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古希腊哲学.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76006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古希腊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第一讲古希腊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古希腊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古希腊哲学.doc(7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爱菲索学派爱菲索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火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 逻各斯 逻各斯是指规律、命运、必然性。 逻各斯表示“火”运动变化的规律,同时也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赫拉克利特被认为是辩证法的奠基人。 “对立造成和谐”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包含对立的倾向。、 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和转化中; 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导致了和谐,相反者才能相成。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因创始人为毕达哥拉斯而得名。该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学校和学术研究机构。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生于伊奥尼亚的萨摩斯岛,鼎盛年约公元前532年,大约四十岁的时候

2、,迁居南意大利的克罗顿。青年时期曾经到过埃及,在那里学到天文、数学知识,同时也从祭司那里学到了一些宗教迷信的东西。毕达哥拉斯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还是一位政治活动家。他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单是个数学、哲学的学术团体,同时也是和宗教、政治合而为一的组织,它以克罗顿为中心。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两句哲学格言: 1、“什么是最智慧的?”数, 2、“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这两句格言也构成了这个学派的最基本的观点。在哲学上毕达哥拉斯最重要的思想有三点,即数本原说、和谐观念和灵魂理论。 (二)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 1、数是万物的本原 (1)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律性。 毕达哥拉斯本人及其弟子擅

3、长数学研究,当他们从哲学上探讨世界本原时,便发现了数量关系乃是事物的共同属性,因而将这种不具形体的、普遍的、抽象的“数”看作万物的本原。数作为万物的本原,不仅是构成事物的质料,而且也是事物的属性、状况和模型。(2)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本原说明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 数有两种形式,即奇数和偶数,其中奇数是有定形的,偶数是无定形的,所以奇数是完满的,偶数是不完满的。自然万物的本原是“一元”,从“一元”产生“二元”,从完满的“一元”和不完满的“二元”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水、火、土、气四大元素,产生出一切物体。 (3)数字先于事物

4、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是欧洲最早的一批数学家。这个学派的日常的科学活动便是进行数学研究,并且在数学上取得了很多成就。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与数、数与形、形与形之间彼此包含的关系,具有某种普遍必然性。该学派还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比例定式化,发现了一些公理。 (三)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1)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天体的和谐。“和谐”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主要指一定的数的比率关系。 (2)“宇宙”的本来含义是指“秩序”,后来逐渐从“秩序”逐渐转变为“世界秩序”或“有秩序的世界”即“宇宙”。 (3)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于和谐。 (4)与伊奥尼亚

5、哲学的本原说相比,数本原的“秩序”与“规定性”的思想更有利于说明知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 (四)灵魂学说 (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观具有宗教和哲学的双重意义。 (2)“灵魂”是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荷马史诗中表示人死才会停止的呼吸、生命;在泰利士那里表现为普遍的生命力和活动的原则;而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同一个灵魂可以流动于不同的身体,因而开始有了个体性和独立性,虽然还不具有完全的非物体性。 毕达哥拉斯学派与伊奥尼亚自然哲学的区别: 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论的观点,在探求世界本原的时候,不像米利都学派那样把世界上一切特殊的感性事物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是力图借助思维的抽象能力寻

6、找一切特殊的感性事物普遍共有的属性和关系,并把它看作是万物的本原。 2、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虽然有很多的牵强附会和神秘性,但是其主要方面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他们提出了不同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模式,试图用数量关系和几何结构来解释一切;他们第一次引入了“和谐”概念和“宇宙”概念,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秩序和关系而不是事物上;他们较为系统的讨论了灵魂问题,思考精神现象与其它现象的统一。 2、巴曼尼德(约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是爱丽亚人,他出自爱丽亚的名门望族,早年积极从事城邦的政治活动。有人说他是克塞诺芬尼或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 巴曼尼德的存在论 ( 1)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 ( 2)存

7、在是永恒的,不生也不灭。 ( 3 )存在是不动的。 ( 4 )存在是完满的。 ( 5 )存在是思想的对象。 什么是“存在”? 巴曼尼德强烈地感觉到从直接当下的感性事物中来寻找万物的本原是不行的,应当超出感性事物去寻找更高的更本质的东西。在他看来,感性事物是生灭不已、多种多样的,一定有永恒的、不变的、唯一的存在;感性事物是有局限的,一定有完满的东西存在;感性事物具有矛盾杂多的性质,一定有不陷入矛盾、自身同一的存在。他把这种不变、唯一、完满、必然的东西,就叫做存在。 “存在”是巴曼尼德哲学的基本概念。不变、唯一、完满、必然的东西,就叫做存在。” 1、存在是永恒的,没有产生也没有消灭。 如果存在不是

8、永恒的,那它必定是或者从存在中产生;或者从非存在中产生。如果说它是从存在中产生的,那就是说存在产生存在,这就无所谓有产生;如果说它是从非存在产生的,那就是说非存在可以成为存在,这是不可设想的,也就是说无中不能生有。所以存在是没有产生的,同样的,它也是没有消灭、因而是永恒。 2、存在是唯一的。(存在是一。) 存在是一个不可分的连续的唯一整体,它充满一切,遍及一切。他说:“存在者也是不可分的,因为它全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存在是没有缺欠的、完满的,既不可能有较大较小的区别,也不可能在这里多一些,在那里少一些。 3、存在是不动的。 巴曼尼德认为,存在是充满的,没有虚空或空隙,因而也不可能有运动。

9、他断言:“存在永远是同一的,居留在自身之内,并且永远固定在同一个地方。” 4、存在是超感性的,唯有思想才能把握。 “因为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巴曼尼德 这句话可作两种理解: 一方面:存在等同于思维; 另一方面:存在不能用感觉来认识,而只有用思维才能把握,只有思想才能到达真理。 巴曼尼德存在论的重大意义: 首先,他关于两条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划分,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 其次,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再次,他再也不像自然哲学家那样武断地宣称,而开始使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他的“作为思想和

10、作为存在是同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巴曼尼德的哲学体现了一种新的思路,即表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了人类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一般趋向和深化过程。 巴曼尼德的存在论是以否定感性物质世界的存在为前提的。在他看来,感性物质世界所具有的运动变化、有生有灭和无限多样的性质,恰恰是它不真实的表现,真实的存在只能是那唯一的存在。巴曼尼德意识到了从杂多中寻找统一性,从运动变化中寻求稳定的东西,是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必然途径。他所谓的存在,实际上也是对事物的统一性和稳定性所做的一种概括。然而他却把事物中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绝对化了,看作是绝对的“一

11、”和绝对的不动(绝对静止),从而把统一和稳定看作是脱离杂多和运动而独立存在的 ,在这里就表现出了一种唯心主义的倾向。 三、真理和意见 存在论上,巴曼尼德主张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与此相应的,在认识论上他坚持理性和感性的对立,从而导致所谓真理和意见的对立。 和伊奥尼亚哲学的哲学家们重视感觉经验的认识论观点不同,巴曼尼德把感觉和理性对立起来,根本否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地位,认为唯有理性才是真理的来源。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论范畴。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关于真理问题: 一方面,有没有客观真理的问题,也就是真理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

12、争论着。 另一方面,真理是一个过程,还是一次完成的。在这个问题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长期争论着。 “别让习惯用经验的力量把你逼上这条路,只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 巴曼尼德的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么才能认识这个存在呢?他认为认识的道路有两条: 一条是意见的道路,是大家所习惯的道路,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这就是感觉的道路,这条道路只能提供不包含任何可靠真理的虚幻之见; 另一条是真理的道路,也就是理性思维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可以放胆前进。他认为感觉器官是靠不住的,我们感觉到的都是具体的、变化的东西,只有思

13、维才能把握住抽象的、不变的存在。 巴曼尼德是第一个把感觉和思维分别开来的哲学家,他发现了感觉的局限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作用,但是他不明白感觉和思维的关系,贬低感觉,抬高理性思维,可以说是最早的唯理论观点。 感性认识:对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 特点:直接性和丰富性 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 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认识。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一、恩培多克勒(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1、恩培多克勒明确的宣称,火、土、气、水是万物之根,这四种元素本身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每个“根”都是单独的个体,是“一”,众多的“根”依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

14、,就产生出可感事物,而分解则是事物的消亡。整个世界处于一与多的永恒循环中。 2、这四种元素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是“它们之外”的“爱”与“恨”作为动力才使得它们分分合合。“爱”与“恨”在古希腊文中,原意是指“友好”和“争吵”。“爱”是结合、和谐、一致的力量;“恨”是分离、不和、斗争、冲突的力量。“爱”使四根结合而成事物,“恨”又使事物分裂。正是四根与爱恨的存在与作用,才造成了万物的产生和消灭。 德谟克利特 二、原子和虚空的学说 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波,生卒年不详,大致与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是同时代人,他最早在阿布德拉提出了原子论学说,而他的学说常常同德谟克利特的学说混在一起。哲学上所

15、讲的原子论,包括了留基波的思想,而以德谟克利特的为主。1、原子和虚空“留基波和他的伙伴德谟克利特说,充满和空虚是根本元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充满和空虚就是指原子和虚空。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 “原子”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指“不可分”,德谟克利特把不可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目的是要指出,作为万物的本原的物质微粒的原子的基本特性是不可分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实体。每个原子都是绝对充实的,没有空隙,因而也是不可入的。原子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有“形状、次序、位置”的区别,而所有的原子的性质都是相同的。由于原子体积的微小,因而是

16、看不见的,不能为感官直接把握的。原子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虚空 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的,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原子是实体,虚空是无实体的空,原子有形体,虚空无形体。德谟克利特强调,虚空也是一种存在、实在,它的实在性并不比原子这样的实在更少什么实在性。虚空把无限多的绝对充实的原子分开,并为原子的活动提供空间场所,从而使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2、原子的性质 他认为原子的性质有: 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原子的分离使物体消失。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别。 他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原

17、因的,凭空产生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这就是原子的涡旋运动。原子的涡旋运动是一切事物的成因,这是自然界的严格的必然性。 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 灵魂: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在人身上(他主张动物身上也有灵魂)就是人的理性部分。灵魂是由原子构成的,灵魂原子同其他原子有所区别,它是像火一样的活跃、精致和能动的物质粒子。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的含义 智者学派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直接产物。 所谓智者,在古希腊就是指传授知识的老师。智者,在古希腊文中,原意为“智慧的人”。主要是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智者可以称作专职的教育家,拿取一定的报酬,向学徒传授各种知识。他们都

18、擅长逻辑学和修辞学,靠逻辑严密和词章华丽打动人心。因此往往在逻辑学和语言学方面做出不同的贡献。 智者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他们并不是一个具有共同观点的学派,在哲学上,有的倾向于唯物主义,有的倾向于唯心主义;在政治上有的是民主派的拥护者,有的是贵族派的代言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注重社会政治的研究,不像以前的哲学家偏重于自然知识,他们还都重视传授辩论术和修辞,推动了逻辑学和修辞学的发展。 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哲学的基本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从客观的意义上来了解,可谓规律,从主观的意思上来了解,可谓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说世界的存在、真理、规律,皆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既然如此,认识也就无所谓真假

19、了,你认为是真的,我则可以认作为假。在普罗泰戈拉看来,对事物的真假、对错的认识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必要的,当说一件事物更真一些时,不如说一件事物更好一些。例如有的食物对病人来说可能是苦的,而对健康者来说,又可能是甜的。这里关于苦甜的判断,并无真假、对错、智愚之分,但可有好坏之分,因为健康者总比病人的意见更好些。这样一来,他就把认识判断完全归结为对人是否有利的价值判断了。 在认识论上,他主张,知识就是感觉。他强调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承认认识开始于感觉。在他看来,人没有天赋的道德知识,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中获得的。他说: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古希

20、腊罗马哲学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体现了一种新的反传统的思想倾向,即人本主义和相对主义。所谓人本主义,就是反传统神学。在他看来,神意不再是衡量事物的尺度,唯有人才是权衡一切的准绳。 按照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世界上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绝对的衡量事物的尺度。一切都以人、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的需要的变化为转移,因而衡量事物的尺度是相对的、变化的。因此,该命题又体现了一种相对主义的思想。 约定论:普罗泰戈拉将反传统的人本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贯彻于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便是所谓约定论。根据他的约定论的社会历史观,人们不应当用神意去解释国家、法律、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应该把它们看成是永恒不变的东西,而应该从人

21、出发,把国家、法律、道德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为人的约定的产物,因为是相对的、可变的。 总的来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表现了人本主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 高尔吉亚的怀疑哲学 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将它告诉别人。 苏格拉底 (一)目的论 苏格拉底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神为了一定的目的创造出来的,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等级发展系列,低一级的事物追求高一级的事物,更高一级的事物追求至善至美,它们都趋向于完善,追求一种完满性的原则,并最终达到善或好,所谓善和好是支配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力量,它是最好的和

22、最完满的。 (二)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基本哲学主张,同时也标志着古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到人学的转变。 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要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从此出发,建立了他的美德论和方法论。 (三)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主张。 这个命题的提出,同苏格拉底在理论上反对智者的主张相联系的,同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相反,他把道德归结为知识。在他看来,没有知识,就会听任主观的武断,或者为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意见所左右,当然也就做不出符合道德的行为。相反,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

23、念,就必然能够做出符合善的事情。 1、苏格拉底从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出发,首先反对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在他看来,所谓现实的、具体的道德行为是矛盾的,具有相对性,也就是既有善也有恶。但是,道德作为知识,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因为善的概念的本身,即善之为善,乃是完全的、绝对的善,也就是说,是绝不包含有任何恶的善。不知善,决不会为善。人们只有认识了道德的含义,也即真正懂得了道德,才可以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因此,苏格拉底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道德既为知识,而知识、智慧当然是教育的结果,所以道德也是可以教育的。通过道德教育使人具有道德的知识,了解善与恶的区别,使心灵为智慧所武装,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2、

24、苏格拉底道德论中还有一个重要思想,即认为人不会有意为恶。对善的愿望是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是并没有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 (三)美德即知识 1、命题的含义 认为美德是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技艺,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美德即知识。 2、命题的意义 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他就会去实践它,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研究道德的问题,首先就必须改善人的心灵,以便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认识真理。因此,在苏格拉底那里,道德的问题就成了真理的问题,认识论的问题。苏格拉底由此引出了方法论问题。(四)苏格拉底的方法

25、 1、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这是一种怀疑的方法,即认识从怀疑开始。(苏格拉底的知道自己无知的命题,是反对智者学派的,更是反对普罗泰戈拉以个人作为真理的尺度的主观主义的观点的。) 2、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种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意见的对立和冲突,从中不断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后达到真理的方法。这个方法包括四个环节:(1)讽刺(2) 助产术(3)归纳(4)结论或定义(1)讽刺 即从对方的意见中引出矛盾,迫使其陷入窘态,或者迫使其否定所肯定的东西。 (2)助产术 即在否定已有的意见之后,不断发现新的意见,产生新的认识;这个新意见、新认识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在人的心灵之中,经过讨论、讽刺

26、、启发,成为一个确定的真理。苏格拉底所说这个方法的形成,是受了他的母亲的助产职业的启发,所以被叫做助产术。不过,他的母亲是帮助人们生产孩子,而他是帮助人们生产真理。(3)归纳 即通过讽刺否定了个别的、偶然的、错误的意见,通过助产术不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道理,也即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4)结论或定义 对找到的真理加以表述,或者加以定义。柏拉图二、柏拉图哲学的理论来源 (一)赫拉克利特的变的理论; (二)巴曼尼德的存在论; (三)毕达哥拉斯的数论; (四)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寻找定义的方法。三、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一)理念的含义 1、是事物的共相; 2、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3、是事

27、物摹仿的模型; 4、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1、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2、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3、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为其事物的。 4、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二)理念的特征 1、本原性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它外在于并且先于感性的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是个别感性事物的范型,而感性的个别事物则是它的摹本。 2、超感性 在柏拉图看

28、来,同可感觉的具体事物不同,理念也像巴曼尼德的“存在”一样,是感官所感触不到的,只能为理性所把握。 3、不变性和永恒性。 在柏拉图看来,具体的东西都是变化的,不稳定的,而理念则是不变的、永恒的。如具体存在的床是各式各样的,可新可旧的,可成可毁的,而床的理念,也即所谓“床本身”,却是始终如一,不动不变的。 4、绝对性 理念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5、客观性 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想象。 6、真实性 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虽然是可感知的,但却是虚幻的,不真实的;而理念虽然是不可感知的,但却同巴曼尼德的存在一样,是唯一真实的。 7、完善性和目的性 最高的理念是“善”

29、,而“善”是理念追求的目的。 8、单一性和多数性 同类事物只有一个同名的理念,不同类型事物有相应的不同类型的理念。9、等级性 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 最低等级的理念:具体事物的理念(如桌子、床等),依次向上为关系的理念(如大于、小于),性质的理念(如黑白、冷热),数学理念、伦理理念、政治理念、最高的是善的理念。 (三)关于“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学说 1、“分有”说 个别事物的存在,乃是分有了理念的存在。事物分有理念,不一定是事物占有理念,理念是绝对的、纯粹的,事物则具有相对性和不完满性,因此理念对于事物来说,是一个可以分有,而不可以达到的对象。 2、“摹仿”说 理念是事物的范型

30、,事物是理念的摹本,事物得以存在,是由于摹仿了理念。(四)如何把握理念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他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石。柏拉图理念论的提出,说明他比较明确地注意到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共性是事物的一种普遍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较之个别事物,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事物的内在的东西,因而只能是理性所把握的对象。柏拉图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事物的共性和普遍本质。 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曾对柏拉图的理念不屑一顾,说道:我的确看见一张桌子,一个杯子,但是我没有看见“桌子性”和“杯子性”。柏拉图答道,你说得不错,因为你的确具有人们用来看桌子和杯子的眼睛,但人们用来看桌子的本质和杯子的本

31、质的精神,你却没有。 四、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知识分为两种: 第一种:以生成变化的可见世界为对象的感性知识,即“意见” 第二种:以永恒不变的可知世界(理念世界)为对象的理性知识,即“真理”。 1、可知世界 理智领域、知识领域 对象:理念世界 认识主体:自由人 知识的形式:低级的知识数学 理性的知识 纯粹的知识即哲学 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 对象:可感事物 认识主体:囚徒 知识形式:幻想个人的想象与印象 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五、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一)对灵魂的三重区分1、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欲望、激情、理性欲望:倾向满足肉体对饥渴的需要,目的在于求快乐。激情:它

32、在欲望和理性之间,它有时站在欲望一边;有时站在理性一边,同欲望作斗争。理性:倾向于理解和克制欲望引诱的能力,这就是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 (二)理想国 柏拉图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哲学理论和政治实践的结合。他的理念论和知识论的基本倾向是贬低现实事物和感性知识,追求脱离现实世界的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的知识体系。把这个理论应用在社会政治领域,他就提出了以反对现存国家政治为目的的理想国家的方案,这个理想国的方案主要表现在他的同名著作理想国里。 在理想国里,除奴隶外(奴隶不被当人看待,根本没有公民身份),公民被分为三个等级: 最高等级是监护者,监护者又被称为哲学王,

33、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其次是辅助者,辅助者又叫武士,是用武力帮助最高统治者实行统治的。 最低一级是农工商人,农工商人是处在被统治地位的劳动阶级。 柏拉图认为国家的根本原则是正义,理想国就是以寻找正义为宗旨的,怎样才能实现正义呢?他由此引出了关于四德的学说。 所谓四德就是指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2、灵魂的各个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是政治关系的基础 理性智慧哲学王 激情勇敢武士 欲望节制生产者(三)灵魂回忆说 认为学习就是一个回忆的过程。亚里士多德 三、“第一哲学” “第一哲学”也即所谓“形而上学”,是关于宇宙本性(实体)的学说,也是全部知识体系大厦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科学分类学说,他认

34、为各门科学依其目的不同,可分作三大类: 1、实用的 即为了物的生产,有使用价值,如建筑学、修辞学、诗学等 2、实践的 即为了求得人的行为准则规范,如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 3、理论的 即为了知识本身,为求知而求知。 理论科学又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种:物理学、数学和“第一哲学”也即“形而上学”。 物理学研究那些独立存在且变动的东西 数学研究那些独立存在但不变动的东西 “形而上学”研究那些既独立存在又永不变动的东西,即本体。 一、实体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形而上学”就是关于宇宙本体即实体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时期对实体有三种理解: 1、个别事物的实体论; 2、形式实体论;

35、3、 理性、神实体论。 (一)实体:个别事物(个别事物实体论) 个别事物实体论是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提出来的,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同时也是关于宇宙本体的著作。在他看来,所谓范畴就是关于“有”的各种规定。他列出的范畴有十个。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遭受等十个,其中实体是第一位的。 实体的特征: 1、“不表述主体” 这就是说在一个判断中,实体只能作主词,而不能做谓词去表述某个主体。和实体不同,其它九个范畴在判断中就只能作为谓词去表述实体,而不能作为被表述的主词。比如,人们可以说“苏格拉底是文明的”,而不可以说“文明的是苏格拉底”。也就是说实体不表述主体,它

36、只能作主词,用其它的范畴来表述。 2、“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 这是说实体的独立自存性。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作为实体的属性的其它九个范畴依附于实体,并且存在于作为主体的实体里面。与此相反,实体本身则是独立自存的主题,它既不能依赖其它个别事物,也不存在于其它个别事物里面。 3、“变中的不变” 变中的不变,表明实体具有稳定性。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还区别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所谓第一实体就是个别事物。所谓第二实体就是指个别事物的属和种,如苏格拉底是人,也是动物,其中,人是属,动物是种。 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实体虽然是实体,但它们的实体性不如个别事物,因为第二实体可以用来表达个体的

37、,也可以用来作判断的宾词的。在所有表达第一实体的范畴中,只有第二实体才能说明第一实体是什么,第二实体也可作主词被其它范畴所表达。第一实体是个别,第二实体是一般。两者的关系就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他把个别事物认为是第一性的,他没有把一般和个别割裂,他批判柏拉图把一般和个别割裂,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和一般关系密切。即便如此,亚里士多德也并没有解决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问题, 虽然他没有割裂两者的关系,但是在个别和一般的关系问题上,他的观点比较混乱,在他看来,虽然没有个别事物,一般就不能存在,但一般并不个别事物之中。 (二)实体:形式 当亚里士多德深入探索个别事物的生成原因时,他对实体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亚里

38、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不过出自四个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质料因:是指事物由什么东西形成的,即“构成了一个物体而本身继续存在着的东西”。 形式因:指事物根据什么而形成的,即事物的结构、比例或本质。 动力因:是指事物形成的动力是什么,即事物“变化或停止的来源”。 目的因:指事物为了什么而形成的,即做一件事的“缘故”。以房屋的形成为例:质料因:砖瓦木石形式因:房屋的结构动力因:建筑师 目的因:房屋的用途 亚里士多德的这四个原因是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质料因是对伊奥尼亚自然哲学传统的继承; 形式因融汇了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 动力因可以追溯

39、到恩培多克勒的“爱”和“恨”与阿纳克萨戈拉的“奴斯”; 目的因则是直接师承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神学目的论。 在这四个原因中,他把重点放在动力因、目的因和形式因上,亚里士多德进而把四因归纳为形式与质料,而由四因说过渡到形式质料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较之质料和个别事物更为真实、更为根本,是第一实体。这样,亚里士多德又重新回到了他批判过的柏拉图的理念论。 (三)实体:神 当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的运动变化时,他对实体的理解再一次发生变化,认为第一实体既不是个别事物,也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至善尽美的神。按照他的观点,从运动和变化的角度考察质料和形式,两者的关系便是所谓潜能和现实的关系。 潜能:尚未实现的

40、现实质料 现实:实现了的潜能形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运动不是别的,正是事物由潜能的存在向现实的存在的转化。 (一)运动观 1、强调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运动是永恒的,不能在一个时候曾经存在,在另一个时候不曾存在。” 2、亚里士多德把物质的运动分为四种形式:(1)事物本质的变化(产生和消灭)(2)事物性质的变化(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3)事物数量的变化(增加或减少)(4)事物位置的变化(位移) 3、用运动和时间的不可分离性来证明运动的存在,在他看来,时间是运动先和后的一种表现,是运动的度量。同时,他以时间的永恒性来证明运动的永恒性。 4、在空间的问题上,他认为空间并非像原子论所说的是

41、空无一物的虚空,而是围绕物体和被围绕物体之间的界限。因此,空间是有限的,宇宙也是有限的。上帝是在有限宇宙之外,无所限制的。 三、灵魂学说 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哲学家在灵魂问题上,两种倾向:一是把精神现象物质化,认为灵魂是由某种物质微粒构成,从而把认识活动归结为物理运动或生理运动。 二是把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截然割裂开来,主张灵魂是脱离肉体而独立自在的东西。 (一)灵魂:肉体的形式和机能 1、把精神现象同物质现象区分开来; 2、指出了灵魂对肉体的依存关系。 “形之于神,犹利之于刃。”范缜 与我国古代哲学家范缜的“形具而神生”的唯物主义观点相反,他基本上仍立足于“形为神而生”的唯心主义立场。 (二)感觉灵魂和理性灵魂 感觉灵魂感性认识 理性灵魂理性认识 二、伊壁鸠鲁派哲学 (一)原子论思想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属于原子论。但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了发展: 1、在原子论的性质中加入了“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