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成彭路顶管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22541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州成彭路顶管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彭州成彭路顶管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彭州成彭路顶管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州成彭路顶管技术方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彭州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顶管工程成彭高速路段顶管施工方案总体概述:本工程为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承建方临时管线工程。西段起点为现状已建成污水检查井,终点接入东段污水干管,管道全长约为2675m;东段起点为第一污水厂前污水干管检查井【(w-1w-37)现已非我放施工】,终点至第二污水处理厂,管道全长约为4400m。东线w38改2-w37改1(穿越成彭高速段)污水管道总厂66M,埋设地段自然地坪标高为560.90561.36m,管道设计基底标高为554.300-554.180,管沟距自然地面埋深度为7.06.5m,(基坑底距高速路面约11.512m)。管径为DN1400(内径)。成彭高速正

2、路段宽25m。两侧围护间距约20.5m。考虑到此处经过高速公路的特殊性,破路大开挖几乎不可能,故需采用顶管施工。顶管施工长66M。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及采用标准1.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工程施工规程、规范、检验标准(1)、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施工图及现场情况;(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

3、-97)(8)、热轧钢筋(GB1499-91)(9)、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1)、建筑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12)、砼及预制砼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2000)(1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14)、砖石结构施工规范(GB50203-2002)(15)、全国通用给排水标准图集(S1-S4)(16)、粘土砖(GB50203-2002)(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8)、其他有关现行国家和行业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19)、我公司

4、有关给排水工程、有关非开挖、顶管的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和地质勘探资料说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工程结构强度、使用功能、外观整洁美观;(2)、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及法规;(3)、符合穿越地区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文明施工要求;(4)、在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基础上,确保工期、降低造价;(5)、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管理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增加科技含量,使本工程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1.3、编制范围设计范围内穿越成彭高速公路的66米(w38改2-w37改1)排水管道的施工降水、顶管、出渣以及管道的制作、装运、安装等设计范围以内

5、的各项工程量。2、工程地质由于场地位于冲积的成都平原上,历经岷江水系的侵蚀、冲刷,其岩土构成特征:粗颗粒的卵石层地层。3、降水施工设计因该段管网条件特殊,高速路及其辅道跨度约100m,故降水难度大。故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为减少降水井间跨距来满足最佳降水效果,本方案拟在高速路与辅道之间的绿化带设置降水井共计4口,口径360mm/口,深度约25m/口。3.1降水方案技术要求(1)、降水面积:约2万m2(2)、根据地勘及设计资料基坑最大深度约为地表下 8 m左右。(3)、降水深度:地表面以下 9 m(4)、降深值:测得地下潜水静止水位埋深1.52.0m。按场地丰水期水位考虑埋深1.0m,降深值S 9

6、m1.0m 8 m。3.2降水方案设计(1)参数选择地下水渗透系数K25m/d左右。 降水井井深计算 Hw =Hwl+Hw2+iL+Hw4+Hw5+Hw6 (1) =25米 (Hw1:基坑深;Hw2:基坑底至水位深度;i:降水曲线坡度;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按最小值取8米 )。 Hw4水位变幅2米;Hw5=HW5过滤器工作长度1.2米。(为计算安全需增加1/2滤管长度);Hw6沉砂管长度1.2米。计算结果,降水井井深25.0m。(2)降水范围等效圆半径(RO)计算 RO(L+B)/435.40m 影响半径R: R=2S=98.59m(3)降水范围涌水量计算 Q (2) 4444.

7、19m3/d (K:渗透系数;H:含水层厚度;S:降深;h:基坑中心到河边距离;RO:等效园半径)(4)单井出水量预测 q= (L d / )24=1080(m3/d) (3) L过滤器淹没段长度5.0m;d过滤器外径360mm;系数取40(5)降水井井数计算 n=Qq3.934(群井干扰系数) (4)4、顶管工艺概述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顶进长度、周边环境及地面条件;本工程宜选择采用机舱式人工掘进顶管工艺。机舱式人工掘进顶管工艺设备构造成由:(1)机舱头部:机舱纠偏头和前仓组成,配置:全方位纠偏设备;(2)中间部分设置中继站顶进舱,中继站顶进舱由:中继站前、后部组成,中继站配备24 套辅助顶进

8、设备,每个油顶顶力:50T,12个总顶力:600T;(3)尾部:均衡受力作用分压环;(4)后部:顶进设备的行程长度辅助延长钢梁;(5)主管顶进设备,2个,总顶力800T;(6)后靠背一套总受压力:1000T。4.1、概况本工程管道总长66m,管道内径为DN1400,管道外径为DN1680,埋深7.0m,高速路下覆土约11.5m;采用钢承套级钢筋混凝土管道,管节长度:2米/节;本工程顶进方向由成彭高速路西侧朝成彭高速路东侧顶进,在成彭高速路西侧设顶进工作井,工作井尺寸(净宽): 4m宽,长度6米,受力井壁厚度:100cm以上,钢筋混凝土:C30以上,双层钢筋,管线轴线应垂直于受力井壁。4.2、管

9、线设计管线具体位置、走向、坡度、埋深等均以设计图纸作为依据。具体情况待施工进场放线后,根据道路情况再进行现场实测调整。4.3、顶力计算4.3.1、机头正面阻力F1=Htg2(45+/2)(R2-r2)式中F1机头正面阻力;土的容重,平均取18KN/m3; H地面至管中心距离(取16m计算); 内摩擦角(取360计算)。 则 F11816tg2360(0.722-0.62)=1635KN。4.3.2、顶管管道周边阻力F2 F2=DLf 式中 D管外径为1.44m; L单位顶管长度取1m; f管外壁与土层之间的摩阻值取30KN/m2 则 F21.44130135.65KN即每延米长度顶管外表摩阻力

10、为135.65KN。4.4、顶管中继站配置本工程所需要的顶推力计算:N=k(F1+F2L)式中N需要的总推力; L顶管总长度L=120m; k安全顶进系数,规范规定值为1.31.4,本工程取1.4 F1、F2分别为端阻力和管周摩阻力N=1.4(1635+135.65120)=25073KN本工程主顶站为2台4000KN千斤顶,总顶力为8000KN,小于所需要的顶力N,因此必须加设中继站3个。根据计算及每个中继站配备的顶力与有关规范,本工程的两段顶管应分别配置两套中继站,中继站采用6000KN被动回缩式中继站3个,每个由12个500KN千斤顶组成。中继站布置1#在距机头后20米(第10节管后)位

11、置;2#在50米(第25节管后),3#在距机头后80米(第40节管后)的位置和主顶站承受40m管道的摩阻力,分布如下图: 4.5 顶管后壁土压力 根据经验,一般在超过6m深顶管,工作井后背被动土压力不足以能够平衡顶管反推力,故本工程顶管后背需在井壁后浇注一个混凝土。4.6、顶管设备安装 顶管设备主要由后背、油缸支架、主顶油缸、主顶泵站、导轨、泥浆搅拌及压注系统、中继站、中继站油泵、顶铁、分压环等组成。4.6.1、导轨安装导轨用型钢和P38以上钢轨制作,钢轨焊于型钢上,型钢用螺栓紧固于钢横梁上,以便装拆。钢横梁置于工作井底板上,并与底板上的预埋铁板焊接,使整个导轨系统成为在使用中不会产生位移的、

12、牢固的整体。导轨安装在顶管中至关重要,其安装精度甚至决定管道是否可顶好,故须达到如下要求:a、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b、导轨轴线偏差3mm;顶面高差03mm;两轨间距2mm。4.6.2、油缸支架油缸支架是用来支撑并固定主顶油缸的构件,用16#槽钢加工而成。4.6.3、主顶油缸安装主顶站千斤顶选用2台,固定在型钢制作的千斤顶支架上,支架焊在井底的横梁上,千斤顶着力点应在与水平直径的顶管圆周上,即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在管道圆心上。每个千斤顶的纵线坡度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4.6.4、主顶油泵站主顶泵站是给主顶油缸供油以及主顶油缸回油的设备,该泵站安装在

13、工作井旁,可远程控制。4.6.5、后背墙安装后靠墙壁厚度:1m,埋深1m,上部留2m高,钢筋混凝土:C30以上,靠背位置加双层钢筋,钢筋:20mm150,管线轴线应垂直于受力井壁;正面安装一块5cm厚钢板,使各后靠墙受力更均匀。形成一道由厚钢板和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牢固的、刚度很大的复合后背墙,承受千斤顶传来的顶进反力。后背墙安装无误后,并垫一层10cm厚的木方,以缓冲顶力使井壁受力均匀。4.6.6、泥浆搅拌及压注系统泥浆搅拌及压注系统是将膨润土搅拌成泥浆并充分膨化后输送到管壁与土壤之间的设施的总称,该系统安放在工作井地面;在顶进施工时同时注浆,以达到减小管材表面摩阻的目的,降低管材的承压力。3

14、.6.7 顶管延长行程钢垫块:由于顶管油缸行程每次为1.2m,伸缩一次需加延长行程垫块来二次顶进,中间需增加两块延长钢垫块。4.6.8、中继站中继间的结构主要由壳体、油缸、密封件等主要部件组成。中继间油缸的供油是在中继间附近安装一台中继间油泵。4.7、顶管工艺流程(见下图)5、顶管重点工序施工方法5.1、顶管机头下井井下设备安装完后,将经保养、检查、调试好的顶管机头吊下工作井,置于涂满润滑黄油的导轨上。因导轨安装精度是严格控制的,故顶管机座上导轨就已准确定位。井下设备和顶管机安装完毕后,启动油泵,伸缩千斤顶,检查千斤顶与后背墙的配合,顶管机与出口器及分压环的间隙等。准确无误后即可开始出洞顶进。

15、顶管准备机就位测量控制网吊机进场顶进设备进场导轨拼装后座顶板安装后座千斤顶安装井内其它设备安装机头调试拆除闷板后座顶进工具头进行试运转安装出渣轨道测 量压 浆出 渣管段顶进砼管套接中继千斤顶安装顶管掘进机穿墙顶管掘进机推进管节下井轴线高程控制网拌 浆配电间供 电砼管验收中继泵站安装管道导入接收井吊出掘进机加入中继间管内设备转移出渣轨道接收井封墙拆除临时止水接收简易导轨辅设竣工测量清理接收井穿墙止水安装5.2、顶管进洞是指顶管机头进入土层中,开始正常顶管的过程,是顶管的关键工序,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工序;为防止穿越土体塌落,必须先将机头帽檐顶进土体后,再采取在机头内人工挖掘,机头前面、上、下、左、

16、右土体绝不超挖,以保证覆盖土体始终保持原有状态,从而保证了穿越的上部地面不会造成塌陷。5.3、为防止管线出现偏斜,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机头要严格调零,将机头调整成一条直线,此时仪表所反映的角度应该为零,调零后将纠偏油缸锁住。、防止机头出洞后下跌,机头出洞后,由于支撑面较小,机头易出现下跌,为此须在机头下的井壁上加设支撑,同时将机头与前几节管之间连接,加强整体性。、注意测量与纠偏。机头出洞后,发现下跌时立即采取主顶油缸进行纠偏。、机头出洞前,可预先设定一个初始角(不大于+5),以弥补机头下跌。顶管出洞对操作者要求也很高,这是因为出洞时顶管机未被土体包裹,处于自由状态,而使机头出洞的主千斤顶顶力

17、是巨大的,因此,控制操作哪怕出现少量不均匀或土质不均匀,使各千斤顶的行程不等,也足以使机头和第一节管子偏离设计轴线。此时的土体难以对机头产生较大约束力,难以对机头起到导向约束作用,故此时产生的偏差很难纠正,甚至是纠不过来的。因此,出洞顶进时一定要十分小心,用激光经纬仪随时测量监控,保证机头和第一节管子位置正确。采用上述洞口结构和周密的操作技巧,可避免出洞这一关键工序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确保顶管出洞万无一失。顶管机下方两侧设有止退插销,在顶管机出洞时,当千斤顶松开时应插入止退插销,防止顶管机被土压力向后推回。54、膨润土泥浆减阻及置换优质膨润土泥浆具有良好的触变性与润滑性,将其注压到管外壁,包

18、裹住管子,可大大减小管外壁与土壤间的摩阻力。若压浆技术得当,压浆管分布合理,膨润土质量好,摩阻力可大为降低。 注浆孔应合理分布,机头及其后面10节管每节都设有注浆孔,使泥浆及时填充管壁与土间的全部空隙(机头外径比管节外径大20mm,故有空隙),其后逐步过渡到每2节管加设一节带有注浆孔的管节,及时补浆,使全线管壁都包裹在泥浆套中。注浆管节分为四孔出浆的A型管和三孔出浆的B型管两种,间隔布置。顶力在控制值之内十分重要。若顶力过大,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各方面的控制都会困难,故膨润土泥浆压浆绝不可轻视。5.5、中继间的应用中继间在管道顶进中要反复伸缩,其结构必须可靠、橡胶圈必须有抗磨损措施,因中继间出问

19、题可能会导致顶管全线失败。故其结构必须合理,止水橡胶圈与钢环间间隙和压力可随时调整的中继间及中继间前管、中继间后管的设计图纸必须经项目总工审批后使用,以确保中继间的安全可靠。5.6、管道出土(1)管内运输:人工手推车运输至工作井内,再由吊机垂直运输至地面堆土场。(2)井内运输:在地面制作零时钢结构架安装移动式吊机,吊土到地面堆土位置,再行转运到指定的弃土地方。5.7、顶管测量控制5.7.1、测量控制网及井下测量平台的建立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布置整个工程的控制网,在井周围布设一个高精度的控制网,用于测放、检查和修正工作井井区和井下的测量点,如轴线点、井下的测量起始点和后视点等。测量平台置于井

20、下顶管轴线上,靠近后靠背处,通过控制网将顶管测量起始点测放其上,并在井中布设23个稳固的后视点,以便互相校核。起始点对顶管测量精度至关重要,故井下测量平台要单独设置,不与管道、设备、后靠背接触,不受顶管操作影响,以保持其稳定性。5.7.2、顶管轴线与标高控制本工程顶管测量直线段按10m以内的测量方法,顶管方向与高程控制可直接用置于井下测量平台起始点上的激光经纬仪对顶管机上方的光靶即可。激光经纬仪发射的激光束偏离光靶中心的距离,即顶管的偏差值,但方向相反。为消除顶管机旋转而偏差值的显示误差,光靶设计为可调式,使其始终在顶管机的垂直中心线上。随着顶管进尺的增加,激光发射距离的增长,激光会发生散射,

21、即打在光靶上的激光点会扩大,影响目视精度,以及顶管进入曲线段时,顶管轴线则采用支导线法控制,标高采用支水准线路控制。5.7.3、顶管测量注意事项:由于顶管的部分操作在工作井内进行,顶管过程中起始点和后视点发生位移是完全可能的,故每周均需对其进行检查校核,发现偏移过大需查明原因并及时修正。地面测量控制网上的部分点在顶管轴线上或工作井附近,可能因地面沉降等原因而移动,故也需不定期进行校核检查每段顶进结束后,应重新进行一次管道的中心和高程的测量,每个接口一点,错口处测两点。6、顶管常见问题的处理6.1、纠偏纠偏是指机头偏离设计轴线后,利用机头内的纠偏机构(纠偏油缸)改变管端方向,减小管线偏差的过程。

22、纠偏必须遵循以下规律。、纠偏应在顶进过程中即动态中进行,静态的纠偏会对管线产生不利的影响。、钢筋砼顶管纠偏比较灵敏,纠偏角度不宜过大,避免造成较大的弯曲。、第一段管节质量要好,因为第一段管节在纠偏过程中承受多次反复应力,易损坏管节。、第一段管节不宜过长,管段越短越有利,管段过长会影响纠偏的灵敏度,一般不宜超过2.0米。、纠偏过程中,要在网格纸上绘制机头的测点轨迹,推算出其行进轨迹,根据行进轨迹及时调整纠偏角度,避免纠偏过大产生过度弯曲。、及时了解机头穿越的土层,特别是不均匀土层的土质情况。6.2、管节接头漏浆管节接头渗漏很少出现,出现位置多在膨润土压浆孔处(因膨润土泥浆压浆压力过大挤入管内),

23、施工中应予避免。万一出现,可用专用止水钢环止水。专用止水环用三片120圆弧钢环组成,外贴止水橡胶片,之间用螺杆连接。拧紧螺母,圆环直径会增大,使止水钢环外橡胶片紧贴管缝,制止泥浆渗入,顶管结束时再作永久性止水处理。6.3、导轨偏移基坑导轨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产生左右或高低偏移。防治措施: 对导轨进行加固或更换。 把偏移的导轨校正过来,并用牢固的支撑把它固定。 垫木应用硬木或用型钢、钢板,必要时可焊牢。 对工作底板进行加固。6.4、后靠背严重变形、位移或损坏顶管后背在顶进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后靠背被主顶油缸顶得严重变形或损坏,已无法承受主顶油缸的推力。、后靠背被顶得与后座墙一起产生位移。、钢板桩工作

24、坑,由于复土太浅或被动土抗太小而使钢板桩产生位移影响到后靠背的稳定。防治措施:、应该用刚度好的钢结构件取代单块钢板做后靠背。、后靠背后面的洞口要采取措施,可用刚度好的板桩或工字钢叠成“墙”垫住洞口或管口。、后座墙后的土体采用注浆等措施加固,或者在其地面上压上钢锭,增加地面荷载。、用钢筋砼浇筑整体性好的后座墙,并且尽量使墙脚插入到工作坑底板以下深一些。6.5、主顶油缸偏移油缸位置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会发生:、主顶油缸轴线与所顶管子轴线不平行或者与后靠背不垂直。、主顶油缸与管子轴线不对称,偏向一边。防治措施:、正确安装主顶油缸,同时后靠背一定要用薄板垫实或用砼浇实。、重新正确安装油缸架。7、顶管施工对

25、地面构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7.1、地面沉降或隆起地面沉降或隆起值的大小,体现了顶管水平的高低。顶管的沉降隆起值已可控制在不影响地面及地下结构的水平。控制沉降与隆起的主要技术措施有:、精心操作,控制挖土与顶进的量与速度,避免土体超挖和顶管机的过量挤进,使挖土与顶进始终处在动态平衡状态。、量测每顶进1m所挖出的土的方量,进尺与挖土量相当,沉降隆起就可控制。、顶管穿建筑物前,必须使机头调至正位,并保养好机头。穿建筑物顶管时,加密测量密度,控制好方向,避免在建筑物下作过大的纠偏操作(过大纠偏是地面沉降原因之一),并且连续作业、一气可成,机头不得在建筑物下停滞,保养等。同时还要加强现场值班,现场资料分析

26、与决策等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确保建筑物安全。、加强膨润土泥浆压浆。泥浆在顶管中起润滑与支护双重作用,在管外壁与土间始终充满膨润土泥浆,支护着管周土体不挤向管外壁,同时减小管道顶进对土层的拖动,是减小沉降的措施之一。7.2、保护措施对构筑物的保护分为三个措施阶段,即监测、控制、加固。当顶管尚未到达建筑结构部位时,必须超前进行地基的监测控制试验,一旦试验认为对构筑物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时,必须提前采取保护措施。7.2.1监测监测是对顶管沿线各种地面及地下建(构)筑物进行沉降或位移测量。正式顶进之前,在顶进轴线上每间隔10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另外在可能会造成破坏的地面构造物也设置若干沉

27、降观测点,定期进行水准测量观测,一般每天测量两次,特殊情况下应增加测量次数。通过地面沉降观测数据的跟踪分析,确定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然后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地面沉降观测点应下套管穿过路面层,测量路基下的土层变化。7.2.2控制 控制是在顶管施工中,采取措施,控制地基土层发生沉降,其措施方法主要有:控制超挖多挖土及土层的水土流失,控制(调整)顶管偏差、控制泥浆压力及均匀注浆,控制顶进速度,以减少顶管对土层的扰动,控制管道通过建筑物的时间及管道施顶长度最短。通过以上方法可控制地面发生沉降的两个必要因素,即顶管出土过量或欠量以及顶管对土层的切削扰动。7.2.3保护当顶管无法控制对周边建筑物地基下沉,

28、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危害时,必须减缓或停止顶管并对建筑物进行保护。保护的措施常用的有两项:其一是对建筑物地基土层注浆(水泥浆)加固,其二是在顶进管道与建筑之间施工一排隔离帷幕桩,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处理。对于地下管线可采用开挖沟槽将其悬吊保护。8、高压注浆技术措施本工程中的圆砾土层中顶管,在开工前应召开专家会论证,是否采取注浆加固措施,以防该土层经顶管扰动后给来年的汛期埋下管涌等安全隐患。因顶管穿越成彭高速工程,从成彭高速路面下约11.5m处穿越。根据相关资料其地层构成如下:上部2.0m为回填砂卵石层,其后为粘土层及原生砂卵石层。顶管在距高速路路面下11.5m处穿越。顶管外径1680,需穿越高速

29、路段为66m(其中主路面40m,路肩护坡左右各30m,两条辅道各10m)。为保证顶管穿越的顺利进行,需在顶管区域进行高压注浆处理。8.1、设计概况顶管埋深约11.5M,地层情况为砂砾石层。由于地质情况总体而言较为松散在顶管过程中容易产生坍塌,为此设计采用顶管上部固结灌浆方案。使管顶部形成一个固结体,提高地层稳定性,避免在在顶管过程中出现地面沉陷及孔内大面积坍塌,有效保证顶管的顺利安全进行。8.2设计参数取值及方案设计设计参数取值,浆液扩散半径根据我公司在成都市地区承担的类似压浆工程实例并结合相关规范,该类地层中浆液扩散半径可取为0.40.6m,综合考虑扩散半径为0.5m,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压浆

30、管高于管顶约0.5m,两管间距1.0m。8.3方案设计8.3.1、压浆处理深度根据有关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高速路路基顶管上部高压固结灌浆从两侧采用定向钻钻孔长各60m。8.3.2、灌浆量设计根据有关经验公式,灌浆量(Q)按下式计算确定Q=AR2Hn/m式中:A浆液损耗系数 R浆液有效扩散半径 H压浆段长度 n浆液充填系数 m结石率根据各压浆点实际情况灌浆量有适当变化8.3.3、压浆点布置根据计算浆液扩散半径及现场实际情况布置。 8.4、施工流程固结灌浆工艺流程:布设注浆孔位置用定向钻钻进100mm孔洞,跟入注浆管76mm高压压入水:水泥1:0.5的水泥浆扩散范围高压压入水:水泥:抗渗剂1:1:

31、0.05的水泥浆水:水泥:水玻璃:0.满足要求。8.5 施工工艺技术要求8.5.1、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压浆点。8.5.2、采用SH110型钻机打入76mm压浆管。管体按15cm间距均布10mm出浆口。采用13mm碎石将压浆管与钻孔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并将外部采用速凝混凝土封闭。8.5.3、按照设计图所示的压浆顺序进行压浆,在压浆时如产生串浆现象时采用堵头将串浆孔密封予以堵塞再压。8.6、制浆按重量法配浆。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粘滞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外加剂应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用,以利提高施工进度,并应符合混凝土外掺剂应用的国家有关现行技术规范,无毒、无公害,且不会对浆液产生不利影响

32、。压力注浆所用浆液应满足如下要求:初凝时间不超过30分钟,结石率不小于75%,24小时抗压强度不低于0.5Mpa,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 Mpa,失水体积收缩率不大于5%。为达到浆液的质量要求,需添加适量的外掺剂。所有浆液均不应出现泌水现象,浆液的稠度应视地层情况而定,一般对均质细粒土宜采用稠度低的稀浆液,土石混填时宜采用稠度高的浓浆液。浆液配合比以及注浆过程中的浆液变换等技术参数,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资料,按注浆工序、地层情况确定,将浆液配合比分成不同的比级,以适用于不同的现场情况。 使用砂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浆液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超过4h。拌制细水泥浆液

33、和稳定浆液,应加入减水剂,搅拌时间通过试验确定,从制备至用完时间应小于2h。浆液搅拌均匀,经常测定浆液密度和粘滞度等参数,并根据各灌浆点的不同需要调整使用。浆液输送流速为1.42.0m/s为宜,浆液温度控制在5-40。8.7、固结灌浆8.7.1、灌注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浆液灌注。选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新鲜不结块,细度为通过80m方孔筛筛余量5%。必需具有抵制水和土侵蚀的化学稳定性,其质量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固结灌浆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三级以上粉煤灰。选用粉煤灰的最大烧失量不得大于25%,当粗颗粒较多必要时应进行过筛处理。以满足浆液在灌注时不堵管且能够连续灌注。

34、在确保灌注充填密实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采用粉煤灰。8.7.2、灌浆压力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段升压。注浆压力为2Mpa4Mpa,灌浆泵应安设压力表,其最大标值不宜大于16Mpa,。灌浆压力采用压力表中值,其摆动幅度不大于20%。误差不超过5%。在封闭孔口后实施,同排不同序的注浆时间间隔不应小于4小时,不同排的注浆孔,钻孔注浆间距应不小于2m,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8.7.3、灌浆方法采用分序分段逐级加密灌浆,防止压力注浆时大面积窜冒浆 。8.7.4、灌注浆液及变换顶管上部注浆采用水:水泥 = 1:0.5浆液开灌,压力大于1.0Mpa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水

35、:水泥:粉煤灰1:0.5:0.5的浆液主灌,采用水:水泥:粉煤灰:1:0.5的浆液终灌,根据实际情况浆液可作一定调整其变浆原则如下:、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8.8特殊情况处理8.8.1大吸浆段处理灌浆过程中遇大吸浆量时,序和序孔可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等措施,序及帷幕注浆补强孔采取高压充分灌注。对孔底漏浆严重的情况可采用浓浆封底。对于变形过大不能正常止浆

36、的情况可采用23小时的间隙法注浆,若仍不能抑制变形,可三天后进行复注。8.8.2冒浆、漏浆处理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8.9灌浆结束标准灌浆终止标准按浆淮充满孔隙为主要控制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各压浆点的压浆量有适当变化。压力灌浆的终止标准是:当压力超过4.0Mpa,稳压10 min,若压力不下降或压力下降不超过5%,则可正常止浆。一般不待凝,但对耗浆量很大的地段,应待凝16h24h。进浆量停止或进浆量小于0.4升/分钟即可终止灌浆。9、主要设备SH110型钻机1台套3SNS6型注浆泵及附属设备1套1SNS2型注

37、浆泵及附属设备1套350 L立式搅拌机2台套台钻1台切割机1台电焊机1台10、材料组织由我方根据工程进度情况组织进料。11、施工工期:预计10天(24小时作业,可与其它工序穿插进行以确保工期。) 质量保证措施按照ISO9002标准坚持“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信守合同,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并根据本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从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三方面严格入手,在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施工工序技术上严格把关,以达到工程质量创优规划及目标的实现。一、质量保证体系1.1、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1)、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2)、建立严密的组织体

38、系项目部副经理主管安全设施工程质量管理,内部由质检工程师与各分项工程项目部经理及技术质量主管、工序自检检验员共同构成一个严密的树状质量自保体系,负责全面质量控制和改进,外部依靠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和送验,在监理工程师的严格监理和热情指导及抽检下,在监督站的经常细致的监督抽查下,一定能够确保工程质量。(3)、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对于隐蔽工程和指定项目,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得施工。同时,建立内部验收签证制度。对于重点工程及其关键工序,需经专职质检工程师及现场监理验收和签证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坚持工程自检制度,规范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创优。1.2、保证质量的管理措

39、施(1)、加强质量教育不断加强对职工进行有关质量法规的教育,增强全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使创建优质工程真正成为每个建设者的自觉行动。深入开展“一学、五严、一追查”(学法规、严守设计标准、严守操作规程、严用合格产品、严格程序办事、严格履行合同;追查责任者)和“质量月”活动,充分发动职工群众,切实履行法定的质量义务,做到依法经营。(2)、加强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职工开展职业岗位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成果的技术培训和推广。(3)、建立全面质量管理(4)、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组织等多种方式,做好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组织、资料

40、管理、成果推广总结工作。结合施工特点,从实际出发,成立提高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的QC小组,真正解决施工中的关键质量问题,提高工程产品质量,降低物能消耗,提高经济效益。(5)、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质量情报信息,主要是指反映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程质量和工作情况,同时还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为搞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管理,有效控制和保证工程质量,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认真掌握大量、准确的第一手质量情报信息资料。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反馈、及时分析、及时应用,以便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质量情报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入工地的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产

41、品合格证及质量检查验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变更、隐蔽工程和有关质量的记录情况。历次质量检查、各种验收检查的记录情况,质量事故调查记录和处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情况。机械设备、计量测试仪器、人员素质等其它影响工程质量事故调查记录和处理情况。国外同行业有关工程质量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以及发展方向等概况。(6)、强化企业质量自控能力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图纸)、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进一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我局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标准,不断完善,确保有效运行。加强项目经理部计量、现场试验室的建设,按有关规定做好计量、试验工作。1

42、.3、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1)、工程工艺控制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地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2)、工程材料控制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都将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因此,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一定要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外购材料必须三证(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43、。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料。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3)、施工操作控制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工程质量的好坏,单就工序质量来说,施工操作者是关键,是决定因素。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落实操作者的落

44、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4)、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坚持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不能因为抢工期而忽视质量。2、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井下机架与后顶装置安装就位时,由测量人员进行监测,将水平与垂直偏差控制在2mm以内,保证掘进机的定位精确,为顶进质量把好第一关。

45、对进场的管节进行外观质量的验收,主要针对管节的外形尺寸,特别是前3节管节必须挑选几何尺寸较好的管节,使顶进轴线与泥浆套能在顶进之初就保持良好。顶进施工的同时,密切关注地表沉降量的变化,将数据及时反馈给施工人员,以便采取措施,调整顶进参数,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程度。拼接管节时,主顶操作人员应及时调整各油缸的伸缩量。顶进过程中绘制轴线偏差图,根据图表决定纠偏措施,贯彻“勤测、勤纠、缓纠”,切忌剧烈的纠偏动作。绘制顶力曲线图,将顶力控制在管节允许顶力之内,严禁超出,以免产生管节损坏等质量问题。严格按压浆操作规程进行压浆操作,尽可能地降低顶进阻力。对于地表沉降要求较高的地段,按时定量进行定点补压浆,并进行沉降观测,严格控制地表沉降量。3、工程质量目标达到工程质量综合评定 “优良” 等级。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安全生产责任制1.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建设,安全为本”。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按照“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五项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8.1.2、建立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是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