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议论文真题汇编(Word,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上传人:高远 文档编号:610618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议论文真题汇编(Word,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8中考议论文真题汇编(Word,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议论文真题汇编(Word,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议论文真题汇编(Word,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8中考议论文真题汇编(2018 北京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题。 (共 7分)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

2、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 ”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

3、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 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 ,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22.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 (限 12个字以内)(2 分)23.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甲】第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

4、证本段的观点。【乙】第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丙】第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224.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3 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 22读书需要循序渐进23乙24示例一: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这一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

5、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更加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意一致,所以我认为第一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示例二:我认为第二句话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这一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在循序渐进的阅读的过程中才可以达成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思考所学习的内容,也就保证了我们的阅读是有收获的,反之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就会囫囵吞枣,导致阅读没有收获,所以我认为第二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2018 安顺中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2226 题。(18

6、分)让人,乃众妙之门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

7、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3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

8、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22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让人,

9、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B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C让人,并不是懦弱。D让人,乃众妙之门。23选文第段中加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3 分)24选文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4 分)25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4 分)26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4 分)22 ( 3 分)B23 ( 3 分)豁达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24 ( 4 分) (学生能写出其中任意两种论证方法给 2 分,能简单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给 2 分) (1)举例论证,以沈从文不能小小说后大度忍让转而潜心研究服饰史为例,证明“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的观

10、点。 (2 )对比论证。假设“不退让,事业可能会就此终结;让人,事业就会焕发新的生机”正反对比,证明本段论点。 (3)比喻论证。用“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时焕发生机”比喻事业在遭遇挫折后又有了新的发展,说理具体形象。(4 )道理论证,分析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懂得让人可以在困难中有所发展的道理,证明本段论点。(5 )事实论证,用沈从文事业发展受挫后懂得退让而发展新的事业的事实材料证明本4段论点。(2018 遵义中考)阅读下文,完成 1215题。 (共 12分)磨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 ,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

11、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

12、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 “胜不骄”也是一种磨。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

13、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怡,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青年文摘2

14、018 第 11 期,有删改)12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13第 段画线句子除用了例证法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 分) 14文章第段和第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3 分)15第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12.承受磨难,我们才能更好。磨,会把我们变得更好。只有经历磨难,我们才会取得成功。 (答出以上其中一句 3分,意思与以上其中一句相符也可)13.对比论证(1 分) ,用莫言和拿破仑的经历作对比,证明了“欢乐和盛誉也是一种磨难”这一分论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 分) 。514.不能。理由:因为第段和第段之间有递进(逻辑)关系(1 分) ,困难和苦

15、难是人生的一种磨难,然而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砺(他们之间存在层次的上递进关系) (2 分) 。15.引用了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再次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加了权威性和说服力;再次总结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在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答出 1点 2分,答出 2点 3分)(2018 海南中考) 阅读下 面 的 文章, 完 成 第 17 21 题 ( 11 分 )_朱万曙 林 语 堂 曾 说 ,“读 书 , 开 茅 塞 , 除 鄙 见 , 得 新 知 , 增 学 问 , 广 识 见 , 养 性 灵 。”读 书 可 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 , 这是阅读大多数

16、书籍都 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 ,这种 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 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何 谓 经 典 ? 唐 代 史 学 家 刘 知 几 说 : “自 圣 贤 述 作 , 是 曰 经 典 。”他 认 为 , 古 代 圣 贤 所述 所 作 的 就 是 经 典 。 这 个 解 释 有 些 道 理 。 圣 贤 的 思 想 往 往 能 够 洞 穿 古 今 , 必 然 是 经 典 。但 问 题 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17、有 学 者 曾 总 结 过 经 典 的 特 性 : 传 世 性 、 权 威 性 、 耐 读 性 、 累 积 性 。 可 以说 , 经 典 之 所 以 成 为 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 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品 读 经 典 , 人 们 可 以 沐 浴 思 想 的 光 华 , 感 受 圣 贤 哲 人 的 思 考 。 A 又 如 , 马 克 思 、 恩格 斯 的 著 作 历 来 为 共 产 党 人 所 推 崇 , 百 读 不 厌 , 回 味 无 穷 。 品 读 马 克 思 、 恩 格 斯 的 经 典 著 作 ,

18、不 仅 有 助 于 我 们 用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的 立 场 、 观 点 、 方 法 来 研 究 人 类 社 会 的 各 种现 象 和 问 题 , 而 且 可 以 引 发 我 们 对 世 界 观 、 人 生 观 、 价 值 观 的 深 入 思 考 , 启 迪 智慧,荡涤心灵。品读经典, 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 仿佛身临历史现场, 感受古人的风采。 B 史 记 中荆轲刺秦王, 一番悲壮, 一幕惊险。 从 史记 中可以看出, 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 “究 天 人 之 际 , 通 古 今 之 变 , 成 一 家 之 言 ”。 他 将 失 败 的 英 雄 项 羽 列

19、入 “本 纪 ”,为 匈 奴 作 列 传 , 还 专 辟 货 殖 列 传 记 录 那 些 在 当 时 为 世 人 所 不 屑 的 商 人 。 品 读 这 部历 史 经 典 , 我 们 可 以 读 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所谓 伊人,在水一方” ,人美 景也美; “七 八个星天6外,两三点雨山前” ,让 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 人 物 长 廊 : 刘 兰 芝 、 焦 仲 卿 的 悲 剧 让 人 感 叹 , 巾 帼 英 雄 花 木 兰 的 形 象 令 人 叹 奇 ,梁 山 泊 一 百 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 等

20、等。 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 例如, 杜甫的 “三吏” “三 别 ”, 书 写 了 安 史 之 乱 的 历 史 场 景 。 C 又 如 , 一 部 红 楼 梦 通 过 对贾 家 的 细 致 描 写 , 揭 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D 经典蕴含的深 刻 哲 思 、 美 妙 文 辞 , 给 人 带 来 的 并 非 单 一 的 启 迪 , 而 是 多 元 的 文 化 熏 陶 , 使 我 们 在潜 移 默 化 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17通读 全 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

21、的标题 ( 2分)18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引出中心论点C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激发阅读兴趣19文章第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请简要回答。 (2 分)20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21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 ABCD 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 (2 分)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 ,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17.(2分) 品 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评 分 标准 : 2 分 。 意 思相 近 即 可,有 欠 缺 酌情扣

22、 分 】18.(2分) A19.(2分) 品读 经典,可以引发思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评 分 标准 : 2分 。 意 思相 近 即 可,有 欠 缺 酌情扣 分 】20.(3分) 运 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史记中的史实为例,充分论证了“品读经典, 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这一分论点。【 评 分 标准 : 3分 。 论 证方 法 1 分 ,作 用 2 分 ;意 思 相 近即可 , 有 欠缺酌 情 扣 分】21.(2分) 放 在 A 处最为 合适。因为孔子是古代圣贤, “仁者 爱人”的思想富有哲理性,是典型论据, 能论证 “品 读经典, 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

23、, 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的7分论 点。【 评 分 标准 : 2分 。 选择 1分 , 分析 理 由 2分; 意 思 相近 即 可 , 有欠缺 酌 情 扣分】(2018 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 1113题。 (共 12分)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 841年以来不

24、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 “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 80 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

25、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 60 秒,汉语 5 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

26、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进入 21 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 2050 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作者:纪秀生。有删改)1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况。(4 分)12.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 分)1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4

27、分)材料一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 。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仅10 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材料二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 ,通过一种语言,8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11我们曾经对汉语有自信,但近现代以来,这种自信产生了动摇。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有其独特的优点。汉语的国际地位提高。 (意思对即可。一点 1分,共 4分)12首先从人们对母语的天然情感和汉语对世界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我们曾对汉语有自信。 (1 分)

28、然后指出近现代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动摇的原因,并列举自信动摇给汉语带来的危机和伤害。(2 分)最后指出重拾汉语母语自信的必要性 (1 分) (意思对即可。共 4分)13材料一:第段。这则材料突出了汉语简练的特点,可以证明“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致力的特征” 。材料二:第段。这则材料强调语言对民族的重要性,可以证明母语“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 。(意思对即可。一则材料 2分,共 4分)(2018 黑龙江绥化中考)阅读议论文等 ,回答后面小题。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光。等,是

29、诗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0、 ,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忸怩,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 ”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等一等”吧!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9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

31、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原文考删改)29. 这算文章采用的结构是_。30. 请根据第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段的首句构成排比。31. 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2. 本文从正面论证了“等”的积极意义。有的“等”是积极的,但有的“等”则是消极的,面且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是不能等的。请你为本文结尾补写一段话,使文章的论证更全面严密。29. 总分总 30. 等是一种态度。 31.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等是一种智慧,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2. 示例一:当然,这里的“等”是积极的“等” ,而不是消极的“等” 。如果农民不去耕耘,而只是空等秋天的

32、收获,最后只能是两手空空,所以,这里的“等”是一种从容的态度。人生的智慧和对信念的坚守,但绝不是行动上的止步不前。示例二: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容我们去等待。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我们的学习、求知不能等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的爱老孝不能等待。(2018 黑龙江龙东中考)阅读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一文,回答第 18-21题。(共 9分)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

33、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 “富养”早己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 ,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10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 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

34、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 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 2000 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 ”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电视剧请回答 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

35、苦,怛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竖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 “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摘自意林2017 年 12月 24期,有改动)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9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 分)20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