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8397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英语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摘要:本文以“三生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为基础,采用初中英语、高中英语、大学英语部分教材内容为例,简要阐述了英语教学中“三生教育”渗透的一些具体实例,从而把“三生教育”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关键词: 英语教学 渗透 三生教育2008年,“三生教育”在云南省教育系统试行,并于2008年10月10日,在我县建民中学开展了红河州“三生教育”的培训大会,全州各级学校的优秀教师参与了培训。为进一步推进“三生教育”的发展,于2009年在我省各大专院校及中小学全面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

2、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并通过教学激发学生们的主体认知和语言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下面就这一问题,本人作以下简要阐述:一、“三生教育”与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

3、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可见,“三生教育”可以归纳为学校素质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正所谓是“少年强则国强”,素质教育又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英语作为我们英语语言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它成了我们所有英语学习者去了解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工具,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联的,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反映着文化,文化又渗透于语言之中,所以,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就决定了英语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也就是说语言教学不仅要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要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这不仅

4、能让学生们掌握好英语语言技能,同时,还能掌握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就提升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英语中称作 “ attitude ”,既指一个人对待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态度”,更包括“做人”这一深刻的蕴涵,这一概念与“三生”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可见,在英语教学之中渗透“三生教育”也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二、学习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生命之意义、认识生命之本质英语教学正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新课程改革后的大部分英语教材,不仅语言地道规范,而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于是,我们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无疑就让学生们增强了生命意

5、识。例如: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写的八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在“Bicycles are popular”这一单元的Section A中,讲到了一起自行车交通事故。商务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英语阅读教程第三册第六单元A篇文章 “The Battle Against AIDS”讲的是美国人与艾滋病抗争的问题。 “The Last Dive at the Olympics” 讲的是一位奥运冠军因吸毒而染上艾滋病后被迫退出职业跳水生涯的故事。这几篇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足以让学生们去深刻理解与体会到生命之可贵,让学生思索生命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又如,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所编写的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第三册的第三

6、单元A篇文章“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 讲的是一位母亲为女儿的抽烟而哭泣,因为这位母亲的父亲因长期吸烟肺部功能极度衰竭而死,她不愿看到她的女儿步入后尘。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样写到:“There is a deep hurt that I feel as a mother. Some days it is a feeling of uselessness”,这句话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母亲,深深为女儿的行为感到痛苦。在学习并讨论这篇文章时,我把班上有过吸烟经历的同学和从未吸过烟的同学分成两组,并把有过吸烟经历的同学根据吸烟的程度不同又分成三组进行讨论,讨论

7、围绕 “When did you start to smoke and why did you smoke? 、“ DO your parents know it ? ”、“ Do you know smoking can affect your health?” 、“Do you want to get rid of it? And how?”、“ What do your parents think of it? ” 等问题展开。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讨论,这种生动而活泼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表达与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使学生理解了生

8、命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从中体会并认识了生命的本质。认识到不仅要关注自身生命,还要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三、运用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存的意义并学会生存生存,是生物生存和人类生存的第一法则,即“适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就必须懂得社会的生存法则。当今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初、高中学生和大学生在享受着极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他们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却大大缺失。我们回眸一看,特别是80后的大多数孩子们,他们面对家庭与家长的压力、社会竞争及就业压力的增强,自杀率频频上升,漠视自己的生命,这就说明许多人没有去真正理解生存的意义。因此,我们教师认为,在英

9、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生存意义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对于生存的方式进行选择,因为生存的方式没有唯一的定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第一册第十七单元A篇文章“The Great Women”,讲的是一位妇女在南极探险的经历,描述了在南极的种种经历及遇到的危险,同时还讲述了遇到危险如何生存下去的事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阅读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文章 “Birth of Bright Ideas”讲的是闪光思想的产生,在文章中有一句 “Creative thought depends on what was unknown becoming known”,即“

10、创造性思维有赖于未知的东西变成已知的东西”。这些都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泛了解世界、认识西方社会的天地,西方社会中进步文明的一面是值得我国学生借鉴与学习,西方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重心就是生存,因此,西方文化强调:无论家庭背景、条件如何,一个人要争取自立并要求学会生存。三、运用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活,享受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面对着来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多数采取了消极的态度来逃避生活,并缺乏对生活实际情况的思考,更谈不上尊重生活、享受生活。许多学生不明白生命的可贵,生存的伟大,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学生间相互攀比、肆意浪费,整天游荡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而置学业于不顾,这种扭曲而错误的生活态度、生活方

11、式在现在的社会上比比皆是,这一切也就呈显了,我们的社会、家长或教师都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同时再三强调生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Making a Living”一文讲的是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谋生。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It has often been remarked that the saddest thing about youth is that it is wasted on the young.” ( 对于青少年来说,最令人悲伤的事情莫过于青春在年轻时被浪费掉了 ),这句话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对目前的学生们来说有着极具现实的教育意义,因为,正如:文

12、章中提到的 “Theres a lot more to life than a job.”(人生的意义远远不只是谋生)。文章中乐观的生活态度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的生活观,保持对生活应有的尊重并思考生活。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对自然的关注,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加愉悦地享受生活,如:高中精读课文“Is There Life on Earth? ”以诙谐、幽默、讽刺的口吻再一次警示人们:关爱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在讲解这些课文内容时,结合课文内容注重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尊重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享受生活。现在,具有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基本特征应该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统一,而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使学生有孔子之热忱、基督之博爱、释迦牟尼之忘我精神,并在懂得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的前提下,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并能充分地享受生活,这就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唐祥金:谈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2000年6月第一版刘淑云:生存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