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报告样本.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106646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报告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土壤学报告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学报告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报告样本.doc(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课程实习报告课程名称: 土壤学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年级: 林学10级 成 绩: 指导教师: 批改时间: 这是老师给的,根据这一份改动南羽林场的都不要,滨海风沙土记得写前言要有所改动,实习体会必须不一样!一样扣30分 一、 前言(一)土壤学介绍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发展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土壤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学研究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发展大题,特别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土壤问题更

2、是重点解决对象;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粮食问题,居住环境问题等等。而且和我们专业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土壤和树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土壤的优劣情况关系到树木的优劣,特别是土壤肥力状况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最重要的资源和资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的膨胀,对突然的高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壤资源遭到严重损害。我们要响应联合国提出的“拯救土地,就是拯救我们自己”的口号,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线”的口号,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份土地,切实保护土地”作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土壤学的目的

3、和要求。(二)土壤学实习的重要性 土壤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土壤学的教学实习是游憩等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想把土壤学的知识真正理透用好,就必须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实习可以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可以激起我们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对于我们专业而言,土壤学的教学实习是林学、游憩等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习,我们在更好的掌握了课本的知识的同时更了解到更多在实践中才能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开阔了我们的知识面,不但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更能深入了解土壤学的学科特性,通过掌握正确的方法提

4、高学习土壤学这一们学科的效率。(三)土壤和林业的关系土壤跟林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土壤和这植被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被生长,相同土壤不同土层也会对植被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在相同的土壤上培育不同类型的植被,会对土壤肥力等产生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的各种属性,影响土壤发育,改良或破坏土壤条件。研究不同土壤的不同特性,结合不同植被所需要的不同土壤条件,统筹区划,综合考虑,能够更好的开发和发展我们的林业和土壤学,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调节合理,可以同时促进两者,如果不考虑客观规律的影响,盲目开发,无度利用,只会使二者都往坏的方面发展,不利自然环境甚至影响人类社会发

5、展。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土壤和林业关系特别密切的一方面-经济林的建设。经济林发建设应正确反映自然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合理利用,改造自然。以营林生产为目标的土壤利用,是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出发,以达到适地适树,促进林木速生丰产并发挥森林改良环境的效益。区划应首先正确反映土壤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区域分异,在此基础上作出土壤的林业利用评价,为实现林业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一.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本次实习我们主要要达到以下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1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熟悉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

6、成过程、土壤性状、利用改良措施。3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特点,为水保规划和森林植物更新等提供依据。4了解全国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土壤类型。5熟悉我省土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措施。6掌握土壤剖面挖掘方法,掌握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学会土壤类型的识别。7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学会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并能提出各类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改良技术措施。8.通过实习进一步熟悉主要成土岩石的性质和提高鉴别技能。9.通过实习学会野外母质类型的鉴别和地形地势的观察。10通过综合实习,增强珍惜、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贯彻执

7、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高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11.了解土壤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土壤调查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需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调查是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土壤问题。土壤调查是研究土壤科学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水保基本建设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10年6月16日到6月23日1) 6月16日:校内进行实习前总动员,分组、时间安排、

8、交待注意事项、领取实习需的用品及工具。预习实习相关的内容:三大岩类的识别方法、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2) 6月17日:林场去林场实习,观察并描述边上的自然景观、土壤类型及其成土条件、土壤形成特征、土壤肥力特点及利用改良现状。在林场挖剖面、实地观察剖面、取土等工作,下午在实验室风干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3) 6月18日: 校园内实习,观察整段剖面及武夷山垂直土壤分布、福建南亚热带土壤利用等录相的观看等,了解全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及性质,并进行前面测定的土壤物理性质数据处理、计算出土壤自然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

9、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4) 6月19日:校园 参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不同水土保持的措施效果的考察。参观百竹园、植物园。5) 6月20日:室内实验室内业实验、测定土壤物理性质。上午在室内实验室观看岩石标本,并进行矿物岩石考试。考试采用当场评分方法,考试时每一组列出实习期间见到的、本省常见的岩石标本五块,考完一组换成另外的岩石标本进行考试,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写出岩石的正确名称,同时指导教师对所考时列出的每一块岩石进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问题,作为考试成绩评分内容依据之一。下午讲解写实习报告的方法。8)6月21日和6月22日两天:内业完成实习报告。三. 实习内容1进行不同类型土壤的野

10、外观察调查,了解它们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开发利用改良。2. 进行土壤野外调查:学会踏查的方法,重点在土壤详查,如何布置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如何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记载,如何取样(包括土壤分析样品、物理性质测定的原状土壤样品的采集);如何进行成土因素的调查及记载。3. 进行矿物岩石标本的采集和鉴定。4. 进行室内分析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进行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自然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等的测定)。5. 进行室内土壤诊断标本的观察,录相的观看等,了解全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及性质。6. 进行矿物岩石标本的室内鉴定并进行考试。7. 学会如何

11、写土壤学教学实习报告。主要如下:1) 实习项目名称1:土壤、成土母质和自然景观野外观察:潮土、地貌地形、母质类型的观察。参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不同水土保持的措施效果的考察。参观百竹园、植物园。内容提要:观察并描述金山地区自然景观条件、潮土的成土条件和主要特征。进行自然景观的描述,利用自然土壤剖面,学习土壤发生层的划分,不同母质、不同地形部位形成的土壤性质的差异的观察。利用修路和建筑过程中留下的切面来观察不同母岩形成的风化母质的特点。考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参观百竹园、植物园,增长见识,多了解土壤的利用类型。 实习单位地点:校园内,乌龙江沿线2) 实习项目名称2:土壤

12、野外调查:滨海风砂土、水稻土的考察和平原地貌的观察内容提要:去观察滨海风砂土的形成、改良、利用。沿途观察、描述长乐平原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水稻土的形成和特点,同时观光了长乐国际机场和金刚脚,在长乐国际机场参观园林植物的配制。在沿途调查母岩情况,并取标本进行观察鉴定。抽空测定物理性质。实习单位地点:校外,长乐3) 实习项目名称3:土壤剖面野外调查:进行土壤剖面调查,进行土壤垂直分布及不同地形部位土壤特点的观察,岩石矿物的取样鉴定,不同岩石不同地形风化的特点观察。内容提要:挖掘主要剖面进行红壤的成土条件、土壤形成特征、土壤肥力特点及利用改良现状的观察、描述。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土壤形

13、态特征的观察和记载方法。红壤可以进行土壤原状样品的采集,分析样品的采集和比样标本的采集。观察土壤垂直分布及不同地形部位土壤特点,同时沿途观察岩石风化的特点并取样本进行岩石矿物的鉴别,进行室内分析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自然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等的测定。 实习单位地点:校外,主要在南屿林场。4) 实习项目名称4:内业实验、测定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自然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等的测定)。利用整段标本进行全国土壤的分布和主要土壤类型的介绍。 实习单位地点:校内,实验室。5) 实习项目名称5

14、:校园内实习,观察整段剖面等。并进行前面测定的土壤物理性质数据处理、计算出土壤自然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了解全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土壤类型。 实习单位地点:校内,实验室。6) 实习项目名称:进行取回的岩石矿物标本的鉴定和室内岩石矿物标本的鉴定及考核内容提要:进行本省主要的造岩矿物和岩石标本的观察和鉴定。同时进行典型的矿物和岩石标本的鉴定考核。讲写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地点:校内室内7) 实习项目名称:进行物理性质数据的处理和实习报告的编写内容提要:进行物理性质数据的处理和按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实习报告的编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15、实习单位地点:校内指导老师:实习成员: 本小组成员: 四、经济自然概况1福建省经济自然概况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1 2818,东经1155012043之间。北界浙江,西邻江西,西南与广东相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连东海、南海而通太平洋。全省东西最大宽度约480公里,南北最大长度约530公里,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就海上交通而言,福建是中国距离东南亚、西亚、 东非和大洋洲较近的省份之一,历来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门户。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 福建省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

16、脉、杉岭山脉等组成,北接浙江仙霞岭,南连广东九连山,长约530多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闽赣两省水系的分水岭。山带北高南低,有不少1500米以上的山峰, 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我省地跨中、南亚热带,两个地带的代表性土壤系 红壤和赤红壤,其分界线大致是:东北自福清县的海口,经该县的宏路,莆田县的常太,仙游县的榜头,永春县的五里街,安溪县的官桥,华安县的仙都、城关,南靖县的和溪,西南迄平和县的九峰与广东相接。红壤与赤红壤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明显的界线,而是以过渡的形式存 在。界线基本从戴云山脉东南麓展布。由于山麓分布着许多自西向东或自西北向

17、东南敞开的河谷或断裂谷地,有利于东南季风的湿热气流顺河谷直入,因而赤红壤也相应沿河谷深入,与红壤形成锯齿状交错分布。另外,我省海底分布有砂砾、粗砂、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等多种沉积类型。在海湾、河口、岛屿间、陆架海底分布复杂,如浙闽泥质带在闽中近海终结,台湾海峡南部分布各种砂质沉积。其分布状况主要受自陆向海、沿岸近海自东北往 西南以及台湾海峡自台湾浅滩往东北方向等3种沉积物机械分异规律所控制,呈现由粗至细的有序沉积趋势。沉积物中其他物质成分,如重矿物、粘土矿物、微体古生物(孢粉、硅藻、有孔虫)、化学成分(主要成分、微量元素)等也都以沉积类型为基础, 依照各自特性而分异沉积。

18、2 福州市经济自然概况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 11,968 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0 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一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8.6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福州市地处戴云山脉的东翼,倚山面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闽江横贯其中,下游为福州盆地,盆地内部是海洋冲积平原,城区处在盆心,北部和东部是丘陵和山地,南部是平原,地处中低纬

19、度,临太平洋,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气侯宜人。我市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叶腊石、石英砂、花岗石、高岭土等。3福建省闽侯南屿国有林场概况南屿国有林场由留美硕士李先才先生于1933年创办,解放后由党和政府接管,1958年正式成立省办闽侯南屿国营林场,1989年由闽侯县移交福州市林业局直辖,1996年改名为福建省闽侯南屿国有林场。2000年,国家林业局林场发2000698号文件批准成立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场与森林公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经过全场职工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现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用材林基地,是科技兴林示范场之一,同时也是省林业干部学校和省

20、林业生态技术学院的教学和实习基地。南屿国有林场位于福建省会福州市西郊的闽侯县南屿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9度,北纬2526度之间,东西宽9km,南北长5.4km,跨闽侯南屿、上街及永泰葛岭3个乡。林场场部设在闽侯县南屿镇,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林场地处戴云山脉向东延伸的丘陵地带,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以中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海拔多在400-600m之间,最高海拔1010m,最低海拔40m,平均坡度23度;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 5,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2. 4,无霜期309天,夏长无酷暑,冬短且少寒;年平均降雨量1370mm,相对湿度80%,雨量充沛,四月至六月为

21、雨季,夏季常受台风影响,十月至次年一月为旱季,上半年降雨量超过蒸发量,下半年蒸发量超过降雨量。植物生长期长;林场土壤多为花岗岩发育而成的橙黄色山地红壤,中壤,PH值在5-6左右,腐殖质平均厚度7.9cm,土层平均厚度60cm肥力中等;场内建有王庙、双峰、五峰里小型水库。林场经营总面积49829亩,森林覆盖率89.33%,绿化度92.7%,活立木总蓄积量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21673亩,蓄积量立方米;生态林面积28234亩,蓄积量立方米。用材林林风中:幼龄林1790亩,蓄积量672立方米;中龄林4658亩,蓄积量31625立方米; 近熟林5071亩,蓄积量 60291立方米; 成过熟林632

22、3亩,蓄积量77348立方米.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植被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及竹林组成。主要树种除湿地松、马尾松、杉木、柳杉、建柏、木荷外,还有柠檬桉、樟树、珠栲等硬阔零星分布,竹类资源有毛竹、篓竹、麻竹等。 林地郁闭度多在 0.5-0.8之间,空间利用充分。常见林内下木有朱砂、箬竹、继木、满山红、桃金娘等,还有五节芒、芒箕骨、蕨类及其它一些禾本科植物。林场坚持以林为本,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现有干部、职工86人,其中干部9人(工程技术人员7人)场部设有场长室、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会、办公室、财务股、生产股、经销股,下设五峰里、王庙、福厝岭、旗山、双峰、龙泉六个工区。全场现有固定资产9

23、96万元,年造林700多亩,中幼林抚育6000多亩,采伐、间伐木材4000多立方米,木材销售年收入300万元;森林公园游客量达10万人次,旅游年门票收入80余万元;年上交各项税利50万元;做到林业生产和森林旅游两不误,使国有林场长盛不衰,永葆青春。上世纪30年代中期,由李先才先生创办林场时,从美国引种南方松、湿地松、火炬松、长叶松、短叶松,从引种70多年多代生长情况看表现都很好,很适合生长,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场还开展对湿地松进行选优工作,选出引种湿地松第一代优树16株,优树号分别是72-1、72-2、72-3、72-4、72-5、73-1、73-4、74-5、73-6、73-7、 73

24、-8、 73-9、73-10、73-11、73-12、73-18,并于1976年定砧。1978年春进行嫁接,建立湿地松无性系初级种子园,面积50亩,16个家系,采用随心形成层对接法,株行距6m*6m,计18株,配置方式为随机排列。从生产需要出发,还营建湿地松、火炬松、长叶松等母树林。五、土壤类型及分布(一)我国土壤分类原则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从上而下共设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亚种(变种)七级分类单元。其中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属于高级分类单元,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土种为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土类、土种最为重要。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的土壤分类。该系

25、统分类中共设立了11个诊断表层、20个诊断表下层、2个其它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1. 11个诊断表层:有机表层、草毡表层、暗沃表层、暗瘠表层、淡薄表层、灌淤表层、堆垫表层、肥熟表层、水耕表层、干旱表层和盐结壳。2. 20个诊断表下层:漂白层、舌状层、雏形层、铁铝层、低活性富铁层、聚铁网纹层、灰化淀积层、耕作淀积层、水耕氧化还原层、粘化层、粘磐、碱积层、超盐积层、盐磐、石膏层、超石膏层、钙积层、超钙积层、钙磐和磷磐。 3. 七级分类依据:(1)土纲:为分类的最高级单元,根据土类主导成土过程的诊断层或诊断特征的共性划分。(2)亚纲:是土纲的辅助单元,根据土类主导成土过程的差异性尤其是水热条件的差

26、异来划分。 (3)土类:划分根据是以生物、气候特点,剖面形态特征,土壤属性(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利用方向基本相似。土类是土壤分类的基本单元,同一土类具有共同主导成土过程。(4)亚类:是土类范围之间的过渡类型,反映主导成土过程以外,还有其它附加的成土过程,它的主要成土过程以外的另一个次要的或者是新的形成过程来划分亚类。它的土壤发生特征和土壤利用改良方向比土类更为一致。如:红壤中的暗红壤,黑土中的白浆化黑土。 (5)土属:主要根据母质类型和岩石性状,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在土壤发生学分类中,土属作为独立的分类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就是反映在相同成土条件下,区域性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而产

27、生土壤剖面和性状的差异。(6)土种 :是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根据土壤发育程度,对耕作土壤是根据熟化程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同一土种,其肥力水平改良利用措施基本一致。它处于一定的景观部位,具有相似土体构型的一群土壤。(7)变种(亚种):是土种范围内的变化细分,以质地上的差异进行划分。 (二 )土壤分布1、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在水平方向上土壤随生物气候而演替的规律,称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的成因:水热不同,植被不同造成土壤发育不同。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由湿润海洋性与干旱内陆性两个地带构成,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性地带谱,而西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带谱,且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有过渡地

28、带谱,所以水平地带在我国境内发育是比较完整的,在欧亚大陆上也颇具特色。 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出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山体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5-0.6.3、我省垂直地带性分布 (1)南亚热带地区土壤垂直分布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南亚热带北缘,湿热条件虽然逊于广东南亚热带,但其热量及植被类型仍具有南亚热带雨林特点,土壤发育度较深,脱硅富铝化作用和生物营养循环均较活跃,其强度较砖红壤弱,但比红壤强。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广泛分布于沿海丘陵台地,是南亚热带地区的基带土壤。 (2)中亚热带地区土壤垂直分布福建省以是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加上两面个大山带的天然屏障(

29、中部,闽中大山带;西部,闽西大山带),温、湿条件优于赣、浙、皖邻省的中亚热带地区。在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见有南亚热带雨林种类,土壤脱硅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循环均较上述的邻省为强。但以弱于赤红壤,其地带性土壤是红壤。遍布于低山丘陵河谷平原,是非曲直中亚热带地区的基带土壤。4、土壤地域性分布:(1)概念:在地带性土壤分布的基础上,由于成土年龄较短,受当地地形、水文条件、地质状况、成土母质及人为耕作影响所引起不同土壤组合及空间分布。(2)类型:紫色土、风砂土、石灰土、盐土、碱土、沼泽土、草甸土、水稻土、嵝土、冲积土、潮土(现在叫潮土为新积土) (3)土壤地域性分布形式1.枝形 2.扇形:冲积扇和洪

30、积扇 3.盆形 4.同心园:分布在湖泊 (三)我省红壤红壤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的低纬度地区。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的形成是在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富铝化和生物富集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长江,南至南岭山地和台湾北部,西部包括云贵高原中北部及四川盆地南缘。由于该地区降水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故土壤颜色呈红色,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

31、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在我国,红壤地区是稻米、茶、丝、甘蔗的主要产区,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土壤性状描述: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红壤通常具深厚红色土层,网纹层发育明显,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红壤土类划分5个亚类,本区分布有3个亚类。红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分布面积最大;黄红壤亚类为向黄壤过渡类型,在本区均分布于山地垂直带,下接红壤亚类,

32、上接黄壤土类;红壤性土亚类是剖面发育较差的红壤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侵蚀强烈的丘陵山区,江西兴国一带和福建东南部有较多分布。1. 红壤主要亚类:红壤,黄红壤,棕红壤,粗骨性红壤(红壤性土)2 .红壤分布:占约1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2%。北:长江以南;南:南至海南岛,南砂群岛;西:西至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东至台湾。中亚热带地带性土壤。3. 成土条件:中亚热带高温多雨,年均温16-24(16-18)C,年降雨量800-2000 mm有的写1500-2000 mm ,大等于10 C积温4500-6500 C。有的写5000-6500 C,无霜期240-280天,春夏多雨,秋冬干旱。自然植

33、被称为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4 .成土作用(成土特点): 强烈的富铝化作用与强盛的生物循环作用。(1)富铝化作用:它是湿热气候带而又有一定的干湿季分异的地带土类(铁铝化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矿物、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作用下,其铝硅酸盐发生强烈水解,使风化液中性或碱性反应,盐基离子不断自风化液中流失,另一方面它造成分解产物中的硅酸在碱性风化液中扩散而随盐基一起流失(脱硅和脱盐基)硅和盐基淋失,而在这一过程中铝、铁、锰、钛等元素却在微碱性风化液中发生沉淀,而滞留在原来的土层中,造成铝、铁、锰、钛氧化物的残留聚积或富集,但铝不同于易被还原的铁、锰、它不受还原作用的影响而移动. 所以脱硅富铝作用是

34、这一成土过程的典型特征,一般称为“富铝化”或脱硅富铝化的成土作用。(2)强盛的生物循环作用水热条件优越,动植物种属繁多,乔木、灌木、藤、草本。生长季长,生物合成量大,枯枝落叶归还量大,100t/hm2,有机体及灰分含量大量累积,天然林下,植物对土壤自肥作用十分强烈,土壤动物、微生物生命活动强,有机质转化成腐殖质量大速度快。5. 红壤各亚类的形态特征:红壤:土层厚风化壳1米以上,第四纪红土母质可达几十米。颜色红Fe2O3,B层为黄橙色或鲜约色棕色土体,在花岗岩、第四纪红土上发育的土体底土层有网纹层。酸pH4.5-5质地粘风化彻底,产生次生粘土矿物高岭石为主。瘦强烈风化淋溶,盐基淋失,粘粒阳离子代

35、换量小于30-35me/100g土,盐基饱和度小于35%。黄红壤:与红壤同一带,在垂直带谱上为红壤黄壤之间的过渡带,700(650-750)900(800-1200m)也有出现在阴坡,常年云雾弥漫,湿度高,土色以黄橙或橙色为主,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伴有三水铝石。土体赤铁矿部分水化,呈黄色掺杂其中,使土体呈黄红色,pH5.0-5.5,CEC小于35,A层灰黄,B层黄红色,土体构型:Ah-B(h)-C型,A层黄化,B层部分黄化。粗骨性红壤(红壤性土):成土条件不良,植被差,长期水土流失,侵蚀严重,土壤发育处于幼年阶段,剖面发育不完全,土体构型多成:A-(B)-C型,B层薄或无,土层薄,质地较轻,

36、粗,夹有岩石碎屑,土层小于40cm,色泽较淡,代换量小于15me/100g土,分布在山脊、山顶裸露处六. 土壤肥力评价1、肥力评价表1:福建森林土壤普查养分等级标准级别有机质g.kg-1全 氮g.kg-1碱解氮mg.kg-1速效磷mg.kg-1速效钾mg.kg-11301.512020150210-300.75-1.560-1205-2050-1503100.756058020黑色潮湿56疏松240-8010-20浅黑或暗润1.14-1.2650-56紧实3401.26(M+K)等 (M+K)M等 M(M-K)等 (M-K) 式中M=某养分物质的算术平均值;K=某养分物质等级差值。b、物理肥力

37、:根据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湿度,质地评定。c、生物肥力:有林地根据枯枝落叶层数量,土壤无椎动物数量,林分地位级或一定年龄的林分平均树高或优势树高,每公顷蓄积量、林分平均生长量先进评定,荒山根据植被类型,盖度及生长级测定。表3:福建山地土壤评级积分标准(范金顺)级别土层厚度 cm腐殖质厚度(cm)土壤湿度孔隙松紧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g kg-1mg g-1934.51.534.51.51.51.5623123111311.50.511.50.50.50.5岩石裸露地注: 类地: 积分 2430分 类地: 积分 1723分 类地: 积分 1016.5分 类地: 岩石裸露地。2.本组数据

38、分析计算公式:1.自然含水率=( w1 w2)/ (w2 w0 )100% 0-20cm自然含水率= 20-40cm自然含水率=40-60cm自然含水率=2.容重= ? g/cm3 0-20cm容重= ? g/cm3 20-40cm容重= ? g/cm3 40-60cm容重= ? g/cm3铁盒:3.毛管孔隙度= 100%0-20cm毛管孔隙度=(272.4-229.5)/ 100 100%=42.9%20-40cm毛管孔隙度=(270.6-229.7)/ 100 100%=40.9%40-60cm毛管孔隙度=(272.2-229.8)/ 100 100%=42.4%4.总孔隙度=(93.94

39、7-32.995d)%0-20cm总孔隙度=(93.947-32.995d)%=?20-40cm总孔隙度=(93.947-32.995d)%=?40-60cm总孔隙度=(93.947-32.995d)%=?5. 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0-20cm非毛管孔隙度=?-?=?%20-40cm非毛管孔隙度=?-?=?%40-60cm非毛管孔隙度=?-?=?%表:土壤评价积分土层厚度cm腐殖质层厚度(cm)土壤湿度孔隙松紧度有机质g.kg-1全氮g.kg-1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mg.kg-1数值802.1湿润紧实2.33.11.11.21.0级别积分623123111总积分20根据上表及福建森

40、林土壤评级积分标准可得积分结果:土壤总积分为6+2+3+1+2+3+1+1+1=20根据福建山地土壤评价积分标准可得该土地属类地七 .改良利用经过本次实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土壤可以培育不同的植被,不同的植被对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在长乐下砂经济林的观察学习,我们了解到对于当地的滨海风砂土,种植芒果、枇杷、地瓜、荔枝、龙眼、柑橘较适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在相同的土壤条件下,种植蓖麻的效果却并不好,甚至很差,这就要求我们要科学研究各种土壤的不同特性,针对这些特性结合不同植被的生长发育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种植培育不同的植被,并在培育过程中注意气候条件、人为条件等因素对土壤要素造成的影响,研

41、究可能引起的土壤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可能对植被产生的影响,然后采取正确的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培育。 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土壤的某些特性是会随着的时间或栽培的不同植被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土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客观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土壤的改良利用,对于与我们省关系密切的红壤和滨海风砂土,我们更应该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研究,对它们的改良利用是我们对土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本学期的土壤学理论学习和本次实习中,我深刻理解到对红壤和滨海风砂土的改良利用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对于这二者的改良利用应该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 红壤的改良利用为更好地利用红壤,须对其淋溶作用强、矿质养分少、酸性大、易产生铝

42、锰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质地粘重或砂粒过多等不良性状进行改良。具体措施是:1) 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氮肥宜用粒状或球状深施,磷肥宜与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2) 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性;3) 合理耕作;4) 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壤的关键措施;5) 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土壤生产力;6) 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为主,小于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种植。7) 应根据不同地形部位、立地条件、选用不同措施丘陵荒地:先种先锋树种,营造马尾松,可生产中小径材又可保持水土,但马尾松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效果

43、较差,条件充许应适当种植一些其它树种如:中国槐,黄檀、胡枝子等到以改善土壤。裸露地:种台湾相思树,同时兴建些水土保持工程和种植覆盖物以防止幼林期水土侵蚀。第四纪红土母质:厚、红、酸、粘、瘦,红壤丘陵地,采取全垦整地,开沟造为林,间种和翻埋绿肥,以及抚育除草等措施。一般地:种阔叶树:板栗,乌桕,泡桐、柳杉、金钱松等。好地:种杉木,毛竹,缓坡:经济林,果树,林下套种中药材(当归,五加皮,天麻,灵芝,沙仁。低丘:茶叶,水果:柑桔,立体(农)林业:渔牧果。重点的就是作到因地制宜,采取垦植措施八、实习体会 土壤学实习,可以说是真正作到了学习与乐趣、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科学知识

44、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了我们一个深入了解土壤和土壤学的平台,让我们在领略土壤之神秘的同时激发我们对于研究土壤的乐趣,增加了我们学习土壤学的热情,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土壤,我们的土壤学。我们的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通过一周半的实习,我们熟悉了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利用改良措施。掌握了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特点,为水保规划和森林植物更新等提供依据。掌握了土壤剖面挖掘方法,掌握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学会土壤类型的识别。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学会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并能提出各类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改良技术措施。通过实习进一步熟悉了主要成土岩石的性质和提高鉴别技能。学会了野外母质类型的鉴别和地形地势的观察。 在理论知识方面,我们得到了全方位的巩固,特别是对主要造岩矿物的识别,通过实际的亲身的观察和识别,我们进一步熟练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