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77641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知识点整理.doc(6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明:文中标明的页码均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第4版第二次修订) (南京大学出版社)考点1 信息技术概况(第一章12节 & 第二章 第1节 & 第六章 第5节)考点 1.1 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集成电路: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互相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者系统。集成电路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或砷化镓。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硬件核心,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1)集成电路分类:按照元器

2、件数目分: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集成度100) 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00集成度30000)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3000集成度10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10万集成度100万(注:集成度单个集成电路所含电子元件的个数) 按照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不同分为:双极性集成电路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 双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几类 按照集成电路功能分两类:数字集成电路:如 门电路 存储器 微处理器 微控制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如 信号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等 按照用途分两类:I通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等 II专用集成电路:专门设

3、计、定制的集成电路(2)集成电路制造(P29)将单晶硅经切割、研磨、抛光,制成硅抛光片。经氧化、光刻、掺杂,互连等工艺,制成含有成百上千独立集成电路的晶圆。将晶圆切开,剔除废品,就成了一批芯片。将芯片安装在陶瓷基座上,将芯片与插脚连线并加盖封装,就成了集成电路.常见的封装形式 (3)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晶体管的尺寸。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这叫做Moore定律。集成度是有极限的,因此,Moore定律不可能永远成立。集成电路朝着纳米技术,集成光路,光电子集成方向发展。(4)IC卡集成电路卡分类:按集成电路芯片分:存储器卡 和C

4、PU卡(智能卡) 按使用方式分: 接触式IC卡 和 非接触式IC卡(无源,免接触)考点 1.2 信息技术的分类、特点与发展趋势(1)信息含义: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描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2)信息处理内涵: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 (3)信息技术含义及基本内容: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基本内容有: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与存储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4)信息处理系统含义:用于协助人们进行信息获

5、取、传递、存储、加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的系统,通称为信息处理系统。 (5)信息处理系统分类:按自动化程度分:人工的、半自动的、全自动的;按技术手段分:机械的、电子的和光学的;按通用性分:专用的和通用的;按应用领域分:几乎涉及所有领域,无法细分(6)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包括通信、广播、计算机、微电子、 遥感遥测、自动控制、机器人等诸多领域。考点 1.3 计算机的发展、特点与应用 发展:按元器件分类代别年代主要元器件软件类型应用领域第一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5

6、0年代末期CPU:电子管内存:磁鼓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科学和工程计算第二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CPU:晶体管内存:磁芯FORTRAN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处理领域第三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CPU:SSI MSI内存:SSI MSI的半导体存储器OS和DBMS普遍使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领域第四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CPU:LSI VLSI内存:LSI VLSI 的半导体存储器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分布式计算机软件广泛使用家庭、PC机开始使用 特点:1) 速度快,通用性强 2) 信息处理能力强 3) 存储功能强4) 具有互连、互通和互操作特性 作用:应用于科学

7、研究、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文化等领域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影响国家发展考点 1.4 信息化与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问题(1) 信息化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所谓信息化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加快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六个要素三个层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二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这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 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这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六个要素:指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法规与科技人才

8、。我国发展信息化的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考点2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点 2.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功能;计算机的分类;微处理器(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功能硬件组成功能CPU承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运行任务内存储器(内存/主存)直接与CPU相连,存放已经启动运行的程序和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外存储器(外存/辅存)长期存放计算机系统中信息(外存存取速度慢容量大,内存与之相反)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计算机(输入信息用二进位表示)输出设备将信息输出计算机(输入和输出设备通称I/O设备)(2) 计算机的分类:巨型

9、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 (P41)(3) 微处理器:简称MP或P,通常指使用单片大规模集成电制成、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的部件。考点 2.2 CPU的结构;指令与指令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CPU的性能指标(1) CPU的结构及CPU的性能指标(P44)CPU组成:寄存器组: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寄存器组成,速度快,用来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得到的中间(或最后)结果 运算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或者与、或、非等各种基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也称为算术逻辑部件(ALU),参加运算的数据来自寄存器,运算结果也送回寄存器 控制器:CPU指挥中心,有一个指令计数器,用来存放CPU正在执行的

10、命令,还有指令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命令 性能指标: A 字长(位数):指CPU中整数寄存器和定点运算器的宽度(即二进制整数运算的位数) 亦即在一个时钟脉冲内,能够处理的计算机位数。 B 主频(CPU时钟频率):指CPU中电子线路的工作频率,决定着CPU芯片内部传输与操作速度的快慢。一般而言,主频越高,CPU处理速度越快。 C CPU总线速度:决定着CPU与内存之间传输数据的速度快慢,总线速度越快,CPU性能发挥的越充分。 D 高速缓存(cache)的容量与结构:cache容量越大、级数越多、越有利于减少CPU访问内存次数 E 指令系统:指令的类型、数目和功能都会影响程序执行的快慢。

11、F 逻辑结构:影响指令执行速度。(2) 指令与指令系统及指令执行过程(P46)a 指令与指令系统:指令是构成程序的基本单位,采用二进制表示,用来规定计算机执行的操作内容,由两部分组成:操作码操作数地址 操作码是指出计算机应执行何种操作的命令词;操作地址是指出该指令所操作(处理)的数据或数据所在的位置.指令系统:CPU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向下兼容方式开发新处理器) B b 指令执行过程: S1 CPU控制器从存储器读取一条指令并放入指令寄存器 S2 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经译码,决定该指令应进行何种操作、操作数在哪里 S3 根据操作数的位置读取操作数 S4 运算器按照操作码要求对操作数完成规定运算

12、,并根据运算结果修改或设置处理器的状态标志 S5 把运算结构保存到指定寄存器,需要时将结果从寄存器保存至内存单元 S6 修改指令计数器,决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考点 2.3 PC机的主板、芯片组与BIOS;Cache 存储器与主存储器(1) PC机主板、芯片组与BIOS(P49P51)A 主板又称母版,通常安装有CPU插座、芯片组、存储器插槽、扩充卡插槽、显卡插槽、BIOS、CMOS存储器、辅助芯片和若干用于连接外围设备的I/O插口。两块重要集成电路:闪烁存储器:存放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 非易失性存储器 CMOS存储器:存放配置信息 易失性存储器 需电池供电B 芯片组:是PC机各组成部分

13、相互连接和通信的枢纽,既实现了PC机总线的功能,又提供了各种I/O接口及相关的控制。无芯片组,CPU无法与内存、扩充卡、外设等交换信息。芯片组组成: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北桥芯片是存储控制中心(MCH);南桥芯片是I/O控制中心 两者互联。C BIOS:中文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是存放于闪烁存储器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 BIOS 组成: 加电自检程序 系统主引导记录的装入程序 CMOS设置程序 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2)Cache 存储器与主存储器(P52) Cache存储器:位于主存和CPU之间,工作速度比主存快。用于存放CPU访问频率较高的程序和数据。内存储器概述与分类 内存储器由称为存储

14、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半导体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易失性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非易失性存储器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高速缓冲存储器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主存储器不可在线改写内容的ROM 快擦除存储器(Flash ROM)BIOS 存储器主存储器: 主要由DRAM 芯片组成包含大量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在物理结构上由若干内存条组成。存储器存储时间:指从CPU给出存储器地址开始到存储器读出数据并送到CPU(或把CPU数据写入存储器)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是ns。考点 2.4 PC机I/O操作的原理;I/O总线与I/O接口(1) PC机I/O操作原理(P54)

15、I/O操作的任务是将输入设备的信息送入内存的指定区域,或将内存指定区域的内容送到输出设备。(2) I/O总线与I/O接口(P57表22) I/O总线:是各类I/O设备控制器与CPU、存储器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传输数据的一组公用信号线。总线上有三类信号: 数据信号、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负责传输的线路分别称为、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总线带宽(传输速率)=(数据线宽度/8)总线工作频率(MHz)每个总线周期的传输次数I/O接口:计算机中用于连接I/O设备的各种插头/插座及相应的通信规程及电气特性类型: 按数据传输方式分为 串行和并行 按数据传输速率分为 低速和高速 按连接设备可以分为 总线式和独占

16、式 按是否符合标准分为 标准接口和专用接口 附:USB(通用串行总线):最高传输速率480MB/s理论上能连127个设备 总线式串行接口IEEE1394:最高速率 50100MB/s 最多连接63个设备 二者均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拔考点 2.5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扫描仪数码相机)的功能,性能指标及基本工作原理(1) 键盘(P60):将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中西文字和数据,键盘上的按键大多是电容式,其优点是击键声小、无接触,不存在磨损和接触不良。原理:每个按键会发出不同信号,这些信号由键盘内部的电子线路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代码,然后通过键盘接口(PS/

17、2或USB)送入计算机。(2)鼠标器:控制鼠标箭头准确定位在指定位置,并通过按键完成各种操作。原理:借助机电或光学原理,鼠标移动的距离和方向将分别变换成脉冲信号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中的鼠标驱动程序把接收到的脉冲信号再转换成鼠标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移量,控制鼠标移动。接口种类:PS/2接口和USB接口(3)扫描仪:将原稿的影像输入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设备。分类:手持式、平板式、胶片专用和滚筒式(后两者为高分辨率专业扫描仪)原理:光电转换原理(P63)性能指标: 扫描仪分辨率 色彩位数(色彩深度) 扫面画面 与主机的接口(4)数码相机:图像输入设备 原理:将影像聚焦在CCD(成像芯片)上,并由CCD转

18、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成数字图像,经过必要图像处理和数据压缩后存储在相机内部的存储器中。 性能指标:CCD像素的数目 存储卡容量考点 2.6 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 打印机)的功能、分类、性能指标及基本工作原理(1) 显示器: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使文字与图形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分类:CRT显示器 和 液晶显示器(P66)CRT显示器原理:显像管后部电子枪发出电子束,经过偏转磁场,轰击到荧光屏上某一点,使该点发光,每一个像素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通过对三基色亮度的控制能合成出各种不同的颜色。电子束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逐行逐点轰击荧光屏,从而形成一帧图像。液晶显示器原理:借助对光线进行调

19、制而显示图像的一种显示器。(P89)性能指标: 显示屏尺寸 显示器分辨率:指整屏最多可以显示像素的多少 刷新速率:指所显示的图像每秒钟更新的次数,刷新频率越高图像稳定性越好 可显示颜色数目:一个像素可显示出多少颜色取决于表示这个像素的二进位位数 辐射和环保(2)打印机:PC机主要输出设备之一,能把程序、数据、字符图形打印在纸上。 分类: 针式打印机:击打式打印机 原理:P68第三段 特点:成本低 能多层套打激光打印机:非击打式打印机 分为黑白和彩色两种 原理:P69第二段 特点:分辨率较高、印刷质量好 速度高 噪声低喷墨打印机:非击打式打印机 分为压电喷墨技术和热喷墨技术 原理:P92阅读2.

20、7特点:喷墨打印机关键技术是喷头,墨水成本高,消耗快,打印效果好 经济环保性能指标:打印精度:打印机的分辨率,用dpi(每英寸可打印的点数)表示 300dpi是人眼分辨文本与图形边缘是否有锯齿的临界点 打印速度:针式:100200字符/s 激光和喷墨打印机为页式打印机 色彩数目:打印机可打印不同颜色的总数。 其他:打印成本 噪音 打印幅面大小 可打印字体数目种类 功耗节能等。考点 2.7 常用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的功能、分类、性能指标及基本工作原理(1) 软盘:由软盘片、软盘驱动器、软盘控制器三部分组成软盘上的信息是按照磁道和扇区来存放的。每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每面有80个磁道(最外

21、一个为0磁道,最里为79道),每个磁道分为18段(段又叫扇区),每个扇区容量是512字节。双面记录,总容量为1.44MB(此处1M=1000K,1K=1024)软盘片由一张圆形软塑料片涂上可记录信息的磁性材料而制成;软盘驱动器是用来带动盘片旋转、并对盘片中信息进行读写操作的装置,由主轴驱动系统、磁头及其定位系统等组成;软盘控制器是CPU与软盘驱动器的接口电路。(2) 硬盘:由磁盘盘片(存储介质)、主轴与主轴电机、移动臂、磁头和控制电路组成。硬盘上数据的定位:三个参数:柱面号 扇区号 磁头号原理:当硬盘工作时,电机带动主轴,主轴带动盘片高速旋转,盘片高速旋转时带动的气流竟盘片上磁头托起,写入或读

22、出盘片上的数据。性能指标:容量平均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前两者为机械运动时间)缓存容量:Cache 理论上 越快越好 越大越好数据传输速率:分为外部传输速率(主机从硬盘缓存读出或写入数据的速度)内部传输速率(指硬盘在盘片上读写数据的速度) 附:U盘和移动硬盘(P74P75)(3) 光盘:光盘存储器由光盘和光盘驱动器组成。光盘存储数据原理:通过在盘面上压制凹坑的方法记录信息,凹坑的边缘处表示“1”,坑内和坑外平坦部分表示“0”。信息读取需激光进行分辨和鉴别。光驱类型:两大类:只读光驱和光盘刻录机光驱类型性能CD只读光驱(CD-ROM)只能读出CD信息 每张CD存储量:600

23、700MB性能指标之一:数据传输(读出)速率(150KB/s为单位“一倍速”)DVD只读光驱(DVD-ROM)只能读DVD信息向下兼容 可读出CD信息CD光盘刻录机可读可写可修可删CD信息DVD光盘刻录机可读可写DVD信息 兼容CD组合光驱(”康宝”)(CD-RW/DVD-ROM COMBO)可读DVD信息 可刻录CD-R和 CD-RW蓝光光驱(BD)蓝色激光(405nm)读写信息 一张光盘容量可达25GB 有BD-ROM光驱和BD刻录机兼容DVD CD光盘片类型:CD盘片 DVD盘片 和 蓝色激光盘片 3 大类 进一步可分为:只读盘片 一次可写盘片 和 可擦写盘片CD光盘片(P77):只读(

24、CD-ROM盘) 可写一次(CD-R盘) 可多次读写(CD-RW盘)DVD光盘片(P78):品种: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双面双层共四个品种。分类:一次性记录光盘(DVD-R或DVD+R)可复写光盘(DVD-RAMDVD-RW或DVD+RW)蓝光光盘(P78):单层容量为25GB 读写速度可达4.59MB 有BD-ROM(只读)BD-R(一次记录)BD-RW(可擦写)之分考点3 数字媒体及应用(第一章 第4节 数字技术基础 & 第五章 数字媒体及应用)考点 3.1 二进制及其特点;整数和实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 (1)二进制及其特点: 比特,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英文名“bit”,中文意义

25、为“二进位数字”或“二进位”二进制:使用比特来表示的数称为二进制数,“逢二进一”。1字节=8比特(1B=8b)特点:运算规则简单、易实现高速处理、信息表达形式多样、可以压缩、易引起信息出错附:比特存储方法: 触发器(双稳态电路) 电容器 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内存进制:2次幂作单位;外存进制:10次幂作单位 P21) 比特传输:比特/秒(bps) 进制同外存进制:10次幂作单位 比特运算:逻辑加(“或”运算) 逻辑乘(“与”运算) 取反(“非”运算)附: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任何进制数 - 十进制数方法:按位权关系展开,相加求和 十进制数- 任何进制数整数部分:方法:除2( 8,16) 取

26、余,直到商为0 书写:从下往上小数部分:方法:乘2( 8,16)取整,直到小数部分为0 书写:从上往下 二进制数 - 八进制、十六进制 方法: 以小数点为中心向两边,每三(四)位分成一组(首尾不足者补0),将每组二进制数写成与之对应的八(十六)进制数即可 八进制、十六进制 -二进制数 方法:将八(十六)进制数的每一位展开为三(四)位二进制数,去掉整数首部和小数尾部的0即可。(2) 整数和实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整数不使用小数点,又叫定点数,可分为两类,不带符号的整数和带符号的整数。不带符号的整数一定是正数,n 个二进位表示正整数范围是 02n-1,带符号的整数必须使用一个二进位作为符号位,一般

27、是最高位,“0”表示“+”,“1”表示“-”,其余各位则用来表示数值大小。n个二进位表示带符号的取值范围是“-2n-1+12n-1-1”(原码)负数使用补码表示,符号位是“1”绝对值部分的表示是对原码的每一位取反后再在末尾加“1”实数总可表达成一个乘幂和一个纯小数之积,乘幂中指数部分用来指出实数中小数点位置实数在计算机内部都可用“指数”和“尾数”来表示,即“浮点表示法”,所以实数也叫“浮点数”考点 3.2 西文与汉字的编码;数字文本的制作与编辑;常用文本处理软件 (1) 西文与汉字的编码: 西文字符编码:字符集及编码ASCII字符集 和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基本字符共128个,每个

28、字符使用7个二进位进行编码 汉字编码: GB2312 汉字编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字母、数字和各种符号。第二部分是一级常用汉字,第三部分是二级常用字。DB2312所有字符分布在一个94行94列的二维平面内,行号称区号,列号称位号,各用两位十进制数表示。 GBK汉字内码扩充规范:采用双字节编码,向下兼容。 (2) 数字文本的制作与编辑及常用文本处理文件 文本准备:文字输入分人工输入和自动识别输入,前者有键盘、联机手写和语音输入。后者有印刷体识别和脱机手写体识别。汉字键盘输入编码分类:数字编码 字音编码 字形编码和形音编码 文本分类:按是否具有排版格式分 简单文本(后缀名.txt) 和 丰富

29、格式文本 按文本内容组织方式分为 线性文本 和 超文本 文本“排版”也称文本的格式化,超文本采用网状组织结构来组织信息 文本编辑:主要功能包括:对字词句段进行添加 删除 修改等操作;文字格式处理;段落格式处理;表格制作和绘图 常用文本处理软件:office套件 WPS Acrobat PageMaker Writer 文本展现:方式:打印输出和在屏幕上进行阅读浏览 过程:首先解释文本格式描述,然后生成字符和图表的映像,最后传送到显示器或打印机输出考点 3.3 数字图像的获取、表示及常用图像文件格式;数字图像的编辑、处理与应用;计算机图形的概念及其应用 (1) 数字图像的获取、表示及常用图像文件

30、格式 从现实世界中获得数字图像的过程称图像的获取,其核心是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步骤是:扫描 分色 取样 量化,通过此途径获得的数字图像称取样图像。 表示方法:灰度图像用一个矩阵来表示,彩色图像用一组矩阵来表示,矩阵行数称图像的垂直分辨率,列数称水平分辨率,矩阵中元素是像素颜色分量的亮度值,一般用812位二进制整数表示 主要参数: 图像大小(图像分辨率) 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 颜色模型:色彩图像所使用的颜色描述方法 像素深度:像素所有颜色分量的二进位数之和 (色深即次幂)图像数据量 = 图像垂直分辨率 图像水平分辨率 像素深度 / 8数据压缩类型: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常用文件格式:BMP(无损)

31、TIF(无损)GIF(无损)JPEG(多为有损)JP2(有/无损) (2)数字图像的编辑、处理与应用及计算机图形概念和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使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噪 增强 复原 分隔 提取特征 压缩 存储 检索 等操作处理,主要目的是提高图片视觉质量、复原、重建、分析、压缩、存储 管理图像等。 应用:(常用处理软件Photoshop),应用于图像通信、遥感、医疗诊断、工业生产、机器人视觉、军事、公安、档案管理等方面。 景物在计算机内的描述即为该景物的“模型”,进行景物描述的过程称“建模”,计算机根据景物的模型生成其图像的过程称为“绘制”(图像合成),所产生的图像称为计算机合成图像。 应用:计算机

32、辅助设计与制造 绘图 作战指挥和军事训练 计算机动画和艺术等。考点 3.4 数字声音获取的方法与设备;数字声音的压缩编码;语音合成与音乐合成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1) 数字声音获取方法与设备及压缩编码声音数字化:将模拟信号的声音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的形式,其过程为: 取样(语音8kHz 音乐 40kHz以上) 量化 编码 声音播放过程为: 解码 数模转换 插值处理获取设备:麦克风(模拟信号转电信号)和声卡(数字化处理)声卡核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压缩编码:分类:全频带声音压缩编码(P220表5-4)和 数字语音压缩编码 Mp3音乐:采用MPEG-1层3编码的音乐;语音压缩后码率(手机通话码

33、率):4.816kb/s压缩前码率=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压缩后码率=压缩前码率/压缩倍数)波形声音主要参数:取样频率 量化位数 声道数目 压缩编码方法及比特率(每秒钟数据量)(2)语音合成与音乐合成基本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合成声音:两类 语音合成【文语转换(TTS)】 和 音乐合成 原理(P241阅读材料5.7):语音合成分三步:分析文本 分析韵律 和 语音合成 音乐合成:音序器软件 基本要素:乐器 乐谱 “演奏人员“ 应用:语音合成:应用于文稿对校 语音秘书 自动报警 残疾人服务等方面 音乐合成:应用于音乐作曲 自动配器 自动伴奏等方面考点 3.5 数字视频获取的方法与设备;数字视频的压缩

34、编码;数字视频的应用 (1) 数字视频获取方法与设备方法:PC机视频采集卡(视频卡)将模拟视频信号(及其伴音信号)进行数字化并存在硬盘中。设备:数字摄像头和数字摄像机 (2)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与应用 压缩编码(P225 表5-5): 部分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及应用压缩编码标准应用MPEG-1VCD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MPEG-2(MPML)DVD 数字卫星电视直播 数字有线电视MPEG-2(High-Profile)高清晰度电视(HDTV)领域MPEG-4 ASP监控 IPTV 手机 MP4播放器MPEG-4 AVCHDTV 蓝光光盘 IPTV XBOX iPod iPhone 应用:VCD与DVD

35、 可视电话与视频会议 数字电视 点播电视()考点四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 第一章 第3节 通信技术入门)考点 4.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多路复用技术与交换技术;常用传输介质。(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软件,把地理位置分散且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以相互共享资源和进行信息传递为目的连接起来的一个系统。按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按网络使用范围和对象可分为企业网、政府网、金融网和校园网按覆盖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LAN) 广域网(WAN) 城/市域网(M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拓扑结构、总线拓

36、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树型、混合型附:I计算机组网目的: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实现分布式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II两种基本网络工作模式:对等模式【计算机可作为工作站也可作为服务器】 和 客户/服务器 (C/S模式)【计算机角色固定,要么是服务器,要么是客户机】III网络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消息传递服务;应用服务。IV网络操作系统(NOS):指运行在服务器上的、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并负责管理整个网络的一种操作系统。常用三类:Windows系统服务器版 UNIX系统 和 Linux(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 将信源产生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信源本身就是数字信号),然后直

37、接传输数字信号或者通过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来传输信息的技术称为数字通信技术。其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灵活性好,方便存储管理和处理,利于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降低功耗性能指标:信道带宽:一个信道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数字通信);模拟信号频率变化范围(模拟传输)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速率):实际传输时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位数目(单位:kbps 等)误码率:数据传输中规定时间内出错数据占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 端-端延迟:数据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所花费的时间(3) 多路复用技术与交换技术 a 多路复用技术:多路信号同时共用一条传输线传输。分类:时分多路复用:各终端设备以事先规定顺序轮流使用同一传

38、输线进行数据(或信号)传输 频分多路复用:将每个信源发送的信号调制在不同频率的载波上,通过多路复用器复合成一个信号,在同一传输线上进行传输 b 交换技术:通信系统中,为任意两个要进行通信的终端间建立临时的通信链路,通信结束后再拆除链路,这就是交换技术。(4) 常用传输介质介质类型特点应用金属介质双绞线成本低 易干扰 误码率较高 传输距离受限固话本地回路 计算机局域网同轴电缆传输特性屏蔽性好 成本高固话中继线 有线电视光导纤维光缆损耗小 距离长 容量大 屏蔽性非常好 重量轻 精确连接困难通信系统远程干线计算机网络干线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激光成本低 抗灾能力强 容量大 易窃听 易干扰广播 电视

39、移动通信系统 计算机无线局域网注:双绞线有屏蔽双绞线(STP)和无屏蔽双绞线(UTP)两种,同轴电缆有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光纤由纤芯和折射率组成,分为单模与多模两大类,主要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常采用波分多路复用技术。无线电波可分为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波绕射能力强,适用于广播和海上通信;短波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用于环球通信,超短波和微波绕射能力差,作为视距和超视距通信,微波可穿透电离层,应用于卫星通信、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对流层散射通信。移动通信包括蜂窝移动、集群调度、无绳电话、寻呼系统和卫星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站、移动电话交换中心等组成。第一代个人移动通信采用模

40、拟技术,第二代采用数字传输技术(GSM 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考点 4.2 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组成和类型;以太网工作原理;局域网服务与软件;局域网的扩展。(1)、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组成和类型特点:地理范围有限 传输介质专门铺设 传输速率高 延迟时间短 误码率低组成:网络工作站 网络服务器 网络打印机 网络接口卡(网卡)传输介质 网络互连设备等类型:按传输介质可分为 有线网和无线网 按拓扑结构分为 星型网 环形网 总线网等 按传输介质使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分为 以太网 FDDI网 令牌网附:节点 MAC地址 网卡 和 数据帧网络上每一台设备称

41、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局域网中每个节点的唯一物理地址即为MAC地址(介质访问地址),每个节点将传输数据分成小块(帧),数据帧的格式为:发送节点MAC地址接受节点MAC地址控制信息有效载荷(传输数据)校验信息网卡:即每个节点安装的网络接口卡,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48位二进制数的MAC地址,其任务是负责在传输介质上发送帧和接收帧。(2)以太网工作原理 P185共享式以太网:网络中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卡连接到一条公用的传输线(总线),借助该总线实现计算机之间通信。实际中的共享式以太网大多以集线器为中心构成,集线器起着中继器的作用。交换式以太网:以以太网交换机为中心构成,交换机是一种高速电子开关,连接

42、在交换机上的所有节点可相互通信,为星形拓扑结构网络,每个节点各自独享一定带宽。千(万)兆位以太网:借助以太网交换机按性能高低以树状方式将许多小型以太网互相连接起来。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通信技术和以太网相结合的产物,常采用IEEE802.11(Wi-Fi)和蓝牙传输协议。IEEE802.11传输速率达54Mbps 蓝牙最大可达11Mbps无论是共享式还是交换式以太网,其数据帧和MAC地址格式均相同。无线接入点(WAP或AP):主要提供无线节点与有线局域网之间的相互访问,实际就是一无线交换机(3)局域网服务与软件(4)局域网的扩展考点4.3 计算机广域网的组成;数字传输干线与接入技术;分组

43、交换与存储转发原理;常用广域网。(1)计算机广域网的组成计算机广域网是跨越很大地域范围并包含大量计算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利用数字通信线路将局域网和计算机互相连接在一起,使用户能相互通信、共享资源。(2)数字传输干线与接入技术电话网连接 专线连接 虚拟专网(3)分组交换和存储转发原理(P154P156)和常用广域网a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节点计算机把需要传输的数据划分为若干小块,为每小块数据附加上地址、编号等有关信息,组成一个包(即分组),然后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其格式为:发送计算机地址目的计算机地址编号有效载荷(传输数据)校验信息 B b 存储转发:分组交换机基本工作模式,即每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包后,检查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地址,决定应发送的端口。存储转发技术使分组交换机能对同时到达的许多包进行处理,而不发生冲突。附:路由表:用来指出发送给目的计算机的包如何转发出去。C c 常用广域网考点 4.4 异构网络互联协议TCP/IP的分层结构、IP地址、IP数据报和路由器原理。(1)异构网络互联协议TCP/IP的分层结构TCP:传输控制协议 IP:网络互联协议 (网络互连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协议)TCP/IP特点:适用于多种异构网络的互联 确保可靠的端-端通信 与操作系统紧密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