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语文教材整合中的单元整合.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9001269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说语文教材整合中的单元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说说语文教材整合中的单元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说语文教材整合中的单元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说语文教材整合中的单元整合.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说语文教材整合中的单元整合一、课程整合概念 “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二、整合思路 基本思路: 1 、话题型单元:不同作家对同一话题的理解,它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这个话题的认识深度,拓展学生对这个话题的认识广度,把话题型的单元整合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深度和广度的课程比较合适。 2、主题型的单元 主要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主题。这种单元除把一个大主题细化、具体化外,还能供学生学习如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同一主题。 3、体裁型单元 主要是为某种体裁的文章提供范例,让学生能理解并把握这种体裁文章的文体特点 还可以从教学目标的维

2、度整合,从教学内容的维度整合,从教学方式的维度整合。 另外,还可以以某个重要作家为核心的作家作品单元整合;以某种文学样式的发展为核心编选的单元,像小说、诗歌、散文都可编成这样的单元。 三、实例列举 教例一:话题型单元的整合 被整合的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伤仲永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成长为话题,组织了五篇文章,有散文、童话、诗歌 整合思路:围绕着“成长”这一话题,从文章的主题入手,设计一个五篇课文都适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体会五个作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让学生从作家的范例中学会思考,并在对此话题进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整合的实践:本次整合实践共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学习,每一篇文章一个课时,共五个课时,通过自学讨论的方式弄清每篇文章的主题。二是讨论,用一个课时讨论成长的含义。三是表达自己对“成长”这个话题的理解。 1、学习:课文表现的是谁的成长?如何看出他已经成长? 从书屋是鲁迅的成长。他从孩子变成了学生,这证明他成长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英子的成长。她小学毕业了,从一个赖床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个能对家庭负责任的小大人了。 丑小鸭:丑小鸭的成长。她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从困境中走向了成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人的成长。人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生活的 欺骗,要相信未来,要乐观对待。 未选择的路:人的成长。成长的路

4、上时时面临选择。 伤仲永:仲永的成长。他的身体是成长了,但他从天才变成了一个普通人,缺乏教育的成长是失败的成长。 2、讨论:你如何理解“成长”这个词? (1)身体上的成长:长大过程中的一段经历。 (2)心理成长:从不懂事到懂事的过程。 (3)思想成长:明白了某个做人的道理。 3、表达:请以“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例二:主题型单元的整合 被整合的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共有五篇课文: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五篇文章用不同的材料诠释同一主题。这种题型的单元,用课文做范文,让学生学习如何把大主题具体化,如何运用不同材料,从不同

5、角度来表现主题。 整合思路:以爱国主题为核心,设计一个主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得出主问题的答案,通过比较各篇主题之间的差别来体会“爱国”这一大主题下还可分出许多小主题。同一主题,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表达。 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自读课文,概括各篇课文的主旨,每篇课文用一个课时,共五个课时;二是讨论比较各文的主题。在理解了全单元各课的主题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爱国情感的细微差别之处和所选材料的不同。 1、自学 主问题:什么是爱国?这种爱国的情感通过什么材料得到表现?同样是爱国,各篇课文之间的爱有何不同? 2、讨论比较:围绕着主问题讨论比较,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补充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达

6、爱国主题,或者爱国还有哪些形式。 教例三:单一文体单元的整合 整合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共五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 教材分析:本学期共有两个说明文单元,第三单元重点是事物说明文,第四单元重点是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重点要放在以下几方面:介绍的对象(具体内容),采用的顺序,使用的说明方法。本单元是事理说明文,所以要把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说明文中包含的主要信息,二是事理说明文的解读方法。 整合的思路:虽然教学目标放在事理说明文的解读方法上,但解读的方法不是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用一系列的主问题为引导,引导学生迅速抓住课文的

7、主要信息,理清说明的思路,理解采y用的说明方法,在以系列为主问题为引导,自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事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整合实践:该单元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自读课文,让学生在主问题群的导引下,抓住每篇说明文的要点;二是在理解每篇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出解读事理说明文的一般方法。 1、主问题导引下的自主学习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本文属于说明文。 (2)本文主要说明内容是关于说明对象哪些方面的?提示:A、可用问题形式 B、可以直接概括。 (3)说明内容的这几方面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介绍他们采用了什么顺序? (4)请用自己的话介绍每一个方面的内容。 (5)仔细体味文章说明的难点,看看作者

8、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明白的。 2、讨论归纳:小结说明文阅读方法 (1)仔细阅读说明文,画出说明文中的判断句,找出本篇说明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2)弄清本文的说明对象。 (3)明确本文的说明内容。 (4)理清各什么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5)认真阅读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搞清它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四、单元整合的教学反思 1、精减了教学目标,使泛化的目标变得更具体,更明晰。 2、促成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运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得出语文运用的规律。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表达能力。 双篇比读法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课文蝉贝壳除了以突现相同点为目的,以及发现文章结构的规律外,这次探

9、索的目的则是用散文构思的规律来影响学生的写作。 蝉 小思 n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n (这是“引出事物”)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这是“描述事物”)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这是“因物抒情”) 贝壳 席慕容 在海边,我捡起来一枚小小的贝壳。 (这是“引出事物”)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

10、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这是“描述事物”)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是“因物抒情”) 小结:“引出事物”“描述事物”“因物抒情”:一般来讲,这就是咏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模式。不管文章的主题相去多么遥远,不管作者的笔法是多么的迥异,思路却大致是相近的。 教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规律是最重要的!老师的水平高低由此可见分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