不要怕阳光,心情要开心,不要闭汗,常常到户外活动。立夏一过,就意味着炎夏即将

2、来临,清热消暑自是重中之重,但同时根据中医养生学理论之说要留意饮食,以免伤了脾肺之气。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省苦增辛即少食苦味,多进辛味。中医五行学认为,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以免心火过旺。由于心火能够克肺经,而辛味归肺经,所以在夏季,尽管天气热,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些辛味的食物,如辣一些的萝卜以及葱白、姜、蒜等,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可补益肺气,尤其是肺气虚的人更应如此。 人与天地相应。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改变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实力,假如能驾驭其规律,主动地实行各种

3、养生措施适应其改变,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即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改变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天人归一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养生上做到防补自然,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互补养生的方法。 一防环境刺激 避开不良刺激,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尽量避开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华蜜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其二,要主动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躯体疾患既可能给患者造成苦痛,形成精神负担,其内源性刺激还可

4、产生异样的情志改变,加重病情,影响康复,遂致早衰。 Tips: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行避开地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见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要感觉相宜就可以了。这些也是传统风水学的范畴。 二防情志刺激 过激、过久的情志刺激,只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调整范围时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人的心理调整实力首先与人的“志意和”亲密相关。志意和则精神专注、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详细言之,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验、文化思想修养等亲密相关,从而表现在对情志致病的耐

5、受性、敏感性、易发生性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而要求人们能通过养生活动擅长自我心理调摄,通过阅历相识及思想活动过程来转移心情情感反应,消退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Tips: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所以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这也符合了夏季养心的原则。 三防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养生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其二是要留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至于近代采纳药物预防传染病及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其内容更为丰富,构成防病养生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Tips:熏治养生 古人熏治消毒常采纳的药物有艾草、苍术、贯众等。端午节前后,古人有用苍术“辟疫邪”的习俗,或用苍术熏屋,或以苍术和辛夷、薄荷、苍耳子等多种中药做成香袋、香囊挂于室内、佩于身上,达到辟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