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总论).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132781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382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学(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2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育种学(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总论).ppt(38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作作 物物 育育 种种 学学 总总 论论刘刘 占占 国国 主主 讲讲张张 天天 真真 主主 编编中中 国国 农农 业业 出出 版版 社社 2 0 0 3 年年 3 月月 第第 一一 版版潘潘 家家 驹驹 主主 编编农农 业业 出出 版版 社社1 9 9 4 1 9 9 4 年年 5 5 月月 第第 一一 版版西西 北北 农农 学学 院院 主编主编农农 业业 出出 版版 社社1 9 8 1 年年 1 月月 第第 一一 版版绪绪 论论 发展作物生产,提高作物生产水平,基本上发展作物生产,提高作物生产水平,基本上是通过作物的遗传改良和作物生长条件的改善两是通过作物的遗传改良和作物生长条件的改善两个

2、相互结合的途径来实现的。个相互结合的途径来实现的。P =G +E 任何一个性状的表现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任何一个性状的表现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决定的。因素两个方面决定的。作物育种学研究的重点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作物育种学研究的重点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良,使得有利性状得到重组,达到高产、优质、,使得有利性状得到重组,达到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目的。适应性强的目的。作物栽培学研究的重点是改善作物生长发育作物栽培学研究的重点是改善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的环境条件,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一、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一、自然进

3、化与人工进化 各种生物都是从原始生物演变而产生的。这各种生物都是从原始生物演变而产生的。这 种演变发展的过程称为进化过程。种演变发展的过程称为进化过程。决定进化的三大基本要素:决定进化的三大基本要素: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选择决定着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选择决定着 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方向。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进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进化速度相对缓慢。化速度相对缓慢。人工进化人工进化是人类为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是人类为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也包括有

4、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进化的方向主要取进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人工选择的方向。决于人工选择的方向。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是适,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其进化速度远比自其进化速度远比自然进化速度快。然进化速度快。二、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二、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改良是指作物品种改良。遗传改良是指作物品种改良。野野 生生 植植 物物 栽栽 培培 植植 物物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发掘可供食用、饲用、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发掘可供食用、饲用、药用及工业原料用的各种植物种

5、类的工作一直在药用及工业原料用的各种植物种类的工作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从而使不断地进行着,从而使作物的种类不断得到丰富。作物的种类不断得到丰富。栽培作物的来源:栽培作物的来源:驯化,由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作物驯化,由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作物 创造,人工合成新物种创造,人工合成新物种 引种,从外国或其它生态区引进新品种引种,从外国或其它生态区引进新品种 遗传改良的作用:遗传改良的作用:1 1 提高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扩大其种植区域提高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扩大其种植区域 2 2 改良其农艺性状,更利于栽培管理改良其农艺性状,更利于栽培管理 3 3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以提高总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以提

6、高总产 4 4 改进产品品质,适应人类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改进产品品质,适应人类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5 5 增强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抗耐性,达到稳产增强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抗耐性,达到稳产第二节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意义和发展作物育种学的意义和发展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1.1.性质:性质:作物育种学是研究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选育和和繁殖繁殖作物优良品作物优良品 种的种的理论和方法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的科学。2.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1 1)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的基础上,发发掘、研究和利用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

7、各有关作物种质资源种质资源;(2 2)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选育适于本地区生产发展需要的高适于本地区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优质、抗产、稳产、优质、抗(耐耐)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适应性较广的优良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杂交种或新作物品种、杂交种或新作物;(3 3)在繁育、推广过程中,在繁育、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

8、农业的发展。效农业的发展。3.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以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涉及涉及 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和和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有着有着不可分割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植物生产科学的两个主要学科。的关系,是

9、植物生产科学的两个主要学科。作物育种家必须精通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家必须精通作物栽培学,才,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出色的育种家。而且,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出色的育种家。而且,掌握的知识越全面、越丰富,工作中才会得掌握的知识越全面、越丰富,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成功的概率也越大。心应手,成功的概率也越大。二、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二、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1.1.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育种目标的相应策略;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育种目标的相应策略;2.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3.3.目标性状选择的理论和方法;目标性状选择的理论和方法;4.4.人工创造变

10、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5.5.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6.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7.7.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8.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良种繁育等。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良种繁育等。三、作三、作 物物 育育 种种 学学 的的 发发 展展 随着育种学、进化论和相关理论的发展和随着育种学、进化论和相关理论的发展和育种效率的提高,作物育种育种效率的提高,作物育种从从2020世纪世纪20-3020-30年代年代开始摆脱主要凭经验和技巧的初级状态。以开始摆脱主要凭经验

11、和技巧的初级状态。以逐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系统理论和科学方法的一门应渐发展成为具有系统理论和科学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用科学。世界出版的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有:世界出版的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有:第一部第一部1927年,美国年,美国 Hayes和和Carber出版的出版的作物育种作物育种;1935年,前苏联年,前苏联Vavilov出版的出版的植物育种的科学基础植物育种的科学基础;1936年,中国王绶出版的年,中国王绶出版的中国植物育种学中国植物育种学;1942年,美国年,美国Hayes和和Immer出版的出版的植物育种方法植物育种方法;1948年,中国沈学年出版的年,中国沈学年出版的作物育种学泛论作物育种学

12、泛论;1960年,美国年,美国Allard出版的出版的植物育种原理植物育种原理;1976年,中国蔡旭出版的年,中国蔡旭出版的植物育种育种学植物育种育种学;1981年,西北农学院主编的年,西北农学院主编的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等等 这些著作的出版对促进我国作物育种和教学事业的发这些著作的出版对促进我国作物育种和教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展发挥了重要作用。60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水稻、小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水稻、小麦的矮化育种和抗病虫育种所引起的麦的矮化育种和抗病虫育种所引起的“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极大地,极大地推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农业和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动和促

13、进了世界农业和植物育种学的发展。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动向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1.1.育种目标不断提高。育种目标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对新品种不仅要求进一步提高增产潜现代农业对新品种不仅要求进一步提高增产潜力,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力,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而且还要求具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和泛的适应性;而且还要求具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和适应机械化操作等特性;适应机械化操作等特性;2.2.种质资源工作不断加强。种质资源工作不断加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和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和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创新

14、和利用;保存、研究评价、创新和利用;3.3.鉴定分析方法微量、精确、快速。鉴定分析方法微量、精确、快速。在目标性状的鉴定、分析、选择中,广泛采在目标性状的鉴定、分析、选择中,广泛采用现代技术和仪器,进行快速、精确、微量和非用现代技术和仪器,进行快速、精确、微量和非破坏性的鉴定分析,以提高育种效率。破坏性的鉴定分析,以提高育种效率。4.4.开拓育种新途径和新技术。开拓育种新途径和新技术。除应用传统的育种技术外,还大力开拓人除应用传统的育种技术外,还大力开拓人工诱变育种、倍性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细胞工工诱变育种、倍性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程、染色体工程、基因

15、工程等生物技术。第三节第三节 作物品种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作物品种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一、作一、作 物物 品品 种种 的的 概概 念念作物品种是作物品种是 (1 1)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类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2 2)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能与同一作物的其它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能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群体相区别;群体相区别;(3 3)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这种群

16、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由以上可以看出由以上可以看出 作物品种是重要的农业作物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优良品种的优良品种的时间性时间性和和区域性区域性。优良品种包括优良品种包括品种品质品种品质和和播种品质播种品质两层含义。两层含义。二、作物优良品种在发展作物生产中的作用二、作物优良品种在发展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1.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同样的区域和耕作栽培条件下,一般可增在同样的区域和耕作栽培条件下,一般可增产产20-30%20-30%,甚至达到,甚至达到40-50%40-

17、50%。2.2.改善产品品质。改善产品品质。禾谷类作物提高蛋白质含量,使氨基酸平衡;禾谷类作物提高蛋白质含量,使氨基酸平衡;油料作物提高脂肪含量,使脂肪酸平衡;油料作物提高脂肪含量,使脂肪酸平衡;纤维作物提高纤维长度、强力等内在品质。纤维作物提高纤维长度、强力等内在品质。3.3.保持稳产性和品质。保持稳产性和品质。抗耐病虫害和环境胁迫,减少和避免损失。抗耐病虫害和环境胁迫,减少和避免损失。4.4.扩大种植面积。扩大种植面积。优良品种适应性广,适宜种植区域广泛。优良品种适应性广,适宜种植区域广泛。5.5.利于耕作制度的改革、适应机械化操作、利于耕作制度的改革、适应机械化操作、提高复种指数和提高劳

18、动生产率。提高复种指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选用生长习性、生育特性、株型等适宜的品选用生长习性、生育特性、株型等适宜的品种可满足这些要求。种可满足这些要求。第四节第四节 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一、一、国内外国内外近代作物育种工作成就近代作物育种工作成就 1.1.种质资源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种质资源工作不断得到加强。7070年代以来,国内外普遍加强了种质资源年代以来,国内外普遍加强了种质资源工作,分别建立了现代化的种质资源库,实施了工作,分别建立了现代化的种质资源库,实施了微机管理,开展种质资源多种性状的观察、鉴定微机管理,开展种质资源多种性状的观察、鉴定和遗传研究,有力

19、的促进了育种工作。和遗传研究,有力的促进了育种工作。2.2.育种途径、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育种途径、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n 雄性不育系的发掘和利用雄性不育系的发掘和利用,使杂种优势利用,使杂种优势利用取得突破进展。如水稻、玉米、高粱、烟草、甘取得突破进展。如水稻、玉米、高粱、烟草、甘蓝型油菜、小麦和棉花等杂交种的利用。杂交稻蓝型油菜、小麦和棉花等杂交种的利用。杂交稻和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我国处于国和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我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际领先地位。n 远缘杂交创造新物种和新类型远缘杂交创造新物种和新类型。人工创造六。人工创造六倍体和八倍体小黑麦、小偃麦。单倍

20、体育种技术,倍体和八倍体小黑麦、小偃麦。单倍体育种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和诱变育种取得出色成绩。生物技术的应用和诱变育种取得出色成绩。n 微量、快速、精确、非破坏性的性状鉴定微量、快速、精确、非破坏性的性状鉴定技技术,有力地促进和提高了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育种术,有力地促进和提高了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育种效率。效率。3.3.目标性状的选育进一步得到协调改良。目标性状的选育进一步得到协调改良。株型育种、矮秆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工作的开展,株型育种、矮秆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工作的开展,使作物的农艺性状得到同步改进,生物产量和经济系使作物的农艺性状得到同步改进,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进一步得到协调,抗病性和产品品质不断提

21、高。数进一步得到协调,抗病性和产品品质不断提高。现代品种的特点是在综合性状鉴定和选择的基础现代品种的特点是在综合性状鉴定和选择的基础上,突出目标性状,是主要目标性状都得到协调改良。上,突出目标性状,是主要目标性状都得到协调改良。二、对二、对 作作 物物 育育 种种 工工 作作 的的 展展 望望 1 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工作;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工作;2 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深入开展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3 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加强育种单位间的横向协作。加强育种单位间的横向协作。第一章第一章 育育 种种 目目 标标 确定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前提。育种目标因确定育

22、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前提。育种目标因地、因时、因作物而异。地、因时、因作物而异。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育成品种的具体要求,也就是就是对育成品种的具体要求,也就是在一定地区的自然、耕作栽培及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在一定地区的自然、耕作栽培及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有利性状的指标。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有利性状的指标。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一、高一、高 产产 优良品种首先应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各种作物尽管收优良品种首先应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各种作物尽管收获产物不同,但都要求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如籽粒产量、获产物不同,但都要求具有较高的单

23、位面积产量。如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脂肪产量、皮棉产量、块根块茎产量等。蛋白质产量、脂肪产量、皮棉产量、块根块茎产量等。二、稳二、稳 产产 推广品种不仅应具有高产潜力,而且要求在大面积推广推广品种不仅应具有高产潜力,而且要求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能够保持连续均衡地增产。过程中能够保持连续均衡地增产。影响稳产性的主要因素有:病虫害、气象因素、土壤因影响稳产性的主要因素有:病虫害、气象因素、土壤因素等。素等。三、优三、优 质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新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新品种具有种具有 优良的品质优良的品质 (如出米率高、出粉率高、蛋白质含(如出米率高、出粉率

24、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高、含糖量高、纤维内在品质好、有害物量高、脂肪含量高、含糖量高、纤维内在品质好、有害物质含量低等),甚至要求具有一定的质含量低等),甚至要求具有一定的 品质产量(如蛋白品质产量(如蛋白质产量、脂肪产量等)。质产量、脂肪产量等)。四、适四、适 应应 性性 强强 培育作物品种即要考虑适应本地当前的自然条件,又培育作物品种即要考虑适应本地当前的自然条件,又要考虑如何适应发展中的耕作栽培水平。要考虑如何适应发展中的耕作栽培水平。早熟:早熟:可避免后期灾害、利于耕作改制、提高复种指数。可避免后期灾害、利于耕作改制、提高复种指数。矮化:矮化:抗倒、耐肥水、利于密植和机械化收获。抗

25、倒、耐肥水、利于密植和机械化收获。抗落粒:抗落粒:可减少收获中的损失。可减少收获中的损失。第二节第二节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育种目标体现育种工作在一定地区和时期的方育种目标体现育种工作在一定地区和时期的方向和要求。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是:向和要求。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是:一、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前景一、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前景 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选育新品种进行品种更新,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选育新品种进行品种更新,必须充分估计到将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生产发展的要必须充分估计到将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生产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求育种工作者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求。

26、也就是说要求育种工作者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二、当地现有品种有待改进的主要性状二、当地现有品种有待改进的主要性状 以当地现有推广品种为参考以当地现有推广品种为参考,从而选育,从而选育出能克服现有品种的缺点,保持和提高其优出能克服现有品种的缺点,保持和提高其优点的新品种。在考虑点的新品种。在考虑主要目标性状主要目标性状 的同时,的同时,还要兼顾还要兼顾 次要目标性状次要目标性状。因为随着主要目标。因为随着主要目标的实现,原来的次要目标性状就可能上升为的实现,原来的次要目标性状就可能上升为主要目标性状。主要目标性状。三、育种目标的具体化和可行性三、育种目标的具体化和可行性 高产、稳产、优质等是育种目标

27、的一般化概念。制定高产、稳产、优质等是育种目标的一般化概念。制定育种目标需要落实到具体性状上,并且要有明确的性状指育种目标需要落实到具体性状上,并且要有明确的性状指标。如禾谷类作物标。如禾谷类作物 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籽粒产量 =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株数 株穗数株穗数 穗粒数穗粒数 千粒重千粒重 所以,高产要落实到具体的产量组成因素上,各产量所以,高产要落实到具体的产量组成因素上,各产量组成因素的指标要明确,各产量组成因素要协调。组成因素的指标要明确,各产量组成因素要协调。制定育种目标即要有制定育种目标即要有前瞻性前瞻性,又要,又要切实可行切实可行。目标太高不易实现,太低就可能落后生产需要

28、。目标太高不易实现,太低就可能落后生产需要。四、品四、品 种种 的的 合合 理理 搭搭 配配 在同一地区范围内,自然条件和生产条在同一地区范围内,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也不尽相同件也不尽相同,生产上对品种的要求也就有,生产上对品种的要求也就有类型上的差异。因此,在制定育种目标时就类型上的差异。因此,在制定育种目标时就应考虑培育具有适当差异的几类品种,以满应考虑培育具有适当差异的几类品种,以满足生产上搭配种植的需要。足生产上搭配种植的需要。第三节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各种作物都有一系列性状,这些性状又各种作物都有一系列性状,这些性状又有其组成因素。其中有其组成因素。其

29、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称为育种的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主要目标性状。一、产一、产 量量 性性 状状 产量的提高直接取决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增长。产量的提高直接取决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增长。禾谷类作物的籽粒产量禾谷类作物的籽粒产量 =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株数 株穗数株穗数 穗粒数穗粒数 粒重粒重 棉花的皮棉产量棉花的皮棉产量 =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株数 单株结铃数单株结铃数 单铃重单铃重 衣分衣分 大豆和油菜籽粒产量大豆和油菜籽粒产量 =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株数 株荚数株荚数 荚粒数荚粒数 粒重粒重 产量因素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产量因素之间往往相互制约。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应根据当地

30、的自然条件、耕作栽培水平和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件、耕作栽培水平和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使产量构成因使产量构成因素得以协调增长素得以协调增长,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生育基础和形态特征。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生育基础和形态特征。v株型育种株型育种 改善品种株型态势育种。改善品种株型态势育种。v矮化育种矮化育种 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内容。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内容。v高光效育种高光效育种 提高光合效率的遗传改良。提高光合效率的遗传改良。广义高光效育种:广义高光效育种:包括株型育种的基本内容。包括株型育种的基本内容。狭义高光效育种:狭义高光效育种:仅指仅指提高单位叶面积净

31、光合提高单位叶面积净光合 速率速率的生理遗传改良或生理育种。的生理遗传改良或生理育种。二、对二、对 病病 虫虫 害害 的的 抗抗 耐耐 性性 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观点讲,作物或品种对病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观点讲,作物或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一般只要求在病菌流行或害虫发生虫害的抗性,一般只要求在病菌流行或害虫发生时,能时,能把病原菌的数量或虫口密度压低到经济允把病原菌的数量或虫口密度压低到经济允许的阀值以下许的阀值以下,即要求品种对病虫害有相对的抗,即要求品种对病虫害有相对的抗性,而不是绝对的抗性。性,而不是绝对的抗性。三、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三、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 作物品种类型对不利的气候、土壤等环境

32、因作物品种类型对不利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胁迫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耐性要求品种抗素的胁迫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耐性要求品种抗(耐耐)寒、抗寒、抗(耐耐)旱、抗旱、抗(耐耐)盐碱、抗盐碱、抗(耐耐)涝、抗涝、抗穗发芽等。穗发芽等。四、品四、品 质质 性性 状状 品质性状因作物种类及同一作物的产品用途不同而异。品质性状因作物种类及同一作物的产品用途不同而异。一般讲:一般讲:1.1.谷物品质:谷物品质:有有碾磨品质碾磨品质。包括出米率、精米率、出。包括出米率、精米率、出 粉率、灰分含量等;粉率、灰分含量等;加工品质加工品质。米类的蒸煮品质、出饭率、。米类的蒸煮品质、出饭率、色泽、口感,柔软性和粘聚性

33、等;色泽、口感,柔软性和粘聚性等;面粉的面粉的烘烤品质烘烤品质、制作面条品质、蒸制馒头品质、制作面条品质、蒸制馒头品质、蛋糕饼干品质等。蛋糕饼干品质等。营养品质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油。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油 脂含量等脂含量等 2.2.纤维品质:纤维品质:长度、细度、强度、整齐度、伸长率长度、细度、强度、整齐度、伸长率 色泽等。色泽等。3.3.食用油品质:食用油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五、熟性及对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五、熟性及对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 早熟早熟或生育期短或生育期短适于改进耕作制度和提高复种适于改进耕作制度和提高复种指数指数,减少后

34、期自然灾害减少后期自然灾害(如小麦生长后期的干(如小麦生长后期的干热风、棉花或玉米生长后期的早霜等)可能造成热风、棉花或玉米生长后期的早霜等)可能造成的损失,利于稳产。的损失,利于稳产。适于机械化操作的品种性状有:整齐、不倒适于机械化操作的品种性状有:整齐、不倒伏、结实部位一致、不落粒、不裂荚等。伏、结实部位一致、不落粒、不裂荚等。第二章第二章 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作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 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其遗传组成关系密切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其遗传组成关系密切,且,且相互影响。相互影响。作物的繁殖方式有作物的繁殖方式

35、有一、有一、有 性性 繁繁 殖殖 (一(一 )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对授粉的影响)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对授粉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雌雌 雄雄 同同 花:花:利于自花授粉利于自花授粉(如小麦、水稻等如小麦、水稻等);雌雄同株异花:雌雄同株异花:利于异花授粉利于异花授粉(如玉米、蓖麻、瓜类等如玉米、蓖麻、瓜类等);雌雌 雄雄 异异 株:株:完全异花授粉完全异花授粉(如大麻、菠菜等如大麻、菠菜等);闭闭 颖颖 授授 粉:粉:利于自交利于自交(如大麦、豌豆、花生等如大麦、豌豆、花生等);v雌雄雌雄(蕊蕊)异熟:异熟:有利于异花授粉;有利于异花授粉;雌蕊先熟的有油菜雌蕊先熟的有油菜 雄蕊先熟的有玉米、向

36、日葵雄蕊先熟的有玉米、向日葵v雄雄 性性 不不 育:育:利于异交;利于异交;v 自交不亲和:自交不亲和:利于异交;利于异交;v另:花器大、有蜜腺、有香另:花器大、有蜜腺、有香(臭臭)味等性状增加味等性状增加异交的机会。异交的机会。(二)、自然异交率的测定(二)、自然异交率的测定 1 1授粉方式的界定授粉方式的界定 异交率异交率 作物类型作物类型 4%4%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 4%-50%4%-50%常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 50%-100%50%-100%异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 2 2自然异交率的测定自然异交率的测定 母本母本(带隐性性状带隐性性状)和父本和父本(带显性性状带显性性状

37、)等等量、等距离相间种植,自由授粉,测定量、等距离相间种植,自由授粉,测定F F1 1中中显性个体比率。显性个体比率。自然异交率自然异交率 =F=F1 1中显性个体株数中显性个体株数/F/F1 1总株数总株数(三)(三)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 1.1.自花授粉: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称自花授粉。柱头上称自花授粉。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通过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通过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为自花授粉作物,的作物为自花授粉作物,也称自交作

38、物也称自交作物。自花授粉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燕麦、自花授粉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燕麦、豌豆、绿豆、花生、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豌豆、绿豆、花生、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等。等。2.2.异花授粉: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为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为异花授粉。异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通过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通过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称异花授粉作物,的作物称异花授粉作物,又称异交作物又称异交作物。异花授粉作物有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异花授粉作物有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蓖麻、大麻、紫花苜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蓖麻、大麻、紫花苜蓿、三叶草、啤

39、酒花等。蓿、三叶草、啤酒花等。3.3.常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以自交为主,同时具有一定以自交为主,同时具有一定异交时称常异花授粉。异交时称常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通过常异花授粉方式繁殖通过常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称常异花授粉作物,或后代的作物称常异花授粉作物,或常异交作物常异交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有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常异花授粉作物有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蚕豆、粟等。芥菜型油菜、蚕豆、粟等。(四)、自交不亲和性(四)、自交不亲和性 定义:定义: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elf-incompatibility

40、)是指具是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缺乏自花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有:甘薯、黑麦、白菜型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有:甘薯、黑麦、白菜型油菜、向日葵、甜菜、甘蓝等。油菜、向日葵、甜菜、甘蓝等。自交不亲和性是一种受遗传控制的、提高植物自然自交不亲和性是一种受遗传控制的、提高植物自然异交率的特殊适应性。异交率的特殊适应性。在杂种优势育种中在杂种优势育种中,可以利于自交,可以利于自交不亲和性植株不亲和性植株作母本作母本,通过异花授粉,获得大量杂交种,通过异花授粉,获得大量杂交

41、种子,因此时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繁殖特性。子,因此时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繁殖特性。(五)(五)雄性不育性雄性不育性 定义:植株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定义:植株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雄性不育性。的雄配子的特性称雄性不育性。具有雄性不育性的植物有:水稻、玉米、高具有雄性不育性的植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大麦、粟、小麦、棉花、油菜、向日葵等。粱、大麦、粟、小麦、棉花、油菜、向日葵等。在植物在植物育种中,雄性不育株作母本育种中,雄性不育株作母本,通过异,通过异交,就可得到大量杂交种子,是利于杂种优势的交,就可得到大量杂交种子,是利于杂种优势的极其宝贵的特性和亲本资源。极

42、其宝贵的特性和亲本资源。1 1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这类雄性不育性受核基因控制,多为隐这类雄性不育性受核基因控制,多为隐性,少数作物(如小麦、水稻、粟等)也发性,少数作物(如小麦、水稻、粟等)也发现显性基因。其一种行为符合孟德尔遗传规现显性基因。其一种行为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律。2 2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这类雄性不育性受细胞质和细胞核双方的育性基因这类雄性不育性受细胞质和细胞核双方的育性基因控制,实际上是控制,实际上是核质互作型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雄性不育性。细胞质雄性不育性遗传有三种基本模式:细胞质雄性不育性遗传有三种基本模式:(1 1)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系 基因

43、型为基因型为 S S(rfrfrfrf)(2 2)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保持系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 N N rfrfrfrf)S(rf rf)N(rf rf)不育系不育系 保持系保持系 不育系不育系S(rf rf)(3 3)雄性不育恢复系)雄性不育恢复系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 N N(RfRf RfRf)或或 S S(RfRf RfRf)S(rf rf)N(Rf Rf)/S(Rf Rf)不育系不育系 恢复系恢复系 S(Rf rf)F1 利用雄性不育性配制杂交种,可以免除人工、利用雄性不育性配制杂交种,可以免除人工、药物或机械去雄程序,即能降低制种成本,又可药物或机械去雄程序,即能降低制种成本,又可提

44、高种子质量。提高种子质量。二、无二、无 性性 繁繁 殖殖 无性繁殖分为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两类。无性繁殖分为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两类。(一)(一)营养体繁殖营养体繁殖 许多植物的营养体部分许多植物的营养体部分(如植株的根、茎、芽、叶等如植株的根、茎、芽、叶等营养器官以及变态部分的块根、块茎、鳞茎球茎、匍匐营养器官以及变态部分的块根、块茎、鳞茎球茎、匍匐茎、地中茎等茎、地中茎等)都具有再生繁殖能力。都具有再生繁殖能力。可利用营养体进行繁殖的作物主要有甘薯、马铃薯、可利用营养体进行繁殖的作物主要有甘薯、马铃薯、甘蔗等。甘蔗等。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称为营养系或无性系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称为营养系或无

45、性系(Clone)(Clone)。(二)无融合生殖(二)无融合生殖 定义:定义:植物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植物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形成种子以繁殖后代的方式称为无融合生殖融合过程而形成种子以繁殖后代的方式称为无融合生殖(apomixes)(apomixes)。无融合生殖有多种类型:无融合生殖有多种类型:1.1.无孢子生殖:无孢子生殖:大孢子母细胞或幼胚囊败育,大孢子母细胞或幼胚囊败育,由由胚珠体细胞胚珠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进行有丝分裂直接形成二倍体胚囊直接形成二倍体胚囊。2.2.二倍体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不经减数分不经减数分裂而

46、进行有丝分裂,裂而进行有丝分裂,直接产生二倍体的胚囊直接产生二倍体的胚囊,最,最后形成种子。后形成种子。3.3.不定胚生殖:不定胚生殖: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极核发育成胚乳而形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极核发育成胚乳而形成种子。成种子。4.4.孤雌生殖:孤雌生殖:胚囊中的卵细胞未和精子结胚囊中的卵细胞未和精子结合,直接形成单倍体胚。合,直接形成单倍体胚。5.5.孤雄生殖:孤雄生殖:进入胚囊的精核未与卵细胞融进入胚囊的精核未与卵细胞融合,直接形成单倍体胚。合,直接形成单倍体胚。无融合生殖的共同特点是:未经过雌雄配子无融合生殖的共同特点是:未经过雌雄

47、配子的融合过程。的融合过程。后代只后代只具有母本或父本一方的遗传具有母本或父本一方的遗传物质,物质,表现为母本或父本一方的性状表现为母本或父本一方的性状。第二节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一、自交的遗传效应一、自交的遗传效应 (一)自交导致杂合基因型逐渐趋于纯合(一)自交导致杂合基因型逐渐趋于纯合 Xn=1-(1/2)n 自交对品种的保纯和物种的相对稳定十分重要。自交对品种的保纯和物种的相对稳定十分重要。(二)自交导致杂合基因型后代发生分离(二)自交导致杂合基因型后代发生分离 通过自交和选择,可以选择到优良的纯合基因型。通过自交和选择,可以选择到优良的纯合基因型。(三)自交

48、引起纯合基因型生活力衰退(三)自交引起纯合基因型生活力衰退二、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二、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一)(一)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绝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的绝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少数个体基因型是杂合的少数个体基因型是杂合的(二)常异花授粉作物:(二)常异花授粉作物:至少包括三种基因型至少包括三种基因型 1.1.基本群体的纯合同质基因型;基本群体的纯合同质基因型;2.2.杂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3.3.非基本群体的纯合基因型。非基本群体的纯合基因型。三、异交的遗传效应三、异交的遗传效应 (一)(一)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杂

49、合基因型是产生基因交换、基因重组和产生新基因杂合基因型是产生基因交换、基因重组和产生新基因型的基础。有选择的进行异交是人工创造遗传变异的主要型的基础。有选择的进行异交是人工创造遗传变异的主要方法。方法。(二)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二)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异交后代生活力增强主要表现在生长势、繁殖力、抗异交后代生活力增强主要表现在生长势、繁殖力、抗逆性以及产量的提高。故用于杂种优势利用中。逆性以及产量的提高。故用于杂种优势利用中。四、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四、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v 自然品种群体基因型是高度异质的;自然品种群体基因型是高度异质的;v 个体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个体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

50、v 遗传结构符合遗传结构符合Hardy-Weinberg Hardy-Weinberg 法则。法则。第三节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一、作物品种的类型一、作物品种的类型 一般说来,对农作物品种有三个基本要求,即特异一般说来,对农作物品种有三个基本要求,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DUS。v特异性特异性(Distinctness)(Distinctness):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v一致性一致性(Uniformity)(Uniformity):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