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56288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8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8单元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语言家园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目标导航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 .能从词语的“家族”和“系统”出发,不断积累丰富词语, 关注生活中出现的新词语,自觉积累词语。2 .了解常见古今异义词词义的不同,能结合典型例句理解词义 演变的常见类型和常用多义词词义之间的关系。3 .学会从词义、色彩等角度辨析具体语境中词义的细微差异。1 .词语的积累方法。2 .古今异义词。3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3i::知识精讲任务一丰富词语积累一、语言知识.语素(1)定义:最小的语音、语义结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2)构词方式:素词式语构方的上我正妻L 一个汉字就能表达意思。如“天

2、” I串日下片系八人”“跑”乙红”“民”“朋”“思”,、由两个字合起来才有意思的词组成,双音节语素如“琵琶”“乒乓”“沉着”“蜻蜓”“娱 蚣”“干部”沙发”由两个字以上合起来才有意思的词组多音节语素力成如“喜马拉雅”“法兰克福”“奥林 匹克”“白兰地” “淅淅沥沥”1 .词语定义: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是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 合而被追捧。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 的码头。某品牌

3、的创始人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间店 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 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 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 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为倡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A. B. C. D.【答案】D【解析】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本句中用来指文章,使用对象错误。过 门不入:路过

4、家门却不进去。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本句中用于邮轮途经香港,望文生义, 使用错误。“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本句使用正 确。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长流。后比喻人节操高尚,影响深远。也用来比喻情 意深厚。本句使用正确。遇人不淑:本指女子所嫁的人不好,也泛指所结交的人不好。洁身 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本句使用 正确。2.以下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是职场新人,很多规矩都不懂,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B.年前回乡,给您捎带了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望笑纳。C.此行承蒙雅爱,全程叨陪,

5、设宴款待,盛情厚意,不胜感激。D.欣闻兄台喜得麟儿,衷心祝愿贵公子健康聪明,茁壮成长。【答案】C【解析】从“承蒙雅爱”“不胜感激”可看出,此句交际用语是为感谢他人的招待而用的,但“叨 陪” 一词是指荣幸地陪侍,是谦辞。在此不合语境。可用“全程陪同”。3. (2020 南京高一检测)对下面语段的主旨观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如今,许多年轻人沉陷“美颜”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一味追求完美,却忽视了对自己的认知, 照片可以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而真实的面目无法改变,真实的虚妄在于对现实和幻想的混淆。而 你就是你,那个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A.浮华年代,真实不再。B.真实之美,美在它的坦诚和率真。C.人的

6、颜值与其价值不成正比。D.真实生活正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答案】B【解析】“沉陷”“不能自拔”“一味追求完美”“忽视了对自己的认知”“真实的虚妄在于 对现实和幻想的混淆”等词句指出了许多年轻人“美颜”的虚假性,”真实的面目无法改变”“你就是你,那个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等词句说明了 “真实面目”的不可欺骗性。可见,文段 强调了 “真实就是一种美”,年轻人要“反美颜”,懂得坦诚率真地对待自己的容颜。4 .阅读下面一段话,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强调的两种研究方向的着眼点。(5分)语言是经常在变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短时间内看不出,时间 长了就明显了。因此在对某一种语言进行研讨时

7、,必须明确是在研究它的现状还是研究它的历 史。第一个强调语言的共时研究(主要指当代)和历时研究的区别的语言学家是瑞士的索绪尔, 他这个主张对后来的语言研究影响很大。可是有一点是索绪尔当时没怎么强调而是后来的语言 学家加以发挥的,那就是历时的研究是以假设干个共时的断面研究为基础的。这个认识对于汉语 研究特别重要,因为直到不久以前,还有很多人把“古代汉语”当作一个单纯的东西来论述。 答:【答案】历时研究着眼于研究语言古今差异,共时研究着眼于弄清某种语言的特点。【解析】语言的历时研究着眼于纵向比拟,而语言的共时研究着眼于横向的、综合和分析、比拟。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8、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6分)鸡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说文解字说它是“知时畜也”。“知时畜”指的是,所以我国一直有“雄鸡报晓”的说法。雄鸡报晓又称“金鸡 报晓”,这是因为作为十二生肖的鸡,“酉”按阴阳五行 属“金”,于是便产生了 “金鸡” 一说。任何动物的本能原本无所谓好坏,但自从战国“四公子” 之一孟尝君门下的两名门客装鸡扮狗,偷盗狐裘,骗开城门之后,便成了人们对没什么大本领或偷偷摸摸做事的人的一种讥讽 与轻蔑。答:【答案】公鸡(雄鸡)在黎明(早上)打鸣(啼叫)的生物特性按天干地支对应的是“酉”“鸡鸣狗盗”这个成语二、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留住

9、正在消失的乡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方言 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其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 德规范。近年来,留住乡音的呼声之所以越来越高,正是因为许多方言正在萎缩,山歌、童谣、谚语 在青少年中逐渐失传,戏曲和曲艺抵挡不住流行音乐的冲击。现代化越来越快,方言的萎缩如暮 春时节万花纷谢,难以抗拒。一旦乡音荡然无存,模糊的乡愁便会淡出人们的记忆。心理语言学研究发现,十来岁少年学得母语,就具备了终生语言能力的70%;同时学会几种 语言,不但不是负担,还有助于提高智商。大批老科学家小时候学方言和国语,长大以后又学文 言

10、和外语,比谁都聪明,就是好例子。如今的孩子却学了普通话、丢了方言。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法规定学校以普通话为基本教学用语是正确的,但在教好普通话的同时,周末组织些唱山歌、 讲故事的方言文艺活动,不也很好吗?只看到方言阻碍普通话规范是片面的。方言是通语分化出来的,也曾向通语输送有益成分; 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利用对应关系还可帮助方言区的孩子学好普通话。例如,可告 诉没有翘舌音的人,但凡方言或同声旁的字读“d” “t”的,就是翘舌音:都屠一者猪储署,迢貂 一招召超绍。有的分不清“f” “h”,可指出,但凡方言或同声旁的字读“b” p的,只能是 “千”:反饭贩一板扳,非匪解一排悲。但凡同声旁的

11、字读“g” “k”的只能读“h” :胡湖一古 苦,混馄一昆棍。20世纪50年代方言普查后,各地都编过这类对应字表,可惜后来没用于教学。除了语音对应,方言词汇、句型和普通话不同的,也可以列表对照。例如:赶趟/来得及,长 脚/高个儿,拐脚/病腿,斤半/一斤半,卖没了/卖光了,找不他到/找不到他。方言调查已近百年, 材料积累不少,应经挑选后,把本地常见误读音、误用的方言词和方言句式,编成语文补充教材。 此外,各方言的儿歌、童谣、谚语、故事、传说中,不乏语言精练、意义深刻的精品,比方“不 怕慢,就怕站” “日日守,年年有”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兄弟同心,田上 成金”“好天得存雨来

12、粮”,把这些分类编注成册,让学生自学,既能学到方言,也能获得文化的 教益。当然,留住乡音不光是学校的事。方言本是家传的母语,可许多家庭如今也不说了。有的家 长怕影响孩子学普通话,家里不说“土话”。其实,为了学普通话而放弃方言,这是误解。不同 语言有不同的认知方法,多语人必有多样的思维。另夕卜,不同方言也有共同的规律。南方方言爱 说“他有去,我有来”,和英语中have的用法大体相当。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更是可以相互论 证,比方闽语把“高、低”说成“悬、下”,普通话也有“悬崖”和“下策”的说法。除了学校和家庭,要留住乡音,社区也有事可做。这些年来,有些地方整治青山绿水,开掘旅 游资源,修饰古树、草

13、场、水磨、廊桥,唱山歌、吃农家菜,趣味盎然。城里人到“乡村一日游” 听到难懂的方言还想探知微妙呢。有些县政府为了传承本地文化,拨款请人编写方言志、俗语 志,也能唤起乡思乡情。除了作为交际工具,方言还有艺术的形式戏曲和曲艺。这些乡音饱含历史文化积淀, 曾带给当地人精神的享受。现在,京戏、大鼓、快书、苏州评弹、泉州的梨园、穗港的粤剧等, 虽不像过去那样流行,可一到国外,它们就绽放异彩。有的地方很珍视这份遗产,努力开掘加工, 精心培养新手,让它继续焕发青春,值得钦佩和鼓励。现实告诉我们,要留住乡音,必须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关于“留住乡音”的原因,以下选项说法

14、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方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B.许多方言正在萎缩,山歌、童谣、谚语在青少年中逐渐失传,戏曲和曲艺抵挡不住流行音乐的 冲击。C.除了语音对应,方言词汇、句型和普通话不同的,也可以列表对照,或编成语文补充教材,或经 挑选后分类编注成册,让学生自学,既能学到方言,也能获得文化的教益。D.如果乡音荡然无存,那么模糊的乡愁必会淡出人们的记忆。【答案】C【解析】答非所问,不是原因,而是措施。7 .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大批老科学家小时候学方言和国语,长大又学文言和外语,比谁都

15、聪明,并不能证明高智商和 学好方言之间有着必然联系。8 . 20世纪50年代方言普查后,各地编辑了用于方言区的普通话教学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字 表。C.方言是通语分化出来的,曾向通语输送营养,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利用这种关 系还可帮助方言区的孩子学好普通话。D.不同方言之间存在共同之处,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不是不可以相互论证的。【答案】B【解析】A.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并无必然联系。B.根据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可知并没用于教学。 C.根据原文第四段“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利用对应还可帮助方言区的孩子学好普 通话。” D.根据第六段可知。8.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

16、哪一项(3分)()A.本文既论证了留住乡音的必要性,也论证了留住乡音的重要性。B.父母在家说方言,未必会影响孩子学习普通话,相反,让孩子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学习一些方 言,可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商。C.地方政府可以编写一些方言志、俗语志,这既可传承本地文化,又能唤起乡思乡情。D.饱含历史文化积淀的戏曲和曲艺首要表达方言的交际作用,其次才是作为艺术形式带给当地 人精神的享受。【答案】D【解析】根据第八段“除了作为交际工具,方言还有艺术的形式一一戏曲和曲艺。这些乡音饱 含历史文化积淀,曾带给当地人精神的享受”可知。题组B能力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人们多以为

17、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方常说“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 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唯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 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 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创造的需求地、展览厅、 比赛场、评判台。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 町要建矍缓她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是喧嚣的。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溢光流彩的

18、 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地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 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1 .以下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C.他有点像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主人公,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D.那样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能算是一种感觉而已。【答案】C【解析】C项中的“醋栗”和文中的“城里人”“乡下人”都是特殊称谓。A项表示引用,B项 表示挖苦,D项表示强调突出。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旷野是舒缓宁

19、静的,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是激 烈喧嚣的,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 么? (4分)答:【答案】比照鲜明。原文将旷野和城市的特点进行一一比照,突出各自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符合散文文体特征。原文是短句,语意舒畅,表达连贯。排比手法。原文结构相同,形成排 比,充满抒情性。意蕴悠长。原文文末有省略号,由于前面三组特点对举形成排比效果,读者 看到省略号会自然而然地联想旷野与城市的其他特点比照,意蕴悠长,改后无此特点。(每点1 分,共4分)【解析】分析表达效果要抓住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作答。原文句式短小,组组比照,形成 排比,改为长句后那么没有这样

20、的表达效果。3 .语文课上,同学们对“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 一句的修辞手法产生分歧,有的 认为是拟人,有的那么认为是比喻,请谈谈你的意见,并说明原因。(4分)答:【答案】是比喻。拟人是将物人格化,使物具有人的感情、思维等。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 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关键点是相似性。本句强调乡村与兄长的相似性,兄长之于 弟弟,类似乡村之于城市,所以是比喻。(观点1分,分析手法区别1分,结合文段分析2分)【解析】首先要明确观点;其次要说明原因,说明原因时要区分两种修辞;最后结合文段进行分 析。4 .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做修改。(5分)获悉文学

21、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惠赠鲜花 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答:【答案】“教书”,改为“从教”;“光临”,改为“参加”;“惠赠”,改为“奉上”; “先睹为快”,改为“指正”;“快来了”,改为“将临”。【解析】通读语段,准确筛选表达不得体的句子,注意语体色彩、谦辞敬辞,“教书”是口语, 应改为书面语“从教”;“光临”,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参加”或“前往”;“惠赠”, 敬辞,不能用于自己;送给别人东西,应改为“奉上”或“敬赠”;“先睹为快”,以先看到为快 事,形容盼望殷切,不能用于别人,

22、应改为“斧正”或“指正”;“快来了”是口语,应用书面语, 应改为“将至”或“将临”。5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存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 (5分)截至目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接近80%,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至4%以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 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开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答:【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成效显著,作用巨大。【解析】此

23、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此题要求“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阅读 语段,可发现这那么新闻点明了 “消息报道对象” 一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同时还 陈述了 “报道的事件”一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况 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典籍记载,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曾经创造文字。仓颉的传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 他被奉为创造汉字的神,尊称为“字祖,至今在中原地区的濮阳南乐、开封、鲁山、虞城、洛 宁、新郑等地,还可以看到仓颉庙、仓颉祠、仓颉造字台、仓颉墓冢等遗存。关于仓颉其人,我们已不可确知。不过,文字的产生和开展

24、,肯定经过了 一个由无序到有序, 由少到多,由表意到意音兼备,约定俗成,逐步系统化的过程。文字系统的形成不可能由一个人 或一个时代来完成。我们推测,大约在黄帝时期,可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他不 一定单独创造了文字,却可能是最初对文字萌芽进行整理和传播的代表性人物。历史上对文字 最早进行规范化整理的人还有李斯。他身为秦相,作有秦刻石和仓颉篇字书,曾辅助秦始皇 统一文字。历史上最早把古汉字作为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解说的是东汉许慎。从文字学史的角度 看,东汉许慎所撰写的说文解字,既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代汉字的重要字典,也是一部 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经学、小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探究汉字字源,

25、并根据汉字的构形特征从 理论上加以阐发的经典性文字学著作。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历代都有学者致力汉字的研 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学。近百十年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我国商周古文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这里地下出土的古文 字门类齐全,资料丰富。仅殷墟、周原出土的10多万片甲骨文和河南、陕西、山西诸省出土的 8 000余件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16 000余片温县、侯马春秋盟书,9 000余件魏晋隋唐墓志 碑刻等大宗资料就足以震惊世界。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也令世人 对黄河文明刮目相看。如今在许慎家乡深河境内的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还有8 000年 前新石器时期刻画符号的重要

26、发现,已引起学术界对中华文字起源的新思考。近几十年河北蒿 城台西出土的象形符号及郑州小双桥商代陶器朱书文字,加之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郑州商城 二里岗期刻辞甲骨,使我们对商代前期的古汉字又有了新的认识。山西襄汾陶寺文化朱书陶文、 偃师二里头和登封王城岗陶文,那么透露出虞夏文字的假设干重要信息。所有这些无不说明黄河流 域中原地区与汉字文化渊源的独特联系。据统计,目前海内外刊布的各种殷墟时期的著录刻辞甲骨已达90 000余片,历代出土的相 当于殷墟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多达6500多件。以这些甲骨文、金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号, 是我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古汉字系统。殷商文明是在吸收、借鉴夏代文明的基

27、础上形成的。 商代文字当承自夏文化,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从商王武丁以后有迅速开展的迹象。那时候, 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时人大多是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可惜今天已不易见到,其他的主要 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铸在青铜器上。今所见殷墟时期的单字字目已 达4 100余个,可释字目1 340多个。这些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首、口、大、小、山、川、 木、虫、鱼之类的基本字,它们是汉字的基础,后世通过它们又不断地孳乳出新字。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金文到周秦时期的篆系文字、六国文字,还有秦汉以后的方块汉字, 包括古隶、八分隶、魏碑、楷书,各时期的汉语文字资料丰富完备。北宋学者沈括在其梦溪

28、笔谈一书中,详细记述了印刷工匠毕昇于北宋庆历年间创造活字版的经过,并记录了毕昇活字 版的工艺技术。这种字体萌芽于北宋汴京,所谓“横平竖直,横轻竖重,字形方正,笔画匀称”, 也许因为这个,后世的“宋体”便成为出版印刷最为理想的正文字体。可以说,宋代是汉字真正 成熟的时期。(摘编自王蕴智黄河学视野中的汉字)材料二:汉字开展规律有三:一、汉字形体存在简化趋势。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汉字最初的形体大都 相当复杂,在数千年的使用过程中,汉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自然演变过程,简化的途径大致 有以下几种:变图形为符号,删减多余和重复的偏旁,用笔画简单的字体代替笔画复杂的字体, 截取原字的一局部代替本字等。汉字字

29、形大致经历了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魏碑一楷书 几种形体,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行书和草书。二、汉字形体趋向规范化。早期的汉字形体没有一定之规,偏旁位置不固定,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同字异表达象也相当严重。汉字在简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规范化。汉字规范化主 要由政府完成,当然,个体也可能影响汉字的规范化,例如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三、汉字形体存在形声化趋势。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 形声字所占的比例仅为20%,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 比例更高达90%以上。可以看出汉字的开展存在一个形声化的过程。可见,汉字是一种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

30、求的、不断自我调整的文字。(摘编自徐光春汉字文化).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根据仓颉庙、仓颉造字台等遗存以及文字产生和开展的规律,历史上确实存在史官仓颉这样 身份的代表性人物。B.中原地区出土的大量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 且也令世人对黄河文明刮目相看。C.殷墟时期甲骨文字中依然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山、川、木、虫等基本字,后人以此为基 础不断创造新的文字。D.汉字形体的简化、规范化以及形声化趋势,是汉字为适应社会开展和时代需求而不断自我调 整的必然结果。【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可

31、能变必然,“历史上确实存在史官仓颉 这样身份的代表性人物”错。将“可能”说成“必然,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可 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B项,缩小范围,”中原地区出土的大量魏晋隋唐墓志 碑刻资料”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三段,原文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 熟,而且也令世人对黄河文明刮目相看”,根据上文,可知“它”所指的不仅是魏晋隋唐墓志碑 刻资料,还包括甲骨文、春秋盟书以及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等。C项,缩小范围,“殷墟时期 甲骨文字中依然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山、川、木、虫等基本字”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 四段,原文为“以这些甲骨文、金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

32、号”“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 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铸在青铜器上”,可知殷墟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字和金 文。6 .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如果我们将来要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或者要探究某些汉字的起源,研读说文解字或是小组词结构形式。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分类:单纯词 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构成补充式、陈述式、附加式、合成词重叠式名词、动词、形容词、 实词 数词、量词、代词 z词性I副词、介词、连词、 虚词 助词、叹词、拟声词3.熟语定义: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能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分类:熟语而”是语言中

33、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 里二成的固定短话。如“循序渐进”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 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拟灵 丽亩NL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如 上巴匕厂“背黑锅”“敲竹杠”是一种短小、幽默、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局部组成:前一局部起 “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局部 (歇后语打起“后衬”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4.成语来源: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故事 反历史故事:完璧归赵 成语来源/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I(古书成句卜一百废俱兴(2)特征:/(结构固定咏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成语特征)(意义整体性卜概括、提炼而成的整体意义增强表达效果5.新词语很好的选择。B.

34、我国商周古文字资料主要出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或许可以推知汉字文化的源头就在黄河流 域中原地区。C.殷商文明吸收、借鉴夏代文明,因为文字开展具有传承性,也因为夏代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 。D.汉字形体源于以象形和会意为主的甲骨文,定形于楷书,这既有历朝历代官府的作为,也有个 体的作用。【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C项,弄错时间,”也因为夏代文字载体的 门类非常丰富”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从商王武丁以 后有迅速开展的迹象。那时候,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那时候”指的是“殷墟时期”, 所以“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的时期是“商代”,而不

35、是“夏代”。8 .根据材料内容,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汉字开展规律范畴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编写汉字简化方案9 .秦相李斯主持“书同文”C.毕昇创造活字版技术D.武那么天造一个“矍”字【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答非所问,相关信息在材料二,根据 原文内容,“汉字开展规律”指汉字形体具有简化、规范化和形声化的趋势。A项直接与汉字 简化有关,B项和C项都与汉字规范化相关,而D项“武那么天造一个墨字仅是因一己之私, 显然与汉字开展规律的三个特点都不相关。10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说文解字的作用。(4分)答:【答案】可以解释古代汉字;为研究汉字构形特征、探究汉字

36、字源提供了理论依据;说 文解字开汉字研究之风,成为中国文字学的发物之作;促使汉字向着规范化方向开展。【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求概括“说文解字的作用”,材料中 与说文解字有关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一第二段和材料二第二、第三段。材料一第二段, 有两个长句与说文解字的作用有关:第一句“既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代汉字的重要字 典,也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经学、小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探究汉字字源,并根据汉字 的构形特征从理论上加以阐发的经典性文字学著作”,外表上是解释说文解字这本书的, 其实也暗示了它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字典,可以解释字词;其次是一本文字学著作,可以给人 提供一

37、些理论依据。第二句“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历代都有学者致力汉字的研究,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学”,直接写说文解字对中国文字学的作用,即历代学者从说文解字 开始致力汉字研究,说文解字也就成了中国文字学的发物之作。材料二第二、第三段中共 两处提到了说文解字,各有一句话,第一句是“汉字规范化主要由政府完成,当然,个体也可 能影响汉字的规范化,例如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关键信息在“个体也可能影响汉字的规 范化”上,也就是说,说文解字促使汉字向着规范化方向开展,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句的话, 就可能作答不全;第二句“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 比例更高达90%以上”,这与说

38、文解字的作用无关。11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答:【答案】可以解释古代汉字;为研究汉字构形特征、探究汉字字源提供了理论依据;说 文解字开汉字研究之风,成为中国文字学的发物之作;促使汉字向着规范化方向开展。首先解说仓颉的影响,以文字的产生和开展规律引出对古汉字的整理与研究;接着介绍黄 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并分析这些古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各个时期 的汉字资料情况,以及汉字的真正成熟时期。【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材料一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仓 颉对后世的影响,第二段由仓颉引出整理汉字的有关情况,第三段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 文献资料及

39、其影响,第四段分析中原地区的古汉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第五段先说汉字开展的 大概脉络,再由梦溪笔谈指明汉字的成熟时期。第一段引出第二段,二者理当为一层;第三 段和第四段分别从不同角度指明中原地区文字与汉字的渊源关系,此两段为一层;第五段为一 层。对此加以概括,即可形成答案。题组C培优拔尖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刘宗周论语学案中说:一学,字是孔门第一义。”认为对“学而时习之”中“学” 的理解是理解本章乃至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那么,如何理解“学”呢?至少在东汉之前,对“学”通行的解释是“觉”。皇侃认为:“学,觉也,悟也。”这个理解 不无道理。但皇侃进一步解释:“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

40、使自觉悟。”强调以“先王之道” 来对人的性情进行引导;这一过程不是“自觉悟”,而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服从外在的训导。这 种以“导”为前提的“觉”明显是不彻底的,要到达“自觉悟还需要从自身切近处入手,“远 取诸物,近取诸身”,来获取对人生、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儒家 那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而“天道远,人道迩”,因此,在学习中,对日常人事的体验是到达“自 觉”的相对容易的途径。对“学”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效”,有“效法”之义。“效”的基本方法是诵读 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不过将“效” 只是理解为效法先贤,甚至进一步引

41、申为读书,并将其作为“学”的全部意义,那么显得偏狭。因 此,有许多学者对以读圣贤书为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激烈的如李贽、颜元自不待说,连一些理 学的服膺者也不赞同将学与读书等同起来,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 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肯的见解。“学”的过程是“说(悦)”的。中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说法, 愉悦何来呢?通过前文对“学”字的分析可知,孔子所谓“学”,并非后世科举等功利目的驱动 之下的皓首穷经之“学”,而是将“学”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如果 将功名利禄当作“学”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终结果的获得为幸福,那么作为到达这一幸福

42、结果的 代价的“学”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将“学”作为自身完善的必由 之路,那么“学” 一分,便能够自得一分。从目标上说,学无止境;从过程上说,每一点一滴的进 步都是结果。快乐便会伴随着对自身每一个细微进步的体会油然而生,至于别人知与不知,都不 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取材于赵清文的相关文章,有删改)材料二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时”字,历来有不同的阐发。宋代理学家谢良佐在解释“时”的意义时说:“时习者,无时而不习。”从学习做人之道的 角度来说,谢氏的说法说明了做人的道理存在于“百姓日用之间”,可以说“道不远人”。要想 到达“无终食之间违仁”,就要时时刻刻谨记做人之

43、道,正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从这种 意义上来说,“学”在“时”的规范下,内化成一种心性品质,自然可以到达“三月不违仁”, 并进一步到达“随心所欲不逾矩”。近代的程树德那么指出“时”有三种蕴义:“凡学有三时:一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 三就日中为时也。”一就人身中为时者,即注意教育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开展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皮亚杰、埃里克森等都对其做了经典的研究。我国先哲的理念虽然没有准确 的心理学实验支撑,但是他们的直觉经验使他们提出了教育的顺序性原那么,注重抓住学习过程 中的关键期,对不同时期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礼记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那么勤苦 而难成”

44、,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二就年中为时者,即根据一年中时令的不同调节学习内容。礼记王制云:“春秋教以 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这种学习观反映了我国先民“天人合一”的特殊思 维,古人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天、地、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外界自然 变化能够引起人体内在情感变化。在这种“外象内感”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古人不但强调学习 要把握年龄的时机,还要注意学习活动与外界环境的感应关系,把握季节时机。三就日中为时者,就是每一天的学习也要“适时”。上午大脑功能活跃,要安排逻辑性较强 的课程;中午学生大脑活动减弱,人开始昏昏欲睡,要安排午休;科学证明黄昏最适合锻炼身体, 要安排体育锻炼。(取材于

45、陈祥龙的相关文章,有删改)材料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 吗?”(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 语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是确切的,但再细加思考,那么似嫌简单,“学”并不仅仅指需要温 习、练习的学问,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学”的内涵。孔子认为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孔子从小就曾从 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即是从 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 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46、整理和研究,并以它们为教材。孔子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 方面的教育,提出了 “仁”这一儒学核心思想。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指导学生如何从 政。“习”与“学”息息相关,有“实习、实践”的意思。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 来确定其是否为“学”或“好学”。技能需要练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那么非实习、实践不 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谨而信,汉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强 调的就是实践、躬行。把“习”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方面分析;把“习”理解 为“练习”,是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把“习”理解为“实习、实践”,乃是从孔子 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

47、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行”孔子之“道”,这 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 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 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学做人,再学文章,强调学而习、知后行,是孔子教学 的成功之处,提示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取材于朱依群的相关文章,有删改).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皇侃推崇先王之道,主张以此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B.明代的郝敬不赞成诵读圣贤书,他的观点比拟合理。C.材料二中,谢良佐认为学习是天生的心性与品质。D.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南怀瑾和杨伯峻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解是错误的。【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内容、理解文意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 明确对象及要求,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 解,同时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 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