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174910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oc(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姓名:古鸿燕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学科教学(思政)指导教师:吴声功2010-10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教学案例、行动研究以及经验总结等方法,借鉴国内外有效教学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两个方面入手,在明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标准及影响因素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本文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只把眼光放在 45 分钟上,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反思都需要给予关注,教师教学理念

2、的更新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任主要落在教师的肩上,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有效性理念策略作者:古鸿燕指导老师:吴声功IAbstractClass Teaching & Learning Effectiveness Research of Moral Cultivati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Class Teaching & Learning Effectivenes

3、s Research ofMoral Cultivati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AbstractThe only indicator to judge the teaching &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s whether thestudents make progress or not. By analysing documents, introducing teaching&learningexamples, studying some practices and concluding experiments, the author

4、 draws on theexperience of effective teaching & learning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Concretestrategy of effective teaching & learning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basicconcept, standard and influencial factors of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well as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

5、ituation of class teaching & learning effectiveness researchof moral cultivati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he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how to improvethe effective teaching & learning is far beyond the 45 minutes in the calss. Much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reparationg before the class and t

6、he review after theclass. The ideology updating and the abilities revovatoin of the teachers play a key rolefor the improvement of class teaching &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nly the abilities of theteachers can be improved, the learning enthusiam of the students can be inspired whichleads to the effe

7、ctive progress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quality.Keywords:Moral characterTeachingEffectivenessPhilosophyStrategyWrittenby Gu HongyanSupervised by Wu ShenggongII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引言引言(一)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提出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

8、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1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在苏南的农村初中却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曾经一度被取消参加中考的资格,现在虽然作为一门中考科目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开卷考试这种形式很容易使一部分老师和学生从心底对思想品德产生轻视感。态度决定一切!以我所在的江阴市某中学为例,全校共 60 个班级,专业的政治教师只有 7位,即使个个满工作量,每星期 12 节课,也只能保证 42 个班级的师资,还有 18个班级的思想品德是由不满工作量的主课老师兼课。尽管其他专业的老师也都经过严格的师范学习,但是学科之间的差别让他们很难把握思想品德这门课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他

9、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学科钻研上,根深蒂固的主副课观念也让他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上不够投入,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学校政史地教研组的组长,我不但要保证自己所任教毕业班的升学成绩,更对本校三个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任教研组长四年来的研究内容和追求的方向。(二)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1、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自 20 世纪初,国外开始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研究出了很多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效教学理念源自上世纪前期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随着 20

10、 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1中学德育大纲S,国家教育委员会,1995 年 2 月 27 日颁布1引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大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中他将理想寄托于“班级

11、教学”,努力“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继夸美纽斯之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直接对“普通教育学”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追求。教师凭借这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能迅速地掌握教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赫尔巴特设计了四个形式阶段的“普通”教学过程,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被他的学生调整为“预备提高联想总括应用”的“五段教授法”。以后又经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加工改造为“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引入新课程讲授新教材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的六段教学法,从而形成了追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传统。20 世纪上半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

12、效教师?主要研究了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是斯蒂文思、弗洛伊德、卡特尔、赖安等人的研究。斯蒂文思的研究发现,教师们课堂上所提的问题 66%属于记忆型,可以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弗洛伊德的研究发现,教师们所提的问题中 77的答案要求的是具体的事实。卡特尔的研究发现,描述好教师品质的词依次为:个性与意志、才智、同情与机智、思想开放、幽默感。20 世纪初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研

13、究中,已不只是从教师人格特征来看问题,更加注意了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就、学生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状况总得说来,国内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大约从上个世纪90 年代起,为了适应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被引入我国,新的有效教学标准出炉,比如“师生平等式的对话”、“师生共同2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引言参与创造性活动”等。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年 6 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

14、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如今,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九年多的时间,有效教学的理念逐步形成,有效教学的框架也初步建构起来。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很多有关有效教学的译著,如 2002 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鲍里奇(Gary Borich)博士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的新技巧、课堂信度评估等,对课堂教室的安排、教师清晰的讲解、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任务的定位、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较高级的教学目标等都作了清晰、翔实的讲解。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广大学校和教师在改进教学方式方面做了许多有

15、益的尝试,总结出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探究式等。钟启泉教授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行了解读,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书中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三)研究思路与方法本研究的基本设想是为初中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探寻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并提供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以作参考。研究的思路是在阐述研究意义和基本概念后,着重论述以下三个问题,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

16、标准及影响因素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三个方面,我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所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国内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和动态,吸纳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本校的图书馆和网络,查阅有关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资料,搜集有关教学方面的文件材料和理论书籍,找出相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从他人的研究中获得理论和方法的启示,更好地开展研究,同时提升自己研究的理论水平。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引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了解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对症下药,我将采用教育调查法组织问卷调查,分层次、

17、分类别进行调查,走访部分老师和班级,根据有效教学理论对本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情况进行诊断,发现影响有效教学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内容;采用课堂观察法通过校内外的观摩课收集研究资料,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形成本学科的教学策略和模式。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将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3、初中思想品德课践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科学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的论证,因此,在践行策略部分我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结合自己的课例进行系统分析和反思。在实践中不懈探索,在检验中不断完

18、善。我将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和业务水平”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就同一教学内容对我自己所任教的四个初三班级采用不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上、课后的反应以及对阶段测试成绩的分析,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邀请其他老师听课、评课,收集教学效果评价信息进行分析研讨,撰写教学案例分析。希望我的教学实践可以让他人借鉴,为切实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我甘做铺路石。(四)创新与不足1、创新之处教学有效性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想写出新意来很困难,如果说本文有一点创新的话,

19、我觉得新就新在写作的视角上。自工作以来我始终坚守在苏南农村初中教学的第一线,我经历了本学科在初中升学考试中由闭卷到会考再到开卷的变化过程。由于考试形式的开放性,很多家长甚至其他学科的老师认识不足,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如果单从自身找原因,不去考虑学生实际和地区实际,课堂教学要取得高效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国内外有不少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与苏南农村初中教学还有很多不切合的地方,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盲目效仿和移植别人的经验是不行的。4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教学

20、受到我国教育理论界,不少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介绍,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初中学生由于受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的局限,他们对思想品德教材中所涉及的相关政策法规知之甚少,升学压力使得他们很少有看报纸、新闻的时间,很多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尽管对有效教学理论有所了解,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教法,新理念并未能对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及时有效地介入。实践出真知,再科学的理论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发挥真正的指导作用。我将在个人所任教的几个班级进行试点研究,借力同学科平行班的教师,力求在提高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探索一条高效课堂的路子,为思想品德教师减负,为学生的学习增效,从而也为我校

21、在中考升学的竞争天平上加码。2、不足之处(1)缺乏最新的理论指导在职教育硕士做研究有利有弊,利是有时间进行具体实践,弊是没有最新的理论作指导。尽管我任职的学校有十几万册图书,但其中大多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能够对教学研究起指导作用的纯理论书很少,并且还都是三年前学校为创示范初中突击增添的书籍,缺乏最近的理论指导书。另外,有关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初中教学相关的理论阐述更少,从而给研究的追根寻源带来一定的困难。(2)外出交流、调查较少由于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繁忙和经费有限的缘故,所以我所参加的学校组织的外出交流活动多为听课,到兄弟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是很难实现的。我能做的

22、只有通过网络和相熟的其他乡镇同行进行交流。尽管我的论文界定为“初中”,实际上我主要的调查研究工作只限于我所任教的无锡市下辖的乡镇初中江阴市某中学。(3)本文的整体性成果偏少本文成果的取得除了有我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外,往往依赖于一些老教师的经验,教研组内的年轻教师基本处于学习和消化阶段,总结和反思的工作做得不够,这就使本文在收集数据、进行量的分析上存在一定难度,在论文的撰写过程很容易陷入“空泛”。因此我的研究成果就缺乏整体性,说服力欠缺。5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标准及影响因素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标准及影响因素(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1、关注学

23、生的发展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对学生的关注应该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将有效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使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要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非智力因素、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都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有效教学必须关注的要素。2、关注教学的效益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

24、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单单要教会学生怎样建造长期才能竣工的建筑物,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样制造砖瓦,并要和学生一起动手施工,教会学生建好房屋的本领。”2这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发展实际,因为“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和谐统一,所以,关注学生的发展实际也是在关注教学效益。3、关注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体现了现

25、代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关注教学评价要明确评价目的,比如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单元或本章节的教2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23 页6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标准及影响因素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阶段性教学目标、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学习的基础与努力程度,决定评价的目标,对学生的评价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等等。教学评价可促使教师自觉地按教学规律办事,可对

26、教学工作中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不断调控,促使教学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诊断,师生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以更接近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错误地运用了教育评价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看不到自己的成效和锻炼效果,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江苏数学特级教师夏炎认为:“现在我们的学校按照同一个要求,传授相同的内容,培养着同一模式的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我们看到如今的学生学业负担是如此之重,失去了自己的爱好,也失去了丰富的个性和特色。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34、关注教学的反思叶谰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

27、辈子教案成不了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反思行为是自发地对其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能够促使行为向更理性和更高的水平上发展。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5、关注教学的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或在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地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手段、技术等

28、方面作出的概括性规定。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关注教学策略。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说过:“教师应当是明智的人,他应当深知教学方法,懂得俯就学生的能力。如同一个走路很快的人,如果他恰好和一个小孩走在一起,他就会用手牵着小孩,放慢自己的步伐,不能走得太快,免得他的小同伴跟不上。”4本人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要有灵活性,要从学习目标出发,根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符合学习内容,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变由教师控制的替代性教学策略为学习者控制的生成性教学策略。但是,在实际教学34dmlldy5odG0=Z.苏州网上家长学校昆体良:雄辩术原理A,昆体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

29、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71 页7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标准及影响因素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所以,关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关注教学的策略。(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1、教学有价值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价值分析和价值设计是成功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教学是否有价值要看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了他们哪些需要。学生的需要关系到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美国价值澄

30、清派代表人物拉斯思认为:只要我们关心价值,就必须乐意给儿童选择的自由。思想品德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上理应起到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2、教学有效果“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于保持学生的注意,一旦办到了这一点,他就可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尽速前进了。否则他的一切纷扰忙碌,结果就会很少,甚至没有结果。”5任何一种素质不经过学生自身的内化是无法形成的,更谈不上提高。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最应该掌握的一种

31、学习方法:从长远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如果掌握了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的方法就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至于因知识陈旧被社会所淘汰;就眼前来说,如今的思想品德无论是教材编排还是题目设计都越来越开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如果学生平时一味依赖老师的讲解、依赖练习册上的标准答案,自己坐享其成,考试时面对开放的试卷他们将会手足无措。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授人以渔,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协助者、引路人,在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的本领后就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样的教学才叫有效!5洛克:教

32、育漫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2 页8“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标准及影响因素3、教学有效率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在最佳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与交流,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调动学生的探究欲和发现欲。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教师的充分备课、对教学的调控和对节奏的把握,都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很大作用。4、教学有魅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魅力,是思想政治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教

33、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主动回忆、积极探究。“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6课堂教学的魅力,更多决定于教师的教学人格魅力,教师的淡泊名利、亲和幽默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投入的教学态度都是形成教学魅力的因素。马可连柯说过: 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是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姆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精工巧匠”。因此,教师要以自己在学习上的孜孜不辍为学生作好表率。教师的教学魅力还表现在能够放下架子向学生

34、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特别是在当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有很多,个别学生的知识面相当宽,所以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也能弥补教师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教师要对“师不必贤于弟子”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虚心向学生学习的老师才会赢得学生真正的尊重,才能引领学生不断进步。(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如果离开学生的基础谈目标设定,这样的目标就是空洞的,学生的认知基础、智能结构、兴趣习惯等都是制定教学目标要考虑的因素。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围绕教学目标6

3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上),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6 页9“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标准及影响因素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并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思维疑点和难点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紧扣学生“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够得着)”,如果拔高和降低标高,都会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教学目标要注重课堂生成,要和预设目标同样关注,“预设”促进“生成”。2、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它既包括

36、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思想品德课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方式、方法不恰当,导致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被教师不必要的讲解、纯粹的灌输和翻来覆去的提问所占用,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育被割裂,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

37、我成长的需求。”7开卷考试的试题大多在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较强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必须有助于改变学生注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方法和不良学习习惯,注重培养他们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促使他们在平时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和锻炼。3、教学手段的运用清朝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抽象的理论如果再加上简单的说教会把思想品德课上得枯燥无味,要想把政治课讲解得生动透彻,在激发学生情感、引发联

38、想的同时,必须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情境的创设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学手段是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教具、学具和现代化电教多媒体手段,尤7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 月颁布10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标准及影响因素其是多媒体的应用,能把图像、文字、声音进行集成,使得多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使很多问题化难为易。但是,过犹不及,因为学校硬件设施配备齐全,个别老师凡课必用多媒体,凡幻灯片必设置自定

39、义动画,在 45 分钟内展示大量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导致学生的视觉、听觉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此热闹的课堂上,教师卖力的“表演”收效甚少,现代科技甚至不如传统教学手段下的嘴巴加粉笔。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8教学手段的选择应该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4、教学情感的投入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情意活动系统、人格协调系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也要重视品德、情感以及人格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待学生必须尊重、真诚、理解、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可信。“教师在教育上的英明就是要

40、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什么都不好。”9这样,学生才会把教师的激励和要求当作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协调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真诚的课堂气氛,为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没有谁不喜欢听鼓励、赞赏的话,柯云路在中国孩子成功法里说:“成功者一个特别的财富和幸运,就是他在人生的某些关口,受到了人们更多的、更及时的、更到位的这种意义上的理解,就是欣赏和夸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习上有困难的人个别可能是由于智力上的问题,多数还是因为兴趣的原因,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老师不能靠教鞭、冷眼和讥笑,那样只会把他们赶得更远。教师要反思,如何

41、让自己的课更有吸引力?同时,还得让学生有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回答,哪怕回答错误,还可以从学习态度上、积极思考上、勇于发言上、声音洪亮上等方面进行表扬。89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A,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658 页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91 页11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虽然是中考科目,但由于采取开卷形式,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考试时翻开书本抄一下就可

42、以轻易考出高分,因此,学生普遍不重视这门学科的学习。轻视的直接后果就是学习没有自觉性、主动性,在我校,每年都会有个别学生因为思想品德分数不理想而错失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初三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在课外没有时间学习思想品德,只有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终将影响他们的升学成绩,从而影响学校的升学率。(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学生主体意识缺失10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学生积极主体性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学习为主,过分追求知识量的累积和熟练程度,很少深入思考结论是如何得来的,很少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和发现去获得知识。这种封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在任何阶段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方式,尽管他们要接受教育者的影响,但他决不会纯粹地、被动地接受,而是用自己的思维、情感和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