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问题、对策.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132983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征、问题、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特征、问题、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征、问题、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征、问题、对策.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至今已走过六年历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呈上升趋势,同时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越南作为东盟10 国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走向东盟的一个重要平台,发展中越双边贸易对双方都有深远的意义。一、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从1978 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2001 年12 月11 日加入WTO。越南1986 年才打开国门,1987 年制定外商企业投资法,2007 年1 月11 日正式加入WTO。作为先后入世的两个国家,对外贸易在两国经济增长中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两国贸易呈现了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中越出口导向的特征都较为明显。中国从改革开放到

2、入世,对外贸易体制逐步成熟,中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全球化和国际市场领域,贸易对经济的拉动呈上升趋势。中国贸易顺差占GDP 的比重从21 世纪初的2上升到8以上,而出口额则占GDP 接近40。2005 年2007 年,出口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在20左右。(资料来源于中国财经报2009 年4 月28 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9 年春季报告)。22 年的革新开放同样让越南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对外贸易作为越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6 年越南商品的出口额达396 亿美元,比1986 年增加40 倍,1986 年2005 年期间的年度平均增长率为2

3、0左右。越南经济呈现出口导向的明显特征,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60。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自1986年正式推进经济改革以来,越南除早期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在5以上外,其余年份基本保持在7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超过9。越南已成为东盟10 国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007 年越南的GDP 增长率达到了8.4,超过发展中国家的7.9的平均水平,世界经济增长3.6的平均水平。2007 年出口增长了21。2、中国与越南的贸易总量不断增加。双边贸易额从中越关系正常化1991 年时的3230 万美元,到2003 年达到46.34 亿美元,2007 年提高到151.15 亿美元,是16 年前的

4、468.75 倍,中国也连续3 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08 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发展,双边贸易额增加到194.6 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中国对越南出口151.2 亿美元,增长27.2,自越南进口43.4 亿美元,增长34.6%。2007 年是越南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越南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2007 年越南商品进口总额达608.3 亿美元,比2006 年增长35;出口总额达到484 亿美元,增长21.5 亿,其中有10 种产品的出口额已超过10 亿美元。大米出口额达14 亿美元,咖啡15亿美元,橡胶14.4 亿美元,电子和电子零配件22 亿美元,水产品38 亿美元,纺织品75

5、 亿美元。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1978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只有200 多亿美元,2007 年进出口总额21737 亿美元,增长了104.3倍,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8%,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94.9%。3、农产品贸易是双边贸易的重要领域之一。越南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农产品出口历来是越南对外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作为13 亿人口的大国,同样农产品的贸易在对外贸易中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主力军。中国是越南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据越南海关总局统计,2008 年越南向中国出口农产品19 亿美元,占越南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

6、1.9,同比增长39,占越南对中国出口总额43.78%;越南从中国进口农产品17 亿美元,占越南从中国进口总额的11.24%。越南农产品顺差2 亿美元。4、中越在双边贸易中结构互补、资源互补。越南有8700 万人口,尤其是70的人口年龄在40 岁以下。是典型的“年轻化”的国家,与中国正步入的老龄化形成反差。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消失,越南的劳动力低廉的成本优势与中国正好形成互补。越南的出口偏向于自然资源,而中国的许多自然资源随经济增长而逐步减少,某些资源由于地域关系也不是中国所长,通过从资源丰富的越南进口可以缓解资源的部分压力。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在世界都非常明显,而这些产品也是

7、越南经济发展中需要不断增加进口的产品。越南出口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水产品、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越南对中国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包括原油、煤炭、水产品、果蔬、木器、矿产、腰果、橡胶和农产品等。在农产品方面,越南咖啡是越南出口农产品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产品之一,越南的气候及环境条件符合咖啡的种植,品质好、产量高、生产成本比较低,越南咖啡获得了相当强的竞争力。越南腰果产量占世界腰果产量的一半以上。目前,腰果加工能力达30万吨年。2008 年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钢材、纺织原辅料、成品油、钢坯、肥料等。中国自越南进口主要商品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橡胶、铁矿砂等。5、广西是中国对

8、越贸易的主要省份。近几年来,越南一直是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素有通商贸易的传统,彼此拥有1000余公里的边境线。2007 年,广西对越南的贸易额为23.8 亿美元,占中国与越南贸易总额的15.7。越南已连续9 年保持广西在东盟国家中最大贸易国地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区域经济的不断推进,与越南山水相依的广西,经济在中国东盟“103”大背景下,取得可喜进步,经济总量在中国31 个省市中排在第16 位。二、中越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越南作为近年东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双边贸易的发展空间仍存在较大的潜力,如何找出存在中的不足之处,才有利于双方实

9、现最大程度的双赢。(一)中越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越南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2003 年越南进出口总额达448.4 亿美元,贸易逆差51.5 亿美元。2006 年,越南商品贸易总的逆差是48.3 亿美元,2007 年逆差增加到124.3 亿美元,2008 年逆差减少,2009 年随出口增幅变小,逆差又有所增加,2009 年前五个月逆差是32.55 亿美元。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刚好相反,连年的贸易顺差,2006 年贸易顺差1775 亿美元,2007 年增加到2622 亿美元,2008 年增幅减少,顺差为2954.7 亿美元。今年有望进一步减少顺差。贸易的不平衡同样反映在两国的双边贸易上,2

10、003 年中越双边贸易总额46.34 亿美元,中方顺差17.23 亿美元,2007 年中越贸易额151.15 亿美元,中国对越贸易顺差86.6 亿美元,2008年贸易额增加到194.6 亿美元,同时中国对越顺差进一步扩大到107.8 亿美元。(二)交易对象过于单一,高附加值产品所占份额过小。越南的出口主要集中于水产品、农产品和资源类,国际市场资源类价格的走低,带来越南出口创汇能力的减弱。对中国的出口也同样是资源和农产品为主,服务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缺失带来贸易中交易产品单一且层次较低。2007 年越南对中国的出口中,成品油占比重最大,占了总进口的37.4%,天然橡胶占8.3%,木材、蔬菜、机械、

11、鞋、皮革、咖啡对中国出口增长较快,但比重有待提高。中国对越的出口同样品种单一,2007 年中国对越的出口中钢铁占19.5%,机械占14%,电子占10.8%,作为中国较有竞争力的轻工产品、机电产品可增加开拓越南市场的力度。(三)贸易壁垒阻碍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虽然入世后,越南将75%的工业品关税降低到15%以下,但还是在涉及进口和分销权的规定上存在灰色区域。中国的关税平均水平是9.8%,随着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双边的关税大幅降低,但关税之外的阻碍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因素予以逐步解决。(四)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投入力度不够。2005 年,时任越南总理潘文凯提出了建设中越“两廊一圈”的规划,即中越

12、共同建设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和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两条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2008 年1 月,中国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双方都意识到中越“两廊一圈”的合作,最关键的是加快在铁路、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推动起重要作用。双方在加快建设公路、铁路、口岸的过程中,其进度的快慢与资金是否到位成同步变动,这需要双方政府的支持和在国际市场积极融通相关资金。三、促进中越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一)积极推动双边合作,为双边贸易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中越双方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日前,越南已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越南近

13、年来将在交通、电力、化肥、水泥、通信等领域加快建设,而中国在这些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可在工程承包方面发挥潜力。农业方面中越之间也有合作的空间。中国出口的杂交水稻种子帮助越南提高了单产。中国在农业技术方面的优势为双方的合作和贸易起了重要作用。(二)以投资为契机推动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在中越贸易发展的同时,中国对越的投资也逐年增加。来自中国驻越南使馆经商处的数字显示,截至2008 年一季度,中国对越协议投资金额约为19 亿美元,在对越投资的各国家和地区中名列12 位。力帆是当前中国企业走向越南,拓展东盟市场的一个成功范例。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作用,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进一步加大双边贸易的同时促进

14、投资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投资的渗透使双边贸易上一个新的台阶。(三)以广西为“桥头堡”,加大对广西基础设施的投入。“两廊一圈”的建设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托。广西地处华南、西南和东盟三大经济圈结合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拥有独特的“三沿”(沿海、沿边、沿江)区位优势,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份,是中越“两廊一圈”合作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省份之一。1000 多公里边境线是中国走向东盟最便捷的门户。广西口岸基础设施和交通路网的建设与发展,既为广西与越南的双边贸易打开方便之门,也为中国和东盟的深度发展提供重要的平台。

15、基于此,广西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发展国家应给予更多的扶持。(四)双方政府需要树立战略思想,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发展。越南政府应该看到中国大市场对越南产品出口的重要性。中国一直是越南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中国市场的差异性为越南不同产品的进入提供了不同的渠道。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国西部地区是越南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突破口,因为中国西南部市场对越南产品的需求很大,包括越南的水产品、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等。中国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主要集中在热带农产品需求上,特别是越南橡胶、木薯、腰果等水果蔬菜在中国南方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其他商品在中国的销售量稳定增长也说明越南增加对中国产品出口的空间还非常巨大。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增长使

16、越南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同时,越南也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重要平台。(五)制定相关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贸易环境。按照入世后对国际的承诺,也是为了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加,越南政府制定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尤其是在出口方面的措施。包括许多鼓励行业出口的政策,重视扩大各个经济成分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采取税务减免、投资资金优惠、对生产经营出口产品的企业给予国家优惠贷款等。中国近年来为了促进对东盟各国的贸易,也在政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对中越双方来说,要扩大双边贸易,还需进一步简化各自的政府审批,改善行政环境。减少外贸保护,特别是一些关税之外的限制性措施。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和改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参考文献:1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7 中国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9):45602 杨大楷.中级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853963 刘金.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2;(3):25314 慕亚平,沈虹.并非法律关系主体跨国公司法律地位再探讨J.国际贸易,2002;(6):47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