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073141.pdf

上传人:X** 文档编号:6139422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07314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07314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07314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073141.pdf(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1 附件 2:郑 州 市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中心名称: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单位: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章)推荐(主管)部门:中原区科技局 (签章)填报时间:2012 年 03 月 14 日 郑 州 市 科 学 技 术 局 编 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2 目 录 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3 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2、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4 3、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 5 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8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市需求状况 9 1、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9 2、国内需求状况 11 3、省、市需求状况 12 4、本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 13 5、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 13 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14 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 14 2、科研成果 15 3、科研队伍情况 16 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 17 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 17 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 17 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7

3、 1、总体目标 18 2、近期目标 18 3、远期目标 20 4、主要任务 21 五、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 23 1、中心的运行机制 23 2、机构设置 27 3、人员配备情况 27 4、已有仪器设备清单及总值 31 六、建设方案 32 1、实施方案概述 32 2、规划和计划 32 3、工作班子及实施方案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职称)33 4、新增仪器设备清单及经费概算 33 七、资金计划 34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3 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1、本技

4、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煤矿(包括国有重点煤矿、国营煤矿、乡镇煤矿、个体煤矿等)年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仅次于交通运输事故,列第二位,因此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给予充分和高度重视。对煤矿救护自身来讲,提高抗灾水平和能力,提高救灾效果,历来是业务范围之内经常研究的课题。通常情况下在矿井灾难发生之后,往往将原有的通信电话线和各种管路损坏,通信系统瘫痪将导致被困人员与地面救援人员无法联系,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营救!这也是矿井救援工作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目前常用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因为传递信息

5、使用的电磁波无法穿透底层,不能在井下使用。“D”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通信领域,它不同于现在世界上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方法(包括各种频率和波长),也不同于光纤通信,激光通信等。实践证明国内外频发的种种矿难,在上述通信设备损坏后,很难实施有效的通信和救援,本技术采用土质和水的导电性能、岩石等固体的传声功能,将矿难人员的求救信号,经传感器电子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编码,倍频,脉冲,功效等电路处理后,实现地面与地下的信息联络。由全方位“D”波发射器导入地下,以“D”波形式传输给地上接收器,完成“D”波求救信号的发射,信号由全方位“D”波接收器接收后,经高增益放大,滤波,降噪,编码,检波,功效等处理后,即完成求

6、救信号的接收,即可迅速营救。本系统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填补国内甚至国际地波通讯的空白。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4 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煤矿生产正走着一条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回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道路,安全问题特别突出,经常发生矿难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称:近年我国平均每 7.4 天发生一起特大煤矿事故,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03 年我国煤矿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 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 80%,我国采煤效率仅为美国的 2.2%,南非的 8.1%。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 1

7、00 倍,南非的 30 倍,据统计,2001-2004 年 10 月共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 188 起。2002 年至 2009 年这 8 年中,中国矿难死亡人数高达 41064 人,2001年 10 月 7 日阿富汗战争开战到 2010 年 2 月 19 日,这 8 年半中在阿富汗美军死亡人数整 1000 人,矿难人数是在阿富汗美军 8 年中死亡人数的 41 倍。在这个和平的年代,矿难带来的伤亡已远远高出战争带来的伤害。其中很多的伤亡都是因为井上井下中断联系,没有及时的通信而带来的后果。目前,由于我国矿井救援设备比较落后,救援技术发展比较缓慢,致使救援指挥通信不畅,在一定

8、程度上影响了救援任务的指挥决策。在矿井救援工作中,指挥调度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救援效果,许多事故发生后出现救援工作开展不及时或进展不顺利的现象,错过了最佳救灾时机。“D”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通信领域,它不同于现在世界上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方法(包括各种频率和波长),也不同于光纤通信,激光通信等因为以上种种通信方法,在矿难发生后原有的通讯条件已经破坏,导致各种通讯方式无法实现地下与地面的信息联络。实践证明国内外频发的种种矿难,在上述通信设备损坏后,很难实施有效的通信和救援,本系统较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9、 5 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建设“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D”波通信系统应用于矿难救援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救援过程中通信系统瘫痪导致被困人员与地面救援人员无法联系、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营救的局面。因此,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于我国矿难救援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进步意义。3、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1)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矿难救援技术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6 月,是国家相关部门重点扶持企业,公司注册资金 500 万元,现在职工 58 人,大专以上学历 45 人,高科技研发人员 18 人。主要从事弱电电子方面的研发生产。

10、2006 年,研发的“煤矿人员井下定位系统”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安装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一,广泛用于河南省各大地下矿山企业,特别是在河南各大煤业集团广泛使用,并辐射到山西、安徽等重点煤炭采掘地区。公司一直秉承调研市场需求,研发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的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了研发、生产、市场的完美结合和良性循环。针对国内矿难频繁,一旦矿难发生之后,地面与井下失去各种通讯联系的技术难题,我公司独辟蹊径独立研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矿难 D 波通信营救系统”。这套系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广泛应用于矿山井下采掘、工程地下作业、科考、军事等各个特殊行业。云路鹏程九万里,

11、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6 公司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工作,成立了研发中心,并与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工作,目前已成功地进行了“D”波通信营救系统、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中继站、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识别卡、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读卡分站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广泛应用矿山井下采掘、工程地下作业、科考、军事等各个特殊行业。(2)公司领导班子与科研队伍建设 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依据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起来的新

12、型企业,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公司十分注重自身管理素质,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建立健全了以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科研开发体系。使经营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序运行。公司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公司内部积极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队伍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建设新途径,有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现有员工 58 人,其中大专以上科技人员 45 人,占公司总员工数的 78%;从事高科技研发人员 18 人,占公司人员总数的

13、31%。公司员工专业领域涉及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等,涉及领域广阔、专业结构合理。公司管理层 90%以上为电子专业,具有丰富的电子产品研发管理经验。(3)技术成熟性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7 公司自主研发的“D”波通信营救系统,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遥遥领先的科技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020509751.3),并通过国家煤安办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和管理系统产品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认证。该技术采用土质和水的导电性能、岩石等固体的传声功能,将矿难人员的求救信号,经传感

14、器电子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编码,倍频,脉冲,功效等电路处理后,实现地面与地下的信息联络。由全方位“D”波发射器导入地下,以“D”波形式传输给地上接收器,完成“D”波求救信号的发射,信号由全方位“D”波接收器接收后,经高增益放大,滤波,降噪,编码,检波,功效等处理后,即完成求救信号的接收,即可迅速营救。(4)现有生产及实验设施 中多公司面积办公面积 3000 多平米,拥有 4000 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在生产工艺、设备方面,工装设备齐全,测试手段完善。公司组建的研发团队拥有较为完备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拥有自动贴片机、回流焊机、高频信号源、专用变压器、高频示波器、周转箱、万用表、电烙铁(

15、恒温)、频率计、振动试验台、高温试验箱、压力测试台、高空跌落试验台、底温试验箱 16 套,流水生产线 5 条,总值达到 500 多万元,培训中心面积 150 平方米,能够满足科研、开发、工程试验需要。(5)国家政策对组建本中心提供了支持与促进作用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倡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模式推动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发展质量,建设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煤矿的安全生产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8 矿井安全调度与应急通信保障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南省工程技术

16、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指出,要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发挥其辐射与扩散作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围绕重点和优势行业,以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的目标,有重点的支持一批科技水平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工程中心,使之成为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充分利用宏观政策支持,组建郑州市矿山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推动企业发展,尽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启动器,形势迫在眉睫。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成立“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研发项

17、目转化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需要。本中心的组建可以有效地提升矿难救援的效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目标是成为行业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的基地,成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集散地、扩散源和转化的平台,积极对行业提供服务,发挥对行业的技术辐射、转移和扩散作用,发挥骨干带动和示范效应,形成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带动本行业和领域技术水平提升。采用信息化、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的矿难救援系统进行技术提升,提高救援效率及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国矿业开采行业技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技术难题,也是关键问题。围绕这些难题,本

18、工程技术研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0 的“无线通讯”技术,设备成本高,不易安装,仅天线长达几十公里,才能普及使用。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低频透地通信、中频感应通信、漏泄电缆通信和超高频通信、小区蜂窝无线通信等通信系统等。(1)超低频透地通信系统 超低频透地通信是以大地为电磁波传播媒介、无线电波穿透大地的无线电通信方式。透地通信系统主要由澳大利亚MST 矿山技术公司开发的超低频PED 井下无线通信与急救系统,主要应用于地面和井下应急救援人员通信。该系统

19、信道容量小,且无线通信速率低,传输带宽较窄,易受低频电磁干扰。此外,PED 系统部署比较繁琐、灵活性较差。(2)中频感应通信系统 中频感应通信系统主要是借助专用感应线缆,利用无线电波感应场引导电磁波传输,且系统工作频率通常选择在中低频段。系统投资费用低,靠近感应体通信效果较好,但远离感应体时信道就不稳定。其感应距离一般不超过2 m,可用于井下救援局部范围通信。(3)漏泄通信系统 矿山漏泄通信系统主要是利用漏泄同轴电缆的无线电信号辐射漏泄原理实现无线通信的。电磁波在漏泄电缆中,既沿内外导体纵向传输,也通过开孔向外辐射传播。典型的如国内引进的加拿大FLEXCOM 系统,工作在150 MHz 频段,

20、提供了32 个语音或数据信道,16 个图像信道,既可以与光纤网络连接,又可以与使用普通电线的电话和数据系统连接。然而该系统中继节点覆盖范围有限,通信抗干扰能力较差,且电缆成本昂贵,设备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 移动性支持能力较弱。(4)小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小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在第二代GSM公共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基础上,将其大区域通信机制改为小区通信制的全双工移动通信系统。其本质上是将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移植到煤矿井下应用,并用微小区概念来将井下巷道进行划分,然后根据无线电波衰耗大小将全矿井服务范围

21、化为若干个较小服务范围,各个小区无线电全程衰耗大致相同,每个微小区设一个小区中继站,每个小区工作在指定的信道上,几个相邻小区为1 个区群,区群内频率不同,区群间频率一一对应,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形成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解决了漏泄或感应通信中频道数较少的缺陷。然而,该系统在规划井下部署和工作频率时十分繁琐,而且系统只支持语音,不支持图像等视频传输应用,也不具有自组织网络的功能。结合国内外技术情况,建立“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中心专注于研究“D”波通信系统,为矿难营救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技术采用土质和水的导电性能、岩石等固体的传声功能,将矿难人员的求救信号,经传感器电子放大电路放大后,

22、进行编码,倍频,脉冲,功效等电路处理后,实现地面与地下的信息联络。由全方位“D”波发射器导入地下,以“D”波形式传输给地上接收器,完成“D”波求救信号的发射!信号由全方位“D”波接收器接收后,经高增益放大,滤波,降噪,编码,检波,功效等处理后,即完成求救信号的接收,即可迅速营救。2、国内需求状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12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从 2001 年到 2011 年底,我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 256 起,平均 4 到 7 天一起。2004 年 1 月至 11月间,我国共有 528

23、6 名煤矿工人死于事故。2005 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就达到 2672 人,同比上升 3.3,其中特大事故死亡 704 人,上升 114.6。横向比较,2003 年世界煤炭产量约 50 亿吨,我国煤炭产量为16.7 亿吨,约占全球的 35,全球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 8000 人,我国为6434 人,占全球近 80,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接近 4,是美国的 100 倍,南非的 30 倍。目前,在国内,由于矿山开采条件复杂、井下环境十分恶劣,以及电磁干扰复杂、作业人员密集等因素,矿山灾害和事故隐患多,特别是重大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改变矿山安全和应急救援面临的严峻形势

24、,全面提高瓦斯爆炸等灾害防治与应急装备的整体水平,加快新兴矿山无线技术理论和技术研究势在必行。近年来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已成为矿山安全技术装备等行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技术在国内市场潜力巨大。3、省、市需求状况 近年来河南省矿山救护体系日趋完善,救援力量日益增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但卖矿开采技术仍需改进,矿难发生情况仍然不容乐观,重特大事故仍然多发。从 2007 年到 2011 年期间,河南省发生 20 起,死亡人数达到 300 多人。2008 年河南洛阳新安县发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0 人遇难,登封郑州贤工贸有限公司 2 矿井发生瓦斯爆炸,37 人遇难,2009 年河

25、南灵宝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3 人遇难,平顶山新华四矿发生瓦斯爆炸 25 人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3 难,2010 年伊川国民煤业矿井发生瓦斯爆炸,造成 46 人遇难。从这些矿难发生后,事故救援情况看,很多矿难都是在事故发生后缺乏一种有效的通信工具,一些矿工无法联系,而不能确定遇难矿工所在位置,造成最终无法营救,错过了营救的最佳时机。目前,河南省境内有独立矿山救援单位26 个,目前尚无一家配备新型救援通信技术,部分仍在使用我公司此前研发的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技术,因此省内市场尚处于空白阶段,需求潜力巨大。4、本

26、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 目前,虽然国内外许多专家及科研单位一直在对矿难救援设备进行研究,但仍然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有线或无线设备的研发上,救援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D”波通信救援系统,摒弃了传统设备的不足和弊端,本技术采用土质和水的导电性能、岩石等固体的传声功能,将矿难人员的求救信号,经传感器电子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编码,倍频,脉冲,功效等电路处理后,实现地面与地下的信息联络。由全方位“D”波发射器导入地下,以“D”波形式传输给地上接收器,完成“D”波求救信号的发射!信号由全方位“D”波接收器接收后,经高增益放大,滤波,降噪,编码,检波,功效等处理后,即完成求救信号的接

27、收,即可迅速营救。目前本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 目前,在国内外技术领域中,从事矿难救援装备研究的单位非常多,特别是从事矿难救援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单位大多都属于科研院所,如南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4 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研发的基于 WiFi 的矿井通信系统,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研发的矿井无线电通信技术、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矿难无线救援技术等,虽然技术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由于技术相对简单,在应用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很难适应当前矿难应急救援的需要。本

28、技术产品“矿难 D 波通信营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通信设备,它不同于现在世界上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方法(包括各种频率和波长),也不同于光纤通信,激光通信等因为以上种种通信方法,在矿难发生后原有的通讯条件已经破坏,导致各种通讯方式无法实现地下与地面的信息联络。本技术采用土质和水的导电性能、岩石等固体的传声功能,将矿难人员的求救信号,经传感器电子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编码,倍频,脉冲,功效等电路处理后,实现地面与地下的信息联络。由全方位“D”波发射器导入地下,以“D”波形式传输给地上接收器,完成“D”波求救信号的发射!信号由全方位“D”波接收器接收后,经高增益放大,滤波,降噪,编码,检波,功效等处理后,

29、即完成求救信号的接收,即可迅速营救。实践证明国内外频发的种种矿难,在以往的通信设备损坏后,很难实施有效的通信和救援,本系统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 中多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6 月,是国家煤监部门重点扶持企业,公司注册资金 500 万元,现在职工 58 人,大专以上学历 45 人,高科技研发人员18 人。公司占地面积办公面积 3000 多平米,拥有 4000 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在生产工艺、设备方面,工装设备齐全,测试手段完善。主要从事弱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

30、 电电子方面的研发生产。2011 年公司拥有资产 1000 多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000 多万元。2006 年,研发的“煤矿人员井下定位系统”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安装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一,广泛用于河南省各大地下矿山企业,特别是在河南各大煤业集团广泛使用,并辐射到山西、安徽等重点煤炭采掘地区。结合国家的节能减排的政策,2008 年研发的“ZD-JZM 型全自动智能照明节电柜”,也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重点推崇。公司一直秉承调研市场需求,研发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的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了研发、生产、市场的完美结合和良性循环。针对国内矿难频繁,一旦矿难发生之后,地面与井

31、下失去各种通讯联系的技术难题,我公司独辟蹊径独立研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矿难 D 波通信营救系统”,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2011 年 月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年,荣获香港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系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广泛应用于矿山井下采掘、工程地下作业、科考、军事等各个特殊行业。2、科研成果(1)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成果名称及等级 取得时间 1.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中继站 国家煤安办AQ6210-2007 及AQ1048-2007 认证 2010-02 2 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识别卡 国家煤安办AQ6210-2

32、007 及AQ1048-2007 认证 2011-05 3 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读卡分站 国家煤安办AQ6210-2007 及AQ1048-2007 认证 2011-05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16 4 智能语音鉴别系统 已申请国家专利 审核阶段 5“矿难 D 波通信营救系统”(专利号:ZL201020509751.3)香港国际专利博览会 金奖 2011-11-9 (2)在研项目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研究起止时间 1 智能语音鉴别系统 2010 年 4 月至今 2“矿难 D 波通信营救系统”2010

33、 年 7 月至今 3、科研队伍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建设新途径,有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现有员工 58 人,其中大专以上科技人员 45 人,占公司总员工数的 78%;从事高科技研发人员 18 人,占公司人员总数的 31%。由博士、硕士、本科、大专组成的多层次的人才结构非常合理,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人员门类齐全。拥有改革意识强、敢于创新、注重科研开发、高效精干、科学化管理的领导班子,具有 3 名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较高和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

34、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有能够承担工程试验任务的熟练技术工人队伍。为了广纳高科技人才,中多公司和省内以及全国十几所重点院校签订了引进人才的协议,并在省内一些院校设立了联合研发机构,以促进高技术基础研究。为了把握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现科研开发的高起点,公司聘请了多名省内著名煤矿安全领域专家、学者为常年技术顾问,在研究方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7 研发技术、研发组织等方面进行指导,有力地保证了促进了公司科研开发工作的先进行、高效性。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 中多公司现有科研场地 1000 多名方米,具有良好的软硬件开发环境。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工程开发环境

35、,用于多套工程研发的各种研发、检测、实验设备。检测设备齐备,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中试基地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培训场地面积 150 平方米以上,研发中心内测试间、工艺室、研究室、学术报告厅等非常齐备。同时,公司与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和河南省信息化电器实验室进行产学研合作,签订了研发设备共享协议,直接共享这些科研单位的研发设备。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 中多公司注册资本 500 万元,2011 年末总资产 元,负债率%,实现销售收入 元,信用等级为 级;中多公司重视科研投入,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总体而言,中多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拥有较强的技

36、术资产和经济实力,具有筹措资金的能力和信誉。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 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中多公司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的,郑州轻工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开发能力强,在同行业中影响大,是我省著名工科高校。轻院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研究人员相对固定,都长期工作在科研活动第一线,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重视科研的开发,在实现产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承担十多项国家项目,数十项省级科研项目。河南省信息化电器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具有工程技术研究的设计基础。四、工

37、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18 1、总体目标 围绕矿难救援通信技术应用领域,根据矿山开发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及相关行业标准、产业技术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同时着眼于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以矿山救援技术产品为主体,涵盖专业研究、技术支持、业务培训、成果转化等业务,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为采矿安全、行业市场的经济运行提供成熟的、完善的矿难救援通信产品和技术支撑。努力将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矿难救援行业内集产品开发、科技创新、信

38、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训等多项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科研和推广平台。通过不断科学实践,确立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内矿难救援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推动我国矿难救援装备事业的发展。2、近期目标 科研开发目标 矿难救援行业面临的是国际性的竞争,因此工程中心的项目规划本着高起点,有战略性,又要紧贴市场需求的原则,建立一流的研发平台,引入一流的技术路线,根据矿难救援装备产业发展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将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与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矿难救援装备的相关研究开发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国内、省内省外矿难救援通信技术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协作,集中企业和高校的人才、技

39、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建成一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基地。中心围绕基于矿难救援通信技术的研究、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中继站的研究;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识别卡的研究;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9 KJ282N 井下人员安全应急调度系统读卡分站的研究等领域进行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制订灵活的用人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一流技术人才,以优越的研究环境、充足的科研经费、丰富的学术资源、充足的后勤保障,并通过多学科、跨部门技术互补,组织高水平的矿难救援通信技术学术交流,使研究

40、中心成为现代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培训基地。培养一批矿难救援行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知名学科带头人。交流与合作目标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面向全市矿难救援通信行业、企业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接受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利用我们工程中心技术依托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建立矿难救援通信技术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的对外服务平台,为矿山开采企业与高等研发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提供联络渠道,对企业承

41、担的课题及研究项目进行合作和指导,解决矿难救设备研发企业在产品研发中遇到的具体难题,增强我市矿难救援设备研发企业的科技实力与研发水平。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目标 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研条件平台建设上,将以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两条矿难救援装备中试生产线,对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20 放大,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建成 2000 平方米的中试基地,根据中心工程技术研究需要,建设 1000 平方米的科研综合楼,建成各类标准化实验室、大型学术报告厅、信息情报室,配备大型工程化实验设备及现代化检测分析实验仪器,同时完善相关的生活辅助设

42、施建设,充分满足“工程中心”基本需要,保障“工程中心”顺利开展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按现代化公司制运行,立足于矿难救援行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科研成果转化,为行业用户提供有偿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预计每年能够实现产值 3000 多万元,实现利润 1500 万元;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中心所提供的技术服务能够使应用企业每年增加销售收入 500 万元左右,每年增加利税约 100 万元。中心研发的产品属于软件、电子产品,技术含量高,成本低,对环境没有污染,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能源如水、电、气等较少,与传统工业相比几乎不浪费资源,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同时该中心是针对矿难救援通信技术研发而

43、组建成立的,能够提高我省矿难救援行业的整体水平,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与技术支撑,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具有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3、远期目标 郑州市矿难救援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围绕我国矿山开采救援通信技术及装备进行研究,把工程中心研发的产品进行产业化,成立以中心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行业经济的增长和配套产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产业链形成,带动产业链发展,为我市矿难救援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契机,推动行业经济向高新技术型经济发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1 中心将瞄准国内矿难救援领域前沿技术,完成 3-

44、4 项重点研究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关键技术成果,取得 2 项以上的发明专利、10 项以上的实用新型专利,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工程师 30 名、硕士 6 名,重点培养出 6 名以上的具有博士学历的研发项目经理,把中心建成公司自主创新的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力争把中心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主要任务 计划要开展的研发项目:(1)矿山救援音视频及环境参数通信系统 该系统是新一代便携式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能够在事故现场快速建立救援指挥联络通道,将现场的图象、声音以及环境参数传送到指挥部,为应急救援指挥提供实时、可视化条件。系统组成:整个系统由前端主机、无线-光纤转换器、基地指挥

45、台三部分组成。前端主机系统主要由前端主机和与之配套的头戴式摄像机、抗噪喉唛、6参数仪组成。前方的音视频信号和环境参数信息,经前端主机以无线的方式和无线-光纤转换器进行联络,通过光缆发回 基地指挥台。基地指挥台内置数字式光端收发机、信号控制模块、液晶监视器、本安电池组等,前方的音视频和环境参数信息经过数字式光端机 解码后由液晶监视器进行实时显示,指挥员可通过麦克风与前方救护队员进行双向语音沟通;基地指挥台还可连接后方电脑,上级主管可通过电脑联网进行现场实时监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22(2)井下无线通讯系

46、统 该系统由基地台和移动台组成,基地台设置于基地指挥部,装备 8m 环形天线,救护队员使用移动台,中频感应操作配置自动调谐器,可在井下恶劣环境中锁定最佳的通讯波段,输出高强度信号,确保达到理想的通讯效果.科研成果转化及转让取得的效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推广需要科研和生产共同参与完成,而目前我国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致使有技术无市场,有市场无成熟技术的现象很普遍,制约了产品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和提高。为了使科研与生产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工程中心”将通过共建联合产业实验基地把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组织成一体共同进行技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即科研单位在实验基地对技术进行生产

47、放大,企业在转化过程开始阶段就直接参与,有效地保证项目开发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成功率。利用工程中心的技术平台优势,与其他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工程中心自主开发或面向相关行业、企业承接矿难救援产品研究的开发任务,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开放,灵活,高效,规范为基本原则组成不同合作模式的课题组,目的就是更好的加快研制成果的熟化,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工程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按现代化公司制运行,立足于先进适用的以及影响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等科研成果的熟化,面向全国各省相关行业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化,通过承

48、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进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3 行技术交流、成果转让,实现有偿服务,逐步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工程,培养一批矿难救援技术行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知名学科带头人,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我省矿难救援行业的技术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联合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在未来 2-3 年的时间内,共同培养高技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3-5 名,20-30 名科研开发技术骨干,促进河南矿难救援装备行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工

49、程中心自身科技人员要达到 60 人,并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建立适应中心未来发展的高素质技术精英队伍;建立一整套人才聘任、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构筑我市矿难救援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高地。交流与合作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加强与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为我市矿难救援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并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和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工程技术中心自身的良性发展。五、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 1、中心的运行机制 中心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中心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矿难救援行

50、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24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根据我省矿山开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发展趋势,选择矿难救援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攻关,建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机制,使中心成为河南省矿难救援行业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组织建设 中心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省科技主管部门、河南中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计划审议、方案评价、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