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前规则在后.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183773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在前规则在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孩子在前规则在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在前规则在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在前规则在后.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孩子在前,规则在后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幼儿园班级管理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教师、家长、幼儿。三者间能否和谐发展并形成凝聚力,直接决定班级良好氛围、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对幼儿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管理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关键词:班级管理 幼儿 教师 一、班级常规管理。1.以幼儿为发展为本为目的。 案例:有一次去观

2、看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我是提早走了进去,这个时间正是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候,走进幼儿园里,非常安静,很奇怪,再走进教室,我看到的是坐的非常端正的孩子们,两个小手摆在桌上,听教师讲一些上课前的注意点,完全看不出这是幼儿园孩子们该有的安静,在角落里,两个孩子忍不住悄悄讲话,小手小脚动起来,老师马上进行了阻止,此时教室里又恢复了安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发展需要。”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我们首先应该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幼儿成为真正的活动主体,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他们有自己发展的独特方式。教师要学会

3、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理解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同一视角去感受他们的需要。以科学研究的成果去指导教育,儿童有很大的潜力,但潜力不是去拔苗助长,不是催化,而是要沿着他的生长规律去实施我们的措施。不能为某种目的特意去改变他们,不能为管理好班级秩序去限制他们的活动!应以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应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2.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手段。案例:在实习阶段,我曾被分配到大班的两个班级,同样是大班,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状态。A班的孩子,每时每刻都是活跃的,特别是在上课,每个孩子就像个小精灵,聪明,活泼。但玩游戏或者搭积木的时间,你听到的是吵闹的声音,看到的是掉了一地的积木。

4、B班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举手回答一直就几个孩子,大多都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会说也不愿意举手,上课冷冷清清。但是睡觉时,画画时,能安安静静的,吃饭时,桌上特别干净!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一样,我们老师是孩子的家长。孩子在班级是独立的、小小的个体,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正确指导,老师的态度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老师过分严厉,会让孩子的性格变的胆小怯懦,过分懒散也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严谨、关爱、勤奋、创新”是新时期对老师的要求。老师要以她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孩子的表现、反应、需求等。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人。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5、不从。”孩子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反应的往往的是我们的言行举止。从孩子的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的教育成败。其实,教育孩子的本质就是在教育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对待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改掉不良习惯,甚至可以向孩子学习自我约束!老师要学会不断学习进步,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做到师幼共同成长!3.以习惯养成为手段。案例:小班时,在我们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标记,喝水排队的脚丫、有标记的杯子、有标记的桌椅、有标记的抽屉等。大班时,没有了喝水排队的脚丫,没有了标记的桌椅等等,当然五角星,小红花每时每刻还是孩子的礼物。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需要。幼儿在

6、园内一日生活的体现最多的也是各种习惯。好的习惯有利于幼儿形成秩序感,有利于做好班级常规管理。但好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它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如晨间向老师问好、排队饮水、饭前小便洗手等等。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让孩子慢慢养成遵守集体规则的好习惯。教师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去发现问题,不断的去改变孩子不够正确的方法,慢慢引导和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更文明、更礼貌的好孩子。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口头提醒、正面引导外,还要在环境方面下功夫。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如各种标记、图案引导孩子形成孩子有规律、有秩序的意识。教师还可以用有声语言,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

7、的良好行为,物质和精神的鼓励相结合。如:小红旗、小星星等等。习惯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中,就需要老师的慧眼去发现,去帮助孩子的今后发展,让他们做个遵守规则、不怕困难、用于挑战的优秀人才。二、班级教师的管理1.制定计划,提高管理。班级计划是以园所计划为依据,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及本班实际,确立本班幼儿培养目标和本班工作任务要求,提出具体实施的步骤方法等行动方案。通过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使教育培养目标落到实处。通过计划,让班级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秩序。班级教育目标应依时间序列,长计划,短安排,分层次,系列化,从而逐层加以落实。遵守这样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好班级,全面细致!而每学期的计划制定必须须领会教

8、育方针政策及园所目标任务,领会精神实质,分析总结上一阶段工作中的问题,在问题中不断进步,通过问题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同时,提高班级的管理,改善班级管理计划。计划过程中首先学习了解教养大纲的要求与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并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提出本学期总的发展目标,并按各项教养内容提出要求,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创造条件。为切实保证教养过程的顺利运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吸取经验教训,探索教养规律,教师并应该按期进行工作总结。计划像一座桥,是连接着目标与内容的桥梁。俗话说,没有计划的人生杂乱无章,看似忙碌却空洞。班级是一个需要有制度、有计划的去规划和成长!2.人际关系,精神支柱。案例:我是一

9、名新教师新班主任,面对繁重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在我走的每一步中,我的搭班老师非常有经验,不仅在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当然,只要我可以做的,可以帮忙的,我都可以去尽力解决。三位老师组成一个集体,建构一个良好班级。一年下来,我们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每个教师都是为了共同的育人事业聚集一堂,目标一致,地位相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为此,教师之间应该互相尊敬。教师除了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还要正确处理好与幼儿、家长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师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之间友好共事、协力合作,可以使幼儿教师不仅在工作能力、思想、精神得到帮助外,还可以使得班级有

10、一种追求教育整体效益的向心性和凝聚力。在相互理解,扶持沟通中把班级管理的更好!三、 家长管理 1.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案例:暑期班时,由于分配存在一些欠缺,班级里当时没有自己班上的老师上课,是其他班级的老师临时组成的暑期班,晚上张圣博妈妈打来电话,孩子在幼儿园脸上被抓伤了,不敢和陌生老师说,回家大哭了一场,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表示了抱歉,也积极和班级的老师了解了情况,第二天,我又去了幼儿园,看了孩子,及时和家长作出了反应,家长放心了,安心了。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

11、个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直接,家长与幼儿间的亲密关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又独特的作用。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是信任和理解的,是支持和互助的,我们本着同样的目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尊重家长的意见,听取家长的意见,乐意与家长交谈,形成一种融洽的关系。虽然面对的是不同性格的家长,也可能会存在爱挑毛病的家长,老师都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宽厚的胸怀去接受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以积极平和的态度去改变家长的想法,取得家长的理解!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家长工作教师与家长间的联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通过经常联系,可使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及家教方法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

12、化教育及其班级管理。方式如:a.利用早晚幼儿接送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幼儿情况,提出要求等。b.利用家园联系栏,介绍各月的重点,宣传家教科学知识,指导方法,介绍家庭教育经验等。c.家访,可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d.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每样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在能更好地了解孩子,能更好地去孩子发展。我们和家长本着同一颗心去对待孩子。3. 掌握沟通技巧,与家长建立沟通渠道。 案例:小小妈妈满意老师他安排的床位,一会儿说高一会儿说孩子爱动,其实我经过观察并没有发现她说的这样,老师一边介绍小小睡觉的情况,一边为床位做调动准备工作,还给她看录像,让她知道其实这个床位很好的,如果家长真的觉

13、得这个床位不合适,老师可以马上给孩子换个床位。老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动了丫丫的妈妈,最后主动提出不调换床位了。 老师每天和家长都会有一定的沟通,沟通是信息的来源。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才能慢慢了解孩子,帮助教师得到家长的支持和教师有效的管理。了解、分析家庭情况,是做好沟通工作的前提。教师不仅要了解孩子,也要去了解孩子生存的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人,从孩子身边的人去发现,去探索和思考。沟通首先先要学会倾听,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一致。再者要确定孩子的优点,以表扬为基础,再者讨论孩子的存在的问题,慢慢给予家长一些想法或者建议。总之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真诚客观地去与家长交流,在这样一种平和的态度上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的理念下,不断得到更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不断探索新思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前教育管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