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无线参数优化调整原理:第三分册:ALCATEL设备无线参数描述.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175187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网络无线参数优化调整原理:第三分册:ALCATEL设备无线参数描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GSM网络无线参数优化调整原理:第三分册:ALCATEL设备无线参数描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SM网络无线参数优化调整原理:第三分册:ALCATEL设备无线参数描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网络无线参数优化调整原理:第三分册:ALCATEL设备无线参数描述.doc(1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SM网络无线参数优化调整原理(第三分册)ALCATEL设备无线参数描述版本号:V一九九八年九月空页目录1.前言2.本文的研究内容3.小区选择参数3.1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3.2小区重选滞后3.3允许漫游/重选3.4附加重选参数指示3.5小区重选偏置、临时偏置和惩罚时间3.6无线频率资源指示定时器3.7启用基站发送无线频率资源指示消息3.8启用小区处理无线频率资源指示消息3.9平均周期3.10干扰带153.11为切换保留的业务信道数3.12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3.13小区禁止限制3.14小区重选参数指示4.寻呼、接入准许控制及随机接入控制信道参数4.1接入准许保留块数4.2寻呼信道复帧数4.3

2、公共控制信道配置4.4发送分布时隙数4.5最大重发次数4.6IMSI结合和分离允许4.7最大呼叫等待时间4.8释放SDCCH后移动台应答等待时间4.9无线接入信道负载测试周期4.10公共控制信道负载门限4.11无线接入信道负载指示周期4.12无线接入信道忙门限5.功率控制和切换控制参数5.1功率控制5.2切换控制5.3微蜂窝小区特有参数5.4同心小区参数6.定向重试参数6.1T11AA,T11AP,T11MP6.2切换请求排队定时器6.3BTS队列长度6.4启用定向重试6.5启用强制定向重试6.6功率预算定向重试平均窗口尺寸6.7强制定向重试邻小区最小接收电平6.8强制定向重试邻小区最少空闲业

3、务信道7.无线信道描述8.邻小区表8.1同步切换9.附录9.1参考资料9.2缩略10.文件历史11.编制说明1. 前言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是一个集网络技术、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各种传输技术和无线技术等领域的综合性系统。从网络的物理结构分析,GSM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网络分系统(NSS)、基站分系统(BSS)和移动台(MS)。从信令结构分析,GSM系统中主要包含了MAP接口、A接口(MSC与BSC间的接口)、Abis接口(BSC与BTS间的接口)和Um接口(BTS与MS间的接口,通常也称作空中接口)。所有这些实体和接口中都有大量的配置参数和性能参数。其

4、中的一些参数在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已经确定,但更多的参数是由网络运营部门根据网络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运作情况来确定。而这些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对整个GSM网的运作具有相当的影响。因此,GSM网络的优化在某种意义上是网络中各种参数的优化设置和调整的过程。作为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中与无线设备和接口有关的参数对网络的服务性能的影响最为敏感。GSM网络中的无线参数是指与无线设备和无线资源有关的参数。这些参数对网络中小区的覆盖、信令流量的分布、网络的业务性能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调整无线参数是GSM网络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无线参数在网络中的服务对象,GSM无线参数一般可以分为二类,一类为工程参

5、数,另一类为资源参数。工程参数是指与工程设计、安装和开通有关的参数,如天线增益、电缆损耗等,这些参数一般在网络设计中必须确定,在网络的运行过程中一般不易更改。资源参数是指与无线资源的配置、利用有关的参数,这类参数通常会在无线接口(Um)上传送,以保持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一致。资源参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多数资源参数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人机界面进行动态调整。本文所涉及的无线参数主要是无线资源参数(若无特别说明,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无线参数实际上是指无线资源参数)。当营运者准备建设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时,首先必须根据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业务量预测和测试得到的无线信道的特性等参数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

6、,包括网络拓扑设计,基站选址和频率规划等等。然而与固定系统相比,由于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是移动的,因此无论是业务量还是信令流量或其它一些网络特性参数,都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突发性和随机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际情况在话务模型、信令流量等方面一般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当网络运行以后,营运者需要对网络的各种结构、配置和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网络更合理地工作。这是整个网络优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无线参数优化调整是指对正在运行的系统,根据实际无线信道特性、话务量特性和信令流量承载情况,通过调整网络中局部或全局的无线参数来提高通信质量,改善网络平均的服务性能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的过程。实际上,无线参数

7、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无线资源,通过业务量分担的方式使全网的业务量和信令流量尽可能均匀,以达到提高网络平均服务水平的目标。1.1 无线参数调整的类型根据无线参数调整需解决问题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了解决静态问题。即通过实测网络各个地区的平均话务量和信令流量,对系统设计中采用的话务模型进行修正,解决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另一类调整用于解决由于一些突发事件或随机事件造成在某个时间段中,局部地区发生的话务量过载、信道拥塞的现象。对于第一类调整,营运者仅需定期地对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测量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全局或局部的参数和配置进行适当调整。而第二类调整则是网络操作员根据测量

8、人员即时得到的数据,实时地调整部分无线参数。无论无线参数调整是哪种类型,对参数自身而言其意义是相同的。因此在本文的描述中从参数的意义着手,对参数的调整范围和调整结果对网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中没有涉及调整的实时性问题。1.2 无线参数调整的前提网络操作员必须首先对各个无线参数的意义、调整方式和调整的结果有深刻的了解,对网络中出现问题所涉及的无线参数类型有相当的经验。这是作有效的无线参数调整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无线参数的调整将依赖于实际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大量实测数据。一般地,这些参数可以由两种手段获得,一是在网络的操作维护中心(OMC)或无线段的操作维护中心(OMCR)上获取的统计参数,如CC

9、CH信道的承载情况、RACH信道的承载情况以及其它信道(包括有线和无线信道)的信令承载情况等等;另一些参数,如小区覆盖情况、移动台通信质量等等,需通过实际的测量和试验获得。因此营运者欲有效地调整无线参数必须对网络的各种特性进行长期的、经常性的测量。1.3 无线参数调整的注意事项在GSM系统中,大量的无线参数是基于小区或局部区域设置的,而区域间的参数通常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在作参数调整时必须考虑到区域的参数调整对其它区域尤其是相邻区域的影响,否则参数的调整会发生很强的负面影响。此外,当网络中局部区域出现问题时,首先需确定是否由于设备故障(包括连接问题)造成,只有在确定网络中的问题确实是由于业务原

10、因引起时,才能进行无线参数的调整。本文中所建议的无线参数调整方式是基于无设备问题的前提下作出的。1.4 本文的编排格式本文旨在对ALCATEL公司GSM系统设备中可设置的无线参数进行研究和分析,参数的依据为ALCATEL公司的用户操作手册DEFAULT RADIO PARAMETERS RELEASE B4,该手册中的参数很多,但本文仅选择了其中与网络优化有关的无线参数进行了分析。为阅读方便,本文依然按原文对参数的分类进行格式编排。分类方式如下:小区选择参数(第3章)寻呼、接入准许控制及随机接入控制信道参数(第4章)功率控制和切换控制参数(第5章)定向重试参数(第6章)无线信道描述(第7章)邻

11、小区表(第8章)1.5 其它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邮电部颁布的有关第二阶段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有关体制和规范、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制定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有关规范(参见附录),以及ALCATEL用户手册DX200BSS Radio Network Parameter Dictionary。由于移动通信的特殊性和各地应用状况的不同,无线参数优化难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提出的各种无线参数优化观点仅供各营运部门参考。2. 本文的研究内容GSM系统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研究确定的一种标准化系统。其中的大部分参数在GSM规范中都有严格的定义。

12、但在每家生产厂商研制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都会增加许多优化网络的参数设置,或则将规范的参数作适当的修改以适应自身设备的协议。本文主要研究ALCATEL公司研制的GSM系统设备中用户可设置的无线参数,对其定义、取值范围、设置方式及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描述。文章中描述的无线参数可以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在无线接口(Um)上传输的参数,这类参数一般在GSM规范中都有严格的定义,以保证Um接口的标准性;另一类则是用于控制基站系统中的各种内部操作或算法,如:切换准则、切换门限等等,这类参数一般在GSM规范中都没有定义,但它们对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合理工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中研究的无线参数一般局限于对网

13、络的无线性能有较大影响的部分,因此本文不包含所有的无线参数。3. 小区选择参数3.1 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原名:RXLEV_ACCESS_MIN。3.1.1 定义为了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接入后的通信质量往往无法保证正常的通信过程),而无法提供用户满意的通信质量且无谓地浪费网络的无线资源,在GSM系统中规定,移动台需接入网络时,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电平,即:移动台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3.1.2 格式RXLEV_ACCESS_MIN的取值范围为110dBm47dBm。3.1.3 传送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包含于信息单元“小区选择参数(Cell Selectio

14、n Parameter)”中。该信息单元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发送。3.1.4 设置及影响RXLEV_ACCESS_MIN是网络操作员可以设置的,通常建议的数值应近似于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由于RXLEV_ACCESS_MIN还影响到小区选择参数C1,因此灵活地设置该参数对网络业务量的平衡和网络的优化至关重要。对于某些业务量过载的小区,可以适当提高小区的RXLEV_ACCESS_MIN,从而使该小区的C1和C2值变小,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随之缩小。但RXLEV_ACCESS_MIN的值不可取得过大,否则会在小区交界处人为造成“盲区”。采用这一手段平衡业务量时,建议RXLEV_ACCESS_

15、MIN的值不超过90dBm。3.1.5 注意事项除了在一些基站密度较高、无线覆盖较好的地区外,一般不建议采用RXLEV_ACCESS_MIN来调整小区的业务量。3.1.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本参数对应于第一分册第5.3节:允许接入的最小电平RXLEV_ACCESS_MIN。3.2 小区重选滞后原名:CELL RESELECT HYSTERESIS。3.2.1 定义移动台进行小区重选时,若原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不同的位置区,则移动台在小区重选后必须启动一次位置更新过程。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通常在相邻小区的交界处测量得到的两个小区的C2值会有较大的波动,从而使移动台频繁地进行小区重选。尽管移动

16、台两次小区重选的间隔时间不会小于15秒,但对位置更新而言15秒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它不但使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无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且由于移动台在位置更新的过程中无法响应寻呼,因而使系统的接通率降低。为了减小这一问题的影响,GSM规范设立了一个参数,称为小区重选滞后。要求邻区(位置区与本区不同)信号电平必须比本区信号电平大,且其差值必须大于小区重选滞后规定的值,移动台才启动小区重选。3.2.2 格式小区重选滞后取值范围为014dB(以2dB为步长)。3.2.3 传送小区重选滞后包含于信息单元“小区选择参数(Cell Selection Parameter)”中。该信息单元在每个小区广播

17、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发送。3.2.4 设置及影响选择合适的小区重选滞后电平对网络优化有重要的意义。小区重选滞后通常建议设置为6dB或8dB。在下列情况下建议作适当的调整: 当某地区的业务量很大,经常出现信令流量过载现象,建议将该地区中属于不同LAC的相邻小区的小区重选滞后参数增大。 若属于不同位置区的相邻小区其重叠覆盖范围较大时,建议增大小区重选滞后参数。 若属于不同LAC的相邻小区在邻接处的覆盖较差,即出现覆盖的“缝隙”时,或这种邻接处地理位置处于高速公路等慢速移动物体较少的地区,建议将小区重选滞后参数设置在26dB之间。3.2.5 注意事项除非常特殊的情况外,建议该参数不要设置为0dB。3.2

18、.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本参数对应于第一分册第5.1节:小区重选滞后Cell Selection Hysteresis。3.3 允许漫游/重选原名:ENRoarming/Reselection。与无线参数优化无关。3.4 附加重选参数指示原名:ADDITIONAL RESELECT3.4.1 定义根据GSM规范的定义,移动台的小区选择和重选依赖于参数C1和C2。其中,是否用C2作为小区重选参数是由网络营运者决定的。附加重选参数指示(ADDITIONAL RESELECT)用于通知移动台在小区重选过程中是否采用C2。3.4.2 格式ADDITIONAL RESELECT由1比特组成,其意义如

19、下: 在系统消息3中,ADDITIONAL RESELECT比特无意义,设备生产厂商应设置该比特为Not_Present; 在系统消息4中,当ADDITIONAL RESELECT为NotPresent时表示:若系统消息4的剩余字节(SI4RestOctets)存在,则移动台应从中取出有关小区重选的参数PI和与计算C2有关的参数;当ADDITIONAL RESELECT为Present时表示:移动台应从系统消息7或8的剩余字节中提取有关小区重选参数PI和与计算C2有关的参数。3.4.3 传送附加重选参数指示(ADDITIONAL RESELECT)在每个小区的系统消息3和4中周期广播。3.4.

20、4 设置及影响由于在一般小区的组态中很少采用系统消息7和系统消息8(这是两个可选的系统消息类型),因此ADDITIONAL RESELECT一般设置为NotPresent。当小区中采用系统消息7和8,且小区重选采用参数C2时,应设置ADDITIONAL RESELECT为Present。3.4.5 注意事项无。3.4.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本参数对应于第一分册第5.4节:附加重选参数指示(ADDITIONAL RESELECT)。3.5 小区重选偏置、临时偏置和惩罚时间原名:CELL RESELEC OFFSET、TEMPORARY OFFSET、PENALTY_TIME3.5.1 定义由

21、无线信道质量引起的小区重选以参数C2作为标准。C2是基于参数C1并加入一些人为的偏置参数而形成的。加入人为影响是为了鼓励移动台优先进入某些小区或阻碍移动台进入某些小区,通常这些手段都用来平衡网络中的业务量。影响参数C2的因素除C1之外,还有以下三个因素,即:小区重选偏置(CELL_RESELECT_OFFSET,以下简称CRO)、临时偏置(TEMPORARY_OFFSET,以下简称TO)和惩罚时间(PENALTY_TIME,以下简称PT)。CRO为一量值,它表示对C2的人为修正值。TO表示对C2的临时修正值。所谓临时是指它仅在一段时间内对C2发生作用。而这段时间则由参数PT确定。3.5.2 格

22、式CRO由6比特组成,编码格式如表1。CRO编码(二进制)十进制CRO代表的相对电平值(dB)0000000000000112000010241111016212411111163126表1小区重选偏置(Cell_Reselect_Offset)编码表临时偏置(TO)由3比特组成,编码格式如表2。TO编码(二进制)十进制CRO代表的相对电平值(dB)000000011100102200113301004401015501106601117无穷大表2临时偏置(Temporary_Offset)编码表惩罚时间(PT)由5比特组成,编码格式如表3。PT编码(二进制)十进制PT代表的时间值(秒)000

23、000200000114000010260111012960011110306201111131保留表3临时偏置(Temporary_Offset)编码表表3中PT取值为31(即全1编码)保留用于改变CRO对参数C2的作用方向。3.5.3 传送参数CRO、TO和PT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3.5.4 设置及影响上述三个参数的调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对于业务量很大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小区中的通信质量较低时,一般希望移动台尽可能不要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PT为31,因此参数TO失效。C2的数值等于C1减CRO,因此对应于该小区的C2值被人为地降低,

24、从而使移动台以该小区作为重选的可能性降低。此外,网络操作员根据对该小区的排斥程度,可以设置适当的CRO。排斥越大,CRO越大,反之,CRO越小。第二,对于业务量很小,设备利用率较低的小区,一般鼓励移动台尽可能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情况下,建议设置CRO在020dB之间,根据对该小区的倾向程度,设置CRO。倾向越大,CRO越大,反之,CRO越小。TO一般建议设置与CRO相同或略高于CRO。PT主要作用是避免移动台的小区重选过程过于频繁,一般建议的设置为0(20秒)或1(40秒)。第三,对于业务量一般的小区,一般建议设置CRO为0,PT为31,从而使C2C1,也即不对小区

25、施加人为影响。3.5.5 注意事项上述参数的调整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不建议设置CRO的数值超过25dB,因为过大的CRO会使网络发生一些不稳定的现象。 上述参数的设置是基于每个小区的,但由于参数C2的性质与邻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设置这些参数时必须注意相邻小区之间的关系。3.6 无线频率资源指示定时器原名:T_INTRF_L3(RF RESOURCE INDICATION)3.6.1 定义BTS要向BSC报告无线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其目的是为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提供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其报告的周期由参数“无线频率资源指示定时器(以下简称RRI)”确定。3.6.2 格式RRI的取

26、值范围为RRI=INTAVE,即无线频率资源指示的周期不小于干扰平均周期(参见3.9节)。3.6.3 传送RRI仅用于控制BTS内部的行为,它只在系统的OM信道上传送,不出现在无线接口(Um)。3.6.4 设置及影响RRI的取值越小,报告的实时性越强,但同时在Abis接口上的流量也越大。一般建议RRI取值60秒。若Abis信令流量负荷较重时,RRI的取值可以适当增大。3.6.5 注意事项RRI的值一定要大于干扰平均周期,否则在业务量较小的情况下会引起BTS到BSC错误的数据流(并且可能给操作与维护发去错误的数据)。3.6.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无。3.7 启用基站发送无线频率资源指示消息原

27、名:BTS_EN_RF_RES_IND3.7.1 定义参数“启用基站发送无线频率资源指示消息”确定了是否BTS要向BSC报告无线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以为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提供依据。3.7.2 格式Enable(启用),Disable(不启用)。3.7.3 传送BTS_EN_RF_RES_IND仅用于控制BTS内部的行为,它只在系统的OM信道上传送,不出现在无线接口(Um)。3.7.4 设置及影响若Abis信令流量负荷较重时,BTS_EN_RF_RES_IND的取值可设为Disable(不启用),一般应启用。3.7.5 注意事项无。3.7.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无。3.8 启用小区处理无线

28、频率资源指示消息原名:BSC_EN_RF_RES_IND3.8.1 定义参数“启用小区处理无线频率资源指示消息”确定了是否BSC要在每个小区的基础上处理BTS发来的无线频率资源指示消息,以为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提供依据。3.8.2 格式Enable(启用),Disable(不启用)。3.8.3 传送BSC_EN_RF_RES_IND仅用于控制BSC内部的行为,它只在系统的OM信道上传送,不出现在无线接口(Um)。3.8.4 设置及影响若要建立优化网络,该参数应设为Enable(启用)。3.8.5 注意事项无。3.8.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无。3.9 平均周期原名:INTAVE。3.9.1

29、定义按GSM规范05.08的规定,BTS必须测量所有空闲信道上行链路的干扰电平,其目的是为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提供依据。由于无线信道干扰的随机性,BTS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测量的上行干扰电平作平均处理,其平均的周期由参数“平均周期(INTAVE)”确定。3.9.2 格式INTAVE的取值范围为131,以SACCH复帧为单位。3.9.3 传送INTAVE仅用于控制BTS内部的行为,它只在系统的OM信道上传送,不出现在无线接口(Um)。3.9.4 设置及影响INTAVE的取值越小,测量的实时性越强,但同时在Abis接口上的流量也越大。一般建议INTAVE取610的范围。若Abis信令流量负荷较重时,

30、INTAVE的取值可以适当增大。3.9.5 注意事项无。3.9.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无。3.10 干扰带15原名:INTFBD1.INTFBD5。3.10.1 定义按GSM规范05.08的规定,BTS必须测量所有空闲信道上行链路的干扰电平,其目的是为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提供依据。另外,BTS必须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干扰电平分成5个级别报告给BSC(当MSC询问时,BSC将这些信息报告给MSC)。对于5个干扰级别的划分(即所谓干扰带),则由操作人员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设置。参数“干扰带INTFBD1INTFBD5”确定了划分5个干扰带的边界。3.10.2 格式INTFBD1INTFBD5

31、的取值范围为110dBm47dBm。当测得的干扰电平处于为110dBm与INTFBD1间时,则干扰级别为0;当测得的干扰电平处于INTFBD1INTFBDB2之间时,则干扰级别为1;依此类推。3.10.3 传送INTFBD1INTFBD5为系统的内部参数,仅在相应的OM信道上传送,不出现在Um接口上。3.10.4 设置及影响干扰带的划分应有利于说明系统中的干扰情况。一般建议采用系统的默认参数,即: INTFBD0110dBm(系统规定) INTFBD1100dBm INTFBD295dBm INTFBD390dBm INTFBD485dBm INTFBD547dBm(系统规定)一般情况下,空闲

32、信道干扰电平都较小,因此INTFBD1INTFBD4的值应较小。当系统中出现明显的较大干扰时,为了确切了解干扰的大小,可以将INTFBD14适当增大。3.10.5 注意事项设置时必须注意INTFBD1INTFBD4的对应关系,保证INTFBD1INTFBD2INTFBD3INTFBD4。3.10.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无。3.11 为切换保留的业务信道数原名:N_TCH_HO需更详细的参数说明。3.11.1. 定义在普通分配(主被叫)时,小区可保留一些干扰最小的业务信道为切换分配时使用,即普通分配不能使用。其保留的数目有参数“N_TCH_HO”确定。3.11.2. 格式N_TCH_HO的取

33、值范围为:0255个业务信道。当N_TCH_HO设置为0时,普通分配总是选择最好的业务信道,即不将最好的业务信道保留给切换时使用。3.11.3. 传送N_TCH_HO仅用于BSS内部控制,它只在系统的OM信道上传送,不出现在无线接口(Um)。3.11.4. 设置及影响一般建议N_TCH_HO设置为0。3.11.5. 注意事项设置时应注意0N_TCH_HO小区的最大业务信道数。3.11.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不详。3.12 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原名:T_3212。3.12.1 定义GSM系统中发生位置更新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移动台发现其所在的位置区发生变化(LAC不同);另一种是网络规定

34、移动台周期地进行位置更新。周期位置更新的频度是由网络控制的,周期长度由参数T_3212确定。3.12.2 格式T_3212的取值范围为02551/10小时,以6分钟为步长。T_3212设置为0表示小区中不用周期的位置更新。3.12.3 传送T_3212包含于信息单元“控制信道描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3.12.4 设置及影响周期位置更新是网络与移动用户保持紧密联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周期时间越短,网络的总体服务性能越好。但频繁的周期更新有两个负作用:一是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对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在严重时会直接影响系统中各个实体的处理能力(包括MSC、BSC和BTS);另一

35、方面则使移动台的功耗增大,使系统中移动台的平均待机时间大大缩短。因此T_3212的设置需权衡网络各方面的资源利用情况而定。T_3212可以由网络操作员设置,参数的具体取值取决于系统中各部分的流量和处理能力。一般建议在业务量和信令流量较大的地区,选择较大的T_3212(如16小时、20小时,甚至25小时等),而对业务量较小、信令流量较低的地区,可以设置T_3212较小(如3小时、6小时等)。对于业务量严重超过系统容量的地区,建议设置T_3212为0。为适当地设置T_3212数值,在运行的网络上应对系统中各个实体的处理能力和流量作全面的、长期的测量(如MSC、BSC的处理能力,A接口、Abis接口

36、、Um接口以及HLR、VLR等)。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过载时,都可以考虑增大T_3212的值。3.12.5 注意事项T_3212不宜取得太小,因为它不仅使网络各个接口上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并且使移动台(特别是手提 )的耗电量急剧上升。小于30分钟的T_3212(除0以外)可能对网络产生灾难性的影响。3.12.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本参数对应于第一分册第4.5节: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T3212。3.13 小区禁止限制原名:CELL_BAR_QUALIFY。3.13.1 定义对于小区重叠覆盖的地区,根据每个小区容量大小、业务量大小及各小区的功能差异,营运者一般都希望移动台在小区选择中优先选择某些小

37、区,即设定小区的优先级,这一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小区禁止限制”(CELL_BAR_QUALIFY)来实现。3.13.2 格式CELL_BAR_QUALIFY可以取值NormalPrio(YES)或LowerPrio(NO)。CELL_BAR_QUALIFY与参数“小区接入禁止”共同组成小区的优先级状态,如表4小区优先级.小区禁止限制小区接入禁止小区选择优先级小区重选状态NONO正常正常NOYES禁止禁止YESNO低正常YESYES低正常表5小区优先级在上述表格中有一个例外,即当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小区选择优先级和小区重选状态应为正常: 小区属于移动台归属的PLMN 移动台处于小区测试操作模式

38、 小区接入禁止为YES 小区禁止限制为NO 接入控制等级15被禁止3.13.3 传送小区禁止限制(CELL_BAR_QUALIFY)包含于信息单元“小区选择参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发送。3.13.4 设置及影响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小区应设置优先级为“正常”,即CELL_BAR_QUALIFY0。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微蜂窝应用、双频组网等,运营者可能希望移动台优先进入某种类型的小区,此时网络操作员可以将这类小区的优先级设为“正常”,而将其它小区的优先级设为“低”。移动台在小区选择过程中,只有当优先级为“正常”的合适小区不存在时(所谓合适是指各种参数符合小区选择的条件,即C10且小

39、区没有被禁止接入等),才会选择优先级较低的小区。下述的两个范例说明了合理应用参数CELL_BAR_QUALIFY的意义。范例一:假设如图1CELL_BAR_QUALIFY用于均匀小区业务量的小区覆盖情况,图中每个园表示一个小区。由于某种原因小区A和B的业务量明显高于其它相邻的小区,为了使整个地区的业务量尽可能均匀,可以将小区A和B的优先级设置为低,而其它小区优先级为正常,从而使图中阴影区中的业务被相邻小区吸收。必须指出,这种设置的结果是小区A和B的实际覆盖范围减小,但它不同于将小区A和B的发射功率降低,后者可能会引起网络覆盖的盲点和通话质量的下降。BA图2CELL_BAR_QUALIFY用于均

40、匀小区业务量范例二:如图3微小区情况下CELL_BAR_QUALIFY的应用所示,假设某微小区B与一宏小区A重叠覆盖一区域(图中阴影区)。BA图4微小区情况下CELL_BAR_QUALIFY的应用为了使微蜂窝B尽可能多地吸收B区的业务量(尤其是B区的边缘),可以设置小区B的优先级为“正常”,小区A的优先级为“较低”。这样在小区B的覆盖范围内无论其电平是否比小区A的低,只要符合小区选择的门限,移动台将选择小区B。3.13.5 注意事项在用小区优先级为手段对网络优化时需注意,CELL_BAR_QUALIFY仅影响小区选择,而对小区重选不起作用。因此要真正达到目的必须结合使用CELL_BAR_QUA

41、LIFY和C2。与小区重选参数C2一样,CELL_BAR_QUALIFY在ALCATEL设备中为可选项。3.13.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本参数对应于第一分册第5.6节:小区禁止限制CBQ。3.14 小区重选参数指示原名:CELL_RESELECT_PARAM_IND。3.14.1 定义小区重选参数指示(PI)用于通知移动台是否采用C2作为小区重选参数及计算C2的参数是否存在。3.14.2 格式小区重选参数指示(PI)可以取值Y或N,Present表示移动台应从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提取参数来计算C2的值,并用C2的值作为小区重选的标准;NotPresent则表示移动台应以参数C1作为小区重选

42、的标准(相当于C2C1)。3.14.3 传送PI在小区的广播信道上发送。3.14.4 设置及影响网络操作员可以决定PI的数值,若相应小区采用C2作为小区重选标准则PI必须设置为Present,否则为NotPresent。3.14.5 注意事项与参数C2一样,PI在Alcatel设备中为可选项。3.14.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本参数对应于第一分册第5.5节:小区重选指示PI。4. 寻呼、接入准许控制及随机接入控制信道参数原名:PAGING,AGCONTROL,RACH4.1 接入准许保留块数原名:BS_AG_BLK_RES。4.1.1 定义每个小区的公共控制信道(CCCH)实际上由接入准许信

43、道(AGCH)和寻呼信道(PCH)组成。对于不同的公共控制信道配置,每个BCCH复帧(含51个帧)中包含的CCCH信道消息块数是不同的。CCCH信道是准许接入信道和寻呼信道公用的,当同时有PCH消息和AGCH消息需发送时,系统优先发送PCH消息。为了防止PCH流量较大时,AGCH消息的阻塞,网络规定在CCCH信道消息块数中有一部分是保留给准许接入信道专用的。参数“接入准许保留块数(AG)”用以表示每个BCCH复帧中CCCH信道上为AGCH保留的消息块数。4.1.2 格式AG的值表示每个BCCH复帧中为AGCH的保留块数,其取值范围为: 若CCCH与SDCCH共用物理信道(CCCH_CONF=1

44、):02 CCCH与SDCCH不共用物理信道(CCCH_CONF=0):054.1.3 传送AG包含于信息单元“控制信道描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4.1.4 设置及影响当小区中的信道组合情况一旦确定,参数AG实际上是分配AGCH和PCH在CCCH上占用的比例。网络操作员可以通过调整该参数来平衡AGCH和PCH的承载情况。在调整时可以参考下列原则: AG的取值原则是:在保证AGCH信道不过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小该参数以缩短移动台响应寻呼的时间,提高系统的服务性能。 AG的一般取值建议为1(CCCH与SDCCH共用一个物理信道)、2或3(其它CCCH组合情况)。 在运行网络中,统

45、计AGCH的过载情况适当调整AG。4.1.5 注意事项无。4.1.6 与第一分册参数对应关系本参数对应于第一分册第4.3节:接入准许保留块数BS_AG_BLKS_RES。4.2 寻呼信道复帧数原名:BS_PA_MFRMS。4.2.1 定义根据GSM规范,每个移动用户(即对应每个IMSI)都属于一个寻呼组(有关寻呼组的计算参见GSM规范05.02)。在每个小区中每个寻呼组都对应于一个寻呼子信道,移动台根据自身的IMSI计算出它所属的寻呼组,进而计算出属于该寻呼组的寻呼子信道位置,在实际网络中,移动台只“收听”它所属的寻呼子信道而忽略其它寻呼子信道的内容,甚至在其它寻呼子信道期间关闭移动台中某些硬件设备的电源以节约移动台的功率开销(即DRX的来源)。寻呼信道复帧数(MFR)是指以多少复帧数作为寻呼子信道的一个循环。实际上该参数确定了将一个小区中的寻呼信道分配成多少寻呼子信道。4.2.2 格式MFR取值范围为29,分别表示同一寻呼组在寻呼信道上以29个复帧为周期循环。4.2.3 传送MFR包含于信息单元“控制信道描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4.2.4 设置及影响根据CCCH、AG和MFR的定义,可以计算出每个小区寻呼子信道的个数:当CCCH与SDC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石化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