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上火”为哪般_容易上火怎么办.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188957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易“上火”为哪般_容易上火怎么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容易“上火”为哪般_容易上火怎么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容易“上火”为哪般_容易上火怎么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易“上火”为哪般_容易上火怎么办.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容易“上火”为哪般_容易上火怎么办 我们在中医门诊中或在从事养生保健询问活动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这几天,老上火,该怎么办?我火大,人闷气,就是没有药可治!我简单上火,一不当心就东病西痛的,有没有方法?前段时间我身子不舒适,医生说是上火了,于是吃了帖清火剂,很快就好了,可是这次就不灵光。说到“上火”,还真的不能一下子说明清晰呢。 “上火”是民间的说法,大体应当与中医有关,但翻遍中医药辞典,就是找不到“上火”这一条目,后扩展到辞海、辞源,也未发觉这个词条。自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以;来,人们对中医热病学尤为重视,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和清火降火的保健品多起来了,“喝了不上火的凉茶

2、广告起先飘舞,“上火”。成了流行词。对此,如何正确相识“上火”,引导人们更好地防治“上火”,对增加体质,反抗疫病,提高健康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上火”现象种种 那么,老百姓对“上火”是怎样理解的呢?笔者收集到的有以下几种:心里烦,睡不着,是上火;脾气大,易发火(怒),是上火;嘴巴干,咽喉痛,是上火;口腔溃疡,舌尖糜烂,是上火;口苦,口臭,牙龈肿痛,是上火;咽燥,喉痒,是上火;心窝里有烧灼感,是上火;脸上长出痘痘,身上长出疖子,是上火;脸上发红,有一阵阵烘热感,是上火;大便干结不通,是上火;喝白酒后全身躁热,是上火。从中医理论的视角看,民间对“上火”的理解是凭火热症状的直觉,虽说是表象,但也符合

3、情理,如心火亢、肝火旺是情志过极之火,口腔、咽喉、头面的不适符合火性炎上的特点。对于“上火”的治疗,人们的相识较为一样那就是选用清热泻火解毒中药,如口服金银花、板蓝根、大黄、番泻叶、苦丁茶、牛黄解毒片、一清胶囊等等,或运用抗菌消炎西药,问题在于采纳这种清火的方法经常无效,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就属于这类人群。其实,中医学对火及其致病机理的相识具有一整套的学说乙由于人们对“上火”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直觉上,治疗手段也就相对单一,取效就不志向了。 火属温热之邪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火是五行之一,代表着五种基本物质的一种,与其他木、土、金、水四种物质共同运行不息,演绎着各种困难的自然现象。“火曰炎上”,火具有

4、温热、向。上升腾的抽象特点,可以类比成五脏中的心、五宫中的舌、五志中的喜、五色中的赤、五味中的苦等,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病因学说中,火为外感六淫之一,常与热、温并称,均为阳盛所生,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异,火为热之极,温为热之渐。在病机学说中,火则是从内而生,成为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的各种病理改变。内生之火,又称“内火”或“内热”,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产生火热内扰,人体阴阳失于平衡,脏腑功能发生紊乱,使某些功能处于相对亢奋的病理状态。 “上”的是内火还是外火 相识“上火”,首先要区分“上”的是内火还是外

5、火。外火就是六淫外邪中的火热之邪,如在长夏(高温季节)从外界感染了因太阳光烤晒的暑气,引起身体的“发热”等症状,一般来说,从外界感染的“上火”比较简单治疗。治疗较为困难的是从内而生的“上火”,其发病机理困难,症状杂乱,证型较多。如症见咽喉干燥、口腔溃疡所谓的上火,除外感热邪可引发外,更多的是“内火”所致,而且有多种不同的性质,一是肺阴不足,阴虚火旺;二是肝气郁结,肝火上扰;三是肾阴亏虚,相火偏亢;四是劳倦损耗元气,壮火食气,气虚而生热;五是肾中元阳不足,心肾不交,心火上炎。以上诸证,病根不同,治疗也各异,依次宜取养肺阴、退虚热法,理肝气、泻肝火法,滋肾阴、清相火法,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法,以及交

6、通心肾、引火归源法。 内火中还有虚火实火之分 其次要辨别内火中的实火和虚火。内火大致可分为虚、实两类。实火多源于阳气有余,或邪郁化火等,其病势较急,病程较短,临床多见高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口舌糜烂生疮,舌苔黄燥,脉洪数等。虚火多源于精亏血少,阴虚阳亢,虚火上炎,其病势较缓,病程较长,临床多见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失眠、口干咽燥、眩晕,舌红少苔,脉弦细等。情志过极化火,可为实火,如肝气郁,肝火亢;亦可为虚火,如心阴虚,心火旺。至于治疗,原则是实火宜泻,虚火宜补。 值得一提的是,辨别内火中的实火与虚火不能简洁化,在临床上详细到某一个人,实际状况更为困难,比如有的人或许饮

7、食不消化,造成积滞,郁而化火,但是他的身体素来虚弱,这就是虚实夹杂的一种状况;反过来,有的人或许几天未休息好,过度疲惫,阴虚火旺,但是他的身体素来强壮,这也是虚实夹杂。这时治疗也要补泻兼施了;可见,对于“上火”,切不行不管内火外火、虚火实火,统统投以清泻降火之剂。 老“上火”怎么办 对于养生者来说,学一点中医学问,比照自己的体质状况,摸索一些保养规律,遇上“上火”之类的小毛小病,自己稍加调摄,也未尝不行。但笔者还是建议,你若是“上火”了,或怀疑自己患了“上火”病,最好求教中医师,这样来得有效牢靠。 简单“上火”的人,可以比照一下自己的体质。一般来说,阳盛体质的人简单上实火,此类人往往形体壮实,

8、面红,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等,应对措施是忌食辛辣燥烈之味,喝菊花茶,服用丹栀逍遥散等。阴虚体质的人简单上虚火,此类人往往形体消瘦,口咽津少,心烦,手足心热,寐少,便干,舌红少苔等,应对措施是多吃清淡食物,喝枸杞子麦冬茶,服用六味地黄丸等。 中医应对“上火”,要辨别清晰是外火还是内火,内火中又要区分是实火还是虚火,当然内火中还有实火与虚火混合的较为困难的状况。弄清了火的性质,再结合人体气血阴阳、五脏六腑、经络百节的病理改变,综合推断出“上火”的证型,依据证型确立治法,再依据治法来选择相应的方剂和药物,这个过程就体现了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治疗特色。前些日子笔者遇到老同学张某,近二年来,他反复口腔溃疡,有时一处溃疡,有时数点糜烂,难受不已,苦恼不堪,清火降火药已吃了不少。医生说维生素缺乏,又服用维生素;网上介绍这病的病根是免疫力下降,又买来很多保健品。我细致看看老同学,终归人到中年,已失去了往日朝气勃勃的神态。经过仔细诊察,老同学的口腔溃疡的确与“上火”有关,火的性质是内火,且还是内火中的虚火,证属肾阴亏虚,相火偏亢。建议服用知柏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连服2个月后,口腔溃疡的次数明显削减。当然还要留意起居养生,做到心态平和,作息规律,身体不要过于疲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