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物电梯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11349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物电梯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杂物电梯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杂物电梯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物电梯作业指导书.doc(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 电梯有限公司作业性文件 文件编号:QB/SAZY.03-2012杂物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编制: 日期:2012-09-01审核: 日期:2012-09-01批准: 日期:2012-09-01发布日期:2012年09月01日 实施日期:2012年09月10日目 录1、总则2、施工前准备3、设备开箱及验收4、设备运输及堆放 5、设备安装准备6、样板制作与安装7、放线测量及标准线的固定8、承重刚梁安装9、曳引机安装10、导向(抗绳轮)及复饶绳安装11、导轨架及导轨安装12、对重装配13缓冲器安装14、轿厢安装15、厅门(层门)安装16、悬挂装置安装17、限连器安装18、补偿装置安装19、迭层器

2、及刚带轮安装20、电气设备安装21、电梯调试22、交工验收23、安全措施1、总则:1. 1目的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以期达到有关规范,法规所要求的质量,降低成本获得较好效益。1. 2施用范围本施工工艺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垂直升降杂物电梯的安装。1. 3依据标准1.3.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1.3.2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19951.3.3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1997。1.3.4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2、施工前准备2. 1一般规定2.1.1在施工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a、 技术准备;b、 施工现场准备;c、 物资

3、准备(材料、施工机具、劳保用品);d、 施工人员组织准备。2.1.2电梯安装前,应先作好下列工作:a 熟悉有关图纸、资料及施工规范、规程;b 参加顾客组织的设计交底(图纸会审);c 编制工程预算、施工预算;d 编制施工措施经批准后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e 施工机具进场急设置;2.1.3 根据设计及技术文件要求、复核土建施工是否达到要求。2.1.4 会同顾客、土建有关人员,对土建施工进行验收(三方签字认可)。2. 2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2.2.1 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一般包括两部分,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自审和业主,制造商,施工单位会审组成。2.2.2 自审应包括对图纸、技术文件、土建施工情况进行全面

4、审核,作好记录。2.2.3在与顾客、制造商会审时,会审内容应包括下列方面:a 工程概况;b 施工部署;c 质保组织机构及职责分配;d 技术措施及关键问题处理方案e 进度计划及控制点(停点)设置和控制程度,验证方式;f 劳动力计划;g 施工机具、材料计划:h 施工平面布置图;I 安全技术措施;J 执行标准、规范。2.3.2技术方案(措施)中,应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技术;2.4 技术交底2.4.1 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一般按两级进行,各级交底均应作好记录。2.4.2 一级交底由技术负责人(主任工程师)向项目负责人、工长、班长、质检、安全等人员交清下列内容。a技术文件;b工程概况;c施工方案

5、(措施),技术关键及安全措施;d质量标准及有关规范;e各种施工原始记录;f与施工相关的其他要求。2.4.3 二级交底由工长、班长,向班级施工人员交清施工工序,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内容。3、设备开箱及验收3. 1一般规定3.1.1 设备的开箱清点,验收,应在设备运至施工现场,会同顾客,供货商(如顾客同意制造商可不到现场)共同进行。3.1.2开箱前顾客(供货商)应提供下列文件:a 各专业施工设计图;b 产品质量证明书,安装说明书;c 装箱清单;d 定货合同中与设备的数量附件质量要求等内容的相关资料;e 安全部件的试验报告结论副本;4. 2开箱清点及验收应注意下列几点:a 对所有的主件、附

6、件按装箱单逐渐清点、登记;b 对照图纸、装箱单核对规格、型号是否相符;c 有无制造缺陷或运输中损伤;d 通过外观能发现的质量问题。3.2.2 清点、验收后的记录一式四分与顾客(供货商)共同签字确认。3.2.3对清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由顾客与供货商交涉尽快得到处理。3.3 开箱清点验收几验收记录,问题处理意见记录经顾客签字确认后保存,待施工完毕后作为交工文件,转交顾客二份,转交档案(资料室)以便追溯。4、设备运输与堆放4.1 一般规定.4.1.1设备的运输与堆放应按照确保设备安全,便于施工的原则,按施工顺序运输、堆放。4.1.2 一般情况下设备的运输与堆放可按下列方法进行:a 工字钢、曳引机、选层

7、器、发电机、控制盘柜运至机房;b导向轮、复绕轮、轿厢运至顶层(不搭架施工轿厢运至底层);c 对重、缓冲器,轨道运至底层;d易丢失、损坏或最后装配件门扇、轿围厅门、部分电气自控件入库保管,对易产生变形的部位应放平垫实保管。5.、设备安装准备5.1、一般规定5.1.1、设备安装的称序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列顺序。5.1.2、在实际施工,允许在不影响整体施工程序下进行部分工序调正整。5.2.1、临时电源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设置专用配电箱;b、各回路应有过载、短路几及路、 电保护器;c、并列施工时应设单独供电系统;d、梯井内只准使用36V以下电源,并应有初次级熔断器保或 。5.3、一般在20M以下高

8、度,采用搭设脚手架施工为宜。5.3.1、一般脚 手架搭设方式图5.3.1、5.3.2、脚手架的方法及要求如下:a 搭设时应考虑并安装位置和操作距离的需要;b 有效载荷不小于250kg/m;c 脚手架立杆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面1.51.7M为宜;e 为方便轿厢安装时拆除方便,顶层立杆用四根短杆拆除后,余下立杆顶后位于最高层牛腿下面500mm为宜。 f为便于安装排木间隔 1.4-1.7为宜,每层厅门牛腿下方200400处为一档排木,(见图5.3.1)并在两层排木之间加一横梁便于攀登,并留交错人孔,脚手板两端应伸出排木150200mm为宜切绑扎牢固。5.4、在高度20m以上的电梯施工中应推广无脚手

9、架法施工工艺,有利安全、便捷、经济。5.4.1无脚手架法工艺步骤如下:a 在井底层安装好高度不小于6m(两根)轨道;b 拼装好除围板外的轿厢,搭好操作平台;c安装好提升机械部分及控制柜,并进行空负荷;d、挂好曳引钢丝绳及对重(对重量需计算,40M以上时应考虑钢丝绳偏重问题)e、对重的吊装方法见对重安装。5.4.2、完成上述步骤后,开慢车进行其余轨道安装和其他安装工序。5轨道的调校与予组对。5.5.1、轨道在安装前应进行严格检查,其质量应符合GB7588规定的弯曲强度要求。5.5.2、予组对的轨道直度偏差每5M,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重轨道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轨道为1.0mm。5.

10、2.3、超标轨道采作丝杠压力机调校的“死弯”,不予使用。5.2.4、经过调校后的轨道应进行予组对,予组对后应做好标识,以便按序安装。顾客提供相关文件开箱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设置临时电源搭设脚手架限速张紧轮承重梁安装曳引机安装限速器的安装轿箱缓冲器对重缓冲器安装 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开箱 验收运输 堆放提升设备安装下部设备安装安 装轨道安装调整测、断挂曳引钢丝绳其他设备安装调 试技术设备。现场。物资 。队伍熟悉图纸。设计图纸。交底会审编施工方案。工程预算。施工预算技术。安全。二级交底对重安装限速器安装限位 极限开关 安装运至安装点电缆敷设电气 设备 安装运至现场仓库保管样板制作安装电气调试放线 测量

11、轿厢厅门安装 150 150 对开门对重在后面方式 侧开门对重在侧面方式300 200400 +0.00 1.41.7M 5.5.5、予组对时应注意清洗阴阳榫、接头,如不合格又无法修复的不得使用。6、一般规定6.1.1、样板制作选材须保证坚固、平整(木材须干燥无裂纹)划线、安装要保证精确、稳固。6.2.1、样板制作按下表进行选材:提升高度(M)厚度(MM)宽度(MM)20408020605010060采用型刚16.2.2、木样板及放线木条尺条可参照图6.2.2进行,其中:A=轿厢重心 E=轿厢轨道放线尺寸B=对重中心 F=对重轨道放线尺寸C=轿厢宽 G=门口净宽D=轿厢深 H=轿厢中心到对重中

12、心距离F BH D G CG E 中开门对重在轿厢后面a 整体样板安装;在机房楼板下面或夹层下面,约1MM左右位置,在不影响放线位置情况下样板宽度,平行剔4个150150200MM的孔,用两根不小于100MM,经刨光的方木,长度为梯井深十两端入墙深,将样板木平放置,用水平找平后用固定(样板固定应在放先测量,标准线确定后)。见图6.3.1aB 现场直接定制样板参照.6.2.1选材要求,在木条上划出轿厢重心A 和对重中心B,以A、B为基准确定防线点待测量梯井,确定标准线后将木条牢固定在木方上,见图.6.3.1bHGCE 侧开门对重在轿厢侧面F方木相等对角线 H轿厢中心防线木条 角尺GE机房 木方样

13、板样板 方木 图6.3.1b7、放线测量及标准线的固定7.1放线及标准线的固定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安装质量,应严格按照安装技术文件及国家规定执行。7.2样板就位后,可按下列顺序进行:a按图6.3.1将轿厢重心,对重中心,以及各放线点找出,并校对各对角线,其各线偏差不应大于0.3mm,b用0.7-1.0mm钢丝进行防线;c在样板处将钢线一端悬挂一0.5Kg线坠缓缓放下,至地坑中心,检查有无碰线,钢线打结或死弯现象;d用刀在样板放线位置划出线槽,将线放入并用钉子固定;e换上10-20Kg线坠(体积不宜过大,如重量不够,可采用空心灌铅),任其自然下垂;参照图纸尺寸(必须核对安全钳)确定两轨距离,以及

14、轿厢和对重两侧导靴内表距离(其间隙按技术文件和规范确定)。因安装方式不同放线位也有区别;采取道架与轨道分两次进行安装,其放线位置图7.2.a采取道架与轨道同时安装的一次立道,其放线位置图7.2.b B-B 图7.2.a图7.2.bg 不搭脚手架施工采用一次立道方法如轿厢装上正式导靴,需使用专用道心,见图7.2.c,大小道放线共8根,如采作临时导靴,导面可放一根线,将线放入导靴凹内,专用找道尺图7.2.c,7.3.1由于土建井施工时垂直误差较大,所以梯井测量后,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调整样板放线点,以确定安装标准线。7.3.2确定标准线时应考虑以下几点:a确定轿厢位置时,要考虑梯井内安装的部件

15、对轿厢不应有防阻(如限速器钢丝绳,迭层器钢带、随线、感应器板、中线合高度)同时要考虑轿厢门的滑道、底坎与梯井墙及结构有无相碰,b确定大道位置时,根据道架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道架高度的计算: H=L-(a+b+c+d) 式中:H-道架高度(左右) L-轿厢中心与梯井墙面距离(左右)a- 轿厢中心至安全钳内表距离b- 每边距道面间隙(3-5mm)c- 轨道高度d- 垫片高度d 对于前后开门电梯应考虑,梯井深度及倾斜情况,梯井深度=2倍门厅坎宽+2倍门厅坎与轿厢间隙+轿厢深。D小道中心确定时,应考虑对重宽度,距墙壁不少于50mm空间;E各层门厅底坎位置确定时应考虑与每层牛腿距离,牛腿宽度的误差,减

16、少剔牛腿或墙面,做到底坎距离墙最远层的门立柱安装后与墙面的间隙小于30mm;F根据门中线确定的厅门位置,应考虑侧墙壁对门柱的安装有无防阻;G电梯机房平面布置中,根据测量结果考虑到机架工字钢、限速器、配电盘等的布局,维修有无问题。7.3.3放线点的调整,往往需综合考虑上述内容后多次调整才能确定安装标准线。确定后便可将样板钉牢,钉后的样板应符合;a在梯井地坑上600-1000mm处用木方和U形卡钉将静止无误后的标准线固定于木方上,见图7.3.3b将全部放线点进行复核,无误后做好明显标记。 方木 U形卡钉线坠图7.3.38、 重钢梁安装8.1承重梁的安装对电梯顶层高度、机房、面积、平面布置、梯井承重

17、处等要求,应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有关条款。88.2承重钢梁安装必须满足以下要求:a设计在满足梯井顶层高度及上缓冲距离后,钢梁必须放在楼板下,使机房有利整洁和维修。B当对重或轿厢将缓冲器全部压缩后,轿厢和对重上方必须有200mm的空程;C承重钢梁位置是根据测量放线经综合考虑后确定的不允许运行时有曳引钢丝损坏现象。D承重钢梁必须放在梯井的承重结构上;E钢梁两端入墙深度应超过墙厚中心,且不小于20mm,入墙全长不小于75mm,对于砖墙下面应垫砼梁或厚度不小于16mm钢板 图8.220图8.2砼或钢板 75墙中心f承重钢梁安装后水平误差不应大于1.5/1000,总长不大于3mm,两根相

18、邻高度偏差不大于2mm,总平行度以轿厢和对重中心连接线为准偏差不大于6mm见图3-3。 8.3承重钢梁安装方式 8.3.1承重钢梁的安装方式有三种即: a安装在机房楼板下; b安装在机房楼板上(沿楼面); c安装在机房楼板砼墩上。8.3.2承重钢梁安装在楼板下时,应与土建配合施工。当达到标高要求后,将钢梁找平找正,与楼板浇成一体,见图8.3.215-20mm轿厢中心 楼板 承重钢梁 图.8.3.2 8.3.3承重钢梁安装在楼板上面与楼板的间隙不大于30mm,当配有导向轮时需在楼板上相应位置留出十字形孔。当钢梁找平找正后,两端应用钢板与砼台焊成一体 图8.3.2 承重钢梁 钢板 砼台 楼板钢板砼

19、台50导向轮中心钢板焊接处楼板预留十字孔 图8.3.38.3.4承重钢梁安装在二个高600mm为砼台上(或一端在穿墙,一端在砼台上)。采用这种方式,其机房必须有足够的高度,找平找正后,其联结点必须为一体见图8.3.48.3.5承重钢梁埋设好后应用20#砼固定。D=12钢板焊接 钢梁 予埋钢板 图8.3.49、曳引机安装9.1曳引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曳机轮在水平位置扭偏误差a、b线和c、d线差值不大于+0.5mm。见图9.1.a 对重中心 d c 曳引轮 轿厢中心 偏差值a b 图9.1.ab曳引轮位置与轿厢重心及轿厢中心线不重合度应符合下表要求:见图9.1b要求范围2M/S以上1-1.75

20、M/S1M/S以下前后方向允差+2mm+3mm+4mm左右方向允差+1mm+1mm+2mmC曳引轮垂直方向偏摆度最大允差不大于0.5mm见图9.1cD曳引机轴与电机轴连接后同轴度允差:刚性连接不大于0.02mm弹性连接不大于0.1mm径向跳动不超过制动轮直径的1/3000。左右偏差值 曳引轮曳引轮前后偏差值轿厢中心0.05图9.1.1c 图9.1.1b9.2曳引机的安装方法一般有三种:9.2.1承重梁在机房楼板下面时,应在承重梁位置上制作砼底座,高度一般为250-300mm,每边大出机座25-40mm,地脚螺栓宜采用预留孔便于调整。底座于楼板间设防震橡胶垫,并有防止水平移动的挡板。9.2.2承

21、重梁在上安装时,(一般速度在1m/s以下并对噪音要求不高)可直接将曳引机安装在承重梁上,找平找正后,按实测位置现场钻孔,其误差不大于1mm并不得损伤工字钢立筋。9.2.3承重梁在机房楼板上的砼座时,曳引机安装同9.2.19.3位置确定及找平找正。9.3.1曳引机安装前应根据样板确定的基准线来确定安装位置,其方法:a单绕式曳引位置,以轿厢重心A和对重中心B的连接线为基准,移动曳引机使绳轮纵向的中心线与该线垂直,确定前后位置,图9.3.1a。b复绕式有齿轮变速曳引机位置,移动曳引机使其绳轮水平节径端点A”与轿厢钢丝轮中心A垂直,使B”与对重轮钢丝绳中B垂直,图9.3.1.b。c复绕式无齿轮变速曳引

22、机位置,可同复绕式导向轮安装同时进行。 移动曳引机使其绳轮钢丝绳中心A”点与轿厢绳轮钢丝绳中心垂直重合;(各绳槽总宽计算应以1.3.5.7.9.11计算,而不是1-12); 移动复绕导向轮,使绳轮钢丝绳中心点B”与对重绳轮钢丝绳中心垂直重合(绳槽总宽计算以2.4.6.8.10.12)见图9.3.1.C ; 保持A”与A垂直重合,B”与B垂直重合移动曳引机复绕导向轮,使曳引机侧边的延长线与复绕导向轮的侧边平行切相距,曳引轮绳槽间距,见图9.3.1c ;9.3.2曳引机找平找正后,机座前后加挡板和压板固定,高速梯挡板固定后焊死。9.3.3曳引机底座与机座间隙可作铁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大于2mm,每

23、组片数不超过2片。9.3.4曳引机的找平,应使用精度0.02框式水平仪,测量点应是经机加的基准面如经机加的机座、曳引机等。其允许偏差为机座长,宽的11000。9.3.5、曳引机找平找正好,即紧固罗栓,紧固后的罗栓应与罗帽相平,罗栓紧固后,应再次复核曳引机位置有无超差。9.4制动器找正9.4.1、制动器闸瓦与制动轮保持在一个水平上,调整后制动器应灵活可靠,销轴润滑良好,瓦与制动轮工作面清洁,弹簧调整后,轴端双螺母必须背紧。9.4.2、制动器制作时,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开时两侧闸瓦应同时离开,其间隙应均匀并不大于0.7MM。10、导向轮(抗绳轮)及复绕绳轮安装10.1.、一般规

24、定10.1.1、导向轮、复绕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设导向绳轮时,曳引机绳轮节经必须符合轿厢重心和对中心距离规定尺寸见图10.1.1a。轿厢中心 绳轮纵向中心线 A c B 水平节径AC与AB重合A B 辅助线 轿厢轮对重轮水平节径图9.3.1aA与A重合 曳引机轮B与B重合轿厢轮对重轮 轿厢槽总宽图9.3.1b复绕导向轮1 3 5. 7 9 11曳引轮 2 4 6 8 10 12B轿厢槽纵向中心线 对重槽总宽图9.3.1cb、动轮式导向轮和曳引绳轮端面的不平行度,a、b之差不大于10.1.1b。曳引轮曳孔轮节径对重中心导向轮轿厢重心 c 导向轮度不大于0.5mm;d 导向轮前后垂直偏差

25、(向对重中心方向)不大于+3mm,左右偏差不大于1mm;轿厢对重10.1.2无齿轮变速的高速电梯(2m/s)以上复绕轮除作为绳索向对重向导外,并将绳复绕以增加曳引机磨檫力,以防止打滑,其允许偏差同10.1.1要求,图.10.1.2。图10.1.210.2位置确定及安装10.2.1位置的确定是通过机房上方导向轮两端绳槽中心B”点及C点向对重中心B及轿厢重心A的连接线BA引两轴垂直线,移动导向轮,使BB垂直于BA,同时使CA垂直于BA线,如图10.2.1,如是复绕式则B”点应垂直于对重滑轮槽中心其余同上。导向轮 B C对重中心B C图.10.2.2 单绕绳1:10.2.2导向轮的垂直允差为0.3m

26、m测量方法是: a在导向轮侧面吊垂线A,用板尺横向测量a与b之差、见图10.2.2。10.2.3安装完毕,应检查传动部分油路畅通情况b并清洗加油固定螺栓应采用双螺母或弹簧垫圈紧固。11、导轨架及导轨安装 图10.2.211. 1导轨的安装应符合GB10060-93及GB7588规定,以确保电梯运行的平稳、安全。11.2导轨支架的安装:11.2.1导轨架一般有两种类型:a整体型;b组合型,底架与面架分离,采用焊接,或用长孔螺栓连接的可调组合性导轨架。11.2.2导轨架的固定方式有三种:a埋设;b焊接在予埋钢板或型钢上;c用膨胀螺栓或予埋螺栓固定在井道上。11.2.2.1根据已确定的基准线,把导轨

27、中心线投射到井壁上,并确定支架中线,对予留(埋)孔(件),按要求进行核对纠偏。11.2.2.2对直埋性的整体支架,应在样板之间投放出每条导轨的两条基底线,计算出支架眼的位置,并据此剔出墙眼。11.2.2.3直埋性支架在剔墙眼,埋设指甲应符合以下要求:a第一排支架距地面应不大于1000mm,最高一排支架距顶端楼板不大于500mm或按图纸要求;b、支架定位时应考虑轨道接头与支架错开,并净距离不小于300mm;每排支架距离为2m,但最大不得超过2.5m;c、支架埋入的深度应大于120mm;墙眼应剔成内大外小。11.2.3在予埋钢板上焊整体型支架,要根据予埋的钢板与导轨基底线的距离来确定各支架两条腿的

28、长度,并将支架进行编号。按照所需长度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割,然后按预先编号进行焊接组对,焊接采用连续焊,并双面焊。11.2.4安装组合性支架时,先应以予埋或焊接膨胀螺栓来固定底架,再根据导轨基底线,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膨胀螺栓来固定底架,在根据导轨基底线,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方法来组对面架。11.2.5安装后的支架应满足下列要求:a长4m及以上的轿厢轨道每根至少应有两个支架;b大小接头板不应在同一水平位置,应上下交错,间距不小于1m。c支架的水平允差不大于5mm见图11.2.5C;d固定支架的予埋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e为便于调整导轨基底线与井壁距离为1m。支架 轨道5mm图 11.2.5 C 图.1

29、1.3.211.3导轨安装11.3.1导轨在安装前应认真检查和调校,予组等准备工作,其工作顺序按5.5条文进行。11.3.2拆除导轨架,铅垂线在各列导轨中心端面外50mm处从样板架上悬下铅垂线,并准确地稳固在底坑样板上。见图11.3.2。11.3.3对用油润滑的轨道需在立基础道先将其下端距地坪40mm高的一段工作面锯掉。图11.3.3以解决放置油盒问题,对滚轮导靴不用润滑油的则无此要求。 图11.3.340 切除部分11.3.4导轨由底坑向上逐段立起,最后一根导轨严格找正,以确保以后的导轨能准确安装。11.3.5导轨在导轨架上的固定,应具有一定的面接触,导轨底面与导轨面的垫片,一般只垫一片,个

30、别处不得超过两片,(此时垫片应与导轨架焊接)。11.3.6导轨初步找正后压板略微压紧,待调校后在进行紧固。11.4导轨的找正.11.4.1找正后的导轨应符合下列规范要求:导轨标尺导轨宽度a在上下样板架之间张拉好基准线采用图11.4.2a所示的导轨校尺,将每条导轨的两条基准线引出,并与导轨端面保持30mm的距离; 10225 40铅垂线距顶面实际尺寸 T图11.4.2ab用专用找道尺校正导轨端面中线与导轨对称面垂直方向的偏移,用基准线与导轨端面的距离找正导轨的间距(同时导轨端面中线的垂直度也就找正);图11.4.2b 钢线0.5活动连接 导轨 钢板 指针 木条 图11.4.2bc对各导轨的对称面

31、与基准面的偏差进行找正,导轨尺应精心组装,保证尺与尺的工作面在同一平面内,并使两对指针对正。导轨尺的校正是先后在两侧面,见图11.4.2c(AA”与BB”)上进行测量,所测得的偏差值应作如下处理:即 = 式中:A、B测量AA”与BB”所得左尺右尺偏差2中较中的一个带符号数值,当设立可动指针偏向侧为正时,则偏向另一侧应取负值。若2mm时,即为合格。 B B A A 图11.4.2C11.4.3在采用不搭脚手架施工时,因为轿厢底盘上下梁立柱等已装好,在轨道端面放线会和轿厢导靴相互影响,所以采取以下方法:a用临时导靴方法,在轨道端面放中心线时可用不小于30mm布质层压板,加工四个临时导靴图11.4.

32、3a。临时导靴轨道垂线250专用形尺 轨道中心轨道端面厚 250轨道侧工作面1.2m 图11.4.3.a 图11.4.3.bb用图11.4.3b所示找道尺进行找正,如遇钢丝绳妨碍可将此处挖一凹槽应保持尺的强度。C如装上正式导靴时可采用形找道尺,方法是:将找道尺卡在轨道上,图8-5,将顶丝拧紧,使尺固定在道面上,并是卡口与轨道端面及侧工作面贴严。然后根据需要移动尺子便可调整轨道位置。(为制作方便,形找道尺可制成无刻度主尺而无付尺,使用时用直角尺,钢板尺来测量)。12、对重装配12.1对重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重块应可靠紧固,对重架若有反绳轮时其绳轮应润滑良好,并应设有挡绳装置。B固定式对重导靴

33、与导轨顶面间隙和为2.5+1.5mm,与角形导轨顶面间隙之和为4+2mm;C轿厢与对重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0mm;D对重对角线误差不应大于5mm,铸块应无影响运行的残渣毛刺等。12.2对重的配重计算对重总重量=轿厢重量+额定载重量*40%-55%(可乘系数),系数40%50%范围。12.3装对重12.3.1在对重装入前应将有关部件装妥(如设有安全钳装置的)固定式导靴先装好一面,待框架就位后再装另一面,滑动导靴和橡胶滚导靴,待框架就位后再装。12.3.2装对重的步骤可按以下方法进行:a在底层将卷扬机钢丝绳引下或在上端适当位置设置一符合其重量的倒链。B将框架运至门口,用钢丝绳挂在吊钩上,在框的下部栓

34、一跟溜绳,中吊钩起吊时缓缓松开溜绳将框架就位,(吊装时严禁猛烈撞击轨道);C框架吊入后,用方木将框架垫牢,将选择好的对重块逐块装入,并注意块与块之间的接触要稳定,以免运行时产生撞击声。12.3.3在采用无脚手架施工方法时其步骤可按以下方法进行:a 对重重量=轿厢现有自重+施工时负载*平衡系数,平衡系数一般取0.5;b 钢丝绳栓在重框上,将绳由曳引机绳槽引下准备联结轿厢;c 卷扬机钢丝绳经滑轮上引至曳引机轮下与吊对重钢丝绳用卡扣卡死,利用卷扬机将对重吊起后将曳引机下的钢丝绳计算好长度与轿厢联结图12.3.2。曳引机提升绳轿厢 卡扣 滑轮 对重卷扬机 对重 S2S1 轿厢 图 12.3.2 图13

35、.1.313、缓冲器安装13.1一般规定12.1.1安装后的缓冲器应符合下列要求:A、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B、液压缓冲器桩塞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mm;C、弹簧缓冲器顶面的水平度不应超过4/1000;D、在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高度不大于2mm。13.1.2底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要求应按下表确定:额定速度(m/s)底坑深(mm)0.5114001.518001.7522.5250013.1.3安装就位13.2.1对没有底槽钢的缓冲器,直接装在砼基础上,采用二次灌浆法进行找平找正,地脚螺栓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13.2.2底座与基础接触面应好,垫铁与底

36、座的接触面不小于60%。13.2.3液压缓冲器安装时应检查油路,油量及有无锈蚀,安装后不应有漏油现象。13.2.4精平后地脚螺栓,采用双母或止退垫紧固。14、轿厢安装14.1一般规定14.1.1轿厢架组装后,其底盘的水平度不应超过3/1000,轿厢架立柱全高超重超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5mm,联结用紧固件必须由制造提供的专用紧固件,不得代用或混用,轿厢的尺寸不得超过:地板面积1.0m2,深度1.0m,高度1.2m。14.1.2安全钳、导靴、超载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1006093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14.2工具装备及安装顺序14.2.1折除顶层脚手架,在厅门口地坪对面水平位置墙面剔两个平行墙洞,用

37、两根不少于200200方木或型钢架于其上找平后固定图14.2.1。 方木钢管井道 井道方木楼台型钢楼板 倒链 图14.2.1 图14.2.2 14.2.2在轿厢架中点位置,通过机房楼板的引绳孔,在机房承重梁上悬挂3t以上倒链图14.2.2。14.2.3安装顺序:下梁立柱上梁底盘围扇轿顶开门机构轿门。14.3开门机构与轿门的安装14.3.1开门机支架安装,水平度误差应不大于2mm换速皮带松紧应一致,杠杆灵活。14.3.2轿顶靠对重方向应设护身栏,高度不超过轿厢上梁高度。14.4安全钳安装14.4.1安全钳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高速及快速电梯采用恒值制动力的安全钳,其制动速度及制动距离如下表:额

38、定速度M/S限速器最大动作速度M/S制动距离最小mm最大mm1.51.983308401.752.26380102022.5546012201.53.136401730B、安全楔块与导轨侧面隙应为34mm,安全钳钳口与导轨顶面间障应不小于3mm,间隙差值不大于0.5mm。C、瞬时式安全钳装置在缆头处的动作提拉力应为150300N。D、当安全钳动作后,只有将轿厢(或对重)提起,才能使安全钳释放,释放后安全钳即应处于正常操纵状态。14.4.2安全钳的安装方法是:A、将安全楔块装入轿厢架或对重架上的安全钳座内(钳座一般出厂时已装好)。B、将楔块和楔块拉杆和上梁拨架连接,调整各楔块距轨道侧工作面间隙为3mm,与楔座间隙为0.5mm。C、调整上梁的安全钳联动机构的非自动复位开关,使之当安全钳动作瞬间,即能断开电气控制回路。14.5导靴安装14.5.1导靴有下列几种型式(包括对重导靴):额定速度M/S导靴型式23滚轮式0.751.75弹簧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