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54942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1、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 纸、设备及主要材料表、计算书。2、设计说明书(1)设计依据1)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内容;2 )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 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设计依据的市政条件;4)建设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5)建筑和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和有关资料。(2)工程概况:工程位置,工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民用建筑的建筑分类和耐 火等级,建筑功能组成、建筑面积及体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以及能反映建筑 规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旅馆的床位数,剧

2、院、体育馆等的座位数,医院的门诊 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数等)。(3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用地红线(或建筑红线)内本专业的设计 内容,以及与需要专项(二次)设计的如二次装修、环保、消防及其他工艺设计 的分工界面和相关联的设计内容。当采用装配式时明确给排水专业的管道、管件 及附件等在预制构件中的敷设方式及处理原那么;预制构件中预留空洞、沟槽、预 埋管线等布置的设计原那么。(4 )建筑小区(室外)给水设计。1)水源:由城镇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 压;当建自备水源时,应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另行专 项设计。2)用水量

3、: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工程用水定额及 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 水景用水、道路浇洒、汽车库和停车场地面冲洗、绿化浇洒和未预见用水量及管 网漏失水量等)、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 平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区(分压)供水的情况及设备控制方 法;当水量、水压缺乏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 压设备选型;如系改建、扩建工程,还应简介现有给水系统;4)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置范围、设计参数

4、、供水 方式、设备参数及运行要求等;5 )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中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参数。当市政提供中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当 自建中水站时,应说明规模、工艺流程及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绘制水量平衡 图(表);6)循环冷却水系统:说明根据用水设备对水量和计量、水质、水温、水压的要求,以及当地的有关的 气象参数(如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等)来选择采取循环冷却水系统 的组成、冷却构筑物和循环水泵的参数、稳定水质措施及设备控制方法等;7)当采用其它循环用水系统时,应概述系统流程、净化工艺,复杂的系统应绘 制水量平衡图;8)各系统选用的管材、接口

5、及敷设方式。(5 )建筑小区(室外)排水设计。1)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渠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渠横断面尺寸大小、坡度、排入点的 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水体水文情况(流 量、水位);)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制度、排水出路;如需要提升,那么说明提升位置、规模、 提升设备选型及设计数据、构筑物形式、占地面积、事故排放的措施等;2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当污水需要处理时,应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另行 专项设计。4)说明雨水系统设计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或暴雨强度)、重现期、雨水排水量、雨水系统简

6、介,雨水出路等;5)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说明控制指标及规模;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年降雨量、年可回用雨水量、年用雨水量、系统选型、处理工艺及构筑物 概况、加压设备及给水系统等;6 )各系统选用的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6 )建筑室内给水设计。1)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引入管(接管) 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2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种用水量定额、用水单位数、使用时数、小时变化系数、 最高日用水量、平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注:此内容在第条第4款第2 )项中表示清楚时,那么可不表示。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选择和给水方式,分质、分区(分压)供水要求

7、和采取的措施,计量方式,设备控制方法,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材质, 设备选型、防水质污染、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消防系统:遵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分别对各类消防系统(如 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喷水、水喷雾、细水雾、泡沫、消防炮、气体灭 火等)的设计原那么和依据,计算标准、设计参数、系统组成、控制方式;消防水 池和水箱的容量、设置位置;建筑灭火器的配置;其他灭火系统如气体灭火系统 的设置范围、灭火剂选择、设计储量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表达;4 )热水系统:说明采取的热源、加热方式、水温、水质、热水供应方式、系统 选择及设计耗热量、最大小时热水量、机组供热量等;说明

8、设备选型、保温、防 腐的技术措施等;当利用余热或太阳能时,尚应说明采用的依据、供应能力、系 统形式、运行条件及技术措施等;6)循环冷却水系统、重复用水系统、饮水供应等系统的设计参数及系统简介。 当对水质、水压、水温等有特殊要求时,应说明采用的特殊技术措施,并列出设计数据及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7 )各系统选用的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7 )建筑室内排水设计。1)排水系统:说明排水系统选择、生活和生产污(废)水排水量、室外排放条件;有毒有害污水的局部处理工艺流程及设计数据;2)屋面雨水的排水系统选择及室外排放条件,采用的降雨强度、重现期和设计 雨水量等。3)各系统选用的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8

9、 )中水系统:同37.2-4-5条。(9)节水、节能减排措施:说明高效节水、节能减排器具和设备及系统设计中 采用的技术措施等。(10 )对有隔振及防噪音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说明给排水设施所采取的技 术措施。(11)对特殊地区(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冻土地区、软弱地基)的给水 排水设施,说明所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12 )对分期建设的工程,应说明前期、近期和远期结合的设计原那么和依据性 资料。(13 )绿色建筑设计:当工程按绿色建筑要求建设时,说明绿色建筑设计目标,采用的主要绿色建筑技 术和措施。(14 )装配式建筑设计:当工程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说明装配式建筑给排水设计目标,采用的主要

10、 装配式建筑技术和措施。(如卫生间排水形式,采用装配式时管材材质及接口方 式,预留孔洞、沟槽做法要求,预埋套管、管道安装方式和原那么等。)(15 )各专篇(项)中给排水专业应阐述的问题;给排水专业需专项(二次) 设计的系统及设计要求。(16 )存在的问题: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17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提供的技术资料等。3、设计图纸(对于简单工程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可不出图)。(1)建筑小区(室外)应绘制给水排水总平面图。1)自建水源的取水构筑物平面布置图、水处理厂(站)总平面布置及工艺流程 断面图,应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另行专项设计。2)全部建筑物和构筑

11、物的平面位置、道路等,并标出主要定位尺寸或坐标、标 高,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等;3)给水、排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排水方向;绘出阀门井、消 火栓井、水表井、检查井、化粪池等和其他给排水构筑物位置;4)室外给水、排水管道与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的位置和控制标高;5 )消防系统、中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重复用水系统、雨水控制与利用系 统等管道的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6)中水系统、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构筑物位置、系统管道与构筑物连接点处的控制标高。(2)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原理图。1)绘制给水排水首层(管道进出户层并绘制引入管和排出管)、地下室复杂的 机房层、主要标准层、管道或设备复杂层的平面布置图;2)绘制复杂设备机房的设备平面布置图。3 )应绘制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各类消防系统、循环冷却水系 统、热水系统、中水系统等系统原理图,标注主干管管径、水池(箱)底标高、 建筑楼层编号及层面标高;4)应绘制水处理流程图(或方框图)。4、设备及主要材料表。列出设备及主要材料及器材的名称、性能参数、计数单位、数量、备注。5、计算书。(1)各类生活、生产、消防等系统用水量和生活、生产排水量,园区、屋面雨 水排水量,生活热水的设计小时耗热量等计算;(2)中水水量平衡计算;(3)有关的水力计算及热力计算;(4)主要设备选型和构筑物尺寸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