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186162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28例,现在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实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经过心理护理,128例急诊患者的惊慌心理、焦虑心理、恐惊心理、悲观心理、生气心理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心理护理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实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关键词 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急诊疾病常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改变无常等特点1,受病情影响,急诊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如惊慌、焦虑、恐惊、悲

2、观、生气等,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应当依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实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这些途径才有可能让患者心平气和地接受治疗,才有可能让患者复原战胜疾病的信念。本探讨即旨在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28例,男性73例,女性55例;年龄1967岁,平均(38.94.7)岁。就诊缘由包括:创伤59例,急腹症23例,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9例,氯氮平中毒17例,一氧化碳中毒9例,电击伤1例。 1.2心理特点 急诊患者由于病情紧急、疾病苦痛程度较大,以及患者对疾病的相识不够,担忧诊治费用过

3、高,担忧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可以出现多种心理状态:惊慌心理:惊慌是指患者的精神处于高度打算状态。焦虑心理:焦虑是指患者的心情处于焦愁忧虑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患者出现心情担心,以及对所患疾病表现出过分的担忧。恐惊心理:恐惊是指患者的心情出现畏惧、胆怯的状态。由于某些急诊疾病可以产生猛烈的难受感甚至濒死感,让患者出现对死亡的恐惊感。悲观心理:悲观是指患者对现状或将来失去信念,表现出悲观心情的状态。由于部分急诊患者对现代化的医疗技术失去信念,认为医护人员的抢救是徒劳无功,患者表现出悲观感。生气心理:生气是指患者的心情特别生气,甚至激烈到极点的状态。该类心理主要见于打架、斗殴等缘由导致的创伤患者,由于

4、他们仍旧幻想报复,因此急于限制病情、解除苦痛,还经常借机找寻宣泄机会以及对象,稍有不顺即出现急躁行为,甚至出现辱骂、殴打医护人员等过激行为。 1.3心理护理方法 从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可知,同一个缘由可以造成不同患者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同一缘由还可以造成同一患者出现多种心理状态。针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必需抓住急诊患者心理特点的“因”,实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急诊患者的心理负担。总之,在急诊患者诊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快、充分驾驭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刚好驾驭患者不同阶段的动态心理改变,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实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详细措施如下:在患者刚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主动、热忱地接待患者

5、,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的关切,这样患者在生疏环境中不会过于惊慌,以缓解患者的心理惊慌心情。护理人员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应做到忙而不乱,各种操作有条不紊,有创性操作时动作应温顺,让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充溢信任感,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惊慌、焦虑、恐惊心理。护理人员可以向急诊患者分析他们所患疾病,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依据患者家属意愿对危重患者的病情可以做适当的隐瞒。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以往治疗胜利的病例,并将对患者有利的信息刚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激励患者协作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应当“察言观色”,发觉患者心事重重时应激励患者说出心里所想的事

6、情,且中途不要打断患者的发言,在患者说完之后护理人员才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护理人员还应留意爱护患者的隐私,在对患者进行暴露性操作时,护理人员可以采纳屏风将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家属隔开,或者刚好赐予遮掩。护理人员应尽量满意患者的合理要求,假如实在不能满意患者的要求时,应赐予合适的说明,切忌视而不见,轻者损害患者的自尊,重者激化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之间的冲突。假如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护理人员应当耐性劝导,帮助患者面对现实,争取在短时间内让患者适应角色的转变。护理人员还应留意环境对急诊患者心理的影响,整齐、宁静、舒适的环境是让急诊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的前提之一2。 1.4统计学分析 全

7、部数据均采纳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纳率表示,率之间的比较采纳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128例急诊患者的惊慌心理、焦虑心理、恐惊心理、悲观心理、生气心理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心理护理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见表1。 表1128例急诊患者心理护理前后各种心理发生率的比较n(%) 备注:*P0.05. 3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目前医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由于急诊疾病的特别性,心理因素对急诊疾病的影响就尤为明显3。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急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刚好驾驭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改变规律,

8、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实行个体化心理护理。本探讨结果发觉,急诊患者主要存在惊慌心理、焦虑心理、恐惊心理、生气心理、悲观心理等类型,这与国内程满足等的报道4也许一样。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对存在惊慌、焦虑、恐惊、悲观心理的患者主要持激励、支持的护理方法,对存在生气心理的患者主要持劝慰的护理方法。经过我们的细心医护,结果显示128例急诊患者的惊慌心理、焦虑心理、恐惊心理、生气心理、悲观心理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心理护理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由此可见,本探讨所采纳的心理护理方法,可以在急诊患者身上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静波.急诊患者的心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140-141. 2沈秋云.浅谈马斯洛“须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5,9(10):909-910. 3刘玉莹,曹力,陈兴华.好用急救援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 4程满足,林艳玲,郭健凌.急诊患者心理护理探析J.护理实践与探讨,2010,7(18):118-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