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万端感慨的民间传统武术] 中华民间传统武术联盟.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6222283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令人万端感慨的民间传统武术] 中华民间传统武术联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令人万端感慨的民间传统武术] 中华民间传统武术联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令人万端感慨的民间传统武术] 中华民间传统武术联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令人万端感慨的民间传统武术] 中华民间传统武术联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令人万端感慨的民间传统武术 中华民间传统武术联盟 我国民间传统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门派林立,拳种繁多,是华夏先祖的才智结晶,炎黄子孙的文化珍宝。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独特隽永的人文精神,堪称世界之最。但是,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民间传统武术亦不例外。当我们沉醉在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中时,是否发觉它在传承中根深蒂固的太多瑕疵? 余不敏,自幼痴武,髻龄练功,少年寻师访友,弱冠游学四方,在二十余年不堪回首的武术历程中,见到了各门各派的功夫。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武者。今日思之,喜忧参半,万端感慨!武术,给了我健康的身体,也给了我刚毅耿介、正直坦荡的性格,但是,它也给我带来太多太多的悲观,给我留下无穷

2、无尽的感慨与反思。 从小到大,我见到的民间武人不知凡几,但真正功夫好、人品佳的拳家却如吉光片羽而难得一见。迄今为止,我在国内所遇德艺俱臻上乘之拳家,仅数人而已。一般拳师,多系得艺不全、固步自封之流,实不值与其论武也。 所谓“十个把式九个吹,剩下一个瞎胡闹”,诚哉斯言!余以为,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民间武人的形象,是对民间拳师特别传神的描写刻画,再没有任何一句话比用这句话来形容民间拳家更加贴切和经典了。这句话,使民间拳师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令我倍感亲切。吹牛,是民间武人最突出的一大特征,在我二十多年所接触到的多数拳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不吹牛的。离开吹牛,民间武术好像就立马变得索然无味了。若要保

3、持传统武术的神奇性与吸引力,就必需得眉开眼笑、喋喋不休地大吹特吹,吹祖师爷、吹师父、吹自己,可就是不吹别人(事实上,非本门派的别人在民间武人眼中恒久是“半瓶水”)。我地有一全国知名的“闻名武术理论家”,年近不惑时因特别关系顺当进入某体育学院攻读武术探讨生,并在武术刊物上频频发表豆腐块类的文章,之后又在上世纪80年头初的全国武术挖整活动中,广泛搜罗民间拳谱资料而据为己有,东拼西凑出了几部武术专著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此人素以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为能事,在我地臭名昭著,众所周知。其所演拳术,几乎惨不忍睹(现有公开出版物),常令观者忍俊不禁。更令人啼笑皆非和感到震惊的是,这位身背“博士”、“探讨员”与

4、“教授”头衔的“九段”武术名家,竟然连“著作等身”一词之意都懵然不懂,甚至说根本就没有这个词汇。即使如此,他还时常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高傲姿态,把谁都不放在眼里,颇有些睥睨海内、舍我其谁的架势。在兰州,由沧州籍武术大家马凤图先生,与其子“马氏四杰”及众弟子广泛传播的弹腿、劈挂、八极、戳脚、翻子诸艺,素以身法俊秀、劲力醇厚的武美雄健之姿享誉西北乃至全国,就连影视明星李连杰也多受马门技艺之惠(李连杰的翻子拳曾受教于马凤图先生亲传弟子陈万智先生,马风图先生次子马贤达先生亦就马门技艺对李连杰多所指引)。可令人感到震惊的是,马门技艺在上述那位“闻名武术理论家”的眼中却一无所取,其对“马氏四杰”亦是

5、不屑一顾。此人的无知无耻,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孔圣云:“知耻近乎勇。”此人简直不知世间尚有“羞愧”二字,对自己的浅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是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可悲之极! 在我二十多年的武术生涯中,遇到不吹牛的民间拳师实在少得可怜。在我的印象中,功夫好、人品佳且不吹牛的民间拳师,满打满算,迄今也就遇到三五位而已,可谓凤毛麟角矣。 民间传统武术的另外一个致命弱点,便是继承不全面、传承不系统。我国武术,门派繁多,自成体系,每个源流清楚、传承有序的拳种门派,都会有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完整训练方法(功法、拳术、兵器、对练、散手等)。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缘由,能全面继承某个门派技艺者在现实中亦寥寥无几

6、。我所经见的拳师,十之八九皆系得艺不全者,他们往往偏执一隅而以偏概全、以局部做整体,且自以为是而洋洋得意。我地有一中年拳师,尤钟情于“马氏通备武学”,是“马氏通备武学”的铁杆票友和忠实拥护者,常引经据典而夸夸其谈,且自称于“马氏通备武学”之弹腿、劈挂、八极、翻子、戳脚及马氏内场武艺之大架子、十二大招、六开八招、六合大枪无所不精。但当有人要求学习或请其演示时,他却以种种借口有意搪塞回避。原来,他根本就不会这些东西,而是在自欺欺人,蒙骗外行。去年盛夏,闻友人言,兰州郊县榆中有一许姓老者,系武术名家刘仁(字靖国,榆中小康营人,曾从沧州“铁臂”张玉山习艺,从师甚众,后记名于马凤图先生门下,功力深厚,尤

7、擅技击,有“神拳”之誉)之再传弟子。精于“马氏通备武学”秘中之秘六合大枪。当我携友去登门探望时,却发觉他根本就不会六合大枪,也从未练过大枪。他只会刘仁创编的一套劈挂拳和一套八极拳,观之非驴非马。但他却自认为有那两套拳一辈子就足够了。殊不知,练劈挂若无抹面、青龙两套原传拳术,则如同瞎子摸象而不知劈挂原委为何物;练八极若无小架、大架与散手,则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生一世只能对八极拳“雾里看花”而已。这种支离破裂、固步自封的民间武术传承现状,随处可见,着实令人忧心。 我国传统武术,长期在社会下层与江湖市井间代代相传,所以就不行避开地沾染上了保守封闭的小农意识与故弄玄虚的江湖特色,终究无法步入神

8、圣的学术殿堂而在民间自生自灭。民间武术,各派之间往往互不沟通,甚至相互攻讦,斤斤于此长彼短间而无以自拔。这种各守畛域、闭门造车的陋俗,使得传统武术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代社会一蹶不振,其传承发展亦是步履蹒跚,停滞不前。明代抗倭英雄、闻名军事家戚继光将军早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就提出“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观点,他在列举了各派拳法之特点后,又一语道破地指出:“虽各有所长,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作为一名出身将门且身经百战的大将军,戚继光的胸襟与眼界是何等开阔,岂是“

9、纸上谈兵”、摇唇鼓舌的一般民间武人所能望其项背的?!平心而论,我国各派武术,往往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鬼迷心窍、敝帚自珍的民间武人,却至死也不愿承认这个真实客观的事实,总要在此长彼短间硬生生分出个高下轩轾,奈何! 武术前贤董海川、程廷华、刘德宽、李存义、张占魁、孙禄堂等,莫不摒弃门户之见而广采博收,终成大家。李派太极拳创始人李瑞东幼习少林与摔跤,及长随李老遂习戳脚,后又跟王子斌(“大刀王五”5EE谊)习弹腿、从王兰亭习太极(杨派)、从董海川习八卦、从龙禅和尚习少林(镇山护寺内廊秘法拳)、从岳青山习心愿(岳氏心愿)、从甘淡然习太极(武当金蟾派),一生经师之多,学艺之广,实属武林罕

10、见。“奉天三老”胡奉三、 郝鸣九、杨俊峰与其义弟马凤图亦是兼收并蓄、艺综多门的武术大家,马凤图先生还提出“综括十门之艺”的“融通兼备”思想。总之,历史上的好多武学名家,都非常鄙视武术界闭关自守的封闭旧习,汲汲履践戚继光“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指导思想而从事武术各派之间的整合熔铸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余本鲁钝之辈,福德浅薄,宿孽深重,半生飘舞,一事无成。惟于武术一道痴迷至深,用功甚勤,可谓“行住坐卧,念兹在兹”。从小到大,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和心情里,我都始终未放弃对武术的探究与研练,无论苦乐,均以武为伴,以武为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不能与之割舍了。古人云:“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则文必

11、正。艺痴则技必良。世之落拓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我虽达到了古人所谓“性痴志凝”的境界,但“技必良”则委实不敢担当,只是一“落拓无成者”耳。但我自认自己尚可牵强去除分别心、嫉妒心、高傲心,在武术的学习上从不拘泥于一家一派、固守一师一人,见有一技之长者,必虚心学习;闻有高人异士,必往访讨教。是故,我涉艺范围极广而所学甚多,但在不断的实践与思辨中,我有所扬弃有所保留,并非不加选择地“一口吞”。人生苦短,恍惚如梦,弹指一挥间一切尽归尘土,若以有限之生命做无限之学业,是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的。生而有涯,学而无涯,我会在技艺上“择善而从”,在老师上唯“真师”是认,为之追求一生,奋斗一世! 民间传统武术

12、在传承上最失败的一点,便是以“推手”为“散手”,将“说手”当“技击”。这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残酷现实,我们必需要正视这个问题。目前的传统武术,已被峥嵘岁月消磨成了一具徒具外形的“纸老虎”,在真正的实战技击中变得不堪一击。因为当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民间武术技击训练,除了提前设置好动作的对练与两人搭手后的推手,便是以徒弟为靶子的“拆招说手”,几乎见不到放开手脚的真正实战训练。我多年来奔波于全国各地,访人多数而经见颇多,但遇到有实战传承的门派和真正能散手格斗的拳家的确如凤毛麟角般稀有罕见,十之八九皆系“铁嘴钢牙”、“肉烂嘴不烂”的“嘴把式”。曾有自称“赵氏形意拳”嫡传的河北某人,每于微醺后在我面前纵论各家武

13、术,口无遮拦,唯我独尊,颇有些睥睨一世、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但观其功夫,实令人有惨不忍睹之感。因与之看法相左且甚厌其否定其他门派的做法,我曾数次起身走到他面前要求他与我放手一搏,岂料这个“色厉内荏”的“高手”怎么也不敢跟我动手。我的刚直言行,给他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事后找了几个小混混在网上对我大肆诽谤羞辱,其卑劣手段真是无所不尽其极。还有一练活步太极者(河北人氏),有一次曾拉着我的胳膊在我身上演示推手技法,我只是礼貌性地给其支架子,不料其事后却绘声绘色地对外声称曾击败了我,真是脸皮比城墙上的土还厚!2008年6月初,我在天津静海王口镇拜见合一通背拳家陈树祯先生时曾负于陈先生和其一名弟子,后被某

14、人带到几处地方让我与人试手并欲录像,因人地两不熟,单枪匹马的我始终未与他们出手试技,只是让他们在我身上拳脚飘舞地“说”了一阵手而已。之后,在他们眼中我便成了不堪一击的“败絮”,他们的东西便成了“天下第一”的“神拳”。既然如此,我也就认了。就算我输了,又能怎样?人生无常,天事难知,梦幻生死,如露如电,执著于此何益之有?憨山大师醒世诗有云:“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见。谄曲贪嗔真地狱,公允正直即天堂。”我信任,一切在冥冥中自有天定,我仅认“天理良心”四字立世可也。太上感应篇开篇即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信任“万法因缘生”,有因必有果,自作必自受。挖掘抢救民间传统武术的技

15、击真功与实战训练体系,将是当务之急,此项工作刻不待时。随着老拳师们的接连辞世,民间武术中的好多真东西已是“人去拳亡”、“广陵散绝”了,再不抓紧抢救,更待何时?!中心五台体育频道的“武林大会”节目,将目前真实的民间传统技击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就是当前真正的传统武术现状,给沉醉在武侠书籍和武侠影片中的广阔武术爱好者一个不小的打击。“武林大会”为抢救传统武术技击开了先河,这是个令人激昂的举措。虽然,目前有些选手的水平不是太高,打法也不够精彩,但终归在每个拳种中都会涌现出几名功力深厚、技法精湛的选手。这便是传统武术的希望,我们大可不必为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而求全责怪。要知道,我国民间传统武术,终归打练分家已七八十年了,这是传承上的断代,须要渐渐接续,不能操之过急。 民间传统武术的现状,的确令人万端感慨。末了,真诚欢迎武界贤德君子与我切磋沟通,印证武功。我从不讳败,亦从不护短,倘遇身怀真功、德行高尚的方家同仁有以教我,将不胜感谢。戚继光将军曾云:“既得艺,必试敌,切不行以输赢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我虽技艺浅薄,功力不逮,但还是喜爱与磊落坦荡的正人君子切磋印证,取长补短。这并非个人输赢得失的一己之争,而是为了整个传统武术的抢救传承与弘扬发展。望识者鉴之、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