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非选择类.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099734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非选择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非选择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非选择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非选择类.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类专题概述:选择题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比如较难考查学生的表达和绘图等能力,有不可避免的猜测性。目前高考题型中,采用非选择题(即简答题)与之配合,较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简单题又叫限制性试题,它是介于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之间的一类题型。近几年高考中,常常采用识图作答型简答题、分析综合型简答题,从命题内容上看,新情景信息题和遗传推理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型,属于热点。 非选择题一般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答案要点往往隐含逻辑性,解题步骤复杂,解题方法灵活多样,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解题技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导致失分考纲要求:非选择题多以

2、文字、图像、曲线、表格的方式来呈现,考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考查的内容涉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实验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考点分析:考点一、知识型综合题具体考点:解答好知识型综合题,首先在于要充分理解题干所表达的相关信息,快速分析、判断和迁移,然后确定考查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相关知识点,最后做出规范完整的解答。作答时应多思考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和结论性语句。在回答知识型综合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概念上宜“

3、小”不宜“大”。生物学概念很多,其中不少概念的字词相近或相似,而且大概念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小概念,在用概念性术语回答生物学问题时,适合小概念的不宜用大概念。如回答线粒体的功能时,宜答进行有氧呼吸,不宜答进行呼吸作用。(2)结构上宜“细”不宜“粗”。生物体的结构有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在回答一些生理反应的位点、代谢场所、分泌部位、物质存在的具体结构时都必须说出更细微的结构。如答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时,应答叶绿体基质,而不能答叶绿体或叶肉细胞等。(3)功能上宜“多”不宜“少”。生物体的某种结构或某种组成物质往往有多种功能,在陈述生物体的功能时要力求全面和完善,防止不必要的失分。如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及有

4、蛋白质的加工又有细胞壁的形成。(4)表述生理过程时宜“近”不宜“远”。生物体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回答细胞分裂、分化、代谢等过程时,一定要弄清具体过程的细节,并且要说出题目中所指的对象最靠近的那个环节。典例精析:例1. 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引起肌肉收缩。(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

5、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免疫的应答。解析:(1)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出,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递质。通过图,看出递质引起肌膜电位变化,从而发生肌肉收缩。(2)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因此使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突触释放递质,导致肌膜电位变化,因此是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过程受阻。(3)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处生成T细胞。根据题2可知是抑制体液免疫应答。答案:(1)传出 融合 电位变化 (2)B细胞 化学信号

6、向电 (3)造血干细胞 体液例2. 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1)a和b是 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交实验,母本果蝇复眼为 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的一部分 细胞未能正常

7、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 之间该比值的差异。解析:(1)由题目所给信息(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可以看出,a和b是隐性基因。朱砂眼果蝇的基因中应有B基因,不能有A基因。(2)aabb个体无色素合成,表现为白眼;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可以推出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若Ab在一块,后代的基因组成为Aabb和aaBb,不符合题意。(3)(4)见答案。答案:(1)隐 aaBb、aaBB (2)白 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3)父本 次级精母 携带a、b基因的精子 (4)显微镜 次

8、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例3. 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 。(2)图2中激素a 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 、 。(3)图2 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 。(4)已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 ,这是因为 。(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 (填下列序号)。1种 2种 3种 4种(6)烷基苯本分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

9、被烷基苯本分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 ,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 。解析:甲、乙、丙表示下丘脑、垂体、卵巢 a、b、c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性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是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卵巢性激素、性激素抑制下丘脑、垂体进行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答案:(1)日光照时间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卵巢(3)通过负反馈以维持激素c水平的相对稳定 (4)细胞膜上 激素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 (5) (6)抑制 减少考点二、新情景信息题具体考点: 新情景信息题包括题干和问题两部分。题干是向考生提供解题信息的,多以文字叙述为主,有的

10、再辅以图示和数据等信息,题干的特点往往具有隐蔽性、启发性和迁移性。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考生能否解答问题,关键在于能够从题干中获取多少信息,以及获得的信息能否快速地迁移到要解答的问题中来。解题时应遵循的方法:首先,要快速阅读理解发现信息:认真阅读题干,能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题干创设新情境中的新知识;其次,提炼信息发现规律:在阅读题干材料时,结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在脑中搜索该题中的信息与教材有关的概念原理是什么,该概念原理的内容及含义是什么,尽量做到思考全面,避免遗漏知识点;第三,运用规律联想迁移,充分发挥联想,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旧知识牵线搭桥,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第

11、四,类比推理解答问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材料进行合理转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后,下笔要审慎,避免离题万里;语言要严谨,避免丢小分。在解答新情景信息题时要注意:如果题目呈现的材料内容较多,阅读时需要较长时间,这时可另辟蹊径,直接从试题所提的问题入手作答,因为有的材料信息题所要回答的内容虽然与试题有一定的联系,但多为教材的基础知识,所以直接从问题入手,也有较多的问题能够回答。如果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材料,提炼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根据相关信息推导出问题的答案。巧妙运用、灵活掌握各类解题方法和技巧,而又不拘泥于各类解题方

12、法和技巧,是解题能力突破的关键。 此类试题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且新知识往往作为信息的载体,真正要考查的内容还是在考纲规定的范围之中。解答此类问题时,往往采用逆向思维,即根据问题目标,从材料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做答。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回答可能是多角度的,但要有依据,要有一定的落脚点。只要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就可以:首先,要审读材料,提取信息,要求能从材料中的文字叙述或所提供的图、表资料中,找出关键信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然后回归教材,定位知识;最后构建解题思路,发挥联想,对发现的关键信息和已有的旧知识进行搭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或运用学科语言

13、组织好要表达的答案。典例精析:例1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解析:考查生态系统功能。(1)根据能

14、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由于华南虎是肉食性,而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营养级低,所以生存优势强。(2)大熊猫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是化学信息。(3)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基因交流。(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减小环境阻力,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提高种群密度。 答案:(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2)化学信息(3)基因交流(4)环境容纳量例2.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

15、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 和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11),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 ,原因是 。 解析:该题第一问考察基因工程的步骤,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采用显微注射法,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目的基因检测的方法有三种

16、,即DNA水平、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第二问考察了在一定条件下基因频率的计算, F1群体中都是雌雄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Bb,所以A基因频率是50%,而F2群体中,根据条件可知,只有基因型都是A B 和aabb的个体才能存活,其中1/10为AABB,2/10AABb,2/10AaBB, 4/10AaBb,1/10aabb,所以,3/10为AA,6/10Aa,1/10aa,计算可得A基因频率是60%。第三问是属于信息题,由题目中信息可知S基因在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中信息可知S基因在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所以群体

17、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减少。 答案: (1)受精卵;S基因;S基因转录的mRNA;S蛋白。(2)50%;60%(3)减少,S基因在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 热病毒的复制。例3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此外,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证明绿茶具有抗癌的作用。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内的_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它成为具有_特性的细胞。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2)癌症化

18、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期。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_的合成。(3)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倍增时间约为一年,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却十分迅速,这对于癌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4)绿茶含有多酚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_。 教网z (5)除了不抽烟、不酗酒外,请再写出一点防治癌症的建议:_。解析: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基因突变,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癌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由于烷化剂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

19、互作用,因此,该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5氟尿嘧啶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RNA的合成。血管是运输养料和氧气的,血管生成速度快,能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绿茶含有多酚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具有多酚酶基因。防治癌症除了不抽烟、不酗酒外,还要不食用烤焦、发霉等致癌因子较多的食品;不食用含亚硝酸盐污染的食物;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等。答案(1)DNA分子结构无限增殖有丝分裂(2)分裂间RNA(3)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4)具有多酚酶基因(可促进多酚的合成,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 (5)不食

20、用烤焦、发霉等致癌因子较多的食品 (或不食用含亚硝酸盐污染的食物;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等)考点三、实验型综合题具体考点:实验型综合题类型和解题方法类型一 验证性实验题一般答题程序: 了解试题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实验设计步骤书写表达“四步曲”(1)分组标号:选择相同的材料平均分为A、B两组或甲、乙两组。(2)实验处理:按照实验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处理,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如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中,每日用灌胃器给甲组小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乙组小鼠灌喂等量的蒸馏水。(3)培养或观察:把两个组放在相同的

21、条件下培养或观察。如把两组小鼠放在适宜、相同的环境中,定时测量与记录甲、乙两组小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4)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归纳出一般概括性的结论,并用文字、图表、绘图等方法做一个简明的总结。类型二 探究性实验题实验设计题解答的一般思路:(1)确定实验目的,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2)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透彻理解。(3)根据实验原理,对照实验目的,通过初步分析,确认变量,初步形成操控变量的方法。(4)根据变量的分析,确定对照的设置方法。以实验目的为目标,以实验原理为依据,以实验材料为基础,确定实验变量(自变量

22、)和反应变量(因变量),分析实验变量如何操纵、无关变量如何控制、反应变量如何检测。 (5)结合实验所给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简便性原则),草拟具体方案的步骤。(6)设计具体步骤后,要顺藤摸瓜,通过对实验结果(现象)的判断,综合分析得出实验结论。(7)回归检验。紧扣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看看自己设计的实验是否遵循科学性原则,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存在,即检验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实验设计的检验过程最终应该对照实验原理,回归实验目的。典例精析:例1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

23、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方法步骤: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组号 CO2吸收量/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A 10.66 3.07B 13.04 3.02C 15.91 3.05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

24、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1) 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 ;步骤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 (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放量计算。解析:考察实验能力。实验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步骤应该增加正常生长,不做特殊处理的对照试验,步骤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所以取相同部位的叶片。(2)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和酶。根据题目表格信息,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是影响酶

25、的数量和活性。(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根据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光合作用强度可以是单位时间反应物CO2的消耗量或生成物O2的释放量。答案:(1)缺少对照实验 相同部位(2)提高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和活性 (3)小于 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 O2。例2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鲈鱼的驯养:针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d,用普通饮料投喂,备用饲料的

26、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饮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蛋白酶活性(U/mg脂肪酶活性(U/mg)淀粉酶活性(U/mg)对照组1.090.080.12实验组1.710

27、.100.13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2)步骤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其原因是 。(3)步骤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解析:(1)利用幼体鱼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生长快,实验效果显著;驯养的目的是使鲈鱼适应实验环境。(2)由于饲料中加入了植酸酶,若温度过高会使其变性失活。(3)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与鲈鱼生命活动直接相关的无关变量,例如水温、盐度、溶氧量等。(4)由表格数据即可得出结论。(5)因为鲈鱼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高,说明鲈鱼主要取食动物性食物,原因是动物性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要高于植物性食物。答案:(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2)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酶变性而失去活性(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5)肉食性 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