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131445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367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7页
人际交往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心理学.ppt(36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际交往心理学授课教师:吴秀慧为关系正名v小组讨论:你怎么看人际关系?你觉得人际关系的意义何在?你觉得人际关系最难处理的是什么?v每个小组将讨论的结果全班分享,并在讨论纸上签名v关系万能论v关系庸俗论小组活动v八人左右一组v第一个人先自我介绍:“我是A,最大的特点是”第二个人:“我是坐在A旁边的B,最大的特点是”v分享梁繼璋給兒子的信梁繼璋給兒子的信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三)這備忘錄里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v以下,便是你

2、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v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

3、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如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緊記!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

4、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v八)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v思考:他的体验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小故事v青蛙与蜘蛛v山雀与之更年第一讲 课程导论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一、大学生人际交往 1 1.人人际交往:人的需要交往:人的需要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接触中,彼此在心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接触中,彼此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联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联系。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系。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

5、种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或联系。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或联系。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人际剥夺人际剥夺”实验;实验;富士康员工频繁坠楼事件富士康员工频繁坠楼事件v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能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能需要v良好的人际交往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是身心健康的需要交际中的社会支持或敌意、消极行为,会交际中的社会支持或敌意、消极行为,会对个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对个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大量的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实践都已证明,大量的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实践都已证明,对任何人来说,正常的交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

6、任何人来说,正常的交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正常发展和生活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是心理正常发展和生活幸福感的必要前提。v良好的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第一讲 课程导论v平等意识强平等意识强独立和自尊的要求日益增强,产生了强烈的独立和自尊的要求日益增强,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成人感”;对交往;对交往的平等性要求越来越高:平等相待,一视同仁。的平等性要求越来越高:平等相待,一视同仁。v感情色彩浓感情色彩浓情感丰富,珍惜与渴求友谊,在交际中讲求情投意合和心灵深情感丰富,珍惜与渴求友谊,在交际中讲求情投意合和心灵深处的共鸣;情感不很稳定,容易用感情代替理智。处的共鸣;情感不很稳

7、定,容易用感情代替理智。v富于理想化富于理想化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重思想,纯洁真诚;交往的挫折感较强,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重思想,纯洁真诚;交往的挫折感较强,致使大学生中出现渴求交往和自我封闭的双重性。致使大学生中出现渴求交往和自我封闭的双重性。第一讲 课程导论2 2.大学生交大学生交际行行为的特点的特点v同学关系问题同学关系问题v两性关系问题两性关系问题v亲子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第一讲 课程导论3 3.大学生的人际困惑大学生的人际困惑 所有这些方面困惑的解决,都离不开人际所有这些方面困惑的解决,都离不开人际认知、交往中的自我控制、沟通技巧等心理学认知、交往中的自我控制、沟通技巧等心理学的知识

8、与实践指导。的知识与实践指导。二、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二、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一一)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确立(二二)能够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能够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三三)对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有益处大有益处第一讲 课程导论三、心理学三、心理学p 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如何理解人的心理p 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学的科学性p 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的意义第一讲 课程导论1.1.心理的实质(科学的心理观)心理的实质(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l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

9、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l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客观性)。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客观性)。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主观性)。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主观性)。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选择性)。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选择性)。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社会性、发展性)。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社会性、发展性)。v心理学真的是心理学真的是“心心”理学吗?理学吗?古人曾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古人曾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两个里程碑两个里程碑v“布罗卡区布罗卡区”的发现的发现v“盖奇事件

10、盖奇事件”脑是心理的器官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布罗卡的贡献v18611861年,法国神经解剖学家布罗年,法国神经解剖学家布罗卡检查了一位病人卡检查了一位病人v病人听得懂别人说话,发音器官病人听得懂别人说话,发音器官也无病变,可做手势表达,但除也无病变,可做手势表达,但除了了“tan”“tan”不会发其它音不会发其它音v病人病人6 6天后去世,解剖发现其大天后去世,解剖发现其大脑左侧额区后部有一些组织明显脑左侧额区后部有一些组织明显损伤损伤v布罗卡研究了布罗卡研究了8 8个类似病例,都个类似病例,都得到了相同结果,这个区域就被得到了相同结果,这个区域就被后人称为布罗卡区后人称为布罗卡区盖奇

11、事件v1848年在美国东北,有一群工人在精明能干的领班盖奇(Gage)带领下建造铁路v一次意外使一根铁钎穿入盖奇的大脑并从头顶射出,经过抢救和治疗,他身体康复了,但是v原来那个精明能干、温和善良的人转变为喜怒无常、粗鲁无礼、冷漠孤僻、没有工作责任心的人,他因此被老板解雇,流浪街头v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极大震惊第一讲 课程导论2.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的意义更好地了解人和己;更好地了解人和己;抵御误区、自我提升,营造健康、幸福人生;抵御误区、自我提升,营造健康、幸福人生;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12345678=?87654

12、321=?第一讲 课程导论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

13、,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第一讲 课程导论四、课程说明四、课程说明 本课程系统讲授大学生交际的基本理论本课程系统讲授大学生交际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学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学常识,并掌握交际的基本技能,学会与人正常识,并掌握交际的基本技能,学会与人正常交往,学会分析与解决自己的交际问题,常交往,学会分析与解决自己的交际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成长与成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成长与成才营造良好的支持系

14、统。营造良好的支持系统。v人人 际际 关关 系系 自自 测测 表表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符合你的情况的一项:1在人际关系中,我的信条是a大多数人是友善的,可与之为友b人群中一半人狡诈,一半人善良,我选择善良者为友c大多数人狡诈虚伪,不可与之为友2最近,我新交了一批朋友,这是因为a我需要他们b他们喜欢我c因为他们很有意思,我对他们感兴趣3外出旅游时,我总是a很容易交上新朋友b喜欢一个人独处c想交朋友,但又感到很困难4我已约好去看一个朋友,因为太累而失约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a这事无所谓,对方肯定会谅解我b有些不安,但又总是在自我安慰c我很想了解对方是否对我有不满情绪5我结交朋友的时间通常是a

15、数年之久b不一定,合得来的朋友能长久相处c时间不长,经常更换 6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很有趣的他的个人私事,我a尽量为其保密b根本没有考虑过要扩大宣传此事c朋友刚一离去,就与他人议论此事7当我遇到困难时a通常是靠朋友帮忙解决b找可以信赖的朋友商量c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求人8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觉得a他们大多喜欢我来帮忙b只有那些与我关系密切的朋友才来找我商量c一般人都不愿意来麻烦我9我交朋友的一般途径是a经过熟人介绍b在各种社交场合c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接触,而且相当困难10我认为选择朋友最重要的品质是a具有能吸引我的才华b可以信赖c对方对我感兴趣11我给人们的印象是a经常会引人发笑b经常会引发人们去

16、思考c和我相处的人都会感到很舒服12在晚会上,如果有人让我表演或唱歌,我会a婉言谢绝b欣然接受c直截了当地拒绝13对于朋友的优缺点a诚心诚意地当面赞扬他的优点b诚实地对他提出批评意见c既不奉承也不批评14我所结交的朋友a都是和我的利益密切相关的b任何人都行c一般是和我脾气相投的15如果朋友和我开玩笑或搞恶作剧,我总是a和大家一起笑b很生气而且有所表示c有时高兴,有时生气,依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情绪而定16当别人依赖我的时候,我想a我不在乎,但我更喜欢独立于人群之中b这很好,我喜欢别人依赖我c要小心,我想对一切事务的稳妥可靠性保持冷静、清醒的态度评分方法abcabc1321931221231032

17、1332111213413212231532113312623114132712315312832116231v评价v将各小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然后参看如下评价:v3648分人际关系融洽,受人喜欢。v2837分人际关系不稳定,有相当数量的人不喜欢你。如要受到大家喜欢,还要做很大努力。v1627分人际关系不融洽,交往范围太小。有必要扩大你的交往范围。团体心理游戏:词语接龙v请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v限时三分钟,请左右两组的同学以“黑板”开始进行接字。等第一位同学回来后由第二位出去,知道各组成员江郎才尽或时间到为止v接字数量多的小组为胜,输的一组表演节目v接字可以使二字词也可以三字四字v讨论:请

18、讲讲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当别人接了你的字,有什么感受第一章第一章人际交往心理学及人际关系的人际交往心理学及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建立与发展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一)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二)多学科性质(二)多学科性质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交际学人际交往心理学与交际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社会学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社会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v舒茨(,1958)提出了人际关

19、系的三维理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v1、包容需要(inclusive need)。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v2、控制需要(dominant need)。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v3、情感需要(need for affection)。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即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情绪联系的需要。v舒茨根据这三种需要,划分出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倾向:主动与人交往;期待他人接纳自己

20、;支配他人;期待他人引导自己的高清;对人表示亲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二、社会交换理论v根据霍曼斯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v福阿(Foa)确定了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三、公平理论 一些研究者指出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公平。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认为,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

21、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根据公平理论,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交往双方都会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且双方都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v四、社会实在理论v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丁格(L.Festinger)提出:用社会实在性观点解释人际交往现象。所谓社会实在性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和一件正确与否的判断没有一个确定标准时,往往会将周围其他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暂时作为标准,使自己和别人保持一致。v五、社会需要理论v心理学家魏斯(Tobert Weiss)

22、在1974年提出。他分析了人类亲和需要,提出了六条基本的“社会关系律”,即依附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价值保证的需要、可靠同盟的需要、寻求指导的需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不可避免要与人交往。社会需要理论认为人类亲和的需要时人际交往发生的基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v六、互动理论v最近一时期西方人际关系研究中重要的一种理论。它的基本研究单位是互动中的个体,而不是个人的人格和社会结构。个人的互动过程是这样的:最初个体的观点与团体有差距,得知团体观点后,个体会将自己的态度加以修正以符合团体的观点,互动过程就是这种不断修正和改变的过程。第二节、人际关系建

23、立与发展的过程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与意义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与意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广义上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等。狭义上个人与个人之见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称心理距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性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情感支持系统。v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v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v人际关系的特性:

24、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3、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取决于心理距离的远近v叔本华的寓言v二、人际关系的状态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深度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深度奥尔特曼和泰勒(Altman&Taylor,1973)用社会渗透理论(socialpenetrationtheory)来解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水平。他们认为亲密人际关系是在一个人“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特征,并逐步了解到一个人内部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而发展的。随着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

25、表露自我,同时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表露他们自己。这样,自我表露的深度,就成了人们同别人的关系深度如何的重要标志。v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分为四个水平:v1、情趣爱好v2、态度v3、自我概念和个人的关系状况v4、隐私v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一)注意时期(一)注意时期双方相望,处于零接触状态。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双方相望,处于零接触状态。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诗经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诗经国风国风郑风郑风野有蔓草)

26、野有蔓草)(二)确认阶段(二)确认阶段由注意转向选择。有一些初步的交往,并在相互探索,摸底。由注意转向选择。有一些初步的交往,并在相互探索,摸底。(三)融合阶段(三)融合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四)稳固阶段(四)稳固阶段此阶段,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此阶段,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

27、也更为广泛和深刻。刻。四、人际关系恶化的心理过程v朱迪.C.皮尔逊在如何交往(1987年,中文版)中提出人际关系恶化的四个阶段:漠视、冷淡、疏远、分离人际关系恶化的心理过程v隔阂阶段:出现裂痕,可能引起漠视v疏远阶段:交往不活跃,情绪痛苦v回避阶段:避免接触,有不友好、敌意的特征,交往停滞v终止阶段。关系破裂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深度v衡量人际关系深浅的标准是:自我揭露程度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别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别自我的分层自我的分层鲁宾等人(Rubin&Shenker,1978)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自我最表层的内容,是人们的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属于自

28、我第二层次的内容,是人们真实的态度;自我的第三层次通常是私密性更高一些的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真实评价;属于自我最深层次的,是我们通常称为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实际上,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说,通常意义的个人隐私实际上并不是个人自我最深层次的内容。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应当是连个人自身都不接受的,与个人的自我价值相对立的经验、冲动和行为经历。两位心理学家上世纪两位心理学家上世纪50年代(年代(JosephLuft&和和HarryIngham,在,在1955)年提出创造了一个将人们心理世界进行)年提出创造了一个将人们心理世界进行简单图示分类的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

29、认识人际交往交流简单图示分类的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人际交往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心理认知工具,这个图示分类方法被用两位提和人际关系的心理认知工具,这个图示分类方法被用两位提出者名字的组合,将之命名为乔哈里窗(出者名字的组合,将之命名为乔哈里窗(Johariwindow)。)。图图12-3Johariwindow第四节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v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交往双方的需要得到满足或相对满足的基础之上的。v二、其他建立人际关系的条件v1、受人尊重和重视的能力v2、一定的时空条件v3、交往的频道和深度v4、一定的交往技巧与方法第五节、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类型v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个层次v人际认

30、知: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即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心理联系v人际情感:指人际交往中各自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v人际行为:指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们的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v按人际关系联结的纽带v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交往v二、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交往v三: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交往v四:以趣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交往活动:最舍不得的人v目标:寻找对自己最重要的人,学会珍惜v小组内交流感受v悲伤消除:看着你划掉的名字10秒,然后闭上眼睛深呼吸3次,想象你看到你眼前划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名字。你眼前的亲人

31、影响逐渐清晰,原来只是一个游戏。v讨论:当划掉第一个人,你是什么感受?当依次划掉第二、第三、第四个认识,你的感受如何?最后留下的是谁,你为什么留下他?第二章第二章 交际过程中的个性心理特征交际过程中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能力与交际能力与交际一、能力的概念及划分一、能力的概念及划分(一一)能力的概念能力的概念智力是一种总括的或综合的能力,使人能有目的地行为、合理地智力是一种总括的或综合的能力,使人能有目的地行为、合理地思维,并有效地应付环境。思维,并有效地应付环境。韦克斯勒能力是作为成功地完成某些活动的条件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作为成功地完成某些活动的条件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斯米尔诺夫

32、斯米尔诺夫能力是在个体中固定下来的、概念化了的心理活动的系统。能力是在个体中固定下来的、概念化了的心理活动的系统。鲁宾斯坦鲁宾斯坦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心理活动中表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特征的综合。该定义的三个要点: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能力是影响人们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二)能力的划分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适

33、用于广基本的、适用于广泛活动范围的综合泛活动范围的综合能力,即所谓智力,能力,即所谓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思维力等;能力的划分能力的划分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特殊的活动是指在特殊的活动领域才有意义、符领域才有意义、符合某种专业活动要合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的独特的能力,求的独特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运动能力、能力、运动能力、机械能力等。机械能力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可以测量的三个智力因素群1语言理解因素群语言理解因素群主要测量概括、理主要测量概括、理解、判断、推理等解、判断、推理等能力,在词汇、常能力,在词汇、常识、理解

34、和类同四识、理解和类同四个分测验中最为显个分测验中最为显著著 2知觉组织因素群知觉组织因素群主要测量知觉速度主要测量知觉速度和空间视觉因素的和空间视觉因素的结合,在积木图案结合,在积木图案和拼图两个分测验和拼图两个分测验中最为显著。中最为显著。3记忆和集中注意记忆和集中注意因素群因素群主要测量机械记忆主要测量机械记忆力和注意力,在算力和注意力,在算术和背数字两个分术和背数字两个分测验中最为显著。测验中最为显著。三、能力与交际三、能力与交际 要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使个人身心保持健康及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要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使个人身心保持健康及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素

35、质:挥,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素质:具备组织领导能力,即吸引人、团结人、指挥人的能力。具备组织领导能力,即吸引人、团结人、指挥人的能力。具备策划能力,具有超前的意识和思维,对未来的人和事的发展有具备策划能力,具有超前的意识和思维,对未来的人和事的发展有科学的分析和预见能力。科学的分析和预见能力。具备协调能力,善于仲裁和排除纷争,能协调各方力量并发展其事具备协调能力,善于仲裁和排除纷争,能协调各方力量并发展其事业。业。具备合作能力,即深知人际关系的艺术,善解人意,能使合作者发具备合作能力,即深知人际关系的艺术,善解人意,能使合作者发挥其专长,并心情愉快地合作下去。挥其专长,并心情愉快地合

36、作下去。第二节第二节性格与交际性格与交际一、性格一、性格性格的概念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性格的结构及类型二、性格的结构及类型性格的结构性格的结构性格的类型性格的类型性格结构的基本特征性格结构的基本特征性格的性格的态度特征态度特征性格的性格的理智特征理智特征性格的性格的情感特征情感特征性格的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特征指人对现实生活指人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各个方面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个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它是性体差异,它是性格最重要的组成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部

37、分。又称性格的认知又称性格的认知特征,指人在认特征,指人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出来的性格特征。指人在情绪及情指人在情绪及情感活动的强度、感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稳定心境等以及稳定心境等方面所表现出来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的个体特征。指人对自我行指人对自我行为的控制水平、为的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长期工以及在长期工作和紧急情况作和紧急情况下所表现出来下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的个体差异。(二二)性格的类型性格的类型从心理机从心理机能上划分能上划分意志型意志型理智型理智型情感型情感型v这是英国的培因(A.Bain)和法国的李波特(

38、T.Ribot)提出的分类法。他们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以理智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处世冷静;情绪型的人通常用情绪来评估一切,言谈举止易受情绪左右,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不能三思而后行;意志型的人行动目标明确,主动、积极、果敢、坚定,有较强的自制力。除了这三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一些混合类型,如理智一意志型,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混合型。(二二)性格的类型性格的类型从个体独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立性上划分独立型独立型顺从型顺从型v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根据场的理论,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

39、和场独立型。前者也称顺从型,后者又称独立性。场依存型者,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易受环境或附加物的干扰,常不加批评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应激能力差;场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习惯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即自己的认识,他们具有独立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应激能力强。可见这两种人是按两种对立的认知方式进行工作的。(二二)性格的类型性格的类型从心理活动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倾向性上划分外倾型外倾型内倾型内倾型v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荣格根据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向于内部世界,也可以指向外

40、部世界。前者属于内倾型,其特点是处世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适应环境能力差;后者为外倾型,其特点是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活动能力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性格类型的划分,在国外已应用于教育和医疗等实践领域。但这种类型的划分,仍没摆脱气质类型的模式。(二二)性格的类型性格的类型从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方式上划分方式上划分审美型审美型权力型权力型经济型经济型社会型社会型理论型理论型宗教型宗教型v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E.Spranger)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根据人认为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根据人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

41、、审美型、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v经济型的人;一切以经济观点为中心,以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为个人生活目的。经济型的人;一切以经济观点为中心,以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为个人生活目的。实业家多属此类。实业家多属此类。v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为人的最大价值,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无能为力。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为人的最大价值,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无能为力。哲学家、理论家多属此类。哲学家、理论家多属此类。v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美为人生最高价值,他们的生活目的是追求自我实现和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美为人生最高

42、价值,他们的生活目的是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不大关心现实生活。艺术家多属此类。自我满足,不大关心现实生活。艺术家多属此类。v宗教型的人:把信仰宗教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坚信永存生命,宗教型的人:把信仰宗教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坚信永存生命,以爱人、爱物为行为标准。神学家是此类人的典型代表。以爱人、爱物为行为标准。神学家是此类人的典型代表。v权力型的人:以获得权力为生活的目的,并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权力型的人:以获得权力为生活的目的,并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领袖人物多属于此类。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领袖人物多属于此类。v社会型

43、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和关心他人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并有志于社会型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和关心他人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并有志于从事社会公益事物。文教卫生、社会慈善等职业活动家多属此类型。从事社会公益事物。文教卫生、社会慈善等职业活动家多属此类型。v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多种类型的特点集中在某个人身上,但常以一种类型特点为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多种类型的特点集中在某个人身上,但常以一种类型特点为主。主。三、性格与交际三、性格与交际个人的性格与其交际有很大关系。个人的性格与其交际有很大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气质与交际气质与交际一、气质的概念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征。气气质

44、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征。气质是人的个性特征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着质是人的个性特征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着一个人性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某些性格品质及能力一个人性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某些性格品质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会起一定的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的形成和发展中会起一定的促进或延缓的作用。v在人群中,典型的气质类型者较少,更多的人是综合型。多血质和胆汁质的气质类型易形成外向性格;黏液质和抑郁质的气质类型的人一般较文静和内向。v1多血质多血质v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v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

45、受新鲜事物;情绪和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同时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v典型表现:多血质又称活泼型,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会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且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会对事业心向神往,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其速度与投身事业一样迅速。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v2胆汁质胆汁质v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控制力弱;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

46、v心理特点: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感外露,但持续时间不长。v典型表现:胆汁质又称不可遏止型或战斗型。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比较弱的抑郁过程,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语言上、表情上、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在克服困难上有不可遏止和坚忍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性急,情感易爆发而不能自制。这种人的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埋头于事业,也准备去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是当精力耗尽时,易失去信心。v3黏液质黏液质v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v心理特点:稳

47、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v典型表现: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个坚定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种人具有与兴奋过程相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会为无谓的诱因而分心。黏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做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制,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能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他因循守旧,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具有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性格上

48、表现出一贯性和确定性。v4抑郁质抑郁质v神经特点:感受性高;耐受性低;随意反应性低;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慢,刻板固执。v心理特点:沉静、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持久;情绪不容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深刻;准确性高。v典型表现: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易动感情,情绪体验的方式较少,但是体验时持久且有力,能观察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内心体验深刻,外表行为非常迟缓、忸怩、怯弱、怀疑、孤僻、优柔寡断,容易恐惧。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或“非”(打“”)两种回答。请你认真完成,然后参看后面的计分办法,并阅读对测验结果所做出的

49、解释。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3过分地羡慕和忌妒别人。()4与异性交往太少。()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7时常伤害别人。()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10极易受窘。()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能够适可而止。()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得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16暗自思慕异性。()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18对自己的容貌(仪表)缺乏信心。()19讨厌某人

50、或被某人所讨厌;()20瞧不起异性。()21不能专注地倾听。()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倾诉。()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24被异性瞧不起。()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看法。()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才能更好地相处。()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12碰到陌生人时觉得很拘束。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15遇到问题时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又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18当注意力集中干一事物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