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pdf

上传人:巩鑫 文档编号:6157862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23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pdf(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吉林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你喜欢中华文化吗?A.喜欢B.不喜欢C.还可以D.没什么感觉答案: 喜欢第一章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独树一帜D.唯我独尊答案: 源远流长2、我国古代科技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B.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D.我国劳动人民有热爱科技的优良传统答案: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3、先秦时代楚文化积极进取,齐文化自由开放,鲁文化注重礼仪,这说明()A.区域文化是

2、在相互借鉴中形成的B.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C.民族文化都有地域特征D.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答案: 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4、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多样性B.包容性C.灵活性D.独创性答案: 包容性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边疆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 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不同特色答案: 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6、中华文

3、化所谓的“兼收并蓄”指的是( )A.全面的接纳和吸收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C.中华文化星火相传,一脉相承D.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答案: 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7、有一首歌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它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B.C.D.答案: 8、“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我国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是()A

4、.时代性B.包容性C.民族性D.先进性答案: 包容性9、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这一结论说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B.C.D.答案: 10、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A.B.C.D.答案: 1

5、1、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 )。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答案: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2、以前,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过于繁杂D.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答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3、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A.文化的区域特征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C

6、.文化的求同存异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答案: 文化的区域特征1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一奇迹足以把中华文化同其他文化区别开来,如此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特质,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A.开放的氛围浓郁B.异彩纷呈C.强大的民族凝聚力D.源远流长答案: 源远流长第二章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A.射B.御C.礼D.武答案: 武2、下列“六经”中哪部已经亡佚()A.诗B.书C.乐D.礼答案: 乐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7、()A.礼B.仁C.孝D.义答案: 仁4、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A.军师B.国师C.国老D.国公答案: 国老5、孟子在( )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A.孟子离娄B.孟子告子C.孟子万章D. 孟子尽心答案: 孟子尽心6、“文胜质则史”中的“史”意思是:()A.史实B.史诗C.华丽的言辞D.历史答案: 华丽的言辞7、“性善论”是谁提出来的()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答案: 孟子8、孟子“性善论”中的“四心”不包括什么()A.恻隐之心B.仁爱之心C.羞恶之心D.恭敬之心答案: 仁爱之心9、提出“民贵君轻”说的思想家是()A.贾谊B.管仲C.孟轲D.荀况答案: 孟

8、轲10、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A.主张“正名”B.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主张“父子相隐”D.反对“铸刑鼎”答案: 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1、老子的成书年代是()A.夏商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中前期D.秦汉时期答案: 战国中前期12、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A.道B.矛盾C.宇宙D.自然答案: 道13、“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A.神秘性B.复杂性C.哲学性D.科学性答案: 哲学性14、道家思想中首要的是:()A.治国B.齐家C.修身D.平天下答案: 修身15、谁提出了“绝圣弃智”的主张?( )A.周公B.老子C.孟子D.庄子答案: 庄子16、顺应时命是

9、哪位圣贤的处世观?()A.庄子B.老子C.郑板桥D.墨子答案: 庄子17、“小国寡民”是哪家的理想社会?()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答案: 道家18、迄今发现的道德经最早的版本是?()A.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B.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C.王弼的老子注版本D.敦煌遗书本答案: 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19、哪些预言不是庄子一书所载?()A.视权贵如腐鼠B.做自由之龟C.安知鱼之乐D.鹬蚌相争答案: 鹬蚌相争20、“庄周梦蝶”出自庄子哪篇?()A.齐物论B.逍遥游C.秋水D.山木答案: 齐物论第三章1、明代李时珍在()中有“龙,其形有九: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

10、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的记载。A.本草纲目B.濒湖脉学C.奇经八脉考D.黄帝内经答案:A2、黄帝部落的图腾与炎帝部落的图腾分别是()A.熊、白狗B.牛、鹰C.熊、鹰D.熊、牛答案:D3、关于龙起源的说法,下面哪一项不符合()。A.神异动物说B.图腾合并说C.天象树神说D.无中生有说答案:D4、明清时期,龙形象的发展所注重的是()A.细节刻画B.立体感C.精气神D.姿态的变化答案:C5、历史上龙的形象严谨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秦汉至元、明清时期。A.魏晋时期B.三国时期C.夏商西周时期D.五代时期答案:C6、河南省濮阳的()文化,蚌壳龙A.红山B.仰韶C.河姆渡D

11、.龙山答案:B7、神龙文化是典型的()文化A.神话B.精神C.和合D.物质答案:C8、龙文化具有的人文精神不包括()A.中庸精神B.创新精神C.进取精神D.独立精神答案:A9、嘴馋身懒,好吃好喝说的是龙之九子的()A.嘲风B.狻猊C.赑屃D.饕餮答案:D10、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说的是龙之九子的()A.椒图B.囚牛C.狻猊D.睚眦答案:C11、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是龙之九子的()A.椒图B.赑屃C.嘲风D.蒲牢答案:A12、下面不属于龙作为帝王年号的是()A.黄龙B.翔龙C.龙飞D.龙德答案:B13、“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12、”是下列那部书描写的龙的特性( )A.贾谊新书容经B.李时珍本草纲目C.涌幢小品D.许慎说文解字答案:D14、“图腾”一词源于()A.印第安语B.法语C.英语D.希腊语答案:A15、()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说: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龙。A.郭沫若B.闻一多C.胡适D.王国维答案:B16、以下不属于龙的形成与起源其他诸说的是( )A.马类说B.恐龙说C.鱼类说D.蛇说答案:C17、中华第一龙是在我国

13、哪个省发现的( )A.黑龙江B.河南C.湖南D.宁夏答案:B18、“龙”脱掉“原始”二字,由原龙演进到了夔龙的形象,成了真正的龙。是在( )时期。A.商B.秦汉C.魏晋D.明清答案:A19、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是龙之九子的()A.囚牛B.睚眦C.赑屃D.狻猊答案:B20、龙正式成为帝王的化身始于( )A.朱元璋B.赵匡胤C.忽必烈D.秦始皇答案:D21、做龙潜诗云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说自己是潜渊之龙,终有一天会腾空而起定乾坤。的农民起义首领是( )A.洪秀全B.陈胜C.李自成D.吴广答案:A22、下列不属于舞龙活动起

14、源的是( )A.传说中起源B.求雨C.娱乐活动D.对统治者的敬畏答案:D23、关于舞板凳龙的传说有陕西地区、汉中地区、( )A.福建大田B.黑龙江漠河C.西藏D.陕甘宁边区答案:A24、“龙舟”一词最早出现在( )中:“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A.论语B.穆天子传C.道德经D.汉书答案:B25、下列不属于龙在植物当中的用语的是( )A.龙舌兰B.龙爪柳C.龙骨D.龙脑香答案:C第四章1、对十二生肖的定义是:“十二种用作纪年标志的动物,与纪年的十二地支相配属,多用以记录人的生年。”出自( )A.中国历史大辞典B.山海经C.说文解字D.陔余丛考答案:A2、我国被称为生肖第一币的是( )。A.蛇

15、盘兔B.五牛图C.玉兔D.金鸡答案:B3、下列不属于十二生肖起源说的是()A.原始图腾崇拜B.国外传来C.无中生有说D.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答案:C4、十二生肖分为六畜、熟知的野生动物还有( )三大类A.蛇B.传统象征龙C.兔D.虎答案:B5、十二生肖动物的排序有汉族民间传说、生肖阴阳两类说、十二生肖排序分组说和( )A.无规律说B.个人喜好说C.口耳相传说D.昼夜时辰说答案:D6、关于生肖为何取数十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古人的一种观念化数字B.与十二地支有关C.碰巧为十二D.在古人观念中,“十二”不同凡响答案:C7、神话传说中,十二生肖中的兔的选择是因为( )A.兔可爱B.兔善良

16、C.兔拜月D.兔机警答案:C8、因机警入选十二生肖行列的动物是( )A.猴B. _ .()兔C.狗D.鼠答案:D9、我国大陆第一枚生肖邮票的设计者是( )A.郎瑛B.孙冶让C.黄永玉D.李长卿答案:C10、十二生肖排序分组说中,龙和蛇分为一组是因为龙刚猛,蛇()A.奸猾B.柔韧C.治水D.机敏答案:B11、明代()在松霞馆赘言中对生肖的排序就有昼夜时辰说的解释。A.李长卿B.徐霞客C.李贽D.顾炎武答案:A12、子时指的是那个时间段()A.二十三点到一点B.二十三点到二十四点C.二十四点到一点D.二十三点到两点答案:A13、我国大陆发行的第一枚生肖纪念币是()A.兔B.猴C.鸡D.狗答案:C1

17、4、关于十二生肖中为何没有猫的说法没提及到的是()A.因为当年轩辕黄帝选天宫卫士的时候,老鼠没有叫醒猫,所以猫落选了B.猫鼠相克说C.有一种说法是猫原产于埃及,中国古代无猫D.D.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猫和虎属于同科动物,就像民间传说的那样猫、虎是亲戚,家族中有虎为代表了,自然就不会有猫了。答案:B15、十二生肖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直到()时期十二生肖才最终形成。A.东汉B.西汉C.魏晋D.隋唐答案:A16、现在关于十二生肖最早的文献记载是( )A.说文解字B.山海经C.诗经D.日书答案:C17、1975年,在(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发现了较为完整的关于十二

18、地支与十二生肖动物对应的记载A.湖南B.河南C.陕西D.湖北答案:D18、十二生肖最完整的配属,应是东汉( )的论衡A.蔡伦B.王充C.司马迁D.A.班固答案:B19、我国最早的生肖纪念币是在()年发行的A.1981B.1982C.1985D.1987答案:A20、黎族以虫代替虎,而且在生肖排序上也与汉族有区别,以( )开头,以( )结尾。A.鸡、猴B.虫、牛C.马、鼠D.猴、鸡答案:A21、“本命年”这一说法在( )时就已经出现了,即以十二生肖配十二辰为人命所属。A.东汉B.秦C.西汉D.夏商西周答案:C22、本命年的习俗最初在()族中流行,契丹人已经采用十二生肖纪年,每12年生肖轮回一次,

19、到了与某人生年属相相遇之年,就要举行仪式纪念自己的始生,这就是颇具契丹民族特色的再生仪,又称复诞礼。A.契丹B.蒙古C.西夏D.鲜卑答案:A23、下列不属于本命年习俗的是()A.本命年扎红B.祭拜本命神,祈福消灾C.本命年不过生日D.本命年“跳姑圈”及“跳墙”答案:C24、中国大陆第一枚生肖邮票是()票A.猪B.猴C.马D.鼠答案:B25、中国大陆( )年始发行生肖邮票,由邮票发行局申请,邮电部批准发行的A.1980B.1978C.1997D.1976答案:A第五章1、玉带钩是服饰用玉之一,它最早的出现和使用是在 ( )A.元代B.明代C.新石器时代D.战国时代答案:C2、所谓“汉八刀”的技法

20、是指一种雕工简练、粗犷的琢玉工艺,它的代表性器物有 ( )。A.玉鱼B.玉鸟C.玉蝉D.玉佩答案:C3、玉带饰是服饰用玉之一,它开始起用于()。A.北朝B.唐代C.明代D.清代答案:A4、春水、秋山题材的玉饰是少数民族春秋二季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主要见于( )。A.唐代B.辽代C.明代D.清代答案:B5、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苏州专诸巷的著名玉工有( )A.鲍天成B.朱碧山C.陆子冈D.贾铨答案:C6、所谓“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主要是流行于( )A.汉代B.唐代C.魏晋南北朝D.清代答案:C7、英国马格尔尼使团访华时,乾隆委托他送给英国女王的玉器是( )。A.玉璧B.玉琮C.玉如意D

21、.玉带答案:C8、玉带饰上雕琢西域伎乐人物图案的主要是( )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答案:A9、禁止用玉衣服下葬的皇帝是是 ( )A.汉武帝B.魏武帝C.魏文帝D.晋文帝答案:C10、清代攻雕大型或巨型玉器作品,主要出自 ()玉师之手。A.南京B.苏州C.扬州D.杭州答案:C11、半璧曰( )A.琥B.璜C.琮D.璋答案:B12、下列不是我国四大名玉的是( )A.和田玉B.独山玉C.岫岩玉D.浙江玉答案:D13、中国古代玉器种类繁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的玉仪仗器物的是()。A.玉戟B.玉钺C.玉叉D.玉戈答案:B14、陆子冈是( )的著名制玉工匠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答案:C1

22、5、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最早出现的俏色玉是( )A.商代B.西周C.战国D.汉代答案:A16、周代用六瑞祭天地四方,其中以青圭祭(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答案:A17、玉琮是( )的典型代表。A.红山文化B.良渚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答案:B18、河北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是由()制成。A.和田玉B.蓝田玉C.南阳玉D.岫岩玉答案:D19、“六瑞”一说,出自周礼。其中“王”持( )。A.桓圭B.信圭C.躬圭D.镇圭答案:D20、君子比玉于德,古人认为玉有五德,下列不属于古人所认为的玉德是( )A.仁、义B.仁、智C.洁、勇D.耻、廉答案:D第六章1、春节起源于哪一个时期?A.殷

23、商B.周C.秦D.汉答案:A2、中国古代对饺子的叫法不包括A.角儿B.扁食C.饺儿D.年糕答案:D3、元宵节习俗不包括()A.吃元宵B.猜灯谜C.观灯D.守岁答案:D4、春节节期禁忌不包括()A.吵架骂人B.剃头C.吃稀饭、泡馍D.迎财神答案:D5、寒食节主要纪念哪一历史人物()A.重耳B.介子C.晏子D.齐桓公答案:B6、清明节习俗不包括()A.扫墓祭祖B.踏青C.放风筝D.赛龙舟答案:D7、端午节纪念哪一位历史人物()A.张仪B.楚怀王C.重耳D.屈原答案:D8、端午节习俗不包括()A.吃粽子B.赛龙舟C.观灯D.佩戴香囊答案:C9、七夕节又叫()A.乞巧节B.织女节C.喜鹊节D.银河节答案:A10、七夕节的习俗不包括( )A.乞求智巧B.乞巧果子C.送健绳D.插艾蒿答案:D11、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不包括()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夸父追日D.玉兔捣药答案:C12、中秋节习俗不包括()A.赏月B.吃月饼C.猜灯谜D.祭月答案:C13、重阳节习俗不包括( )A.登高B.插茱萸C.饮菊花酒D.踏青答案:D14、冬至节主要习俗不包括( )A.祭天B.红豆粥C.绿豆粥D.看雪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