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浸润民航空勤职业教育法学课程的路径探究科研论文报告.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942494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浸润民航空勤职业教育法学课程的路径探究科研论文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程思政浸润民航空勤职业教育法学课程的路径探究科研论文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思政浸润民航空勤职业教育法学课程的路径探究科研论文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浸润民航空勤职业教育法学课程的路径探究科研论文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思政浸润民航空勤职业教育法学课程的路径探究科研论文报告 民航空勤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民航特色的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其中法学类课程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国家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这一战略举措的背景下,将民航特色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浸润于法学课程之中,是课程思政与法学课程具有天然融合关系的体现。通过将思政元素引入法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工匠精神、高尚的职业伦理、理性的法律思维,以实现“思政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要求。 关 键 词 空勤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法学课程;人才培养 G641 A 2096-0603(2022)03-0091-03 一、引言 2

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民航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人才汇集于此,如何将民航空勤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未来民航业的“蓝天工匠”,是目前民航空勤专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变成其内在德行和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而在教学过程的方法基础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行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即为课程思政的最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这一背景下,法学

3、教育也应深入民航空勤职业教育的浪潮之中。法学类课程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在课程思政的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显著优势。 我国历来重视高校学生的法律基础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伴随着课程思政的兴起进入大学教育必修科目中。但作为民航空勤专业学生,仅仅学习通识课程的法律基础已经远远无法应对扰乱行为、非法干扰行为等危害空防安全、客舱安全以及机场安全的案(事)件。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航空法、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等不同层级的法律规章应该出现在民航空勤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之中。从目前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航空法规、民航空保法律原理、犯罪心理

4、学、危情沟通技巧以及危害空防安全行为处置等课程经过多轮实践已经形成完整的空勤专业法学类课程体系。由此观之,如何借助法学课程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育人的理念浸润于空勤类专业的法学课程中,把课程思政的内容落细、落实,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工匠精神:课程思政在职业教育中适用的重要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是当代民航精神内涵的应有之意,更是民航安全生产的可靠保障。平安民航的建设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保障空防安全和客舱安全也是民航高职专业人才培

5、养中的重要理念。因此,法學教育中应该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入脑入心,将工匠精神的元素融入法学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法制意识,遵守法律规章,严守法律底线,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产生精神上的职业认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民航人都能够做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也用规章制度来铸牢民航安全的每一道防线。 民航空勤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工匠精神有着自然的契合之处,法学课程又是民航空勤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法学教育,利于加强其对民航空勤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作用。以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课程危情沟通技巧为例,该课程创新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

6、的方式将课程内容的典型案例进行模拟展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法学、心理学、谈判学等知识原理处置客舱内发生的危机。本课程教材第九章“战术性谈判”中,教师设计“机上恐怖劫持事件”基本案情,要求学生在模拟过程中自由发挥,并设定项目标准作为评分框架(如表1所示)。 情景模拟的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在模拟案例的过程中注重细节的把控:法律执勤用语是否准确、谈判技巧使用是否得当、多门课程内容是否涉及等多个方面综合评判。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模拟情景力争做到真实,安全无小事,每一个动作、每一句用语甚至每一个眼神都需要反复练习。在一名航空安全员的眼中,客舱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遵纪守法的乘客,另一种是违法乱纪的乘客。因此,法

7、律用语的准确掌握就是安全员行使权力的基础。为了确保整个航程的飞行安全,机组成员应随时做好危机可能到来的一切准备,这也是一名民航从业人员从“工”到“匠”的必经过程。 “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也是践行民航工匠精神的楷模。民航从业人员工匠精神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事例也成为教师在课堂上传递民航特色思政内容的有益载体。工匠精神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它应该成为民航空勤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理念,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中。 三、职业伦理:课程思政为民航职业划定的基本底线 职业伦理是某一职业的从业者对其职业所具有的总体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遵循。民航业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

8、特殊性质,对于安全提出极高的要求,容不得半点差错。2020年在民航局召开的4月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民航局局长表示,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三个敬畏”可谓是对民航职业伦理的最佳诠释。在空勤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知敬畏,方能守底线。而这一条底线便是法律为职业伦理划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民航空勤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而言,无论是安全员还是乘务员,都应该遵循基本准则。职业伦理作为课程思政中的特色元素,可以是正能量的传授,也可以是反面教材的警示。 在乘务专业航空法规

9、课程教材中,关于客舱乘务员相关规定的章节里有一段小知识,是关于中国民航客舱乘务员的发展历史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朗读此段内容,而这也是“四史”学习教育在这一职业发展历程中的体现。结合“两航起义”的历史,为学生讲述我国民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发展历程;结合周总理乘坐专机出行的故事,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培养的第一代乘务员“民航十八姐妹”如何克服艰难险阻,圆满完成每一次飞行任务才得来如今的安全飞行和真情服务。这十八个姐妹曾经被毛主席乘机时亲切地称为“红色空中小姐”,她们也成为我国民航客舱乘务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红色空姐成为那个年代共和国天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空姐和中国民

10、航也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一步步破雾前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以回顾历史、不忘初心的榜样案例加强学生对职业职责的认知,加强职业伦理教育,在飞行安全、客舱安全的从业基础和法律底线之上,努力践行真情服务。 安全是民航业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是每一位民航人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2021年3月24日,民航局修订印发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建设指导意见,该意见按照作风建设逻辑顺序进一步细化,更加注重实操性、具体化,进一步加强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由此可见,以规章制度意识为核心的职业伦理素养是民航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职业教育固然追求实

11、践技能的精益求精,但以职业伦理为核心的“德育”才应该成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和底线。因此,在空勤职业教育的法学课程中,民航从业人员违法的典型案例可作为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职业伦理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与道德虽同为社会规范,但其不同之处在于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而道德只能依靠心中的自觉意识来约束行为。因此,法学课程教育应在学生心中根植道德意识作为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同时将法律作为守护伦理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道德伦理的养成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民航空勤从业人员为维护空防安全而制止机上扰乱行为和非法干扰事件的前提,是加强自身职业伦理的道德观念,敬畏法律规章,敬畏制度

12、准则。 四、法律思维:课程思政在法学课程中确立的思维方式 机组成员作为航空安全的维护者,应然拥有法律执行权力。机长在航空器内拥有最高指挥权,可以行使机长权力,但为了更专注于执行飞行任务,机长势必要让渡部分权力于其他机组成员,因此航空安全员所行使的就是机长权力的部分延伸。作为客舱内“最懂法律的人”,航空安全员面对客舱内的非法干扰和扰乱行为时,应该具备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法学类课程的设置对空勤人员特别是航空安全员是十分必要的。引导空勤专业学生了解法律在航空安全中所发挥的功用,就成为课程思政必须开拓的一个新领域。在空勤专业学生中普及法律思维,引导学生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法律,养成用逻辑思维解决

13、问题的方式,是有效开展以逻辑意识为核心的课程思政的新的切入点。法律思维是法律执行者按照法律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构建法律思维从了解法律的运行规则入手,空勤类专业并非法学专业,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既要深入浅出容易理解,又要深刻于法律的通识教育。民航空保法律原理的课程目标设计即由此出发。 法律原理的学习是培养法律思维的基础,因此根据航空安全员的职业特征,民航空保法律原理在内容设置上融入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证据法以及法律文书写作等专题,其中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学习对解决机上非法干扰行为和扰乱行为十分必要。 结合时政信息及热点案例,将重点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由教师

14、引出法律问题,并用法律原理进行分析,再总结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在专题案例的讲解过程中,法律思维的培养模式如下图。 由热点案例引出法律问题,进而分析出法律原理,在学习和掌握法律原理的过程中形成法律思维,案例讨论既对法律的基本原理做了深入讲解,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精神又进行了生动诠释,由此自然衔接并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因此,法律思维的培养与课程思政有着紧密联系,需要大量的案例实践和分析,不断强化学生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意识、锻炼学生用法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民航空勤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民航特色的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新时代国家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这一战略举措的背景下,将民航特色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浸润于法学课程之中,以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工匠精神、高尚的职业伦理、理性的法律思维。深入挖掘不同性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采用多元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之中,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特色课程思政体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在自己的责任田里为国家的人才培养站好班、守好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