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习打三步功] .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20472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螳螂拳习打三步功]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螳螂拳习打三步功]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螳螂拳习打三步功]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螳螂拳习打三步功] .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螳螂拳习打三步功 螳螂拳为象形拳术,是从螳螂运臂搏击及转头闪身等动作中,悟出以短击长之理,融入武术攻防技法创编而成的。螳螂拳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汲取其它拳种的技法,遂形成众多流派,故有七星、梅花、六合、通臂、摔手、光板、八步等螳螂拳法盛行于世。螳螂拳派别虽多,但却强调象形取意,并重在取意;刚柔并重,强刚极柔,到处带有弹性;长短兼备,上下交替,内外相接,到处保持态势。从而具有招势连贯,气概逼人,快速突然,改变莫测之特点。历来有“移动靠腿脚,力蓄在裆腰,挡风阻雨两臂摇”之说。 螳螂拳手法密不透风,丰富多姿,步法快速而稳健,腿法有力而奇妙,身法敏捷而多变。因此,对人体各关节柔韧、敏捷、力气等要求较高

2、。习时须方法多样。传统螳螂拳练法分三个阶段:顺劲增力习打积功排靠运气。今日看来仍不失为科学、有效练功之法。下面仅据此三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一、顺劲增力 吸劲增力,即基本功练习。其中包括柔软功、运行功、桩步功三种。 1、柔软功。主要是针对腕、肘、肩、腰、胯、膝、踝等主要关节和腿部进行的柔韧性、敏捷性的练习。腕部:有转腕、甩腕、抓腕、翻腕、压腕、搬腕、刁腕、拧腕、采腕等方法。练习时可空手,也可用棍棒。肩部:有压肩、拉肩、吊肩、绕肩、耸肩、转肩、甩肩等方法。腰部:有俯腰、翻腰、转腰、甩腰、下腰、挖腰、涮腰、弹腰等方法。胯部:有压胯、劈胯、揉胯、吊胯、摆胯 、转胯等方法。肘部:有转肘、甩肘、拉肘等方法

3、。膝部:有压膝、伸膝、转膝、扳膝、抱膝等方法。踝部:有转踝、扳踝、压踝等方法。腿部:有压腿、搬腿、控腿、劈腿、踢腿等方法。这些关节练习要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并动静结合,方法交替,方向多变。 2、运行功。是螳螂拳基本拳法、掌法、勾法、肘法、腿法、步法、身法的练习。手法中包括拳法、掌法、勾法及肘法。拳有冲、劈、挑、崩、圈、栽等法;掌有推、穿、抖、削、搂等法;勾有顶、啄、刁等法;肘有顶、掩、叠、架、挑、滚、推、格等法。每种手法都有各自的运行路途、着力部位和击打技巧,技术要求不同,用力劲路各有特色。练习时要分清悟明,区分驾驭。步法中有上步、撤步、进步、退步、跟步、震步、盖步、插步、行步、

4、跃步、击步等。步法练习要做到干净利落,移动快速。腿法中常用的有弹腿、点腿、铲腿、踹腿、踩腿、蹬腿、缠腿、撩腿等。练习时要左右腿兼顾,支撑腿站稳,发腿快而有力,多用低腿寸劲,并依据不同腿法使力达脚的不同部位。身法中有闪、转、俯、仰、吞、吐等。身法改变多主宰于腰,螳螂拳要求腰既松软又坚韧,松软则敏捷,坚韧则有力,身法才能改变,同时须与以上诸法协调协作。 3、桩步功。是指站桩和步型的练习。站桩中主要有线型桩、拱手桩、四平桩三种。桩功练习目的是静心养气,调整周身,增加气力。练时应去除杂念,头顶、肩垂、掌指绷紧用力,两脚用力踩地,时间渐渐增加。步型中除一般的弓、马、仆、虚、歇外,常用的有玉环步和钩步。练

5、习步型主要的是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使下肢稳固,劲力增长。 顺劲增力阶段的练习,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养,学会螳螂拳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方法,去“僵劲硬力”,学用顺力运动,达到定型、明法、增力之效果。 二、习打积功 此功,又称技术训练。主要由初合功、积胜利、习打功组成。 1、初合功。指组合动作练习。包括步型组合、手法组合、腿法组合以及手、眼、身、步、腿法综合一体的组合。步型组合。将螳螂拳的几种常用步型联结形成组合。要求一动一换,步型精确工整,姿态到位。练习时可左右交替反方向进行,并体会步型转换中的技术和用力方法。手法组合,几种手法联结一起练习,先由单一的拳法或掌法组成,而后再把拳、掌、勾、肘等法交叉组

6、合。并由原地过渡到行进间练习,左右互换。要求出手脆快有力,方法连贯。腿法组合,把若干腿法连结组合在一起,一腿一变到一腿多变,左右交替互换。要求支撑腿稳,发腿快速有力。尤其要留意腿法中踝关节的转换和改变。综合组合,这是把手法、步型、腿法以及眼法、步法、身法等组合一体的练习。具有动作完整,上下协作,内容丰富,改变多样的特点。练习时要兼顾手、眼、身、步的完整及体会动作与动作间的连接技巧。组合练习由于动作内容数量少、运动量小,又有极为明确的目的,故利于习练者体会和研习动作的要领和方法,便于驾驭动作间的连接,能逐步提高身体的协调实力,为提高动作质量和套路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积胜利。是为了系统学习、

7、领悟、切磋螳螂拳运动风格、特点及技击方法所进行的重点动作和功法练习。它包括玉环步、螳螂七手、胳臂势以及踢打沙袋、铁砂掌、摔贯、擒拿等。玉环步练习,玉环步是组成螳螂拳的重要动作之一,在套路中占有很大比重。练习中除要精确驾驭动作要领外,还须体会其发劲特点,理解其攻防方法。玉环步练习不仅是下盘动,还是上下结合的组合法,有顺风扫叶、如封似闭、翻车辘轳、凤凰点头、金鸡啼鸣、叶里藏桃、连环冲拳、黑虎掏心等八动组成。螳螂七手,是由七个进攻与防守的动作组成的手法练习,是一种假设性的技击散打动作。其目的是娴熟手法,训练上肢动作的灵敏、速度、力气和应变实力,提高手、眼、身、步法的协调性。螳螂七手包括甩掌、插掌、贯

8、拳、盖掌、肋拳、砍拳、冲拳。要求攻防双方协作严密,动作快速灵敏、威猛有力。练习时先定步,后活步,再转步;先上盘,再中盘;先左势,再右势。胳臂式,是双人进行的一种较为新颖、好玩的臂功对练。共有八段动作组成,包括:顺手牵羊、力劈华山、金鸡报晓、双龙吐须、龙虎相斗、鹞子入林、饿虎捕食、白虎洗脸。练习时要按部就班,用力由小到大,双方协作,叩碰部位精确。 积胜利中另外还有踢打沙袋、铁砂掌、擒拿、摔贯等内容,也须习练者专心苦练,以娴熟技法,增加击打硬度。 3、习打功。是指进行拳术、器械、对练等拳架和散打的学习和训练。被认为是最高形式。前面所习的基本动作与功法,最终要以拳架和散打的形式展示出来。螳螂拳内容浩

9、繁而丰富。拳架练习要本着由基础性拳架到过渡性拳架,再到初级拳架,最终到高级拳架。而螳螂拳练习应由徒手到器械,由对练到散打,渐渐提高加深。拳架练习要遵循象形取意、朴实明快、结构严谨、灵活多变,七长八短,组合连发的运动特点。散打练习则应遵循固守待进、以静制动、长短结合,短中寓长,迎正侧击,虚实转换,刚柔兼使,以刚克敌,靠身短打,连环组发等技击法则。 习打积功是练习螳螂拳的重要阶段,要严格根据步骤、方法仔细操作,切不行求多、求快。 三、排靠运气 排靠运气,又称专项素养训练。包括排体功、靠体功、运气功三种。 1、排体功。又谓排打功、扎腰功。是通过打、按、擦、揉身体各个部位,加强内脏器官的功能,达到强筋

10、壮骨和提高功力之目的。排打主要是利用训练器具,如木棒、木板、砖、铁棍和现代一些器械,对身体有关部位进行敲打。包括排打腹部、胸部、肋部、臀部等。排打时肯定要由轻到重,在不损伤身体的前提下练习。 2、靠体功。是一种靠击身体的练习方法,包括死靠和活靠两种形式。由于有“七长之妙,八短之强”一说,八短即指头、肩、肘、肋、背、臀、胯、膝等部位,要求这八短要坚硬、有力,并有技击法。靠体功指的就是这八个部位的练习。死靠,是以固定的物体,如树杆、木桩、砂袋为技击目标,做头撞、肩靠、肘击、背打、肋撞、臀靠、胯打、膝击等方法练习。死靠练习除增加功力外,着重训练近身发劲的方法,因此练习时距离固定物不能太远。活靠,是两

11、人以套路对练的形式对身体各部位进行训练,主要是增加身体实力和敏捷性。全套共分八段,包括肘靠、胸靠、肩靠、肋靠、胯靠、背靠和臀靠和肋背靠。活靠要求练习时双人用力适当、部位精确、协作协调、方法互换。 3、运气功。是一种意念集中、调息运气发力的练习。此功常与桩功、靠体功、排打功结合习练。另外还有螳螂拳和鹰爪功。螳螂掌主要包括空砍掌、按掌、击纸砍砖等练习方法。鹰爪功有青龙探爪、展翅翱翔、伏鸡搏狸、五凤齐飞四个动作。螳螂拳和鹰爪功练习时都要求呼吸协作,运气用力,使意、气、力贯达于手掌、手指。 排靠运气练习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既要按部就班,又要持之以恒,切忌一曝十寒。长期习练才能身坚劲足,气达“三节”、“四梢”,力贯四肢八短,功到艺自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