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向心力的实例分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19548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向心力的实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物理向心力的实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向心力的实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向心力的实例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物理向心力的实例分析高一物理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第2节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从容说课教材分析教材先讲向心力,后讲向心加速度,回避了用矢量推导向心加速度这个难点,通过实例给出向心力概念,再通过探究性试验给出向心力公式,之后干脆应用牛顿其次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顺理成章,便于学生接受.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是个难点.可以先从运动学角度推导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和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然后运用牛顿其次定律得出向心力公式,这样讲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但这种讲法比较难,可能有的学生不易接受.本书未实行这种讲法,而是依据公式先讲向心力.对于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状况来说,由绳的拉力引出

2、向心力比较简单接受,然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干脆给出向心力公式,再由牛顿其次定律导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至于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则视学生基本状况而定.假如学生基础较好,也可变更本书的讲法,即先讲此推导,再得出向心力的公式.教学建议1.要通过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进行分析入手,从中引导启发学生相识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必需受到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由此引入向心力的概念.2.对于向心力概念的相识和理解,应留意以下三点:第一点是向心力只是依据力的方向指向圆心这一特点而命名的,或者说是依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并不是依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所以不能把向心力看作是一种特别性质的力.其次点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3、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第三点是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是变更线速度的方向.3.让学生充分探讨向心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试验进行探究活动.4.讲解并描述向心加速度公式时,不仅要使学生相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并指向圆心的变速运动,在这里还应把“向心力变更速度方向”与在直线运动中“合外力变更速度大小”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理解“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的含义,再结合无论速度大小或方向变更,物体都具有加速度,使学生对“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缘由”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教学重点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向心力大小F=mr2=mv2/r,向心加速度

4、的大小a=r2=v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刻变更.教具打算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CAI课件、向心力演示器、钢球、木球、细绳.课时支配1课时三维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缘由;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公式的准确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探讨方法,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和探讨实力;2.培育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视察试验的实力和分析综合实力.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a与r及、v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

5、有其成立的条件;2.培育学生对现象的视察、分析实力,培育将所学学问应用到实际中去的思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运动状态时刻在变更,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肯定有加速度,所受合外力肯定不为零.那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有何特点?加速度又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推动新课一、向心力演示试验: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绳的一端拴住一个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桌上,原来细绳处于松弛状态,用手轻击小球,小球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绳绷直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CAI课件,模拟上述试验过程)探讨:1.绳绷紧前,小球为什么做匀速直线运动?

6、2.绳绷紧后,小球为何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此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个力?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这个力起什么作用?结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绳的拉力就是它的合力,这个拉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方向不断改变,不变更速度的大小,只变更速度的方向.(1)概念: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始终指向圆心的合力,叫做向心力.向心力是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2)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变更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更速度大小.向心力指向圆心,而物体运动的方向沿切线方向,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速度大小不会变更,所以向心力的作用只是变更速度的方向,不变更速度的大小.二、向心力的大小

7、体验向心力的大小:每组学生发给用细线连结的钢球、木球各一个,让学生拉住绳的一端,让小球尽量做匀速圆周运动,变更转动的快慢、细线的长短多做几次.引导学生猜想:向心力可能与物体的质量、角速度、半径有关.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猜想到向心力可能与m、v、r有关,那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通过试验来检验一下.(介绍向心力演示器的构造和运用方法)构造:(略)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运用方法:匀速转动手柄,可以使塔轮以及长槽和短槽随之匀速转动,槽内的小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供应,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杠杆的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露出的红白

8、相间等方格可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试验操作: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和铝球,使它们运动的半径r和角速度相同,视察得到,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向心力也越大.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运动半径相同,视察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仍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小球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视察向心力的大小与运动半径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m、圆周半径r和角速度都有关系.通过限制变量法、定量测数据等,可以得到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为F=mr2依据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r可得,向心力大小跟线速度的关系为.三、向心加速度(1)加速度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向心力F的作用

9、下必定要产生一个加速度,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这个加速度的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2)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依据向心力公式,结合牛顿运动定律F=ma,推导得到:a=r2或.四、说明(1)向心力的实质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它是依据力的效果命名的,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在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考虑.(2)匀速圆周运动的实质是在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变力作用下的变加速曲线?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变力.向心加速度也是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不是一个

10、恒矢量.思索与探讨:一个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个小木块A,它随圆盘一起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各是什么性质的力?方向如何?木块所受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供应的?探讨匀速圆周运动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1.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确定向心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产生加速度的力是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因此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是向心力,向心力一般是由合力供应,在详细问题中也可以是由某个实际的力供应,如拉力、重力、摩擦力等.2.确定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主要是线速度、角速度、轨道半径、周期和向心加速度.这里须要指出的

11、是在计算中经常遇到值的问题,肯定留意带入3.14而不是180,因为圆周运动中的角速度是以弧度/秒为单位的.例如钟表的分针周期是60分钟,求它转动的角速度.依据,那么=1.7410-3弧度/秒.3.要留意虽然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公式是从匀速圆周运动推出的,但是它也适用于非匀速圆周运动状况,可以是瞬时关系.【例题剖析1】汽车在水平弯道上拐弯,弯道半径是r.假如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为了不使汽车发生滑动的最大速率是()A.B.C.D.【老师精讲】汽车在水平弯道上做圆周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作用,其中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相互抵消.所以静摩擦力肯定沿弯道半径指向圆心,供

12、应向心力.随汽车行驶速率增大,须要的向心力也增大,则静摩擦力增大.因此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汽车速率不能再增大,否则会出现滑动.由牛顿运动定律可得:,N=mgfm=N则,,因此选项A正确.【例题剖析2】如图所示,在半径等于R的半圆形碗内有一个小物体从A点匀速滑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B.物体滑究竟端时,对碗底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C.物体下滑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D.物体滑究竟端时,对碗底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老师精讲】物体沿碗匀速下滑,是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因此肯定有加速度,所以物体所受合力不能为零,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物体

13、下滑到碗底时,速度沿水平方向,但是此时向心加速度沿半径指向圆心,即竖直向上.所以物体这时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大于竖直向下的重力,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例题剖析3】有一圆锥摆,其摆线所能承受的拉力是有肯定限度的.在摆球质量m肯定,且保持摆角不变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角速度肯定,摆线越长越简单断B.角速度肯定,摆线越短越简单断C.线速度肯定,摆线越长越简单断D.线速度肯定,摆线越短越简单断【老师精讲】圆锥摆是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摆球受到重力和摆线拉力,它们的合力作向心力,沿水平方向指向圆心.设摆线长为l,摆线对球的拉力为T,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合力F=Tsin,轨道半径r

14、=lsin,因此依据牛顿定律F=Tsin=m2lsin,则T=m2l依据式可以得知当角速度肯定时,拉力T和摆线长l成正比,所以选项A正确.依据式可以得知当线速度肯定时,拉力T和摆线长l成反比,所以选项D正确.五、巩固练习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所以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B.因为a=2r,所以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C.因为,所以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D.因为=2n,所以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2.摆角为的圆锥摆所受的向心力大小是()A.mgB.mgsinC.mgcosD.mgtan3.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受力可以是零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率为rg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竖直向上,此时球受到的重力肯定大于杆对球的作用力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肯定竖直向下4.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向心力是指向圆心的力,是依据作用效果命名的C.向心力可以是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个实际的力或几个力的分力D.向心力的作用是变更物体速度的方向,不行能变更物体的速率5.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底的过程中,假如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木块的速率保持不变,那么()A.因为速度大小不变,所

16、以木块的加速度为零B.木块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力越来越大C.木块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D.木块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6.圆形轨道竖直放置,质量为m的小球经过轨道内侧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最小速率为v.现在使小球以2v的速率通过轨道最高点内侧,那么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A.0B.mgC.3mgD.5mg参考答案:1.D2.D3.AC4.ABCD5.C6.C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驾驭了它们大小的计算公式和方向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实质是在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变力作用下的变加速曲线运动.布置作业课本P72作业3、4、5.板书设计1.向心力

17、(1)概念: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始终指向圆心的合力,叫做向心力.向心力是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2)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变更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更速度大小.2.向心力的大小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m、圆周半径r和角速度都有关系.F=mr2依据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r可得,向心力大小跟线速度的关系为.3.向心加速度(1)加速度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2)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依据向心力公式,结合牛顿运动定律F=ma,推导得到a=r2或.活动与探究感受向心力:在一根牢固的细绳的一端拴一个橡皮塞或其他小物体,抡动细绳,使小物体做

18、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依次变更转动的角速度、半径和小物体的质量,体验一下手拉细绳的力(使小球运动的向心力),在下述几种状况下,大小有什么不同:使橡皮塞的角速度增大或减小,向心力是变大还是变小;变更半径r尽量使角速度保持不变,向心力怎样改变;换个橡皮塞,即变更橡皮塞的质量m,而保持半径r和角速度不变,向心力又怎样改变.做这个试验的时候,要留意不要让做圆周运动的橡皮塞甩出去遇到人或其他物体.高一物理向心力教案505.5向心力向心加速度一、教学目标1物理学问方面:(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2)驾驭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间的数量关系;(3)初步驾驭向心力概念及计算

19、公式。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概念的建立过程,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实力。3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化。二、重点、难点分析向心力概念的建立及计算公式的得出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通过生活实例及试验加强感知,突破难点。三、教具1转台、小伞;2细绳一端系一个小球(学生两人一组);3向心力演示器。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将一粉笔头分别沿竖直向下、水平方向、斜向上抛出,视察运动轨迹。复习提问:粉笔头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启发学生回答: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在同始终线上,做曲线运动。进一步提问:在曲线运动中,有一种特别的运动形式,物体运动的轨迹

20、是一个圆周或一段圆弧(用单摆演示),称为圆周运动。请同学们列举实例。(学生举例老师补充)电扇、风车等转动时,上面各个点运动的轨迹是圆大到宇宙天体如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小到微观世界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都可看做圆周运动,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提出问题:你在跑400米过弯道时身体为何要向弯道内侧微微倾斜?铁路和高速马路的转弯处以及赛车场的环形车道,为什么路面总是外侧高内侧低?可见,圆周运动学问在实际中是很有用的。引入:物理中,探讨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最简洁的状况起先。板书:匀速圆周运动(二)教学过程设计思索:什么样的圆周运动最简洁?引导学生回答: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板书: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

21、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如机械钟表针尖的运动。思索:匀速周圆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周期性。用什么物理量可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学生自由发言)板书: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恒量。当t很短,s很短,即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线速度其实就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各个时刻线速度大小相同,而方向时刻在变更。那么,线速度方向有何特点呢?演示:水淋在小伞上,同时摇动转台。视察:水滴沿切线方向飞出。思索:说明什么?师生分析:飞出的水滴在离开伞的瞬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方向,因而表明白切线方向即为此时刻线速度的方向。板书:方向:沿着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如图3。单位:rad

22、/s。(3)周期: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如:地球公转周期约365天,钟表秒针周期60s等,周期长,表示运动慢。(角速度、周期可由学生自己说出并看书完成)板书:(师生共同完成)思索: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v、T是否变更?(、T不变,v大小不变、方向变。)讲解并描述:匀速周周运动是匀速率圆周运动的简称,它是一种变速运动。提出问题: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由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物体必定受到一个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合外力作用,这个合外力的方向有何特点呢?学生小试验(两人一组):线的一端系一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质量很小(可用橡皮塞等替代),甩动时线速度

23、尽量大,小球重力与拉力相比可忽视,以保证拉线近似在水平方向。视察并思索:小球受力?线的拉力方向有何特点?一旦线断或松手,结果如何?(提问学生后板书并图示)概括:要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需使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垂直而指向圆心的力作用,故名向心力。板书:3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须要的力。提出问题: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自己设想,用刚才的仪器做小试验,凭感觉粗略体验。学生经试验、探讨有了自己的看法后,自由发言。)演示试验(验证学生的设想):探讨向心力跟物体质量m、轨道半径r、角速度的定量关系。提问:试验时能否让三个量同时变。保持两个量不变,使一个量改变。试验装置:向心力演示器。演示

24、:摇动手柄,小球随之做匀速圆周运动。提问:向心力由什么力供应?如何测量?小球向外压挡板,挡板对小球的反作用力指向转轴,供应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两力大小相等,同时小球压挡板的力使挡板另一端压缩套在轴上的弹簧,弹簧被压缩的格数可以从标尺中读出,即显示了向心力大小。演示内容: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r肯定,取两球使mA=2mB视察:(学生读数)FA=2FB结论:向心力Fm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m、肯定,取两球使rA=2rB视察:(学生读数)FA=2FB结论:向心力Fr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m、r肯定,使A=2B视察:(学生读数)FA=4FB结论:向心力F2归纳: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知:物体做匀速

25、圆周运动须要的向心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半径成正比,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但不能由一个试验、一个测量就得到一般结论,事实上要进行多次测量,大量试验,但我们不行能一一去做。同学们刚才所做的试验得出:m、r、越大,F越大;若将试验稍加改进,如课本中所介绍的小试验,加一弹簧秤测出F,可粗略得出结论(要求同学回去做)。我们还可以设计许多试验都能得出这一结论,说明这是一个带有共性的结论。测出m、r、的值,可知向心力大小为:F=mr2。反馈练习: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不变;B速率不变;C角速度不变;D周期不变。如图7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试比较轮上A、B

26、、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大小。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须要的向心力跟半径的关系,有人说成正比,有人说成反比。你对这两种说法是如何理解的?(前后呼应)说明跑400m弯道时身体为何要倾斜等一类问题。(火车拐弯要求课后看书)五、课堂小结1科学方法点明建立概念的过程:是通过大量实例,概括抽象出本质的内容,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点明试验归纳的过程:必需经过多次试验,必需有足够的事实,由多个特别的共同结论才能归纳出一般状况下的结论。2学问内容:(见板书)3对向心力的理解:向心力并不是一种特别性质的力,它的名称只是依据始终指向圆心这一作用效果来命名的。下节课再进一步探讨。六、说明1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讲授依

27、次。向心力概念的建立有两条途径:一是先通过试验建立向心力概念,归纳出向心力公式,再推出向心加速度;二是先通过理论推导导出向心加速度,再推出向心力。先讲加速度,理论推导严谨,又能训练学生的推理实力,但方法较抽象,对基础差的学生难度较大。考虑到我所任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我选用了先讲向心力,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现行必修教材采纳的也是这一依次。不足之处是:由于试验存在误差,只能粗略得出结论,而且课堂不行能做许多试验,试验归纳的事实不足。解决的关键是尽量减小试验误差,补充溢例,弥补试验事实不足的缺陷。2对向心力的教学,本节完成了感知、概括、定义,即完成了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和简洁的再认。而进一步

28、的再认即一般到个别,留待下节完成,所以本节对向心力的要求教学目标定为初步驾驭。高一物理教案: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教案: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会解答有关问题. 实力目标 培育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视察试验的实力和分析综合实力.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对现象的视察、分析实力,会将所学学问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先讲向心力,后讲向心加速度,回避了用矢量推导向心加速度这个难点,通过实例

29、给出向心力概念,再通过探究性试验给出向心力公式,之后干脆应用牛顿其次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顺理成章,便于学生接受. 教法建议 1、要通过对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进行分析入手,从中引导启发学生相识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必需受到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由此引入向心力的概念. 2、对于向心力概念的相识和理解,应留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向心力只是依据力的方向指向圆心这一特点而命名的,或者说是依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并不是依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所以不能把向心力看做是一种特别性质的力. 其次点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第三点是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是变更线速度的方向. 3、让

30、学生充分探讨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试验进行探究活动. 4、讲解并描述向心加速度公式时,不仅要使学生相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并指向圆心的变速运动,在这里还应把“向心力变更速度方向”与在直线运动中“合外力变更速度大小”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理解“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的含义,再结合无论速度大小或方向变更,物体都具有加速度,使学生对“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缘由”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教学重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教学难点:向心力概念的引入 主要设计: 一、向心力: (一)让学生探讨汽车急转弯

31、时乘客的感觉. (二)展示图片1.链球做圆周运动须要向心力.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定本必修)物理.第一册98页 (三)演示试验:做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绳的拉力作用. (四)让学生探讨,揣测向心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探究?引导学生用“限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性试验.(用向心力演示器试验) 演示1:半径r和角速度 肯定时,向心力 与质量m的关系. 演示2:质量m和角速度 肯定时,向心力 与半径r的关系. 演示3:质量m和半径r肯定时,向心力 与角速度 的关系. 给出 进而得在 . (五)探讨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向心力原委与半径成正比还是反比?提示学生留意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 中的k应为

32、常数.因此,若m、 为常数 据 知 与r成正比;若m、v为常数,据 可知 与r成反比,若无特别条件,不能说向心力 与半径r成正比还是成反比. 二、向心加速度: (一)依据牛顿其次定律 得: (二)探讨匀速圆周运动中各个物理量是否为恒量: v T f 探究活动 感受向心力 在一根牢固的细绳的一端拴一个橡皮塞或其他小物体,抡动细绳,使小物体做圆周运动(如图).依次变更转动的角速度、半径和小物体的质量. 体验一下手拉细绳的力(使小球运动的向心力),在下述几种状况下,大小有什么不同:使橡皮塞的角速度 增大或减小,向心力是变大,还是变小;变更半径r尽量使角速度保持不变,向心力怎样改变;换个橡皮塞,即变更

33、橡皮塞的质量m,而保持半径r和角速度 不变,向心力又怎样改变. 做这个试验的时候,要留意不要让做圆周运动的橡皮塞甩出去,遇到人或其他物体.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向心力学问点复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向心力学问点复习 向心力: (1)向心力是变更物体运动方向,产生向心加速度的缘由. (2)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总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力只变更速度的方向. (3)依据牛顿运动定律,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因果关系是,两者方向恒一样:总是与速度垂直、沿半径指向圆心. (4)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应是: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向心

34、力公式: (1)由公式a=2r与a=v2/r可知,在角速度肯定的条件下,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在线速度肯定的条件下,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物体所受合外力应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合外力只变更速度的方向,不变更速度的大小.依据公式,倘如物体所受合外力F大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物体将速率不变地运动到半径减小的新圆轨道里(在那里,物体的角速度将增大),使物体所受合外力恰等于该轨道上所需向心力,可见物体在此时会做靠近圆心的运动;反之,倘如物体所受合外力小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向心力不足”,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

35、将增大,因而渐渐远离圆心.假如合外力突然消逝,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这就是离心运动. 向心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依据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时应做到四确定: (1)确定圆心与圆轨迹所在平面; (2)确定向心力来源; (3)以指向圆心方向为正,确定参加构成向心力的各分力的正、负; (4)确定满意牛顿定律的动力学方程. 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同样遵从牛顿其次定律:Fn=man在列方程时,依据物体的受力分析,在方程左边写出外界给物体供应的合外力,右边写出物体须要的向心力(可选用等各种形式)。 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