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用中医术语解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058742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常用中医术语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最新常用中医术语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常用中医术语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常用中医术语解读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用中医术语解读提纲提纲l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常用中医诊断术语l常用中医内科术语l常用中医治则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营气 从现代分析,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卫气:指防卫免疫体系。包括机体屏障、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六气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l六淫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当六气发生太过

2、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六气,便称为“六淫”。l六淫致病的特点六淫致病的特点: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2.六淫邪气即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4.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之说,其所致的疾病,称为“外感病”。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疠气:是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病邪。或称“疫疠之气”。l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病情危

3、重;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l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腮腺炎等。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称“七情”。l五志五志:“七情”中的“怒、喜、思、忧、恐”为五志。l五志与五脏有密切的联系。内经有“怒伤肝,喜伤心,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痰痰:狭义的痰:狭义的痰: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可吐出的痰。广义的痰广义的痰:主要是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

4、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这种液体一般不咯出,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痰痰l某人周身皮下出现结节或肿块,经细胞学检查并非恶性肿瘤。称为“痰核痰核”。如常见到的颈淋巴结核、皮下脂肪瘤等。中医按化痰散结医治可起效。l有人常年头痛、头重如裹,闷重不适,遇阴冷天病证更为严重,舌苔白腻,厌食油腻和多饮水,称为“痰厥头痛”或“痰湿头痛痰湿头痛”。这类病人中,有的血压较高,但长期服降压药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头重、头痛的症状得不到改善。如果按中医化痰的方法治疗症状则可很快消失。l有的人皮肤溃疡、糜烂,常年渗流黏稠痰水,但不特别瘙痒、灼热,这就是

5、“流痰流痰”之证。这种病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以化痰为大法,却可收到满意的效果。l梅核气梅核气:是痰气阻滞于咽喉,多因情志抑郁不畅所引起。治疗这种病也要化痰解郁,方可收效。l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饮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悬饮、溢饮溢饮、支饮支饮等区分。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瘀血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l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l体内的血栓血栓、脑出血及脑外伤所导致的颅内积血等颅内积

6、血等均为瘀血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瘀血证的特点:瘀血证的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肌肤局部,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在望诊方面,久瘀则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常用中医基础术语常用中医基础术语l气滞气滞:气机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如肝气淤滞。l气逆气逆:气上升太过或降之不及。如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上逆等。l中气下陷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导致内脏位置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

7、脱肛等。l气随血脱、气随津脱气随血脱、气随津脱:因大出血、大汗、大量呕吐腹泻导致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全身软瘫、脉微欲绝之症。相当于失血、脱水导致的休克。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l恶寒与畏寒:项目恶恶 寒寒畏畏 寒寒症状无风自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缓解经常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病性表寒证虚寒证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l恶寒发热:恶寒与发热并见。l但寒不热:只怕冷而不感到发热。l但热不寒:病人只感觉发热而不怕冷。l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l八纲与八纲辨证:八纲与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8、之一。八纲辨证:中医通过四诊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辨别疾病的病位深浅、病邪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l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项目表证表证里证里证病因病因外感六淫邪气表证如里或内伤病病位病位皮毛、肌表脏腑 表现表现发热恶寒、头身痛,鼻塞流涕,咽痒咳嗽,苔薄白,脉浮。壮热烦渴,加相应脏腑症状,加舌苔黄或白厚腻,脉沉。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l寒热辨证:是辨疾病性质的纲领寒热辨证:是辨疾病性质的纲领。寒热 口渴面色四肢二便舌象脉象寒寒证证恶寒喜热不渴 白 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9、舌淡苔白腻迟或紧热热证证恶热喜冷渴喜热饮红赤热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数l虚实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虚证虚证实证实证气气肺气虚:气喘息短,自汗,言语无力。中气虚:肢冷,腹胀不欲食,大便溏或泄。肺气实:胸闷,痰多气壅不得卧。胃气实:中满、嘈杂、嗳气吞酸。肠气实:腹胀痛、便秘或下痢脓血。肝气实:头痛目眩。血血唇淡面白、心烦不寐、精神萎靡,津液不足、夜热盗汗、筋惕肉瞬,手足瘛纵。各种淤血证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l虚实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证实证五脏心虚:心虚多悲。肝虚:目干涩,或阴囊缩等。脾虚:四肢软弱,饮食不化,脘腹痞满。肺虚:少气息

10、微,皮毛不泽。肾虚:头昏眼花,腰膝酸软,小便失禁或不通,遗精,五更泻泄。心实:神志失常,嬉笑不休。肝实:两胁、少腹痛,多怒等。脾实:腹胀满便秘。肺实:气逆咳喘。肾实:下焦癃闭,或痛或胀。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l阴阳辨证: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四诊阴证阴证阳证阳证望望面色苍白而暗淡,身重倦卧,卷怠无力,萎靡不振,舌淡白而胖,苔润滑。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舌红,苔黄。闻闻语声低微,呼吸怯懦,气短。烦躁多语,声高有力,呼吸气粗,喘促痰鸣。问问饮食减少,口中无味,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恶食,口干,烦渴喜饮,小便短赤。切切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

11、涩无力。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象洪大滑实。中医诊断常用术语中医诊断常用术语l亡阴与亡阳亡阴与亡阳:是疾病的危险证候。多见于高热大汗、吐泻过度、失血过多的情况下。征候诊断汗四肢舌脉其他亡阴亡阴(高渗脱(高渗脱水)水)汗热,味咸温和红干洪实或躁急,肌热,气粗,渴喜饮冷亡阳亡阳(低血容(低血容量休克)量休克)汗冷,味淡厥冷白润微细欲绝肌冷,气微,不渴,喜热饮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喘证:1、是指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组疾病。2、它不单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也可以因其他疾病影响到肺脏。如急性左心衰、肾功能衰竭等均可出现呼吸困难。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

12、l喘脱:1、属危险征候。2、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伴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口唇青紫,汗出如油,四肢厥冷,脉浮大无根,或微细欲绝。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本病应与西医中的慢支肺气肿、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等相等同。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肺系疾病常用治法:宣肺,肃肺;温肺,清肺,润肺;补肺,纳气;疏风散寒,疏风清热,清热化痰,滋阴润肺,化痰平喘,纳气定喘,温肾健脾,化饮利水。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

13、术语l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见于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以及心脏神经心律失常,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官能症。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胸痹:指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即心绞痛即心绞痛。l真心痛:灵枢厥论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真心痛是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

14、或结代等危重证候。即急性心肌梗死。即急性心肌梗死。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不寐:也称失眠。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l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昏厥时间较短,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相相当于西医的血管晕厥、低血压晕厥、排尿性晕厥,以及当于西医的血管晕厥、低血压晕厥、排尿性晕厥,以及心原性晕厥。心原性晕厥。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厥证与中风,痫证的鉴别:病名相同点 不同点厥证突然昏迷多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口眼歪斜,手足偏废,也无四肢抽搐等症。中风突然昏迷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15、清醒后多有后遗症。痫证突然昏迷伴有四肢抽搐,多吐涎沫,或发出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心系疾病常用治法:补血益气,安神定志;温补心阳,定悸安神;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理气通络;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噎膈: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该病可见于西医中的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道贲门失弛缓症、食道炎、食道狭窄、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疫毒痢:发病急骤,痢下

16、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甚,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为表现的一种危急重症。本病见于西医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主要特征。黄疸与萎黄的鉴别:黄疸与萎黄的鉴别:黄疸萎黄症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病因病机病因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病机为湿热滞脾、肝胆失疏、胆汁外溢。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鼓胀: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

17、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本病类似于西医的肝硬化腹水。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眩晕: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本病见于西医的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本病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相当,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中经络与中脏腑鉴别:中经络一般无

18、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即中脏腑有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而中经络无意识障碍。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淋证: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分气淋、血淋、热淋、膏淋、石淋、劳淋。本病类似于西医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尿道综合征等疾病。中医内科常用术语中医内科常用术语l癃闭: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其中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本病类似于西医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前列腺增生、膀胱括约肌痉挛、脊髓炎、尿路结石等出现的尿潴留,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