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教育制度在贵州的形成和发展_安永新.docx

上传人:蟋*** 文档编号:609300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封建教育制度在贵州的形成和发展_安永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封建教育制度在贵州的形成和发展_安永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封建教育制度在贵州的形成和发展_安永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建教育制度在贵州的形成和发展_安永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OI: 10.14040/j. cnki. 52-1004/k. 1991.03. Oil 75 封建教育制度在贵州的形成和发展安 永 新秦汉以后,中原与西南地区的交往日益增多,以儒家学说为代农的汉族文化逐渐传入, 黔境开始出现了学校教育 9东汉时,尹珍外出求学,学成后回家乡办?,楚为本地教育的 先驱。唐宋时,今贵州的正安、遵义、沿河等地先后出现了宫,和书院。元代,今贵州地域 分属湖广、四川、云南诸行省,建有顺元路儒学及蔺州儒学,普定路也心“立亨校,明礼 义”的记载但总的看来,元代以前的今贵州地域,由f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社会经济落 后,加上分属各省,无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

2、未能在这里全面系统地推 行。历史上虽有办学的点滴记载,但数量很少,且时兴时废,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贵州 教育史上,明代是封建教育制度确定的重要时期,清代前期丛本上沿袭明制,一直到淸末贬 科举、兴学堂后,封建教育制度始逐渐被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所代替。一 、 明 代 及 清 代 前 期 的 贵 州 教 育 政 策教育政策是统治阶级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总政策决定,反过来又服务于总政 策。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懂得“乱世用武,治世用文”的道理,在“以武功定天下”的同时, 也很重视“以文德治天下”。自汉武帝罢酿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都是以儒家学说作为 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明清两代也不例外。明清两代

3、在贵州推行的教育政策,大的方而 与全国是一致的。但由于贵州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居民的民族成份等方面,和全国其 他地区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明清两代的统治者从当时贵州的实际出发,采取了一些特殊的 教育政策。在国内已出版的几部中国教育史专著中,对全国性的教育政策已有较为详尽的论 述,但对贵州这样的边远地区却几乎没有涉及。笔者认为,对明清两代的贵州教育政策进行 研究,不但对研究贵州教育史很重要,对研究中国教育史也有重要意义。明清两代的贵州教育政策,除和全国共同的以外,比较特殊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把兴办教宵亊i lk作为巩固边防,统一国家的重要措施。清代以前,贵州的居民主要是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极少

4、。明代的统治势力进入贵州以 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在对少数民族进行武力征服的同时,十分重视通过教育手段“宣 扬朝廷德威”,用儒家思想“教化”少数民族,达到“以夏变夷”的目的。明朝统治者把贵 州视为“荒服之区,蛮夷之地”,说贵州“俗丑民夷”,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即 通过教育,使少数民族“服诗书”,“循礼义”,“忠君孝亲”,成为封建社会的顺民。洪 76 贵 州 文 史 丛 刊武二十八年( 1395年),监察御使裴承祖向朝廷上书说:“四川贵播二州,湖广思南,思州 宣慰司所属荄抚司州县,贵州指挥使司,平越、龙里、新添、都勻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神 苗蛮,不知五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之玫,立山川社

5、稷诸坛场,岁时祭礼,使知报本之 道”。永乐十二年(1414年)贵州乌撒军民府经历钟存礼向朝廷上言:“府故蛮夷,久治圣 化,语言渐通,请设学校,置教官,汶其子弟,变其夷俗”。毕节卫学教授孙隐写的毕节 卫学记,把毕节诬为“蛮夷m穴”,说毕节的少数民族“乍臣乍叛,急之则叛生,缓之则 法驰”。因此,明朝在此“置卫”、“筑诚”进行统治的同时,又“建学立师,恢宏圣 教”,使“唐虞之仁而不能柔服,秦汉威力而不能克”的毕节地K,至明朝“始归一统”, “君臣父子大义终不能泯”。于是得出结论:“其学可以不兴,文教可以不设耶?”“清朝继续把教育作为加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的工具。特别是清初平定水西,雍正改上 归流,咸

6、同苗民起义被镇压后,淸朝都积极提倡教育,以此作为战争后的善后措施。康熙汸 年,贵州提督学政田雯上疏请求在贵州兴学育才,奏疏说:“齡省穹荒固陋,必崇文治而后 可以正人心”。康熙四十四年(1703苹),贵州巡抚于准上贵州苗民久入版图请开上进之 途疏,建议清朝在贵州“平水西、改卫所、设立郡县、建置学校”之后,“将土司族属人 等并选苗民之俊秀者,使之入学肄业,一汴科举,一体廪贡,以观上国威仪,俾其斩观礼 教,熏陶性情,变化其丑类,彰我朝一统车书之盛”。“行文既久,苗民渐可变而为汉,苗 裕渐可以变而为淳”。雍正改土归流后,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贵州巡抚张广泗等向清廷上 设立奋貍义学.疏,提出“贵州上下两游

7、新附苗膻二三千里,人户不下数百万”,“于抚 导绥戢之余,必当诱植彼之秀异者,教以服习礼义,庶几循次陶而后渐臻一道同风之效”。 并强调兴办义学,“课诲新附苗人子弟,实为振励苗殖之要务”。乾隆年间,社会秩序比较 安定,统治者认为“无知愚苗开其智巧,必将奸诈百出”,因此将少数民族地区义学“渐次 裁撤”,甚至无形取消,咸同苗民起义后,清朝又重新重视义学。贵州巡抚林肇元所上下 游苗貍新办苗弁义学疏,把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办义学,作为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后的三项 “善后急务”之一加以提倡(另两项为屯兵与新办苗弁)。与上述引文类似的记载,在明清两代地方官的奏疏和学佼的碑记中,可以说比比皆是, 充分说明了统洽者办学的

8、目的是十分明确的。2、特别重视培养统治阶级的继承人。首先,是对土司继承人的培养特别重视。元明以来,我国中央王朝采用土司制度统治贵 州的少数民族。土司制度兼指土司与土官两种制度。前者包括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这 些官职虽受封于中央,实际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后者包括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 是按照汉族地区行政制度设立昤,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的官职。土司制度,是中央政府在军 事征服或政治招抚后实行的“羁縻”政策和特殊的政治制度。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对少数民族 的统治,对直接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特别重视更重视土司继承人的教育。洪武十五年 ( 1382年),贵州普定军民府土知府者额到京城朝贡,回贵州前

9、向明太祖朱元章辞行,太祖 对他说:“今尔既还,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 化之事,他日学成而归,可以变土俗同于中国,岂不美哉丨”者额回贵州后,于次年逭其 子吉隆及营长之子阿里等人到京城入太学,受到朝廷优待,“饬令赐袭衣鞋袜” 洪武二封 建 教 育 制 度 在 贵 州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77 十八年( 1395年),户部知即张永清上言,说边夷土官不懂“三纲五常之道,宜设学校以教 其子弟”。太祖传谕礼部说:“边夷土官,皆世袭其职,鲜知礼义,治之则激,纵之则玩, 不预教之何由能化?其云南、四川边夷土官皆设儒学,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文,使知 君臣父子之义,而

10、无勃理争斗之事,亦安边之道也。”洪武二十三年,贵州、播州宣慰司并 所属宣抚司土官遣其子到京城入太学,明太祖专门降旨礼部给予优待。贵州著名女土司奢香 之子安的到京M入太学归来时,太祖还“赐之以三品服,并赐衣金带,白金300两, 钞50锭”。自明太祖在位时起直至明末,贵州土司送子弟到京城入太学者,不计其数。叨代还规定,凡土司子弟,都必须送到各级儒学读书习礼,不经过儒学读书习礼者,不 准承袭土司职务。弘治十六年( 1499年),巡抚贵州都御使钱钺奏称: “贵州土司渐被荃f 匕 百三十余年”,“但应袭子孙未知向学,请令宣慰、安抚等官应袭子孙十六以上者,俱送宣 慰司学充增广生员,使之读书习礼,有愿习举业

11、者,比军职子弟补麋贡出身”。“其不由儒 学读书习礼者,不听保袭”。朝廷将此奏章交兵部讨论,兵部奏复:“土官应袭子孙宜视近 例,十岁以上者,鸱送附近宣 慰 司 学或府州县学。”至袭职时则按饯钺的奏章办理。这一制 度一直沿袭至明末。明朝除注意土司子弟的培养外,对派驻贵州军队的官兵及其子女,以及地方官(指流 官)的子女的教育也极为重视。据弘治十八年505年)的统计,仅贵州一地,“武弁幼官 应袭官生”进入官学读书习礼者有近百人。另据陈敬宗建铜鼓卫学碑载,洪武三十卬 0397年),明军平定铜鼓(今锦屏县)#苗乱”后,为防止苗民再次起义,特设立铜鼓 卫,派军驻守。“朝廷虑其(指驻军)勇而无谋,乃敕建卫学,

12、选军士之俊秀者充弟子员, 设学官通知文武之学者,教之以七书韬略,经史太义,使知忠君孝亲,料敌制胜”,做到 “文武并用,作长久之道也”。秦京创修编桥卫学碑则称:编桥(今施-秉)“军卫子弟 多美秀”,所以特别设立卫学进行培养。以上两则碑记说明,明代开始在贵州设立卫学,主 要是培养驻军及其子弟。此外,从贵州明代培养出的优秀人才看,多数为外省来贵州官员的 子弟,本地土著居民的子弟很少。这也可以证明,明代在贵州兴办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 统治阶级的继承人。清代初期,对培养土司子弟仍很重视。改土归流后,土司已不复存在。清切对少放民族 地区的教育政策改为:一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兴办义学,吸收少数民族子女入学

13、I二是增 加各级官学学额和科举考试名额,对少数民族子苐进行特殊照顾,使他们有入学和中举的机 会。3、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很严。明清两代在贵州办学的目的,是用儒家思想“教化”贵州的少数民族,学习内容都是儒 家经典,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很严格。明太祖曾颁禁例8条于全国学校,令全国师生遵行。其 中特别规定:“军民一切利病,并不许学生建言”。以此使学生与社会的现实生活隔绝。清 代的各级官学和书院内,都塔礼部颁布的教条镌刻于石碑上立于校内,要求学生必须遵 守。教条规定:“生员之志,当学忠臣淸官”,“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 如有一言建白,以违旨论,黜革治罪”。“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所作文学,不许

14、 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治罪”。 78 贵 州 文 史 丛 刊清代对师生的思想控制,还表现在对书院和义学的态度上。清初,统治者耽心书浣的自 由讲学对其不利,对书院采取控制政策,限制其发展。雍正十一年( 1733年)后,又转而提 倡书院,但加强了官府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逐渐官学化,变成科举制度的附庸。对少数民 族地区义学,开始是提偈。乾隆年间,因怕少数民族识字以后,“以之习小说部书”,“徒 启奸匪之心,难取化导之效”,又转而取消。这些,都说明统治者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其 统治,一旦认为对其统治不利,就会加以限制二 、 明 代 及 清 代 前 期 的 学 校 教 育 制 度1,官 学中国的官学教育制

15、度确立于汉代,到唐代日臻完善。贵州地区最早的官学也始于唐代。 据遵义府志栽 t “正安州,州有旧学,遗址在唐都坝,相传为唐代建学处”。据郭子章齡 记称“齡之学自元始,有顺元路旖学,有阃州儒学”。明朝的吏部尚书王直写的学记 则称:“贵州去京师万里,实古荒脤之外,裔夷之区也”。“太祖高皇帝不鄙夷其民,既设 贵州宣慰司使抚治之,又欲使皆脤其善,诏立学校以教焉,由是贵州始有学。”关于贵州何 时并始有官学,这几则诂述是相互矛盾的。实事求是地看,元代以前的贵州地区,确有过办 学的记载,但为数不多,资料也不够翔实。办学数量多,且形成体系,应为明代。贵州逢立最早的官学,有洪武四年(1371年)建的永宁宣抚司儒

16、学(在今四川叙永) 洪武十三年(13S0年)建的播州宣慰司学(在今遵义)和普安安抚司学(在今盘县),洪武. 二十七年(13M年)建的贵州宣慰司学(今贵阳);洪武三十年(13町年)建的永宁宣抚司 九姓长官司儒学(今毕节威宁一带);永乐七年 4 9年)思南宣慰司学(今思南);洪武 年间建的安顺府学洪武四年0371年)建的贵州卫学(今贵阳);洪武二十七年( 1394年) 建的普定卫学今普定),洪武二十八年 395年)建的贵州前卫学(今贵阳);以及洪武 二十六年( 1393年)建的荔波县学(今荔波)。永乐十一年(U13年)贵州建省后,官学有 了更大的发展。明代规定,府、卫、州、县及宣慰司、宣抚司俱设官

17、学。据贵州省志教 育志统计,有明一代,贵州共建官学55所,其中宣慰司、宣抚司学6所,府学12所,卫 学23所 , 州 学 4所 ,县学10所 。官学的学额、课程等都有专门的规定。明末清初的历次战争,对贵州教育造成很大的破坏,清朝平定吴三桂的叛乱后,官学开 始得到恢复并有新的发展。康熙初年,贵州提督学政田雯疏请在永宁、独山、麻哈(今麻 江)、贵筑、普定、平越(今福泉)、都匀、镇远、安化(今德江)、龙泉(今凤岗)、铜 仁、永从(今从江)建学育才,得到清廷批准。以后,又陆续在各府、州、县、厅设立, 校。清代贵州共辖11府、40州县,均设有官学。清代中期以后,贵州的书院大都官学化,官学逐渐被书院所代替

18、2,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原是朝廷收藏、校勘图书的 地方,相当于后代的国家图书馆。后来书院逐渐发展成为讲学授徒的场所。至宋代,书院大 盛,正式成为一种学校制度。书院的活动主要是讲学,书院的负责人称为山长(后改称院封 建 教 育 制 度 在 贵 州 的 形 成 和 发 表 79 长贵州的书皖建立最早的是南宋绍兴年间在今沿河创建的峦塘书院、竹溪书院(后废)。明代贵州建省后,书院有较大发展。明弘治18年,贵州提学副使毛科在贵阳顺元路儒学故址 建文明书院。(另一说为:顺元路儒学教授何成录于元皇庆年间改顺元路儒学为文明书院, 笔者认为史料不足,另有专文论及,见贵州方志1

19、990年第六期对贵州教育史上两个问 题的看法。本文故不予采用 a )此后又陆续建立了贵阳府的阳明书院,程番府改贵阳文明 书院,阳府的中峰书院,正学书院,修文的龙岗书院,平越的石壁书院,偏桥卫的南山书 脘、兴文书院,石阡的明德书院,贵定的魁山书院,毕节的青书院,锏仁的铜江书院,镇 远的紫阳书院,黄平的月谭书院,都勻的鹤楼书院和南皋书院,黎平的天香书院,思南的汁 坤书院,为仁书院,中和书院等21所书院。另据地方史料记载,明代建立的还有天往的风山 书院、黄平的草亭书院等。上述书院中,以贵阳的文明书院和修文的龙岗书院最为有名。文明书院是当时贵州最大 的书院,有学生 2余人,设五经教读6人,分斋教授。正

20、德二年(1508年),中国古代大 教育 家 王 阳明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承(今修文)。他在修文创办龙岗书院,后受贵州提学副 使席书邀请,到贵阳文明书院主讲。席书亲自带学生到书院听课,并在各府、州、县选一批 优秀学生到贵阳向王阳明学习。王阳明在贵州讲学三年,弟子及再传弟子遍及全省各地,许 多人成为裘时的知名人士。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心学”,就是在贵州讲学期间提出来的。清初,统治者对书院的发展采取抑制政策。雍正十一年(173S年)清政府又下诏提俱书 皖。当年,将贵阳的阳明书院加以扩建,改名为贵山书院,院内藏书千卷,为当时贵州最大 书院。嘉庆五年( 1790年),又在贵阳南面建正习书院,又称南书院;在北

21、门外建正本书 院,又称北书院。各府、州、县也相继建立书院。至清末,全省书院发展至133所。清代书 院中,办得较好的,除贵阳三书院外,还有遵i的湘川书院,兴义的笔山书院等。贵阳三书 院前期教学均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培养的都是科举人才。近代教育家严修丨壬贵州学政期 间,对三书院开始进行改制。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严修亲自拟定学古书院(即南书 皖)改革章程,在全省范围内选择高才生48名入学学习,除学习传统课程外,开了数学课, 部分学生选学英文。学古书院后改名为经世学堂,是贵州新式学堂的萌芽。经世学堂的学生 中,大多数成了贵州各方面的杰出人才。其中,有辛亥革命烈士,贵州自治学社社长沖昌 祚,著

22、名画家姚华,中国高等工业学校的创办人邢端,贵州省第一任教育厅长周恭寿,民国 贵州通志主编任可澄等。遵义湘川书院在著名学者莫与俦主持下,造就了许多杰出人 物。其中有遵义府志的作者郑珍、莫友芝,清代著名外交家黎庶昌等。兴义笔山书院以 优厚的待遇聘请雷廷祯、姚华、徐天钗等著名学者任院长(山长),学院好学成风,成绩日 进。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该院13名学生赴贵阳投考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全部以前I 3名 的名次被录取,震动了全省教育界。该院学生出国留学者有曾任贵州省省长刘显治,曾任民 国时期交通部长、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等。光绪二十八年( 1907年),贵州巡抚邓华熙将贵山书院改为贵州大学堂,并下

23、令将各府 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书院改设小学堂。此后,贵州原有的书院陆续改为近代学制的中小 令堂。3、社学和义学 80 贵 州 文 史 丛 刊社学是明代和清代初期办在农村的学校,相当于后代的乡村学咬。贵州的义学和一I TiJ 义学含意不同。它是清代由官府办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子弟的学校。民国 贵州通志学校志义学部分的按语说:“书院之外有社学、有义学,凡汉人在乡之学 总曰社学,所以别于府州县在城之学也”,“朝廷为彝同(当时对少数民族泛指)设立之学 及府州县为彝捐立之学则曰义学,盖取革旧之义引于一道同风耳。如古州新誶,即设东苐义 学月寨义学是也”。明洪武八年(1375年),太祖下诏在全

24、国推行社学。在此之后,贵州各地办了许多社 学。据明嘉靖通志的记述,弘治十八年( 1505年)修建责阳文明书院时,贵阳当时在诚 儒学生员子弟仅(近)170人,武弁、幼官、应袭官生读书习礼仅(近)百人,社学21处, 习学童生仅(近)700人,选入书院肄业者仅(近)200人。近廊社学有仲家、蔡家、罗罗、 苗子,罗罗仅(近)百人。这段记载至少可以说明,社学确为在乡之学,进入社莩学习的艺 生中有相当数童的少数民族子女。同时从贵阳一地就有社学24处,学生近700名,可见当时 社学的墀棋是很可观的。可惜无确切的统计资料流传下来 3清初继 续 提 倡社学, 对 于社学经费的开支,社师的聘请和社师的待遇等,都有

25、明确的规 定。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下诏在全省兴办义学。此后,有关社学的记述逐渐减少,有 的把社学和义学混在一起。但总的看来,清代主要是提倡义学,至清末.全省义学共达3 00私 所。这些义学最早建于康熙、雍正年间,时兴时废,一直延续到清末改为学堂。.关于义学的情况,笔者另有专文记述(见贵州方志1990年第6期,对贵州汶ffii 上两个问题的看法)这里从略。以上三类学校都是由国家创办和管理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封建学校坟育体系,此外, 民间还有相当数量的私垫,在我省教育中也起了很大作用 3三 、 科 举 制 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创于隋,形成于唐,延续于清末,存在了 1300多年。唐、宋和元,贵

26、州 地区都有人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但正式在贵州推行科举考试则始于明代。明初,贵 州争学生员附.四川考试,洪熙元年(H25年),今贵州附试湖广|宣德四年(M29竿),又 令附云南乡试。多试名额开始为5名,到弘治七年(H 94年)増至19名。弘治十二年(1499 年),镇守声州总兵官东宁伯焦俊,巡按贵州监察御史张淳先后上奏说:“贵州 人 才 渐茲, 请自开乡试取士,不必附于云南”。未被批准。嘉靖九年(1530年),贵州思南人给琪中田 秋又上奏I “贵州原在西南,科场赴云南,生儒赴试最苦”,要求在贵州单独开科取士。按 察使辉士英,巡按御使王杏也上疏,主张贵州与云南分别开科。王杏的奏疏称贵州在永

27、乐十 一年建省后,所属府州县偏(遍)立学校,作养人才,今百五十年,礼义文化,溱溱与中 原等”。明廷将王杏的奏疏交礼部讨论,礼部的“议复”也说:“贵州文教淅恰,人才日 盛,科不乏人,近年被输苑台谏之选者,.往往文章气节与江萌才俊齐驱” 同 意 贵 州 建 立 .贡院,开设乡试。嘉靖十四年 535年),明廷正式批准云南货州两啓分别开科,云南乡试 名额 4名,贵州乡试名额25名,后増至30余名,贡士增至4g,淸代仍然继续在贵州推行科举制度,乡试名额顺治时为20名,以后多次增加,至乾隆吋 增至扣名。此外还有武举,也称武科。贵州武科乡试名额淸初约十二、三名,后逐渐增多,最 多 时 达 33名 ,贵州自明

28、裏靖十四年(1 535年)单独开科考试,至淸光绪三十二年(1 903年)废除科货 制度,科举制度共延续了 S?0年。元代以前,贵州地区中进士萏仅9人,明比屮进上#121人, 举人1 720余人,清代中进士者 61G人;武进士 1 3人;举人 310余人,1700余人。中状元 者3人其中曹维城(贵阳人)于康熙四十二年(17 2年)中武状元:赵以坰(货阳人)于 光绪十二年(1S S6年),夏同和(今麻江人)于光緒二十四年(1S 98年 ) 中 文 状 元 3中 进 士、举人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贵州教育在明代贵州独立开种后,较独之汗科以 前有了较大进步。四 、 教 育 行 政 机 构 的

29、建 立 和 加 强隋唐以 前 , 我 国 无 专 设 的 教 育 行 政 机 构 , 地 方 学 校 由 地 方 宫 兼 管 。 宋 代 开 设 逍 路 学官 , 后 又 设 诸 路 提 举 学 司 。 因 贵 州 当 时 无 省 一 级 的 行 政 机 构 , 故 无 省 一 级 的 教 疗 行 攻 组 织 。明 洪 武 十 五 年 (1 382年 ) 和 永 乐 十 一 年 ( 103年 ),先 后 设 贵 州 都 指 挥 使 司 和 迓 州 等 处 承 宣 布政 使 司 。 永 乐 十 四 年 , 设 贵 州 等 处 提 刑 按 察 使 司 。 三 司 的 建 立 , 标 志 着 明 韧

30、 在 货 州 t一 级的 统 治机构已经完 全 建 立 起 来 。 按 明 朝 的 制 度 , 提 刑 按 察 使 司 设 按 奈 使 一 员 , 副 使 四 员 , 艿 屮一 人 为 提 学 副 使 ,主 管 全 省 学 务 。 但 贵 州 建 省 后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内 未 设 提 学 副 使 , 贵 州 学 务 仍山 云 南 兼 管 9正 统 元 年 (15年 ),贵 州 始 特 置 学 校 官 。 专 使 提 督 学 政 , 景 帝 景 泰 元 年 ( 1450 年)罢 。 英 宗 天 顺 元 年 462年 ) 复 设 , 云 南 贵 州 共 一 提 学 官 。 成 化 六 年

31、 , 巡 抚 设 州 都 御史 秦敬奏: “贵 州 学 校 悉 由 云 南 提 调 兼 理 , 相 去 动 经 千 里 , 往 来 考 试 不 M, 乞 令 本 官 专 理 云I# 学 政 ”。 明 廷 同 意 了 秦 敬 的 请 求 。 但 在 此 之 后 , 贵 州 学 政 事 实 上 仍 由 云 南 1管 。 成 化 十 五年 ( 1482年 ),明 廷 升 云 南 按 察 使 司 合 事 黄 明 善 为 副 使 , “仍堤 调 云 南 贵 州 学 校 ”。 成 化 十八 年 (1 482年 ),又 任 命 何 俊 “督 云 南 贵 州 学 政 ”。 弘 治 四 年 ( 1的 1年 ),

32、巡 按 贵 州 监 察 御使 汪律又上奏:“ 贵 州 学 校 由 云 南 兼 领 ,地远不能偏(遍)励 , 请 改 命 贵 州 兵 备 副 使 代 竚 ”。 明 孝 宗将汪律的奏章 交 礼 部 讨 论 , 礼 部复议g意 汪 律 的 意 见 。 从 此 , 贵 州 学 政 方 由 本 省自 管 。私治十六年( 1503年 ),命 贵 州 按 察 副 使 毛 科 提 调 学 校 , 兼 理 屯 田 。 弘 治 十 八 年 5 5 年 ),始专设提学 谢 使 。 同 年 , 毛 科 在 贵 阳 忠 烈 桥 西 元 代 顺 元 路 儒 学 故 址 修 建 提 学 道 ,以 左 面 “创 文 明 书

33、院 陶 冶 士 子 ”, 右 面 “建 提 学 分 司 以 考 较 师 生 , 而 兼 理 庶 政 ”。 工 程 于 正 德二 年 ( 1507年 ) 竣 工 。 这 是 贵 州 最 早 的 专 管 教 育 的 衙 门 。贵 州 建 省 前 , 府 州 县 各 级 没 有 系 统 的 教 育 行 政 组 织 , 仅 个 别 地 方 有 学 官 的 设 置 。 明 代规 定 , 府 、 卫 设 教 授 , 州 设 学 正 , 县 设 教 谕 , 均 设 训 导 。 嘉 靖 撤 训 导 。 明 代 的 教 授 、 学 正 和 教 谕 , 既 是 当 地 儒 学 教 师 , 又 是 学 官 , 分

34、别 主 管 府 州 县 的 学 务 。 据 明 嘉 靖 贵 州 通 志 记 载 , 贵 州 明 代 共 有 8府 、 13卫 、 1州 、 1县 和 1司 ( 宣 慰 使 司 ) 设 了 学 官 , 共 设 儒 学 教 授 23人 , 学 正 1人 , 教 谕 1人 , 训 导 25人 。清 代 的 教 育 行 政 管 理 机 构 基 本 沿 袭 明 制 。 清 初 省 级 管 理 学 政 拉 宫 员 称 提 督 学 道 , 康 熙竿 间 改 为 提 督 学 政 , 简 称 学 政 。 府 、 州 、 县 的 设 置 规 定 为 , 府 、 卫 备 设 教 授 一 员 |州 、 县 大 学 (

35、指 规 模 ) 设 学 正 、 教 谕 一 员 , 小 学 设 训 导 一员。光绪三十 二 年 ( 1906年 ) 废 科 举 后 省 改 称 提 学 使 司 , 县 均 改 称 劝 学 所 。总 的 看 来 , 明 朝 的 统 治 势 力 进 入 贵 州 以 后 , 特 別 是 贵 州 建 省 以 后 , 统 治 者 对 兴 办 教 育比 82 贵 州 文 史 丛 刊较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当时贵州省情的特殊政策。同时,明清两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贵 州的统治,都从中原和江南地区派了大量人才到贵州作池方官,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因茯f朝 廷被贬谪到贵州(如王阳明)这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是当时的泡学之:t

36、,他们在贵州提俱 儒学,举办官学和书院,对贵州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 3由于政府的提眉,外来知识分子的(S 进,加上贵州各族人民的努力,至明代中期,封建教育制度和校为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已在 贵州建立起来。虽然统治者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洽,受教育者也多为土司、官吏和富贵人 家子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教育事业的发昆,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得以在贵 州广为传播,成为当时的主导思想 3同时,一方面是外地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进入贵 州,另一方面贵州也有大量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外出到全国各地,这便更进一步 加强了贵州和祖国其他地K的联系。这些,在客观上对增强民族闭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 贵

37、州社会经济发展,都起了良好的作用。资任编辑 黄寅璘(上接第7 4页)据。学术界对唐宋时期在贵州境内彝族曾经建立的罗殿国和罗施鬼国,由于汉文史志记载简略 又多杂乱,不易梳理成章,因此,罗殿国或罗施鬼国是不同的两个地方政杈?还是一个地方 攻权的两种不同称谓?或只有罗施鬼国而否定罗殿国的存在?或认为罗殿国即后之水西地区 的罗甸国等等,聚众纷纭,争论颇多。现在看来应该肯定:元代以前的贵州西部地区,早已 存在着葬族统治家族所建立的两个较大势力的地方政权 。 一 个是以今大方县为中心的彝族德 蹿氏统治家族为核心建立的“阿者蔺”,彝称“慕俄格”,史称罗施鬼国,其后裔为水西安 氏个是以今安顺市为中心的彝族德布氏统治家族为核心建立的“播勒大革”,葬称“娄 娄俄格”史称罗殿国,其后裔一支为富沅海氏,一支为普底黄氏。否认罗殿国地方政权的 存在是不符合于历史事实,M把罗殿固和罗施鬼国混为一谈,亦是泾渭不分,只是罗殿国名 自元以后便已消失,一蹶不振。责任编辑 史继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