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_孙丽.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15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_孙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_孙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_孙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_孙丽.doc(8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师范大学。除了 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西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使用过的材料。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执翱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山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可

2、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书 )。 作 者 签 名 : 初 签 字 日 期 :中文摘要 1 论文题目:探宄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专 业:课程与教学论(生物 ) 硕 士 生 :孙 丽 指导教师:闰桂琴 摘 要 探宄式教学是指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宄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 知识,并在该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 学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倡导探宄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力图通过探宄改 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宄能力。笔者通过分 析 CNKI 中收录

3、的相关文献,发现探宄式教学在生物教学运用中主要面向高中阶段, 缺乏在初中阶段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对探宄式教学进行分类的研宄。且存在理论与实 践脱节,对理论如何指导实践没有详细的论述,不能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详细指导 。 根据探宄活动的方式不同,本研宄将探宄式教学分为实验类、资料类和交流类。 以冀氏中学初二 ( 2)班学生为研宄对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教材中的探宄活 动为研宄材料,探宄式教学的不同类型为教学方法。于 2014. 3 2014. 7 在冀氏中学 展开探宄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研宄表明: 1)探宄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2)探宄式教 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

4、学业成绩,极显著提高学生的生物探宄态度和探宄能力。 3) 一学期的探宄式教学虽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但达不到显著性水平。 笔者从三方面 分析导致该影响的原因: 1)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 结构主义为基础分析学生成绩提高的原因。 2)从兴趣方面分析学生对生物学的态度 有所提高的原因,以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时间的长短分析学生的生物学态度没有显著性 变化的原因。 3)以终身学习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为基础分析学生探宄态度和探宄 能力提高的原因。以期通过本研宄进一步提高探宄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效 中文摘要 2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教育实践研究 【论文类型】应用型英文摘要 3

5、 Name: Sun ii Supervisor: Yan guiqin Signature: Title: The applic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jor: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biology) Signature:仏乙 Abstract Inquiry teaching refers to the method of teaching that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obtain scien

6、tific knowledge, learn scientific methods, form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ideas through the way of scientific inquiry activity. It s important to advocate inquiry learning to make students change study style, master knowledge and improve inquiry skills for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ro

7、ugh analyzing the collected material in the CNKI literature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Inquiry Teaching in biology application mainly focus o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researches on the inquiry teaching classific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varied inquiry activities are insufficient .At the sam

8、e time, most of existing researches separate theory from practice, and there is no detailed statement about how could theory guide teaching. This phenomenon cannot provide enough guidance for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ay of inquiry activity, the inquiry teaching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9、experiment, information and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4 communication inquiry teaching. Taking class 2 of grade eight in JiShi junior middle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ight grade biology inquiry activities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the different kind of inquiry teaching as teaching method, inquiry teaching

10、 in biology was implemented during 2014.3 -2014.7. in order to fecilitate the use of inquiry teaching in bi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t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to implement inquiry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iology curriculum. (2) The inquiry teachi

11、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biology scores, meanwhile, it could improve their inquiry skills and attitudes towards inquiry learning extremely significantly.(3) But inquiry teaching can not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biology significant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quiry tea

12、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is effect from the following: (1)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students performance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and cognitive structuralism .(2)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students inter

13、est in biology have exaltation but not significant from the aspect of interest, the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time.(3)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nquiry attitudes and skills based on the lifetime-learning and subjective education theory. 【 Key words】 Inquiry tea

14、ching; Junior biology; Education practice research Type of Thesis Application 目 录 1 引言 . 1 1.1 研宄背景 . 1 1.2 研宄目的 . 2 1.3 研宄意义 . 2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3 2. 1 概念界定 . 3 2. 1. 1探宄3 2. 1. 2科学探宄3 2.1.3 探宄式教学 . 3 2.1.4 生物学素养 . 5 2. 2 研宄现状 . 5 2.2.1 探宄式教学的研宄现状 . 5 2.2.2 生物探宄式教学的研宄现状 . 10 2.3 问题提出 . 13 2.3.1 已有研宄的

15、结论 . 13 2.3.2 已有研宄的不足 . 13 2.3.3 本研宄问题提出 . 14 3 研究 设计 . 15 3. 1 研宄对象 . 15 3. 2 研宄方法 . 15 3.2.1 文献研宄法 . 15 3.2.2 问卷调查法 . 15 3.2.3 实验研宄法 . 15 3.3 研宄工具 . 17 3. 3. 1问卷17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3.3.2 教学设计 . 17 3.3.3 考试试卷 . 18 3. 4 研宄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18 3.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18 3. 5. 1 问卷 . 18 3. 5. 2 考试成绩 . 19 3. 6 研宄过程 . 19 4 探

16、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21 4.1 运用的可行性调查结果 . 21 4.1.1 对生物学的态度及认识 . 21 4. 1.2 对生物探宄的态度及认识 . 21 4. 1.3 探宄式教学的开设情况 . 22 4.1.4 小结 . 22 4. 2 探宄活动的类型 . 23 4. 3 教学实践 . 23 4.3. 1 实验类探宄式教学 观察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 24 4.4.2 资料类探宄式教学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其应用 . 32 4. 4.3 交流类探宄式教学 转基因食物该不该大范围普及 . 40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7 5.1 生物探宄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 47 5

17、.1.1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 47 5. 1.2 对学生生物学态度的影响 . 48 5.1.3 对学生生物探宄态度及探宄能力的影响 . 48 5.1.4 小结 . 50 5. 2 分析 . 50 5.2.1 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性提高的分析 . 50 5.2.2 学生对生物学态度没有显著性变化的分析 . 52 5.2.3 学生生物探宄态度和能力极显著性提高的分析 . 54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57 6. 1 研宄结论 . 57 3.2 研宄的不足 . 57 翻 1 . 59 参考文献 . 61 附录 A 初中学生对生物(探究 ) 的态度及认识调查问卷 .65 附录 B 观察青蛙生殖和发育

18、的记录资料 . 67 附录 C 期末考试成绩表 . 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5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探究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Shamsudin 指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对未来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传统教学只在 乎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学业成绩是否取得 A, 而很少强调科学能力和态度的发展,这种方式对学生 的有意义学习毫无益处。 11990 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的 2061 计划强调,科学教育应当符 合科学探宄的特点。美国 1996 年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则将探宄列为学习科学的核 心方法。 2001 年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在

19、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学 生主动参与,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宄等多方面的能力。 2001 年 7 月,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 程标准 ( 实验稿)正式颁布,“探宄性学习”作为十大教育内容主题之首、三大教学理念之一被 提出。力图通过探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宄能力, 培养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可见,探究作为生物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 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关键。 1. 1.2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 从关注如何让学生更充分的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出发,探究式教学作为 与授受式教学相对的教学理念应 运而生。 从 1963 年加涅在科学

20、教育研究杂志发表有关探究教学的文章探究所需的学习技能 开始,到 20 世纪初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再到 20 世纪中叶施瓦布提出生物探究式 教学法,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1986 年我国学者王松泉于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发表探究式教学法的初步探讨,指出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 法。 3随着改革的不断前行,探究式教学受到我国学界的重视,教师的学生观、知识观和教学观 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如何使 探究式教学更高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 点。 1.1.3 探究式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尽管义务教育初中

21、生物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教学,探究式教学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实际上,探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中小学学习方式的调查显示:我国义 务教育目前教与学的方式仍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通过听讲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 获得知识,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教学内容和习题多以知道书本内容,做 会书上习题为主 4。崔鸿教授指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限于课时紧张和考试分数的压力,把教 材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活动改为观看动画或视频,学生搜集整理资 料改为教师直接告知K。同时,马云鹏教授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黑龙江省只有 23%的

22、老师在实际 教学中采用探究教学。笔者对此表述及数据感到质疑,又在中国学 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 CNKI) 以“探究式教学现状”为主题进行了检索,多篇文章的报告同时说明了这一现象。 1.1.4 小结 鉴于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方式使其开展。通过 研读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发现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针对 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何不同?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后,对初中生的生物学 素养有何影响?相关研究对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自我发展的

23、需要。在第一次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对探究式 教学的相关理论掌握不到位,不知道针对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如何编制教学设计,不确定根据不 同活动类型选择不同的探究式教学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二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发现学 生对探究很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自主发现问题、搜集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存在欠缺, 而学校开展的探究活动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三是新课程的要求。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 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 学习”理念,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 方式之一。 1.3 研究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根据探究活动方式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探究式教 学类

24、型的教育实践研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上可丰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体系。笔者根据探究活动形式以及侧重培养的能力不同,总 结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三种类型,丰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体系。 实践层面一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 课程改革的重 要工程。根据不同活动类型选择不同的探究程序侧重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可以更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二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高效的 编制教学设计。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用探宄教学理论分析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为笔者及一线生 物教师更有效的开展探宄活动提供借鉴。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25、3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1 概 念 界 定 2.1.1探究 探究,顾名思义探索研究。人们对探宄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把探究描述为科学家 所做的工 作,即科学探究,二是把它看作教或学的过程。 6 探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7只要是学生通过自主建构科学概念、提 高科学探究能力的活动,都可以认为学生在进行探宄活动 2. 1.2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是指科学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把科学探究引入教育领域,目的是 希望学生像科学研究者的研究方式一样,通过探究进行学习。 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对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

26、精心选取科学史、科学发现中的重 大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中科学家的研宄工作,让学生 在有限的时空内更好的学习科学探究。其次,“科学探究”作为生物学课程内容中的第一个一级 主题,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包含的重要概念。再次,我国课 程标准 ( 实验稿)的“教学建议”部分多次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选取 合适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探宄活动。 2 无论对“科学探究”如何界定,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学校进行的探究活动旨在帮助 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及科学本质,发展进行科学探究需要的能力,形成运用技能、能力和 秉持科学 态度的习惯。9 2. 1.3 探究式教学 对于

27、探究式教学 ( Inquiry Teaching)概念的名词表述各不相同,有的学者使用探究教学 , 有的使用探究性教学,也有使用探究式教学。就这几个名词的使用,有的学者认为是一致的,有 的则认为是有差异的 1 。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 11,笔者认为,探究教学、探究性教学和探究式 教学都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以及科学态度,只是三者的侧重面不同: “探究教学”侧重于教学思想,更强调探究活动本身,只要是能使学 生获得探究体验、提高 科学素质的教学就是探究教学。 “探宄性教学”突出的是探宄活动的可行性,包容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探宄活动。 11 “探宄式教学”侧重于具体操作层面,一般规定基本程

28、序。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探宄学习与 其它学习直观区别开来的是程序,而且只有程序明确,实施起来才有章可循,便于教师更好的运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4 用。 本文中统一使用探究式教学的概念。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 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该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 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教学方 法。探究式教学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 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六个步骤。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要教师搞形式主义不顾实际情况完全按照提供的教学 程序进行,在掌握探究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各种探究活动的基本操作是可以根据需要

29、灵活组合的, 教师应针对特定教学目标、特定教学内容和特定学习者群体灵活选择组合恰当的教学程序。 17 按照探究活动方式的不同,将探究式教学分为三种类型:实验类探究式教学、资料类探究式 教学及交流类探究式教学。以下对各类型进行简述: a. 实验类探究式教学 实验类探究式教学,是为阐明“为什么”或“怎么样”提供实验依据,证实物质或结构的动 态变化。实验类探究式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探究、模拟实验、观察和课外实践等活动形式,一般 遵循“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一设计实验一实施实验一得出结论一表达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教 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学校实验器材的配备情况、教学时间的限制等 ) 对 学

30、生进行程序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的训练:可以设定不同的场景让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给定不同的 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同时教师应 指导学生注意实验的类型,是单一实验还是对比实验。如果是对比实验,应强调设置对照组和单 一变量原则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对同一实验给出不同的实验设 计,让学生讨论决定最佳方案,或者对给出的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质 疑意识等等。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全套的探究活动 ,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b. 资料类探究式教学 资料类探究式教学,是以资料为

31、主要线索,通 过资料的收集、整合、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 , 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看法。资料类探究式教学主要包括调查、参观、收集资料和设计类探究 活动。 课标的活动建议中虽然没有明确以科学史作为探究的内容,但是提出对科学史探究有助于学 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探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施瓦布指出,科 学教学的方法之一是在课堂上使用科学家的著作,如果著作太复杂,就对过去的科学研宄进行叙 事式重组。生物科学史论述了科学家们的创造性劳动,描述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阐明了科 学是不断发展和自我校正的探究过程。 学习和了解科学史,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 树立真正的科学态度;

32、其次,有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5 助于学生从历史的高度把握科学方法的精髓,更有效的进行探究 学习。再次,可以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开阔科学视野,从而更有效地把握探究的规律,开展探 究学习。 M 科学史一般以资料的形式存在,学生通过回顾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提高科学素养。以 科学史贯穿教学时,遵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追寻历史,科学探究一分析结果,表达交流一 拓展提升,学以致用”的程序。 C.交流类探究式教学 我国 2011 年最新颁布的 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生物学课程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 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学生体会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持有的观点、在解决问题时的运用思路和方法 , 让学生养成理性思维

33、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2 交流类探究式教学,主要包括交流、论证、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其中,论证探究是 学生围绕某一个论题,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资料,整合分析资料,确定自己的论点,并运用论证 方式解释和评价自己的或他人的证据与观点之间的相关性,促进思维的共享与交锋,最终形成科 学的世界观,达成可接受结论的一种探宄 活动。 21 论证式教学多以图尔敏的论证结构为基础展开 22。一般步骤为“明确议题、形成主张一形成 证据一表达主张、质疑、回应一形成价值观”。现有对论证探宄式教学适用的题材主要有两方面 : 一是科学概念的学习,二是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学习。 2.1.4 生物

34、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 宄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 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 。我国新课程改革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作为我国生物学课程的理念,为生物学课程指明了 新的目标和方向,也为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提供了基准。 2. 2 研 究 现 状 2.2. 1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CNKI)以“探宄式教学”为主题检索 2001 年一 2014 年期刊 及硕博论文,分析探宄式教学的

35、研宄动态,详见表格 2-1、图 2-1、图 2-2。我们可以发现,自 2001 年新课改以来,对“探宄式教学”的研宄整体呈上升趋势,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探宄式6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教学的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内容。同时,从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虽然研究的数量 庞大,但是真正学术水平较高的确不 多,在核心期刊及 CSSCI 发表的文章数仅占全部期刊文章数 的 9. 19%;硕博论文无一篇具有优秀级别。 表格 2-1 2001_2014 对(生物 ) 探究式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 图表 2-1 2001-2014 年关于(生物 ) 探究式教学在期刊发表的篇数及走向 图表 2-2 2001-2

36、014 年关于(生物 ) 探究式教学的硕博论文的数量及走向 通过对搜集的文献分析归类,发现目前对探宄式教学的研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什 么是探宄式教学,主要对探宄式教学的内涵进行研宄;二是为什么要运用探宄式教学,主要从探 宄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分析;三是怎样运用探宄式教学,主要介绍各种探宄式教学模式、评析探、 主题 来源 探究式教学 ( 篇) 生物探究式教学 (篇) 生物方向占探究式教学 的比例 期全部期刊 3178 171 5.38% 刊 核心及 CSSCI 292 8 2.74% 硕博论文(无优秀级别 ) 860 95 11.05%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7 宄式教学存在 的问题。笔者就

37、探宄式教学的内涵、探宄式教学的效果、探宄式教学的分类以及探 宄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做出综述。 a.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探宄式教学的定义及属性做出研宄,详见表格 2-2 表格 2-2 探究式教学的界定 笔者认为探宄式教学从宏观说是一种教学思想,力求让学生轻松愉快的通过手脑并用来获取 知识、理解概念、了解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认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该种教学 思想及教学理论出发,结合纷繁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的抽象 概括,研宄者总结构建出具有特定教学 程序的探宄式教学模式;从微观说“科学探宄”是内容标准中十大主题之一的教学内容,力图通 过“科学探宄”方面重要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学

38、会探宄的方法、步骤及其本质,从而掌握科学研 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本质。这属性 定义 教学目的 学者 它要求教师以探宄的态度对待教学,是 学生独立自主性 施瓦布 教学 一种更加上位的与接受式学习相区别的教 学习,掌握科学研 徐学福 11 思想 学思想 12更加强调立足学生主体性发挥的 宄的方法,领悟科 探 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解决问题 学的本质培养探 宄 索世界的积极态 式 度 教 一般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 学生掌握不 程秀华 14 学 来的某种特定的教学程序,更具有操作性, 同探究模式的一 徐学福 15 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提出问题、进行猜 般程序,灵活运用 模式 想和假设

39、、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获取事实 程序探索理解科 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1等 学概念和科学本 活动学习科学概念,探索科学本质 质,促 进思维发展 是指包含问题探宄的教学方式,是教学 学生独立自 靳玉乐 教学 模式的一种,并不规定固定的教学程序,只 主学习,掌握科学 任长松 方法 是表达一种教学理念。 知识、探宄技能、 邬小鹏 16 过程和本质、提尚 王松泉 科学素养。 杨开城 17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8 样,不管学生是否在校,是否有教师指导,都能根据自己的积累 探究未知事物,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不是孤立甚至对立存在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才能更

40、好的服务于教学;教学思想只有靠教学模式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b. 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Nurshamshida Md Shamsudin 在 2012年通过实验指出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是值得强烈推荐 的教学方法 w。各学者通过教育实践研究,总结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具体如下: (1) 探究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概念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王鲁辉在高中生物教学 中运用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学习,认为探究式教学有利于高中学生了解生物学的探究过 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且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探究能力 。 MariaVlassi 以指导型探 究式教学与 传统教学比较,发现指导型探究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对“物质的结构”的 理解。 24白海峡对初一学生实施探究式教学实验,发现半学期内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没有影响,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班学生成绩比对照班提高了 1分,两年后的成绩提高了 8 分 25。 Pinar Simsek在 2010 年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发现经过探究式教学条件的实施,学生的考 试分数较前测提高 9.5分。 26: (2) 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 记录、测量、收集数据、提出假设、运用推理解决问题以及应 用等探究能力。季庆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