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国经.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59810011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国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5章国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国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国经.ppt(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5 5章国经章国经先前的贸易理论强调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同的决定因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李嘉图模型)资源禀赋的差异(特定要素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标准贸易模型是一个一般性的模型,而上述模型是标准贸易模型的特例。2标准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基于以下四个重要关系: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世界相对供给和世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对国家福利的影响3标准贸易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模型假设: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粮食(F)和棉布(C)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平滑曲线(TT)各国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实际产出的产品组合取决于棉布对

2、于粮食的相对价格,PC/PF。等价值线等价值线同一条等价值线上产出的产出价值是相等的。4图图 5-1:相对价格决定社会产出Q等价值线等价值线TT标准贸易模型 棉布产量棉布产量,QC粮食产量粮食产量,QF5图图 5-2:棉布相对价格的提高如何影响相对供给Q1VV1(PC/PF)1Q2VV2(PC/PF)2标准贸易模型TT 棉布产量棉布产量,QC粮食产量粮食产量,QF6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社会消费的价值等于社会生产的价值:PCQC+PFQF=PCDC+PFDF=V一国在等产值线上生产点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图示出来。标准贸易模型7无差异曲线无

3、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在同一消费效用水平上棉布(C)和粮食(F)的消费组合的轨迹无差异曲线有三个特征:向下(上)方倾斜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那么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每条无差异曲线越向右越平坦无差异曲线不能交叉标准贸易模型8TT图图 5-3:标准模型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 棉布产量棉布产量,QC粮食产量粮食产量,QFQD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粮食进口粮食进口棉布出口棉布出口标准贸易模型9如果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提高,那么一国的消费选择会从D1 转移到D2。从D1 到D2 的移动反映了两个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有这样一种可能,即当PC/PF 提高时,收入效应大到使两种产品的消费都增加,而棉布消费与粮食

4、消费的比率却下降。标准贸易模型10TT图图5-4:棉布相对价格上升带来的影响Q1VV1(PC/PF)1Q2VV2(PC/PF)2D2D1标准贸易模型 棉布产量棉布产量,QC粮食产量粮食产量,QF11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贸易条件贸易条件 一国出口产品价格除以该国进口产品价格。.一个国家的福利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 恶化而下降。标准贸易模型12相对价格的决定假设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本国(出口棉布)该国贸易条件由PC/PF 度量该国棉布和粮食的产量分别为QC 和QF 外国(出口粮食)该国贸易条件由PF/PC度量 该国棉布和粮食的产量分别为Q*C 和Q*F 标准贸易模型13为了确

5、定PC/PF,就必须找到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和世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叉点。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向右上方倾斜,因为随着PC/PF 的提高,两国都会增加棉布的产量而减少粮食的产量。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随着PC/PF 的提高,两国都会把各自的消费点趋近粮食背离棉布。标准贸易模型14图图 5-5:世界相对供给和需求RSRD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价格价格,PC/PF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 产量产量,QC+Q*C QF+Q*F标准贸易模型(PC/PF)1115经济增长:相对供给曲线的移动他国的经济增长对本国是好是坏?会对本国有好处因为这意味着本国的出口开辟了更大的市场。也意味着本国出口产品面临的竞

6、争加剧了当一个国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员时,国内经济的增长会给本国带来更多的收益还是更少的收益?本国生产能力的加强使本国能向世界市场出口更多的产品,那么该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就增强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可能会以本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的形式转移到国外消费者手中而非本国所得,那么该国的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就减弱了。标准贸易模型16经济增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增长意味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扩张(TT).有偏增长有偏增长当TT 曲线在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大于在另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基于以下两个原因发生:一国某一部门的技术进步一国某一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标准贸易模型17图图 5-6:偏向型增长TT1TT1

7、TT2TT2标准贸易模型棉布产量棉布产量 QC粮食产量粮食产量,QF(a)偏向棉布的增长偏向棉布的增长棉布产量棉布产量,QC粮食产量粮食产量,QF(b)偏向粮食的增长偏向粮食的增长18偏向性增长可能来自两个原因:发生偏向某个部门的技术进步某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国际贸易的产生正是基于偏向性的经济增长。偏向某个部门会使得该部门的相对产出(甚至是绝对产出)增加,从而引起相对供给的差异。标准贸易模型19相对供给与贸易条件出口偏向型增长出口偏向型增长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恶化了本国的贸易条件,而使世界其他国家受益进口偏向型增长进口偏向型增长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

8、产品的经济增长改善了本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以牺牲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标准贸易模型20图图 5-7:经济增长与相对供给棉布的相对价格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棉布的棉布的相对产量相对产量,QC+Q*C QF+Q*FRS1RD1(PC/PF)1RS2(PC/PF)22棉布的相对供给棉布的相对供给,PC/PF棉布的棉布的相对产量相对产量,QC+Q*C QF+Q*FRS2RD2(PC/PF)2RS1(PC/PF)11(a)偏向棉布的增长偏向棉布的增长(b)偏向粮食的增长偏向粮食的增长标准贸易模型21经济增长的国际效应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

9、本国的贸易条件。本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减少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收益;而本国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标准贸易模型22悲惨增长悲惨增长是指这样一种情况,穷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使该国的贸易条件极度恶化以至于,该国的福利水平还不及增长前。在极端条件下该种情况会发生:强势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往往伴随的是陡峭的 RS和 RD曲线。大多经济学家认为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的议题。.标准贸易模型23表表 5-1:贸易条件的年平均变化率标准贸易模型 发达经济体的利益是否受损?发达经济体的利益是否受损?24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论贸易条件恶化理论最初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

10、(Raul Prebisch,1950)和德国经济学家汉斯辛格(Hans Singer,1950)提出。25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下形成的“中心外围”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外围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第一,技术进步的利益在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是造成后者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机制。26第二,贸易周期运动对中心与外围的不同影响,也是外围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第三,初级产品不利的需求条件,也是外围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第四,世界经济动力中心的低进口需求,同样要对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

11、负责。27 德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汉斯辛格则根据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始扩展这一理论的应用领域。他注意到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出口制成品的事实,开始将贸易条件恶化论拓宽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比率高于发达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比率;(2)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比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下降得更快;(3)初级产品占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较高比重意味着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对它们的影响更甚于发达国家。28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考察“中心-外围说”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理论,认为贸易主体的非平等性,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从而在对外贸易中

12、受损。因此,按此理论,贸易条件走势成为判断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获利与否的重要依据。29贸易条件 30贸易条件31商品出口结构32商品出口结构33国际收入转移: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类似战争赔款和国际援助的收入国际流动,会通过改变世界相对需求曲线来影响一国的贸易条件。世界对某种商品的相对需求会由于以下原因发生变化: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技术的改变国际收入转移流动问题国际流动如何影响贸易条件34收入转移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当两国同比例的改变它们的投入时(俄林的观点)::相对需求曲线不会移动,也就没有贸易条件效应。当两国不同比例改变它们的 投入时(凯恩斯的观点):相对需求曲线就会移动,进而对贸易条产生影响。对贸

13、易条件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取决于本国和别国投入方式的差异。国际收入转移: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35从需求方面研究引起贸易条件的变化。包括消费偏好变化;技术进步;国际收入转移。国际间收入转移包括战后赔款;战后援助;经济援助,甚至包括国际借贷。国际收入转移: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36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

14、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3738欧洲人将大多数来自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输入美国生产的商品。欧洲国家在二战中几乎消耗光了他们的所有外汇储备,因此马歇尔计划带来的援助几乎是他们从国外进口商品的唯一外汇来源。在计划实行的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例如食品和燃料,但随后大宗进口的方向又转向了他们最初也需要的用于重建的原料和产品。而随后的几年内,在来自美国国会的压力以及朝鲜战争爆发的双重逼迫下,美国还是投入了大量资金用

15、于重建欧洲各国的军备,且这一数字逐年增长。据统计,截止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39同时设立的还有对应基金(counterpart fund),这一项目的作用是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转换成为由当地货币构成的资金。按经济合作总署的章程规定,不少于60%的基金数目应用于制造业的投资。这一点在德国最为突出。在当地政府的调控下,这部分基金大多用于向私人企业贷款,从而使它们在推动重建进程上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笔基金在德国的再工业化

16、过程中也起了核心作用。以1949-50年为例,德国采煤业投资总额的40%是由这个基金提供的。40另一个计划是同样由经济合作总署主导的技术援助计划(Technical Assistance Program)。这个计划资助欧洲的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参观访问美国的厂矿企业,以使他们能够将美国的先进经验和制度应用于本国。同时,也有成百上千的美国技术人员在这一计划的帮助下,作为技术顾问前往欧洲。41俄林和凯恩斯关于德国战争赔付的争论凯恩斯认为赔偿条件太苛刻,从而造成德国贸易条件恶化,负担进一步加重;俄林认为德国能够在贸易条件不恶化的情况下减少进口增加出口。赔款情况。国际收入转移: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42如果本

17、国将收入一部分转移给外国,则本国的收入减少,外国收入增加。如果各国对于商品的支出占世界支出总额的比例发生变化,则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影响各国的贸易条件。收入转移可能会影响商品的相对需求。两国在商品的支出比例相同,则RD不发生移动,没有贸易条件效应(俄林)。两国支出比例不一致,会改变贸易条件(凯恩斯)。国际收入转移: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43图图 5-8:国际收入转移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棉布的相对价格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 产量产量,QC+Q*C QF+Q*FRSRD2RD1(PC/PF)221(PC/PF)1国际收入转移: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44日本对华援助原则上不允许附加条件的O

18、DA,而在实际操作中是限定性的。资金往往要求中国向日本企业购买机械设备或技术,困此,中国在发展项目的同时,也带动了日本企业的发展。在日本大使馆经济部提供的2001年度日元贷款概要表上,15个贷款项目,有10个项目附加条件为“限定两国间采购”。据统计,在日元贷款中,近30的资金带有“捆绑”条件。45关于收入转移对贸易条件效应的推断如果收入转出者对其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大于收入转入国,那么收入转移会恶化转出国的贸易条件。在现实中,与别国相比大多数国家都更偏好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不一定是由偏好的差异引起的,而有可能是由贸易、自然以及人为的壁垒引起的。国际收入转移: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46设三种商品:棉

19、布、粮食和理发。本国:生产:棉布消费:棉布(1/3)、粮食(1/3)和理发(1/3).外国:生产:粮食消费:棉布(1/3)、粮食(1/3)和理发(1/3).47关税和出口补贴的目的并不是改善贸易条件收入分配;产业发展、国际收支等。关税:使得进口产品在国内的价格高于在国外的价格。出口补贴:情况恰好相反。他们都会对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贸易条件的变化。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的同时移动48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会同时影响相对供给和相对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会同时影响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需求。关税对相对需求和相对供给的影响关税将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外部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内部价格)

20、分隔开来。贸易条件随着外部而不是内部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的同时移动49设本国出口棉布,进口粮食,对粮食征收关税20%。棉布的相对价格:内部价格(国内)就比外部价格(世界价格)低20%。本国:生产:少生产棉布多生产粮食消费:多消费棉布少消费粮食棉布的世界相对供给会下降,相对需求会上升,相对价格上升,(本国)贸易条件改善。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的同时移动50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的同时移动图图 5-9:关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棉布的相对价格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 产量产量,QC+Q*C QF+Q*FRS1RD1RD2RS2

21、 (PC/PF)11(PC/PF)2251出口补贴的影响关税和出口补贴通常被视为同一类的贸易政策,但是它们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却不一样。例如:假设本国对出口的棉布提供相当于产品产值20%的补贴:这会使本国国内棉布对粮食的相对价格上涨20%。这会使国内生产者生产更多的棉布和更少的粮食,而消费者消费更多的粮食和更少的棉布。本国的出口补贴在恶化本国贸易条件的同时会改善别国的贸易条件。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的同时移动52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的同时移动图图 5-10:出口补贴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棉布的相对价格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棉布的相对棉布的相对 产量产量 QC+Q*C QF+

22、Q*FRS1RD1RD2RS2(PC/PF)11(PC/PF)2253贸易条件效应的应用:谁得谁失?收入在国家间的分配收入在国家间的分配如果本国(大国)施加关税,只要税率不是太高,那么本国的福利水平就会提高,而别国的福利水平就会下降。如果本国提供出口补贴,那么该国的福利水平会恶化,而别国的福利水平会改善。收入在国家内部的分配收入在国家内部的分配关税(出口补贴)会直接提高进口(出口)商品的国内相对价格。关税和出口补贴会扭曲国内价格(麦之勒悖论麦之勒悖论).关税和出口补贴:RS曲线和RD曲线的同时移动54小结标准贸易模型提供了一个分析解决一系列国际问题的框架,并且承认了先前的贸易模型是该模型的特例

23、。一国的贸易条件是由国际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经济增长通常是偏向型的的。出口(进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改善)贸易条件。55国际收入转移如果改变了国际相对需求曲线就会影响一国的贸易条件。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会同时影响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出口补贴的贸易条件效应会损害出口国而使其他国家受益,而进口关税的效应则相反。两种贸易手段都会对国内的收入分配产生严重影响。小结56图图 5A-1:给定相对价格下本国愿意从事的贸易量T希望进口希望进口的粮食的粮食希望出口希望出口的棉布的棉布本国进口本国进口 DF-QF本国出口本国出口,QC-DCOPC/PF附录:用提供曲线解释国际均衡57图图 5A-2:本国的提供曲线CT2T1附录:用提供曲线解释国际均衡本国进口本国进口,DF-QF本国出口本国出口,QC-DCO58图图 5A-3:外国的提供曲线F附录:用提供曲线解释国际均衡外国的出口外国的出口,Q*F D*F外国的进口外国的进口,D*C Q*CO59精品精品课件件!60精品精品课件件!61附录:用提供曲线解释国际均衡图图 5A-4:提供 曲线均衡CFXYE本国出口的棉布本国出口的棉布,QC DC外国出口的棉布外国出口的棉布,D*C Q*CO本国进口的粮食本国进口的粮食,DF QF外国出口的粮食外国出口的粮食Q*F D*F62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