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_杨阳.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198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_杨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_杨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_杨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_杨阳.doc(9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宄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其他人在其它单位 己申请学位或为其它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宄所做的所 有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日 期 : 丨上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2、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 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论文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本人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将 本学位论文收录到有关“学位论文数据库”之中,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 息服务。 因某种特殊原因需要延迟发布学位论文电子版,同意在 一年 /两年 /三年 以后,在网络上全文发布。(此声明处不勾选的,默认为即时公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 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专业:城乡规划学 石页士生:杨阳 指导教师:张沛教授 摘要 自从人类栖身于城市以来,就有

3、了 “城市更新”的概念,这种更新反映为人 口、资本、企业等社会、经济和文化资源在特定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通过社会 分工来进行的不断的调整与自我更新。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更新的内容、 方式及模式是不同的,旧城更新的内在缘由更有着其特色的机制。这种机制会对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房地产市场的兴 起,大量的新区 建设和中心城区迅猛扩张,但是,这样单一、粗放的更新形式往 往偏重于物质空间的改造,而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没有把城市 更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发展,而是单纯追求 GDP 的增长,这样的城市更新必然 会带来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实践有

4、机更新理论,对于优化城市结 构、提升城市功能、消除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都有着极其 重大的现实意义。 长治市主城区地处山西省东南地区,在近四十年的城市更新改造历程中,社 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主城区空间不断扩大,城区人口逐年增长,但是在发 展过程 中,一方面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是老城区不断积累的矛盾逐年增加。 这种落后的基础设施、被破坏的居住环境就直接影响了城市为民生服务的质量。 遍布城区的城中村及棚户区、被蚕食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成为长治城市有机发 展的障碍。旧城更新的思路如何转变,“旧城与新区”的发展关系如何处理,是长 治旧城更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

5、外城市更新理论和历程,解析城市更新理论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现状,探讨有机更新理论在城市发展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 上对长治主城区旧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解读相关上 位规划,得出长治 在社会、经济、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吸取以往旧城更新的经验和教 训,探寻长治城市各方利益的发展诉求。之后对有机更新理论进行解读,结合长 治城市发展特征,提出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的目标、原则及对象,建立以政 府为导向的更新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的功能重整及以文化表征为导向的空间 重构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并从产业、空间、交通、生态四个方面设计了面向对象 的旧城有机更新适宜模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

6、士学位论文 最后,提出相应的旧城更新规划策略,以保障旧城更 新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旧城;有机更新;模式;规划策略;长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heOrganic Renewal Model and Planning Strategy Research of Changzhi of the Main Urban Area Specialty: UrbanPlanning and Design Name: Yang Yang Instructor: Prof Zhang Pei ABSTRACT Since human beings living in the city, there i

7、s the concept of city. It is updated to reflect the population, capital, enterprises which meansthe 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In particular of the city social space structure,the city has constantly adjusted and self-renewal by social division.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ity develo

8、pment,the content of the city renewalis different, especially being in a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The mechanism of internal causes of urban renewal has characteristic and great impact on the social spatial structure. With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land use,

9、the rising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a large number of new constructions and renovation of urban center of rapid expansion, the renewal is often focused on the physical space of the city, while neglecting the protection of social space such 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istory, culture. The city is n

10、ot developedas an organic whole.Only for the rising of GDP, ithas been brought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The research on the organic renewal of city is a good way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promote the city function, and eliminate th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ocial probl

11、ems and contradictions.T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ntinue the city context. Changzhi city is located insouthof Shanxi Province.In nearly forty years in the urban renewal process, the social economy has been made a great development: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is i

12、ncreasing year by year. Bu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problems of the city are increasing fast.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traffic capacity and low service level have a bad affection on the people.All over the city of villages, whichbeing erod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it has beco

13、me Changzhi city organic development obstacle. As the core city of southeastern Shanxi, has a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angzhi.The heathy development of city is decided by changing Old city renewal idea,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

14、velopment of the old town and new town. According to renewal the theory and process , analyze the city renewal theory trend analysis, combined withour actual situation, I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organic renewal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 city development.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spirations of the

15、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by Summarizing the history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city of Changzi, interpreting of the relevant planning, analyzingthat Changzhi should focus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public interests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 in t

16、he urban development. Established the government of system reform, the market for oriented function reforming and the cultur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space oriented as the core of the theory. Designthe old city organic renewal object-oriented model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ndustry, space, transpor

17、tation, ecological by interpreting of the organic renewal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zhi City, putting forward the goal, principle and object of urban organic renewal.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of urban renewal planning, to ensure the sm

18、ooth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renewal. Keywords:The main city; Organic renewal; Model; Planning strategy; ChangZhi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目录 1射仑 . 1 1.1研究背景 . 1 1.1.1快速城市化提供旧城更新外在动力 . 1 1. 1. 2体制改革助推旧城更新机制转变 . 1 1. 1. 3城市转型加快旧城更新模式提升 . 2 1.1.4 政策指引体现旧城更新迫切要求 . 2 1. 2研究意义 . 2 1. 2. 1理 论意义 . 2 1.2.2 实践意义 . 3

19、1. 3研究对象 . 3 1. 4研究内容 . 4 1. 5研究方法 . 5 1. 6研究框架 . 5 2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7 2. 1概念界定 . 7 2. 1.1旧城更新 . 7 2.1. 2有机更新 . 8 2.1. 3更新模式 . 8 2.1.4 社会空间结构 . 8 2. 2相关理论综述 . 9 2. 2. 1国外旧城更新进展 . 9 2.2.2 国 内旧城更新进展 . 13 2. 2. 3理论评述 . 15 2. 3本章小结 . 16 3长治主城区旧城改造历程及基本经验 . 17 3. 1旧城改造历程 . 17 3. 2改造经验启示 . 1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0、2.1 整体统筹发展 . 19 3.2.2 公众参与机制 . 20 3.2.3 更新主体关系 . 21 3.2.4 城市文脉延续 . 21 3.3 本章小结 . 22 4长治主城区旧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 4. 1主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 23 4. 1. 1区位分析 . 23 4. 1.2 资源现状 . 24 4. 1. 3社会经济 . 25 4. 1. 4产业概况 . 28 4. 1. 5基础设施 . 29 4. 1. 6生态环境 . 30 4.2 上位规划解读 . 31 4.2. 1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解读 . 31 4. 2. 2长治市上党城镇群规划( 20

21、11-2030)解读 . 33 4.3 长治主城区发展的问题研判 . 34 4.3.1 发展问题 . 34 4.3.2 更新诉求 . 37 4. 4本章小结 . 38 5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的理论模式 . 39 5. 1国内外旧城有机更新模式解析 . 39 5. 1.1国外有机更新案例解读 . 39 5. 1.2国内有机更新案例解读 . 40 5. 1. 3有机更新现实发展 . 43 5.2 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理论解析 . 43 5. 2. 1总体定位 . 43 5. 2. 2更新目标 . 44 5.2.3 更新对象 . 47 5.2.4 更新原则 . 5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 5.2.5 利益关系构建 . 525. 2. 6 理论架构 . 54 5.3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适宜模式设计 . 55 5. 3. 1 产业更新模式 . 56 5.3.2 空间发展模式 . 58 5. 3. 3 交通体系模式 . 61 5. 3. 4 生态更亲 j?模式 . 63 5. 4本章小结 . 64 6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的规划策略 . 65 6. 1城市再开发策略 . 65 6. 1. 1产业转型推动 . 65 6. 1. 2基础设施支撑 . 66 6. 1. 3服务配套提升 . 67 6. 1. 4旅游发展升华 . 68 6. 1. 5城市特色重塑 . 68 6.2空间优化策

23、略 . 68 6.2. 1 功能结构重整 . 68 6. 2. 2形态结构优化 . 69 6.2.3 空间管制调控 . 70 6.3更新运作策略 . 71 6. 3. 1运作机制 . 71 6. 3. 2开发模式 . 73 6.3.3 投融资策略 . 75 6. 4本章小结 . 75 7结论与展望 . 77 7. 1结论 . 77 7. 2不足之处和展望 . 77 参考文献 . 79 P付录调射 n卷 . 83 醒 . 8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録 . 87 in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89 致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

24、市化提供旧城更新外在动力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全方位深刻变革 的关键时期,城市经济増长十分迅猛,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张 。“据统计, 2002 一 2011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 25973 平方公里扩大到 43603 平方公里,增加了 67. 9%。” 3但是城市规模扩张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 。一 方面,高速的城市 化过程使得旧城因空间更加密集地承载了相当重的城市功能,而相应的配套基础 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现有的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全球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又开始向东南亚更加落后 地区转移,强大的国际资本对我

25、国城市的生存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旧城的城 市文脉和文化底蕴的保护也遇 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旧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劣的情况,各地政府开展了 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为主的“城市旧城更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提升城市面 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中心区功能,积极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 各种问题,重塑城市中心区及各功能片区的城市形象已显得犹为重要。 25 1.1.2 体制改革助推旧城更新机制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明确了任务” 5,以增强市场和社 会活力为目标进 行政府放权。 政治

26、体制改革表现为两个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首先要通过政府逐步消减政审与批权,向市场放权, 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其次解决政 府与社会关系的关键是政府要向社会放权。这样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创新社会管 理。 7 我国的城市更新模式经历了从政府单方面为主导的更新形式,到改革开放后 以政府、市场共同主导的城市改造,再发展到由公众参与的多元化城市更新形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长期以来,在旧城更新规划中,多由政府和开发商联合决策控制,而大部分群众 尤其是弱势群体并没有参与的途径和话语权。由政府主导、开发

27、商参与的旧城更 新,导致那些失去土地和房屋的居民切身利益被忽视,这是过去的旧城更新思路, 只考虑物质空间改造而忽视社会空间保护的结果。党的十 八大报告强调推动政府 职能转变,意味着在城市更新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充分 调动城市居民参与到城市更新中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智慧。这就在国家层面上 为旧城有机更新奠定了政策基础。 1.1.3 城市转型加快旧城更新模式提升 2010 年“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成立,作为 晋东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长治转型发展任务紧迫。长治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典 型的矿产资源型工业城市。随着资源的逐渐衰竭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治地

28、区亟需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发展需要。 4在这样 的大背景下,“主城 区”的转型发展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加速城市化进 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长治的城市旧城更新问题,包括主城区的经济发展、社 会发展、生态发展以及城市文化、政策手段等,向多元化方向转型,从传统的粗 放发展模式转变为新型的科学发展模式,将为长治今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更 好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后续支撑。 1.1.4 政策指引体现旧城更新迫切要求 长期以来,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长治市,现在同样面临 着与其他资源性城市发展所遇到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矛盾的状况,为 此,长治 市政府提出“先试

29、先行、率先突破” 8的政策,在旧城区改造中,加快科技进步与 创新以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移,把长治市建设成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进一步统筹旧城与新区发展,保障民生改善奠定扎 实的基础。这在市域层面上为长治旧城有机更新建立了政策指引,也突出了旧城 有机更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国内对城市更新的研究多是针对城市的物质空间、投(融)资策略及体制政 策来制定城市更新的模式,解决城市发展问 题,并且所有有关城市更新的研究大 多是实证性的事后研究,是对城市旧城更新实施的反思性的研究。本文结合长治 主城区城市发展现状,剖析以往旧城更新对城市

30、空间结构、社会分层的影响,运 用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这种影响的利与弊,进而提出有机更新的思想,设计旧城 更新模式,使社会矛盾处于萌芽或早期时,通过有机更新改造,减少社会矛盾, 构建合理的城市社会空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实现城市有机、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同时,为其他类 似的资源型转型城市旧城更新理论提供借鉴。 1.2.2 实践意义 著名学者孙施文曾说:“城市可以没有新区、新城建设,但是城 市不可能有不 需要更新的时候。”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城市发展是一项既有创新, 又要保留历史元素的系统工程 9。人类生产与生活密不可分,它们是相互依赖、相 互制约的两大因素,旧城更新的实现,

31、使得城市各部分功能和谐运转,从而推动 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本文结合长治市主城区近期建设改造,在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长治主城区的更新提出有机更新的模式及规划 策略,指导长治旧城更新工作,引导长治社会整体可持续、快速发展。 1.3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 究对象是长治主城区旧城,既包括目前的城市建成区范围,又包括 与城市关联的外围区域;既包括中心城区,又包括部分近郊区。根据有机更新的 目标和任务,从城市用地功能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本文城市更新研究范围定位 为:东至老顶山脚沿线,南至南环街,西至太焦铁路,北至北环街,规划总面积 约 65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范围约为 50平方

32、公里,外围片区约为 15平方公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1.4 研究内容 (1) 相关概念界定及梳理国内外城市更新历程 通过对“旧城更新”、“有机更新”、“更新模式”、“社会空间”的概念进行界 定,对国内外城市更新历程和特点进行总结,为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研 究建立理论基础。 (2) 分析长治市城市发展过程与城市特征 长治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一直是煤炭开采,在城市更新过程 中面临着一 些独有的问题。本文利用人口普查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及产 业结构的变化分析,解释当前旧城改造对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空间分布的影响。 (3) 构建长治市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理论框架 通

33、过分析国内有机更新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结合长治城市定位及发展特点, 依据相关上位规划,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功能重整和以文化表征为导向的空间重 构是此次框架的核心,本文在此基础上架构长治旧城有机更新理论框架,为有机 更新模式的建立提供骨架。 (4) 设计面向对象的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相应的规划策略 以有机更新理论为基础, 在分析了长治城市定位及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 长治旧城有机更新的目标、原则及方法,设计面向产业、空间、交通、生态等对 象的有机更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保证长治有机更新的顺利实施。 图 1.1 长治旧城更新研究范围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

34、文 5 1.5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文献综述、现场调研、人口统计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具体方法 如下: (1) 文献梳理及总结 通过对中西方城市更新历程及相关理论的梳理和总结,归纳城市更新理论的 特点,以便能够准确的分析本文研究范围的城市更新问题,从而建立和提出科学 的旧城改造模式及规划策略 。 (2) 现场调研及问卷调查 针对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相关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设计调查 问卷,确定调查对象,为长治旧城更新主体利益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3) 人口统计分析 收集长治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梳理长治统计年鉴,对论文的人口 社会空间部分进行研究,加以分析。 1.6 研究框架 通

35、过对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理论研究进行总体分析,结合长治地区 上位规划的城市发展要求和城区发展现实基础及特点,构建长治主城区有机更新 理论的框架和模式。在此基 础上,从城市再开发、空间优化、运行机制等方面进 行规划策略研究。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旧城更新 概念中的“旧城”,指的是城市建成区中由于时间原因未能及时更新,房屋外 观破旧、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较差而形成的集中性传统生 活区域,其整体功 能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因而需要对其物质环境进行改 善和

36、更新,以提升其城市功能。“旧城更新不仅是对更新对象自身的功能恢复和提 升,还应注重与周围地区或整个城市相协调,即强调整体效益最大化”。 11 旧城更新,用英语直译为 “Old City Renewal” M。“城市更新”的概念最早 是在1958年荷兰海牙召开的城市更新研究会上提出的。会议指出,“城市中的居 民,在城市发展中所关注的是他所处于的生活环境,包括房屋质量、生活水平及 周边环境状况。当居住的环境出现问题时, 例如房屋破损,噪音污染、市政设施 配套不齐全,就有了要求对其环境进行改造的诉求。在城市整体范围内,人们更 期望生活在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环境中,尤其对于土地利用的形态的改善、大 规模都市计划事业的实施,抱有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