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第23课西晋和东晋 东晋西晋.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184827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案:第23课西晋和东晋 东晋西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教案:第23课西晋和东晋 东晋西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教案:第23课西晋和东晋 东晋西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案:第23课西晋和东晋 东晋西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教案:第23课西晋和东晋 东晋西晋第23课 西晋和东晋河北玉田城关中学 刘雅芹(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驾驭的基础学问:西晋短期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和西晋的灭亡。十六国和东晋的建立;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相识;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建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和联系。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人心的向背是确定斗争成功的重要因素。3要求培育学生的实力: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育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实力。通过对淝水之战双方状况的分析,培育

2、学生综合和比较分析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淝水之战。教学难点:内迁的各族。(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 我国三国鼎立时期有哪三个国家?各在什么时间建立?都城在哪儿?开国皇帝是谁?在魏、蜀、吴三国中哪国实力最强?为什么?2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指出:由于曹魏推广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经济得到快速复原和发展,因此日益强大,这就为三国历史的最终结束棗西晋统一中国创建了条件。3讲授新课 (板书)第23课西晋和东晋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一、西晋的短期统一(280316年) (板书)1统一过程:(板书)是分三步完成,可按图示讲解。(见板书设计)。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父子发动政

3、变,限制了魏国军政大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趁诸葛亮死,蜀帝刘禅无能,朝政混乱之机派兵灭蜀。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晋武帝经过周密的打算,派兵灭吴,280年吴亡,三国鼎立的局面便告结束。向学生强调,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西晋建立265年,统一是在280年。让学生看西晋的疆域图。那么西晋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呢?可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主观缘由;司马氏限制的魏国实力日益增加;吴、蜀两国日益衰落。客观缘由: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并没有出现

4、长期统一的富强的局面,由于统治阶段内部的混战和他们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都快速地激化。2社会冲突:(板书)八王之乱(板书)根本缘由:西晋统治者昏庸腐朽。性质:西晋皇族为争夺中心政权而进行的混战。危害:混战长达16年,给人民带来灾难;经济遭到破坏,西晋衰落。内迁各族(板书)内迁各族,东汉、魏晋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让学生看142页西晋内迁各族的分布图,找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加深印象,但不要记忆此图。这些内迁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同汉族杂居相处,相互学习,渐渐融合,对祖国北方

5、的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西晋政权却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为奴婢。八王之战使西晋衰落,西晋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剥削压迫,又激化了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这就干脆导致了西晋的灭亡。3西晋结束:316年被刘聪所灭。(板书)西晋末年,匈奴首领刘渊起兵称帝,进攻西晋,匈奴兵占据洛阳,俘虏晋怀帝,316年,刘渊之子刘聪又率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强调)腐败的西晋王朝是刘渊的儿子刘聪灭亡的,而不是刘渊,时间是316年。思索: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引导学生从西晋灭亡缘由和存在时间上分析:西晋统治集团腐朽,造成“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衰落;对各族人民残酷剥削压迫,激化了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各族

6、人民纷纷掀起反晋斗争,导致西晋灭亡。西晋从建立至灭亡(265年316年)共51年,从统一至灭亡(280年316年)共36年,所以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西晋灭亡后中国的状况怎样呢?二、十六国和东晋的建立 (板书)1十六国:(板书)从四世纪初到五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很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让学生看143页表,了解有哪些国家,各是由哪一族建立的,但不要求记忆。十六国的多数政权都是少数民族首领建立起来的;二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北方经济遭到严峻破坏,人民颠沛流离;但是,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和相互影响,也加速了民族融合。2东晋建立:(板书)东晋

7、最大的特点是懦弱。造成懦弱的缘由,一是政权的基础是建立在北方南下的贵族地主(王导为首)与江南大地主支持上,皇室受其左右,当时流传的“王与马共天下”这几句话,就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二是东晋政权时刻受到来自北方十六国的威逼,偏安江南。东晋统治者懦弱,而南迁的北方人民却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复原中原,祖逖就是当时复原中原的杰出代表。3祖逖北伐(板书)313年,祖逖渡江北上,经过几年艰苦战斗,收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老师指出)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练武,随时打算报效国家,在北伐中又有“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的坚毅决心,这是他成为复原中原的杰出人物的重要缘由。教化学生学习祖逖“闻鸡起

8、舞”的精神,从小刻苦学习,随时打算报效祖国。祖逖北伐最终没有获得胜利,其缘由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东晋建立后,统治者腐朽懦弱,偏安江南,阻挠和牵制祖逖北伐,所以祖逖忧愤而死。东晋实力弱,但在淝水之战中却一举战胜了兵力十倍于己的前秦。三、淝水之战 (板书)1战前形势:(板书)(指前秦东晋形势图讲)经过五六十年,东晋在江南统治渐渐巩固。北方经过长期混战,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国家强盛。让学生看144页引文“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相识王猛和谢安这一南一北两位地主阶级的贤相,都有丰富的历史阅历。2斗争经过:(板书)383年,苻

9、坚看到国力日强的状况,就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率领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宰相谢安主见坚决反抗,派弟弟谢石、侄儿谢玄带兵还击,双方在淝水绽开决战。让学生看淝水之战形势图,对比讲解并描述交战双方的状况:前秦(80) 东晋(8万)苻坚 谢石谢玄傲慢(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破秦军前哨害怕(草木皆兵) 请秦军稍退失误(后撤) 渡河决战溃败(风声鹤唳) 收复失地(以上图示可事先在小黑板上写好,并和挂图同时挂出,边看图边讲解。)3斗争结果:(板书)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乘机收复黄河以南的很多失地。思索:淝水之战中前秦为什么会失败?(老师首先指出)淝水之

10、战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人心的向背是确定斗争胜败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从双方统治阶级内部对斗争的看法和军队战斗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前秦方面:a内部民族冲突严峻,一些少数民族贵族反对打仗,因此决策者看法不统一。强征各族人民当兵,军心离散(如朱序反秦)。兵虽多,战斗力不强。b苻坚傲慢自满,指挥失误。东晋方面:统治阶级内部看法比较一样,以宰相谢安为首的大臣都主见坚决反抗,军队数量虽少,但战斗力强。4小结巩固:按板书小结并勾划重点;实行多种方式驾驭重点。如:识图,编顺口溜,黑板演示,填表。书面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三道练习题。(三)教学建议本课内容较多,一般可不讲小字部分,(如八王之乱,祖逖北伐的内容),集中力气讲好西晋统一,内迁各族十六国、东晋建立和淝水之战即行。其他部分可依据详细地区详细学校确定取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