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宋元.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8617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宋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宋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宋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宋元.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宋元专题一第四讲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一、选择题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B中央集权程度的强弱C能否掌握选拔人才的权力D能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宋史一六二卷职官志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材料可见A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行政财政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C各部权限加大,官员的主动性增强D军队指挥权被分割,以防止将领反叛3.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

2、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B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C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4.南宋遗民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然则行台省之名,苟非创造之初,土宇未一,以此任帷幄腹心之臣;则必衰微之后,法制已隳,以此处分裂割据之辈,至若承平之时,则不宜有此名也。”马端临评价的是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宋朝的地方机构改革C元朝的行省制度D唐宋的科举制度5.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

3、”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6.宋书志序载:“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百郡千城,流寓比室。人伫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这主要是说A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内迁B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C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北迁D江南开发,经济逐步发展7.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城乡贸

4、易交流频繁C集市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D农业相关产品交易量大8.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9.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C“此理在宇宙

5、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10.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11.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

6、、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这反映出的北宋商业活动的特点是A已出现了繁荣的“夜市”和“草市”B已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C商业活动受到相国寺的控制D已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场所12.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

7、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二、非选择题13.“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

8、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3

9、)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西安杨舟教育-西安最好的课外辅导机构)参考答案1B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地方行政的好与坏。汉朝地方机构,汉初期是郡国制,后来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唐朝地方的主要机构是州,后来增设道;宋代在州之外,增设路一级。因此从行政机构的设置来看,不能说宋比汉唐差,可排除A。宋代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过了头,使行政权、军权、财权集中于中央,而地方则日趋贫弱,以致后来金兵攻打北宋时,地方没有什么抵抗力,一触即溃;汉唐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相对合理,B正确。唐宋都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都在中央,不能说宋比唐差,可排除C。宋

10、朝地方经济比唐朝更发达,可排除D。答案B。2A从材料中看,枢密院管军事、中书省管行政财政。答案A。3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理学思想。根据材料“尽是尊君卑臣之法”分析,秦朝的制度是君尊臣贱,体现了二者关系的批判,A项没有从该句出发分析。C项中朱熹思想主要是维护封建专制的。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C解答此题,关键在于阅读、理解材料。“行台省”为行中书省的简称,马端临的意思是:行中书省权力很大,在国家初创时期可以实行;如果中央政府力量不强大,可能导致割据;因此,当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后,应裁撤行中书省。材料中没有涉及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地方机构改革、唐宋的科举制度的信息,因此可排除A、B、D三项。

11、答案C。5A材料反映的是唐、宋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政策,唐禁夜市、宋允许夜市经营至三更。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城市商业的发展。答案A。6B“中土遗氓,播徙江外”中“中土”指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江外”指长江以南;又据材料中“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反映出南迁的人思念故土。答案B。7D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A、B、C三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项可以从“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得出。答案D。8A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发明、研制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9C本题考查的是对程朱理学的实质的理解。客

12、观唯心主义主要指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项和D项指心学;B项是朱熹的方法论;C项强调理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理是世界的本原应该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0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江南一般小满前后(四月中下旬)收麦,白居易宝历元年五月之所以还看到“麦穗黄离离”的景象,是因为当年闰七月,节气偏晚。又据白居易集记载,宝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白居易还在苏州以“前苏州刺史”的身份给“华严经社石”写题记,因此他离开苏州最早也是九月底,这时看到“稻花白霏霏”,则这些稻田插秧应已入秋。稻麦复种一般是四五月间麦收后立

13、即耕田插秧,不应拖到七月。因此,白诗描述的现象不可能是稻麦复种。11D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宋代的发展状况。从题干中可知,相国寺定期开放交易,且大三门与第二、三门所卖物品不同种类,有区域性,说明已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场所。12B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答案B。13(1)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主或地主阶级);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西安杨舟教育-西安最好的课外辅导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