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标准.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11451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岩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岩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标准.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标准一、 课程性质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工具课。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学习基础。二、 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由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较强的研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历史比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还使学生熟悉中华民族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学到优秀的民族文化中深厚的人文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教学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

2、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文选为中心,以词汇为重点,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对比研究的方法,精读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透视各种重要的古汉语现象,解析数百个常用词,理清其本义与众多引申义间的脉络,系统了解古书用字、文言词法和句法特点以及有关的文化常识等。三、关于教材与与学习参考的建议:本课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的,由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上、中、下,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其内容包括通论、文选和参考资料。上册的通论部分每节之后都有思考与练习,其中既有必要的基本实践,又

3、有一些理论问题的提示,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册文选部分分四类:详注、略注、古注、白文。下册是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的工具性资料和一些参考性文章。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主要参考书: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3、古代汉语教程,张世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4、古代汉语,朱振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王力著: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6、周秉钧著:古汉语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7、杨树达著:古书句读释例,中华书局,1954。8、杨树达著: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84。9、俞

4、樾等著: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10、陆宗达著: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1980。11、张舜徽著: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2、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198813、训诂学原理 王 宁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14、音韵学教程 唐作藩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5、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四、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本课程由文选及通论两部分组成。实践在本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做到文选和语言理论相结合,学习和运用相结合,常用词贯彻始终,蓄词要结合文文选进行。文选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适当选取唐宋散文。文选包括带古注的篇章和无标点、无注释的白文。通论包括语

5、法、文字、词汇、训诂、音韵、工具书等。语法可占通论总时数的40%左右,文字、词汇可合占40%左右,其他可合占20%左右。文选的讲授以解释词句为主,讲解中贯穿运用语言理论,突出常用词,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通论的讲授要密切结合语言实际,以基本的、规律性的知识为主。文选与通论在讲解中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将二者组成单元交替进行讲授。各单元要有内在联系,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文选与通论的比例约为1:1.5课程注重实践,应适当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第一章 绪论一、古代汉语的性质二、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三、学习方法 第二章 文字第一节 汉字的构造一、 “六书”理论1“六书”的名称2四

6、体二用3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4汉字结构辨析5形声字的结构分析A、常规结构 B、位置反常 C、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二、汉字结构与本义的探求1文字的本义2文字本义的探求方法第二节 古书中的用字一、古今字A定义 B形体 C成因 D辨识二、异体字A定义 B类别 C辨识三、繁简字A定义 B类别 C转换 第三章 词汇第一节 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方式1具体方式类型2直音 反切 直训 譬况二、常用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2康熙字典3经籍纂诂4辞源5辞海6经传释词7词诠8诗词曲语辞汇释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二、词义变化的类型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

7、移第三节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二、古汉语复音词的构成情况1联绵词2叠音词3偏义复词三、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第四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本义1定义2词的本义的探求方法二、词的引申义1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方式A、相似类比 B、相关借代 C、相因推导2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的定义3词义引申的脉络A、连锁式 B、辐射式三、词的假借义第四章 语法第一节句法一、 判断句与判断词1、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2、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二、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被动句式1介词“于(於、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3助动词“见”表示被动

8、4“为所”式5“被”字式三、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1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2代词“是”作宾语前置3。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4、疑问代词作宾语: 四、古汉语的双宾语句五、动量成分的位置1数词直接作状语2数词作谓语: 六、名词作状语第二节 实词的活用一、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定义二、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1使动用法2意动用法3名词活用做动词4名词作状语三、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第三节 称代 一、人称代词的用法二、指示代词的用法三、疑问代词的用法四、不定代词的用法第四节虚词(一) 连词,介词一、介词“于”(於)“以”“为”“与”的用法二、连词“与”“而”“以”“则”“且”的用法三、“然而”“

9、然则”“虽然”的用法(二)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一、语气词“夫”“其”“唯”的用法二、词头“有”“其”“言”“于”“薄”的用法三、词尾“然”“乎”“焉”“如”“尔”的用法(三)、结构助词1、“者”的用法2、“所”的用法“者”和“所”的区别3、“者”和“所”的区别第五章音韵一、音韵学基础知识二、中古音与反切三、诗经与上古音四、诗律1、古风和律诗2、律诗用韵的特点3、律诗定式和变格4、律诗的对仗5、律诗的句式第六章 训诂一、古注的意义和历史二、常见的体例本文、毛传、郑笺、孔疏、陆释文三、古注的内容四、古注的术语曰、为、谓之;谓;犹;貌;之言、之为言;读如、读若;读曰、读为五、如字;变读;衍;

10、夺第七章 修辞一、起兴 引用 借代二、互文、变文、连文三、公用 序变 虚词连用四、重言 复重 顶真五、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本课程考试由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作业是日常考核的主要形式。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是本课程考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有单元通论之后都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每个单元的文选和通论的内容,文选和通论的有关知识,通过练习来掌握,许多练习又是对通论的补充和深化。除了一般练习题外,还有通篇阅读分析练习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词汇、语法知识分析整篇古文的能力。文献阅读分析练习题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知识分析整篇古代文献的能力。本课程的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本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两部分组成,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