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174766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doc(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安排的一次系统、全面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所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巩固和深化、提高,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实现专业基本训练和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过程。为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试行),结合成人教育实际,特制定我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

2、的与任务l.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巩固、深化和提高,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方法、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系统、全面的训练。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进一步加强学生制图、运算、设计、测试、试验、外文翻译、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4.加强学生文献检索、调研、综合分析、报告编写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他人经验和借鉴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悟性,提高学生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应变

3、能力。5.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及论文撰写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6.培养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程序(一)选题的基本原则l.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内容。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结合科研、结合生产实际,师范类专业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选题,选择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开发、教育教学实践以及与本学科发展等紧密结合的实际题目。2.题目要有明确的工作任务或研究内容,且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知识覆盖面较广,尽可能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3.选题应尽可能力求有利

4、于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4.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中,使中等以上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又给优秀学生留有发挥和创新的余地。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内容和提高要求。对于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的较为复杂的题目,要求取得阶段性成果。5.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题目类型应多样化,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题目,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应尽量保证一人一题。若需要由三人以上共同参加的科研项目,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保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题方向。7.

5、若需要连续几届学生深入做相同题目,指导教师必须明确深入和突破的内容,不允许做完全一样的内容。(二)选题的基本程序和要求1.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在说明其选题目的和意义、主要工作内容、已具备条件的基础上,经所在毕业环节专业小组审定、批准后方可列入选题计划。2.为充分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选题要尽量做到自选与分配相结合。选题计划及指导教师向学生公布后,学生和指导教师可按“双向选择”的原则互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与学生互选后,由各专业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平衡和调剂,最终确定每个学生的题目和指导教师,并向学生公布。3.指导教师应根据选定题目向学生下达毕业

6、设计(论文)任务书,明确提出工作任务、基本要求和完成时间。4.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根据所选题目进行必要的文献检索、现场调研(毕业实习、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为毕业环节的正常进行作好准备。5.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至少用810周完成。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一)指导教师资格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一定独立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背景。2.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所指导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具有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的实践经验。明确学生所选课题的难点、关键及设计或论文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4.具

7、有讲师(或相应职称)以上职称。5.校外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学院规定的指导教师资格,并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报成教院审批。6.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能从严要求学生,严格履行职责,保证充分时间指导学生或与学生交流。7.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做到为人师表。(二)指导教师职责1.指导教师接受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后,要做好指导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资料准备和物资准备,落实所需的教学场地等;联系安排实验、上机场所,协调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处理好有关事宜。2.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严格要求,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思想和基本科学研究方

8、法的指导,应注重启发引导,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3.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其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面负责。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一般6-10人,高级职称教师最多不超过15人。4.注意因材施教,加强面对面指导,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定期检查进度与质量,督导学生按期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5.对学习不努力、不认真、敷衍了事、回避指导、未完成各阶段结业任务或无故缺勤、严重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指导教师有权取消其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资格。6.指导教师之间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7.防止学生抄

9、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指导教师应认真做好选题准备,及时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包括:题目、工作任务、基本要求、完成时间等。任务书是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性检查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填写。2.根据任务书要求,指导学生开展文献检索、现场调研(毕业实习、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3.保证足够时间与学生交流,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4.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并进行中期检查。5.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和报告,认真批阅后及时反馈学生修改。6.毕业设计(论文)结束阶段,按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要求,检查

10、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对学生的工作态度、知识与能力、成果水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填写指导教师评阅意见,给出推荐成绩。7.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8.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9.督促学生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资料、成果上交归档保存。四、对学生的要求(一)在思想素质上对学生的要求1.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老老实实做学问,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劳动,不剽窃和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否则,在答辩时被认定,成绩按零分记载,并直接

11、随下一年级重作。3.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虚心好学。同时应加强对社会的了解,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交际能力,不断增强社会适应性。4.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二)在业务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1.文献检索能力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学生学会文献资料检索和查阅的方法、步骤,学会对文献资料的筛选与应用。尽可能多的了解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社会生产需求状况,尤其是先进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题目选定后,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课题情况检索足够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做好读书笔记,以方便使用。随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不断

12、深入,要求学生不断增加文献资料的数量及深度,并贯彻于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2.课题调研是大学生必须练就的基本功。要求学生根据选定课题的特点拟定调研提纲,独立完成调研任务。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和一定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观察事物能力、使用工具能力和表达表述等能力。4.学会初步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理论与技能分析和解决给定的任务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得到深化和提高,使知识领域得到扩展,专业技能得到延伸。5.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完成一项给定任务的方法、

13、步骤和全过程(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调研、实(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结果分析与总结、观点提炼、方案比较、得出结论、绘制设计图件、编制图表、编写设计说明书或撰写论文、编写答辩提纲和答辩稿等)。6.培养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测试、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7.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严禁抄袭、剽窃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某项任务,一经发现,取消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成绩按零分记,并直接随下一年级重作。8.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一周,学

14、生需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成果,文档部分按规定装订成册,并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三)在纪律上和其它方面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自觉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遇到疑难问题,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2.在有关单位实习期间,应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爱护仪器设备,注意节约材料及水电。3.答辩后,学生应交回所有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等),对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发表或转让。4.搞好设计室(实验室)的环境卫生,保持设计室(实验室)的干净整洁。五、毕业设计(论

15、文)的领导与组织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安排全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和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查工作。各教学点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提出指导教师建议人选和组织实施本教学点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教学点负责人和教授、副教授(或相应职称人员)担任,成员由36名参加答辩的教师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各专业组,负责具体实施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评阅、答辩工作。指导、评阅、答辩在专业组内教师中交换进行。六、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考核(一) 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方法在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后,即进入评阅和答辩

16、环节。 1、按专业组组成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答辩前,领导小组要组织答辩小组成员听取指导教师对本课题进程及学生作风与表现情况介绍,并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全面审查和现场考核,经领导小组组长签字批准后方能取得答辩资格。对没有完成任务或有重大错误而达不到教学基本要求者不准参加答辩。2、评阅人的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及其相应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由答辩组长在答辩前一周送交评阅人审查,评阅人要认真阅读审查,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给出相应的评语和成绩。3、答辩程序及要求(1)答辩按编好的次序进行,一般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内完成。参加答辩的学生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挂好图纸

17、、备好演示用的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等,并在黑板上写明答辩学生姓名、答辩题目、所学专业、层次),然后自述课题的目的、要求、设计的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和结论,设计中的体会、见解和改进建议等。本人自述一般不超过10分钟。答辩小组审查学生的设计图纸、计算书、说明书(论文),随后提出质询,由学生回答,一般不超过20分钟。(2)答辩小组的质询内容,一般要围绕设计(论文)题目及学过的主要课程进行,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答辩小组成员要熟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特点,提出的问题不要过深和过偏。在答辩过程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进行启发和诱

18、导。为使答辩工作能有节奏地均衡进行,“主答辩”(评阅人)要针对课题关键内容有准备的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场的答辩小组成员也要提问。问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答辩场地要宽敞明亮,并具备相应条件。(3)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要有优良学风,衣着整齐、礼貌待人、谦虚谨慎、严肃认真,自述要清楚、流畅;回答问题要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说理明白;对不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可以与教师商讨,对没有听清楚的问题可以提请解释。旁听的同学要遵守纪律,不得干扰答辩工作的正常进行。(二)、成绩评定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与毕业答辩组分别评定。若答辩成绩不及格,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2指导教师、评

19、阅教师与毕业答辩评分分别为:30分、30分、40分。3指导教师不能评阅和答辩自己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五级制记分评定,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数的分布要符合“两头小、中间大”的教育统计学规律,优秀占10-15%,良好和中占65-80%,其余的占10-20%。5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各教学点要组织学生装订成册,交回学院保存。凡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必须通过领导小组复议,其“优秀论文”和“优秀设计”作为教学成果存档。(三)、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及评分标准1 优秀(1)按课题要求独立地完成了全部工作。(2)设计(研究)方案合理、可行,在

20、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创新。(3)在所论问题的范围内,能综合运用有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全面和深入地分析实际问题,表现出较强的独立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4)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准确,较好地联系生产实际,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图纸质量高,符合国家标准,线条均匀清晰、整洁美观;结构工艺性好;说明书(论文)内容完整,分析透切,有正确的实验曲线、模拟结果和结论,用计算机打印、无错误。(5)说明书(论文)除中文内容提要外,最好有500字的外文内容提要。(6)对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问题,自述概念清楚无错误;回答问题正确全面,论证严密,思路敏捷,态度认真。通过答辩表明学生完

21、成课题有独到见解,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良好(1)按课题要求独立地完成了全部工作。(2)设计(研究)方案合理、可行,有一定的独立见解。(3)能运用有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分析实际问题。(4)正确掌握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准确,能联系生产实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图纸质量高,符合国家标准,线条均匀清晰、整洁美观;结构工艺性较好;说明书(论文)内容完整,分析较透切,有正确的实验曲线、模拟结果和结论,用计算机打印、基本无错误。(5)本科生除中文内容提要外,最好有300字的外文提要。(6)对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问题,自述概念清楚,基本无错误,回答问题正确,态度认

22、真。通过答辩表明学生能独立完成课题任务,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中等(1)按课题要求基本上独立完成全部工作。(2)设计(研究)方案合理、可行。(3)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出和分析问题,掌握一般的设计(研究)方法。(4)计算结果准确,尚能联系生产实际。图纸质量较好,符合国家标准,线条比较均匀清晰,说明书(论文)能进行分析,计算较正确,用计算机打印,无大错误。(5)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问题,自述概念基本清楚,经提示能正确回答。通过答辩表明学生在完成课题任务中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及格(1)按课题要求基本上完成全部工作。(2)设计方案基本合理,原理上正

23、确。(3)能基本掌握设计(研究)方法,计算结果基本正确。(4)图纸质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说明书基本达到要求,用计算机打印,无重大原则性错误。(5)对设计中涉及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问题,自述较清楚,经提示尚能回答主要问题。通过答辩表明学生在完成课题中基本上受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5、不及格(1)没有按任务书的规定完成设计(论文)。(2)设计(研究)方案不合理,有严重的原则性错误。(3)设计时不加消化的照搬照抄,基础知识和技能欠缺。(4)图纸质量、说明书(论文)均达不到基本要求。(5)答辩时自述不清楚,回答问题错误较多,或多数问题不能回答。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指

24、导教师评分总分30分设计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5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新颖性。5分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图纸数量、质量。5分设计过程中的独立性。10分设计整个过程的工作态度及出勤情况。5分评阅教师评分总分30分设计方案、工艺条件论证。5分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图纸质量。15分设计合理、有创新。5分设计说明书的结构、文字表达及计算机打印情况。5分答辩评分总分40分个人对课题工作的总体介绍。10分毕业设计的质量(图纸的准确性、数量、质量)。10分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情况。20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分总分30分撰写论文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5分实验方案制定的合理性、新颖性。5

25、分实验动手能力及独立性。10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分整个过程的工作态度及出勤情况。5分评阅教师评分总分30分论文指导思想与实验方案制定。5分论文质量(包括论据的充分性、数据的可靠性与正确性、论证过程是否严密等)15分论文有创见、有突破、具有一定成果。5分论文结构、文字表达及打印情况。5分答辩评分总分40分个人对课题工作的总体介绍。10分毕业论文质量。10分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情况。20分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分总分30分撰写论文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分论文立论的新颖性、正确性。5分论文过程中调研的组织能力及独立性。10分论文论据是否充分。5分整个过程的工作态度及出勤情况。5

26、分评阅教师评分总分30分论文指导思想。5分论文质量(论点、论据、论证过程)。15分论文有创见、有突破。5分论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楚。5分答辩评分总分40分个人对论文的总体介绍。10分论文质量。10分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情况。20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折算方法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五级计分制计入学生学籍档案,折算方法是: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四)、毕业设计(论文)评语1.指导教师的评语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和达到的水平,按评分标准写出评语,并给出相应的成绩 。2.评阅人主要对学生的设计图纸、说明书(论

27、文)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因而评阅人评语要恰当反映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图纸是否合乎国家标准,说明书(论文)的质量情况,按评分标准给出评语和成绩。3答辩小组评语,除综合指导教师、评阅人的评语外,主要反映学生答辩时的情况,评语要实事求是,用词恰当,简单扼要地按评分标准给出,并确定最终成绩。七、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基本要求及装订顺序(一)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用A4纸打印。字数要求:专科设计不少于8000字(不含图纸),论文不少于5000字;本科设计不少于10000字(不含图纸),论文不少于8000字。(二)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通常由题目(标题)、摘要、目次页(目录)、正文、参

28、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部分构成。(1)毕业论文的结构a.题目题目即标题,它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因此,题目要准确、简短、精炼。反映论文的纲要。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包括注明致谢、附录、图纸、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读者查找。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是长篇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篇中文摘要不宜超过200-300字。结尾要注明38个关键词。d.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三)、毕业论文装订顺序1、 封面2、任务书3、摘要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致谢八、毕业

29、设计(论文)工作的评估、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评估和课程评估一样,对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优良学风及进行质量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每届毕业设计结束后,都要进行一次。(一)评估、总结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数量和质量水平如何?2.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情况和质量如何?3.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应用,外语应用以及现代测试手段和计算机应用如何?4.学生的智能素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和开拓性怎样?5.学生的学风情况、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纪律情况如何?6.教师的教风情况、指导工作、准备情况、工作责任心、指导方式及能力怎样?学生的评价如何?7

30、.各教学点及班级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安排、检查情况以及对学生的全面管理情况如何?(二)评估、总结办法1.教学点组织有关人员,按照评估内容及每届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分析,逐条评比,给出确切的结论。2.教务科会同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各教学点的自评总结,按评估指标进行评议,给出评议结果。九、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基本情况表2、毕业设计(论文)分专业拟定题目表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毕业设计(论文)封面5、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成绩表6、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成绩统计表7、设计(论文)基本格式举例。附件一: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年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基本情况一

31、览表(另附学历证书复印件)教学点名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 :E-MAIL: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毕业学校及专业本次指导题目职称职务现就职单位及部门联系 :住宅:单位: :住宅:单位: :住宅:单位: :住宅:单位: :住宅:单位: :住宅:单位: :住宅:单位: :住宅:单位:附件二: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年毕业设计(论文)分专业拟定题目一览表教学点名称:专业班级:层次:形式:序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附件三: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论文)

32、题目任务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结束批准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接受任务日期年月日完成任务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单位设计(论文)内容目标设计(论文)要求参考资料附件四: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 目 教学点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导 师 定稿日期: 年 月 日附件五: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评阅教师评语:成绩:评阅教师:(签名)答辩评语: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毕业设计(论文)总分等级(五级计分制)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签名)年月日、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正本

33、存学校;、 此件存入学生档案。附件六: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年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成绩统计表教学点名称:专业班级:层次:形式:学号姓名性别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成绩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摘要正文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黑体小五号字。二甲醚清洁燃料均质压燃燃烧数值模拟研究设计(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四号黑体空一行摘要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作为一种能有效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方式,能够使发动机同时保持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而且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x和碳烟排放。此外HCCI燃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燃料的着火时刻和燃烧过程主要

34、受化学动力学控制,基于这个特点,发动机结构参数和工况的改变将显著地影响着HCCI发动机的着火和燃烧过程。本文以新型发动机代用燃料二甲醚(DME)为例,对HCCI发动机燃用DME的着火和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由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提出的DME详细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及其开发的HCT化学动力学程序,且DME的详细氧化机理包括399个基元反应,涉及79个组分。为考虑壁面传热的影响,在HCT程序中增加了壁面传热子模型。采用该方法研究了压缩比、燃空当量比、进气充量加热、发动机转速、EGR和燃料添加剂等因素对HCCI着火和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DME的HCCI燃烧过程有明

35、显的低温反应放热和高温反应放热两阶段;增大压缩比、燃空当量比、提高进气充量温度、添加H2O2、H2、CO使着火提前;提高发动机转速、采用冷却EGR、添加CH4、CH3OH使着火滞后。空一行关键字:均质充量压缩着火,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二甲醚,EGR,燃料添加剂小四号黑体五号宋体,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字后面无标点符号。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OMOGENEOUS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四号Times New Roman居中加黑FUELED WITH DIMETHYL ETHER三号Times New Roman居中

36、加黑,一律用大写字母,上下各空一行。五号Times New Roman, 首行缩进,单倍行距。ABSTRACT空一行五号Times New Roman,各关键词之间逗号分开,逗号后加一空格。HCCI (Homogen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 has advantages in terms of efficiency and reduced emission. HCCI combustion can not only ensure both the high economic and dynamic quality of the en

37、gine, but also efficiently reduce the NOx and smoke emission. Moreover, one of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HCCI combustion is that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 are controlled by the chemical kinetics, so the HCCI ignition time can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hanges of engine configurat

38、ion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this work numerical scheme for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 of DME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is studied. The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 of DME proposed by American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 and the HCT chemical kin

39、etics code developed by LLNL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es of an HCCI engine fueled with DME. The new kinetic mechanism for DME consists of 79 species and 399 reactions.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wall heat transfer, a wall heat transfer model is added into the HCT cod

40、e. By this method, the effects of the compression ratio, the fuel-air equivalence ratio, the intake charge heating, the engine speed, EGR and fuel additive on the HCCI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CCI combustion fueled with DME consists of a low temperature reactio

41、n heat release period and a high temperature reaction heat release period. It is also founded that increasing the compression ration, the equivalence ratio, the intake charge temperature and the content of H2O2, H2 or CO cause advanced ignition timing. Increasing the engine speed, adoption of cold EGR and the content of CH4 or CH3OH will delay the ignition timing.Key words: HCCI, chemical kine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DME, EGR, fuel additive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key words之间加一空格 。三号黑体居中空一行五号宋体,单倍行距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引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石化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