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怎么治疗收藏.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115880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障儿童怎么治疗收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智障儿童怎么治疗收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障儿童怎么治疗收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障儿童怎么治疗收藏.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障儿童教育一、智力障碍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我们早已不用“白痴”、“愚蠢”、“笨拙”、“迟钝”等词语来形容智力障碍儿童。现在多采用“智力障碍”、“智力缺陷”、“智力残疾”、“智力薄弱”来描述此类儿童。(一)我国的定义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它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二)美国的定义 美国智力障碍学会先后9次修订了智力障碍的定义。以下介绍的是其1983年、1992年和2002年对智力障碍所下的定义。 1、19

2、83年(第八版)的定义: 智力障碍是指一般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2、1992年(第九版)的定义: 智力障碍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安全、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3、2002年(第十版)的定义: 智力障碍是一种落后,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该定义包含了四层

3、含义:第一,智力障碍是一种落后;第二,智力障碍意味着在智力功能上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为实用适当的智力测验工具进行评估时,其智商低于均数两个标准差以上;第三,在适应行为方面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技能方面的限制,适应行为的限制一方面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会影响其应对生活变化以及环境需要的反应能力,对适应行为局限的坚定是通过标准化测验的评定,其得分(三方面技能之一的得分或总分)低于均数两个标准差以上;第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同时,智力障碍学会提出了应用该定义的五个前提: (1)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置于个体同龄伙伴有代表性的社区环境背景以及文化中加以考虑; (2

4、)有效的评估应当考虑文化和语言的多元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运动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 (3)在同一个体内部,局限往往与优势并存; (4)对限制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个体所需的支持方案; (5)通过一个阶段适当的、有针对性地支持,治理障碍者生活功能通常会有所改进。二、智力障碍的分类(一)按智能程度的分类 1、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系统 由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将智力障碍分为六类。世卫组织的分类系统智商IQ社会适应能力轻度智力障碍5069成人后能参加工作,能维持较好的社会关系并对社会有所贡献。中度智力障碍3549多数个体能通过学习在自我照料方面有所发展,并获得一定的沟通与学

5、科技能。成人后,需要在生活与工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重度智力障碍2034需要持续不断的支持性服务。极重度智力障碍20以下在自我照料、自制、沟通和移动方面有严重的局限。其他智力障碍因伴有其他缺陷,造成使用正常手段来评定迟滞水平极为困难或根本不可能。非特异性的智力障碍因资料不足,无法划入任何类型。 2、我国的分类 我国现行的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是根据智商和社会适应行为来对智力障碍进行分类。级别分度与平均水平的差距(SD)智商IQ社会适应能力一级极重度5.0120或25以下适应能力极差,面容明显呆滞;终生生活需由他人照料;运动感觉功能极差,如通过训练,只在下肢、手及颌的运动方面有所反应。二级

6、重度4.0152035或2540适应行为差;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能难达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三级中度3.0143550或4055适应行为不完全;实用技能不完全,如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家务劳动;具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常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很差,对张伟环境辨别能力差,能以简单方式与人交往。四级轻度2.0135070或5575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当的适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经过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IQ值中,前

7、者指的是维克斯勒智力量表所测的智力商数,后者指的是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所测得智力商数。(二)按支持程度分类 1992年,美国智力障碍学会自对智力障碍定义修订的第九版中,提出了按个体所需要的支持程度加以分类。类别支持程度间歇性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零星的、视需要而定的(如失业或生病时)。有限性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如短期的就业训练或从学校到就业的衔接支持)。广泛性至少在某种环境中有持续性的、经常性的需要,并且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如需要再工作中或居家生活中得到长期的支持服务)。全面性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持久的且需求度高,在各种环境中都需要提供,并且可能为终身需要。三、智力障碍儿童的出现率 由

8、于对智力障碍概念的界定、鉴定和评估方法难以统一,各国对智力障碍儿童出现率的报道不太一致。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智力残疾约占人口总数的0.95%,重度与轻度智力障碍之比1:1.7;从地区来看,农村智力障碍的人数比城市多0.71%;从性别来看,男女弱智儿童之比为1.5:11.8:1。这些分布情况和国外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 美国教育部2001年公布的数字表明,19992000学年621岁的智力障碍儿童是614433人,为当年人口总数的0.64%。此外,美国对2000名智力障碍儿童的抽样调查表明,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约为1500名,占75%;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约为400名,占20%;而重

9、度和极重度的障碍儿童仅有100名,占5%。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特点的实验研究王利平【摘要】:儿童心理理论研究是二十多年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涉及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也日渐广泛。装扮游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形式之一,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认知能力已经成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心理理论能力与装扮游戏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一点在以正常儿童为对象的许多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装扮游戏发展特点及其两者的关系研究比较少见。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中度智障儿童游戏发展现状、装扮游戏特征及其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通过此研究,一方面

10、可以拓展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对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开展游戏教学和训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共有30名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和30名3-5岁正常发育儿童参与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行为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考察中度智障儿童的游戏发展现状、装扮游戏发展现状及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本研究包括三部分: 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行为观察法,考察中度智障儿童的游戏类型、游戏水平等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总体的游戏水平普遍低于3-5岁普通幼儿的发展水平,非游戏行为发生频率显著高于3-5岁普通幼儿。研究二采用两类经典的错误信念标准任务,考察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状况及特征

11、。结果发现: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3-5岁普通幼儿的发展水平,发展的关键期在12-13岁阶段,总体发展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吻合。 研究三采用实验法和行为观察法,考察中度智障儿童装扮游戏的发展状况及特征,并探讨了其与心理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装扮游戏的绝对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3岁普通儿童,发展也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发展的重要年龄段在12-13岁阶段;中度智障儿童装扮游戏能力的各个成分发展速度不均衡。控制年龄因素后,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的心理理论与其装扮游戏中的某些特定方面有显著正相关,如“角色分配”

12、、“想象”和“角色扮演”。 综合三个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总体的游戏水平普遍低于2-5岁普通幼儿的发展水平。 (2)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3-5岁普通幼儿的发展水平,总体发展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吻合。 (3)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装扮游戏的绝对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3岁普通儿童,发展也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装扮游戏能力的各个成分发展速度不均衡。 (4)控制年龄因素后,10-15岁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与其装扮游戏中的某些特定方面有显著正相关,如“角色分配”、“想象”和“角色扮演”。智障儿童怎么治疗

13、方法1、对症治疗。精神发育迟缓患孩有时可有多动症状,可按多动症治疗。儿童弱智要怎么治疗?市面上的“补脑药”对提高智力是否有效不能肯定,但一般无严重副作用,故可试服。随着患儿年龄增长智力亦可有所提高,这不一定是药物的疗效。2、药物治疗。对少数病因明确而又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者,应及时进行病因治疗。安全系数较高的益智药物:-氨酪酸片、吡拉西坦片、阿尼西坦片、脑安泰、脑氨肽、神经生长因子、长春胺、环扁桃酯、脑复活、赖氨酸、核苷酸、一珍胶囊等。3、康复训练。对中度患者可进行康复训练,目的是使病人能自理生活。儿童弱智要怎么治疗?要加强语言训练。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因而促进智力发展必须重视语言的培养训练。4、感觉统合训练:通过运动游戏来协调视觉、听觉、触觉、固有感觉、前庭觉,从而抑制异常感觉,增强机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各种正常运动感觉,可以大大提高康复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治疗功能训练: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从而恢复脑的正常反应,以达到治愈的效果。6、智障儿童治疗很复杂,所以患者家人应该选择拥有专业诊疗医师、高尖诊疗设备、诊疗环境优雅的医院就诊,以保障脑瘫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摆脱这种疾病的困扰,避免更大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