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47461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鉴定我省新育成或引进的普通玉米品种在我省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商品性, 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方法(一)试验组别1、区域试验淮南组:对照为苏玉29,参试品种详见附表一。淮北组:对照为郑单958,参试品种详见附表一。2、生产试验淮北组:对照为郑单958,参试品种详见附表二。3、品种比拟试验淮南组:对照为苏玉29,参试品种详见附表三。淮北组:对照为郑单958,参试品种详见附表三。(二)供种方法及考前须知1、供种量(1)区域试验:每品种18公斤(包括标准样、品质检测、抗病检测、DNA检测等用种)。生

2、产试验:每品种25公斤。(3)品种比拟试验:每品种6公斤。(4)区试品种请同时提供:品种真实性承诺函(见某某种业信息网下载中心)o2、供种时间和方式参试种子均由参试单位提供,所供种子为非包衣种,质量必须到达国家标准。对照品 种苏玉29和郑单958分别由某某省农科院粮食所和宿迁中江种业统一提供。 请各单位于2016年3月15日前用快件寄至某某省农科院粮食所(地址:, :,联系 人:, :)。因供种单位未能及时供种或供种量缺乏而导致无法正常安排试验的,责 任由供种单位自负。3、考前须知(1)各承试单位所接收的试验种子只能用于区域试验,试验多余种子不得用于育种、 繁殖、试验、交流等活动。在确保试验顺

3、利实施以后剩余种子请自行销毁。(2)各承试单位在顺利完本钱年度试验任务后,由各参试品种产生的繁殖材料均自 行销毁。(三)试验要求1、试验设计(1)区域试验淮南组:小区面积24平方米,6行区,大小行,密度4500株/亩。淮北组:小区面积20平方米,5行区,等行,密度4500株/亩。以上两组试验小区设计均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纯作,四周设保护行。(2)生产试验淮北组:密度由参试品种单位确定,小区面积0. 25亩。小区设计采取随机区组排 列,2次重复,纯作,四周设保护行。(3)品种比拟试验淮南组:小区面积24平方米,6行区,大小行,密度4500株/亩。淮北组:小区面积20平方米,5行区,等行,

4、密度4500株/亩。均采用间比法排列,不设重复,每隔6个参试品种(组合),加1个对照。(4)丰产示范试验进入生产试验的品种同年由参试单位自行安排丰产示范试验,收获时报省品审办组 织测产验收。每个品种不少于3个试验点,每个丰产示范试验点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2、播种时间一般淮南组试验于3月底-4月初开始播种,淮北组于6月中下旬播种,各地应根据 实际情况早播或晚播,注意避开粗缩病发病的敏感期。3、试验田要求选择地力均匀,前茬一致,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及无遮荫的田块。注意开好田间排水 沟。4、苗期管理播后假设遇大雨,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破除板结,散墙透气,助苗出土。对缺苗断垄 的要及时催芽补种或

5、带土移栽,力争全苗,缺株率在5%以内按正常计产,缺株率在5%以 上作报废处理。适时间苗定苗,一般3叶间苗,45叶定苗。间苗定苗应按密度要求,去弱 留壮、去杂苗病苗。5、田间管理试验要有代表性,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 项田间管理技术措施要在同一天内完成,如遇特殊天气,同一区组必须在同一天内完成。6、定期拍照请各试点分别对承当的区试和生试参试品种分期进行拍照,拍照时期分为苗期,吐 丝期,成熟期及果穗(去除苞叶),照片刻录成光盘,随试验总结一起寄至省种子管理站品 管科。7、病害记载防虫不防病。要注意勤查虫害,一旦发现及时防治;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纹枯病, 青枯(

6、茎腐)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粗缩病等,请详细记载(记载标准详见记载本)。8、病害接种鉴定由省种子管理站统一委托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对参加区试和生试的品种进行玉米大 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及粗缩病的接种鉴定。9、产量记载品种比拟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全收小区计实产。10、品质测定对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省种子管理站统一委托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哈尔滨)进行品质检测。请承当生产试验的承试点从生产试验田套袋20穗,籽粒收获I周内将10公斤籽粒寄至哈尔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三,记载要求请各试点试验负责人详细了解省品审会办公室制定的记载本上的各记载工程,根据

7、 记载本要求及时到田间观察记载,做到认真负责,客观准确。各记载工程请用钢笔或签字 笔填写,字迹清楚。如遇自然灾害而导致试验失败,务必于试验失败的一周内函告省区试 负责人,同时记载本上应加以说明。!1!.资料汇总记载本一式二份,一份由各试点妥善保存;另一份于试验结束后2周内寄至某某省 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同时发电子邮件。五.联系方式某某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地址:; :联系人: :电子信箱:附件2:某某省2016年鲜食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鉴定我省新育成或引进的鲜食玉米品种在我省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商品性, 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二

8、、试验方法(一)试验组别(1)区域试验甜玉米:晶甜3号为对照,参试品种详见附表一。糯玉米:苏玉糯5号为对照,参试品种详见附表一。(2)生产试验:糯玉米:苏玉糯5号为对照,参试品种详见附表二(二)供种方法及考前须知1,供种量(1)区域试验:10公斤/每品种(包括标准样品、品质检测、抗病检测、DNA检测等用 种);(2)生产试验:14公斤/每品种;(3)区试品种请同时提供:品种真实性承诺函(见某某种业信息网下载中心)。2、供种时间和方式供种时间和方式同普通玉米试验。并请各供种单位注明播种至最正确采收期确实切天 数,以便品质品尝鉴定点分期播种。甜玉米对照品种晶甜3号、糯玉米对照品种苏玉糯5 号分别由

9、某某市蔬菜研究所和沿江地区农科所玉米室统一提供。3、考前须知同普通玉米试验。(三)试验要求1、试验设计(1)甜玉米区域试验:小区面积15平方米,4行区,密度3500株/亩左右,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其中一个重复供品尝鉴定和评价,纯作,四周设保护行。(2)糯玉米区域试验:小区面积15平方米,4行区,密度4500株/亩,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 复,其中一个重复供品尝鉴定和评价,纯作,四周设保护行。生产试验:小区面积30平方米,4行区,密度由参试品种单位提供最正确密度,小区对 角排列,2次重复,其中一个重复供品尝鉴定和评价,纯作,四周设保护行。为防止花粉直感影响籽粒品质,每品种应套袋自交2

10、0株(穗),以备品尝,套袋隔离 直至采摘。指定的品质品尝鉴定点(某某省农科院粮食所)根据供种单位提供的生育期分 期播种,尽可能使各品种最正确采收期相近。其它试点测产、品尝鉴定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 定,甜玉米最正确采收期一般为授粉后21-24天,糯玉米最正确采收期一般为授粉后23-26 天。2、播种要求播种时注意精播,因甜玉米出苗困难,请各试点采用乳苗移栽或育苗移栽,确保全苗。3、试验田要求选择地力均匀,前茬一致,地势平坦,灌排方便无遮荫的田块。4、苗期管理试验力求精确,缺株率在5%以内按正常计产,缺株率在5%以上作报废处理。间苗定 苗应按密度要求,去弱留壮、去杂苗病苗。5、田间管理试验要有代表性

11、,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应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 每项田间管理技术措施要在同一天内完成,如遇特殊天气,同一组别必须在同一天内完 成。6、定期拍照请各试点分别对承当的区试和生试品种分期进行拍照,拍照时期分为苗期,吐丝期, 鲜穗采收期,鲜果穗(去除苞叶)。照片刻录成光盘,随试验总结一起寄至省种子管理站品 管科。7、田间病害记载防虫不防病。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粗缩病及纹枯病等,要注意勤 查,并详细记载(调查标准详见记载本)。虫害一旦发现请及时防治。8、病害接种鉴定由省种子管理站统一委托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对参加区试和生试的参试品种进行玉 米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粗

12、缩病及南方锈病等的接种鉴定。9、产量记载除用于品尝鉴定的一个重复外,另2个重复均全收小区计实产。10、品质测定(1)品尝鉴定。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组织本省5-8名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最正确采 收期进行适口性品尝鉴定(包括甜玉米区试、糯玉米区试及生试品种,定点某某市种子 站),取套袋果穗品尝甜糯籽粒品质,同时安排对品种商品性重点考查。鉴定报告和品尝 意见按农业部甜玉米(NY/T523-2002)、糯玉米(NY/T524-2002)行业标准进行鉴定和评价, 作为对鲜食玉米评价的重要依据。(2)理化测定。对各组的参试品种指定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品质检测,甜玉米检测含 糖量,糯玉米检测支链淀粉含量等理化指标。三、记载要求请各试点试验负责人详细了解省品审会办公室制定的玉米记载本上的各记载工程, 根据记载本要求及时到田间认真观察,准确记载。各记载工程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 迹清楚。如遇自然灾害而导致试验失败的,务必于试验失败的一周内函告省区试负责人, 同时记载本上加以说明。四、资料汇总记载本一式二份,一份由各试点妥善保存;另一份于试验结束后2周内寄至某某省 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同时发电子邮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