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纯宇《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pdf

上传人:pei****hi 文档编号:606916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16.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纯宇《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韩纯宇《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纯宇《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pdf(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姓名:韩纯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袁仄20081201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摘要纵观历史,汉族人民在结婚时所穿的彩绣大红吉服、凤冠霞帔、大红盖头等婚礼服饰其实在明代才有了明确的定制并且一直沿用至清代和民国初期。明代的婚礼服饰奠定了此后500年汉族新妇结婚时穿凤冠霞帔、大红吉服等婚礼服饰的基本形制,但是在近现代随着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中国的传统婚俗文化遭遇了异常的变动,随之而来的是汉族传统婚礼服饰也消失殆尽。时至今日,中式传统婚礼和中式传统婚礼服饰又受到了青睐但是却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汉

2、族传统婚礼服饰究竟应该追溯到什么朝代才能算是传统的婚礼服饰。对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的变迁进行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现代人了解汉族传统婚礼服,并对传统的汉民族婚礼服饰的设计有所指导和启发。关键词:汉族传统婚礼服凤冠霞帔婚礼服饰Sm肘DRED YEARsEVoLUTIoNoF WEDDING DRESSES INAN NATIONALITYFRoM MING DYNASTY To ToDAYAbstractIn Chinese history,the embroidered red dresses,the phoenix coronet&colorfulembroidered capes and

3、the red head kerchiefs that Han people wore on their wedding ceremonywere customizedmade in Qing dynasty and early MinguoThe wedding dresses in Ming dynastymade the phoenix coronet&colorful embroidered capes and the red heaui kerchiefs,etcpopularin Han dynasty for 500 yearsBut the New Cultural revol

4、ution,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opening reform in recent and contemporary ages mad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culturechange a lot,and some are almost disappearedToday,the 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andtraditional wedding dresses became popular,but the confusion is which dynasty that the

5、Chinesetraditional wedding dresses of Han nationality Can be dated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traditional wedding dresses from Ming dynasty to today is to make modem people know more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dresses of Han nationality,to enlighten the designers todayand make them creati

6、ve and thoughtful to design 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dressesKey words:Traditional wedding dresses in Han nationality;The phoenix coronet&colorfulembroidered cape;wedding accessories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7、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转忽刍 日期:z耖口子年7月 7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服装学院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服装学院。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鸣争绝字 日期:勿秒睥 日FJ期:加口矿年J

8、二月f日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绪 论自古以来,婚姻为人伦之首, 礼记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古人对婚礼的态度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而婚礼就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被社会承认的仪式。中国古代的婚礼,讲究“先之以媒聘,继之以礼物”。自周代起就有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道程序,谓之“六礼”。除了三书六礼等从谈婚、订婚到成亲等过程的礼仪程序,古人还对其举行婚姻大礼的服饰也有严格的要求。婚礼服作为民俗服饰的一种在婚礼习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衣衫的沿革映现百年春秋,从婚服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华夏婚礼风貌乃至整个服饰文化风貌的演

9、变。在服饰文化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既有传承延续,又不断地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服饰文化特征。从婚服的发展来看,婚礼经历了一个从庄严到喜庆,从理想到世俗的过程。婚礼服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其形制总是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一系列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衣冠仪礼渐渐升华成为一个文明的象征。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日华,大国日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而悠悠几千年的华夷大防,衣冠除了标识尊卑等级

10、外,自然也见证了民族更易、文明起落。一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制约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也会形成相应的文化环境,生长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果实。而一定形态的文化脱颖而出、成长壮大以后,又会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因素,成为人们生存环境的一种有机组成部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显然,地域等自然条件对民俗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民俗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风俗。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汉族传统婚礼服,以明代以及此后的汉族民间婚礼服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女式婚礼服为主。在地域的选择上以浙江、江苏、上海一带为主要调研地区,浙江、江苏盛产丝绸,是传统婚礼服饰的原材料基地,浙江宁海有凤冠霞帔的

11、传说,有婚嫁的十里红妆博物馆。l绪论而上海在民国时期“十里洋场”的繁华盛世对于婚礼服饰的迅速西化影响甚大。纵观世界大多数的民族,虽然在现代生活中都穿着现代的西化服饰,但在婚礼等重大活动中仍然会穿本民族传统的服饰,尤其是在结婚等重大的庆典日子。作为民族服饰,它的基本作用是象征性的,是标志、是符号,是文化品而非日用品。放眼当今世界,民族服饰大多是以礼仪、传统的面貌出现的,跟日常服饰有着本质的区别,成为独立的一大体系。大多数的民族仍然保留了这些传统的服饰文化,如苏格兰、俄罗斯、阿拉伯、印度、蒙古、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缅甸等就是极好的例证,更不用说印第安、非洲等土著民族仍然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我们近

12、看中国国内的民族,55个少数民族在传统的节庆日、活动日里,每个民族都会虔诚地从衣橱里拿出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唯有汉民族曾经拥有而现在一无所有。在近现代随着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异常的变动,随之而来的是汉族的婚礼服饰文化也消失殆尽。一方面,海外华人华侨及港台同胞的历史观念模糊,将父祖们穿的清代长袍马褂亲切地称为唐装,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华侨及港台同胞对唐装的理解影响到内陆传媒,加之一些权威电视传媒的以讹传讹,误将清代满洲旗服、马褂及其改良服饰称为唐装。众口铄金,天下人皆以谬为是,今天国人心目中的唐装概念己面目全非,绝非中国的主体民族一汉族的传统服饰了

13、。现在的年轻人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传统婚礼服原有的面貌,他们怀着对外部世界的热望宽容地对待着一切外来文化,包括欧式的婚礼和欧式的礼服。令人警惕的是当服饰消费的“舶来化引发民族个性的丧失达到极致时,就有可能引起国人对民族传统丧失信心。推广汉族传统婚礼服饰可以重建民族认识、民族信心,彰显民族特色、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传承和民族传统。这就是研究汉族婚礼服饰的原因。在年代的选择上,由于明代奠定了此后500年的汉民族新妇的凤冠霞帔的婚礼服形制并且一直沿用至清和民国初期,民间结婚办喜事时,绝大多数的汉族新人们都会穿上这种传统的婚礼服举办婚礼,汉族传统婚礼服的消失也只是近100年的时间。因而从明代开始

14、研究汉民族婚礼服饰极具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物研究法对明代以后的中国传统婚礼服的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明代开始分朝代论述各个时期的婚服变迁。其研究价值在于透过汉民族纷繁绚丽的婚服演变的历史,为汉民族的婚礼服饰收寻一些实在的文化内涵。本课题结合社会学、史学和民俗学等理论和方法来展开汉民族婚礼服演变的轮廓和细部,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富的服饰文化宝库,为设计工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设计思路,试图弘扬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精髓,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汉民族服饰文化历史悠远流长,这种兼有历史和文物双重价值的服饰语言浩如烟海,想要领略一番古代中国人衣着服饰的风貌并

15、探寻其变化发展的轨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显得重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灿烂服饰文化,研究和保护我们的服饰文化遗产,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虽然我的课题研究对于浩瀚的服饰文化研究来说只是茫茫沧海之一粟,我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第1章明代汉人婚服的基本形制第1章明代汉人婚服的基本形制我们现今最熟悉的汉族婚LN恐怕就是彩绣龙凤的大红吉服、凤冠霞帔、大红盖头,恐怕很少人知道,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婚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缥红色,并且这种主流的婚服色系一直持续到隋唐以前。发展到南北朝时还一度出现过白色的礼服,到了宋代,宫廷

16、命妇们的六种礼服中,婚服是青色的。我们所熟悉的大红婚服其实到了明代才有明确的定制。明太祖朱元璋逐蒙古人回漠北、在应天府(南京)建国,先后降服了散布各方的政权,江山终归一统后,便着手摒除外族服饰、兴复华夏衣冠之工程,下令易回华夏之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1这项繁冗复杂的制度的制定甚至持续到永乐等几位明帝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十四史中明史舆服志最为细致,且修订不断,甚至细到不同等级命妇霞帔的色彩纹样坠形、凤冠上的花树翡翠真珠。遥想中古以前那些抽象飘逸的衣裳,猛然发觉我们的民族审美已由写意从容转为一个苛求细节的境况。在这样的前提下,明代的婚礼服也有了较为明确的定制。11新妇婚礼服饰的基本形

17、制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问,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新嫁娘则用凤冠霞帔。 清稗类抄中关于明代新郎、新娘的婚礼服饰的描述如下: “凤冠为古时妇人至尊贵之首饰,汉代惟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之首服,饰以凤凰。其后代有沿革,或九龙四凤,或九翠四凤,皆后妃之服。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然续通典所载,则日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所谓凤冠霞帔,于典制实无明文也。“意为明代的新郎可穿九品官服,新1明史卷002本纪第二太祖二。4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娘结婚时可使用凤冠霞帔,但是这种“假借“是没有明文规定的。明朝服饰等级制度确立以后

18、,就被作为一朝的典章制度,并写入大明律与大诰,官吏军民均须遵守,不得违例越级穿戴服饰2。这套服饰等级制度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为赤色。官吏军民的服装从头上的巾帽,直至脚下的靴鞋,都有一定的规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屡次申述服饰禁例,一旦发现有人违犯就严惩不怠。冠霞帔既然是后妃命妇之服却何以会被允许为民间女子所穿戴呢?对此,民间流传着几个传说。在浙江宁海流传的一个故事说凤冠霞帔是南宋康王赵构特许给民间女子的殊荣,这种风俗遍及浙江各地,这就是人们所美誉的“浙江女子尽封王“的故事。另一个故事认为凤冠霞帔用于民间女子的婚嫁是明太祖朱元璋特许的恩典。在这个传说中认为“凤冠的名称来自于“凤阳的凤字,这

19、个说法有些不符合史实,因为早在晋人王嘉的拾遗记中就已有关于凤冠的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关于凤冠霞帔得以在民间女子婚嫁中使用,其中一定是得到皇室的承诺或默许的。111新妇婚丰LHJ,色尚赤明代的服饰审美有了微妙的变化。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定冕服,而强调实用主义的朱元璋则指示礼服不可过繁,于是明史舆服志有了这样的记载: “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洪武三年,礼部官员搬出了服色五德说,认为明以火德王天下,应尚赤。也有人认为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而新妇的婚服也从此开始以红色为主色调,并且红色也逐渐成为中国人极偏好

20、的色彩,直到今天,我们的传统节日盛典中使用的颜色仍是一片耀眼的红色。112凤冠今天博物馆中陈列的凤冠样式是预选用金银做成顶圆框形的帽子,再用做成花树的金花固定在帽上,并增加龙凤等装饰物。其实凤冠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当时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参加祭祀,头上都簪有以翡翠等做成的凤凰形饰物,但这种饰物不是缀在冠上,而是安插在巾帼之中。这种凤凰饰首的风气,实为后世凤冠的2如大诰规定,臣民百姓的服饰、首饰,都不得“僭分”。如果有人违制使用服饰、首饰,事发到官,使用者和制造要被“坐以重罪”。第l章明代汉人婚服的基本形镧溢觞。凤冠的名称早已产生,在晋人王嘉的拾道记中就有关于凤冠的记载,正

21、式把凤冠确定为礼服并将其纳入。冠服制度是宋代以后的事情。宋代后妃在受册、朝谒等隆重场合都藏凤冠冠上饰有九龙四凤,另有首饰花九株,小花若干,冠下附两博鬟。明代龙凤冠有两种形式z一种是皇后的龙凤冠,缀九龙四凤,平常服饰冠上也有两只珠翠凤凰。图1为定陵出土明代皇后凤冠。妃娘的凤冠不能有龙,只可饰风,另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最的彩冠,不得缀有龙凤,只能缀珠翟、花镊等饰物,也可称其为凤冠。龙凤翟的冠服,只能为贵族命妇享用,但由于有一种。摄盛”制度,婚嫁时平民也可穿用末等命妇之服。所以明代的凤冠、霞帔成为流行在投族民问的婚礼服饰。所谓的末等命妇之服即九品命妇之服,明洪武二十六年所定九品冠的饰物为珠翟二个,珠月桂开头二个,珠半开者六个,翠云二十四片,翠月桂叶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缀抹金铌宝锢花八个,抹金银翟二个。口衔珠结二个。图2为今人仿制的饰有珠翟的凤冠。图l定陵出土明代皇后凤冠 图2今人仿制饰有珠翟的凤冠霞帔大约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开始盛行,当时道教教主多以“霞帔4做为法衣。唐朝皇帝信奉道教敬重道主,就叫宫中的妇女也穿霞帔。自居易的冕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摇冠4的形容。后来因为帔子看起来美如彩霞,故有霞帔之称。后来习俗逐渐演变,到了宋代,霞帔成为后妃常服以及命妇礼服的一种配饰,并随品级高低在刺绣纹样上有所不同。到了明代,后妃和百官的妻子都穿用霞帔,只是后妃用朱色、金线,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