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风特点]杜甫的诗风.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085225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风特点]杜甫的诗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杜甫诗风特点]杜甫的诗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风特点]杜甫的诗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风特点]杜甫的诗风.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杜甫诗风特点杜甫诗风特点 杜甫的诗风杜甫的诗风一: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杜甫诗风格成因的探讨导语: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最具有特征性的、也是杜甫自己提出并为评论者所公认的是“沉郁顿挫”。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有其坚实的思想、情感和现实基础。杜甫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都是源自儒家仁政思想,杜甫的理想模式仍是儒家的政治模式。在他的诗中病树、桔楠、桔棕、古塞、秋云。甚至高江、急峡、危城、孤舟、啼猿、翔鸟、落花、寒月以及那辛苦的织女、堂前扑枣的老妇、重负下呻吟的老农、新婚离别的夫妻、那巧取豪夺的官吏、骄横跋扈的将军、粗暴无礼的恶少、长安水边的丽人都成为颇能代表杜诗风格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杜甫

2、对中兴济世的期盼,对混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同情,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和对博施济众的赞美。杜甫现存诗千余首,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诗人将自己的个人生活与国家、百姓的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一生都怀着爱国的热忱,“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诗人对祖国是何等热爱;“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诸将),诗人对祖国前途是何等忧虑;“必若救疮痍,应先去蟊贼”(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这是诗人为力挽国运、拯救人民而开出的药方:“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这是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厚望。公元 759 年是安

3、史之乱爆发的第五年,虽然失地已收复,但战乱并未平息,国家仍未安定,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当中。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杜甫时时关注着平叛战争。在西行秦州前夕,他先后写下了洗别马、“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等关注平叛战争的诗篇,对国家走向统一表示了关注之情。除了赤诚的爱国之情,忧民之情同样在杜甫诗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例如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其八。第 1页 共 6页诗人来到秦州,看到奉诏从金微调来的士兵为解御河北的叛军而“赴沧海”。当他目睹“士苦形骸黑”时,便对长途跋涉的士兵表示同情,于是在结尾写道“那堪往来戍,恨解邺城围”。战乱是乱世的主要特征,它与和谐社会是根

4、本对立的,用诗歌反映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希望国泰民安的心愿。他的兵车行在“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的无奈及沉重的叹息中传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战争的厌恶之情,又用士卒“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的血泪控诉,揭示了战争给后方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这些诗句字里行间。都传达出作者对深受战争之苦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价值的深深疑虑。可以说“万方多难”的时代,“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又一重要原因。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因痛失亲人而肝肠寸断,因自己颠沛的遭遇而唏嘘不已的情怀,在很多诗中都得

5、到了明显的体现,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因素对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的重要影响。我们看杜甫的登高一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潦倒窘迫的人生之痛和多事不宁的家国之忧。在苍茫邈远、空阔无依的天地之间,诗人让一个“百年多病”、“万里悲秋”的孤苦老人蹒跚地走了出来。“万里”可见诗人漂泊流落之远;“作客”照应“万里”,再用一个“常”字,可见诗人滞流异乡时间之久:“悲秋”透出诗人内心的感伤;“百年”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一个“病”字再加一个“多”字,表明诗人身体衰弱,已是风烛残年;“独登台

6、”则足见诗人之孤独与行走之蹒跚艰难。杜诗中登高望秋兴叹的形象,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两千多年前那个形容枯槁、衣衫褴褛、行吟于泽畔的屈子。诗人就像强劲的秋风里高挂在枝头摇曳着的一片枯黄的树叶,真担心他随时都有被吹下来的危险。诗中写尽了诗人自己第 2页 共 6页的苦况,可以说这种人生之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认为,杜甫视诗歌为生命,他的诗歌也与其个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休戚相关。为了排遣他对于不合理社会的愤怒与不平,宣泄在生活中、思想上长期蕴蓄的内在矛盾以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他最终形成了这种“沉郁顿挫”的诗风。可以说,历史成就了杜甫的“沉郁顿挫”,也成就了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地位。二

7、:杜甫的诗风杜甫的名句集锦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4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5 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8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9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0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1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14

8、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15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17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18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19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第 3页 共 6页 2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2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2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2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25 露从今夜白

9、,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三:杜甫的诗风李白杜甫李贺的诗风诗风指诗歌的风格和形式。亦指一定历史时期中,诗歌创作的倾向。下面是关于李白杜甫李贺的诗风的内容,欢迎阅读!李白的诗风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长安 3 年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

10、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

11、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第 4页 共 6页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他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

12、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虽然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杜甫的诗风诗风沉

13、郁顿挫,忧国忧民。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第 5页 共 6页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

14、的“诗圣”的地位。李贺的诗风 1、怪诞想象,幽凄意象 2、内涵丰富,探求生命李贺性情孤僻,一生短暂,阅历不广致使缺乏对现实深刻的认识,却因才气高,天资聪颖,使他即使缺乏游历经验仍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写出令人惊叹的诗篇。除了怪诞的想象,还有幽凄的意象。李贺与一般的唐代诗人不同,他喜欢使用死、鬼等阴森的字眼来营造凄凉的氛围。李贺的凄凉与其他人的不同,他的凄凉源于自己人生的失意与心灵的负重,从而形成一种人生中的凄凉。这种凄凉被物化为或对景致的凄凉描写,或为心灵的怨怼等众多形式。李贺的诗歌除了那些不同于以往诗人的想象与意象,还拥有丰富的内涵以及对生命的哲学思索与探求。李贺诗歌中有对于生命有限与无限的探索,对死与生的探求以及对生命的渴望与理想等等不同的方面但都是对同一主题的思考生命。李贺体弱多病,穷困潦倒,生命短暂,因此在面对死亡这个问题的时候比一般人更为敏感脆弱。宇宙时光的广袤无垠与个人人生的短暂渺小的矛盾使李贺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理智的思考分析,他只能将自己全部都投入其中,以此来进行充满的苦痛与激情的探索。李贺他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中,存诗二百余首,其中大多数都有离奇的想象与令人慨叹的哲思。他虽存诗不多,但大多数都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佳作。第 6页 共 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