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中考链接.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899647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中考链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晏子使楚》中考链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中考链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中考链接.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晏子使楚中考链接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第20、21题各3分,其他每题4分)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乙高缭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2)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3)之人也,四维(4)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

2、未弼(5)吾过,是以逐之也。”注释:(1)仕:旧称做官为仕。(2)事夫子:侍奉晏子。(3)仄陋:狭窄浅薄。(4)维:维系。引申为扶助。(5)弼:纠正。20.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引进)B.其义可乎(义务)C.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D.晏子逐之(他,指高缭)21.下面句中加点的“使”与“齐命使各有所主”中有“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晏子使楚B使狗国者从狗门入C使子为使D不肖者使使不肖主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1)然则何为使子译文: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吾过,是以逐之也。译文: 23.甲文中楚王为什么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答:

3、 乙文中“左右”为什么认为逐高缭是不义的?答:24.甲文中晏子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不肖者”?乙文中晏子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仄陋之人”?答:25.从甲乙两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答:二、阅读文言回答问题(8分)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身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树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4、)A停车坐爱枫林晚B、族诛连坐C其一犬坐于前D、坐视不理6选出对下列加线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吾欲辱之,何以也?(疑问语气,相当于“呢”)B齐人因善盗乎?(疑问语气,相当于“吗”)C圣人非所与熙也。(陈述语气,相当于“吧”)D寡人反取病焉。(感叹语气,相当于“啦”)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8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

5、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B犯罪(A、因为,CD同现代汉语)6、C、(“也”表示判断,此外可不翻译)7、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吗、8、D(“环境起决定作用”是错误的)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口头禅贡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

6、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吏二缚一人诣王诣:报告 B齐人也,坐盗坐:偷 C肉食者鄙 鄙:卑鄙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虚夸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此何遽不为福乎 C王视晏子曰 D齐人固善

7、盗乎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其实味不同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可以一战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的国君虽都才能平平,但都有自知之明,能礼贤下士,接受臣子的意见。 B甲乙两文所赞扬的人物都智勇双全,晏子能言善辩,曹刿深谋远虑。 C晏子从容自如,绵里藏针,坚决地维护国家的尊严,真可谓不辱使命。曹刿从容不迫,远见桌识,引导鲁庄公一步步由“鄙”而“悟”,从而奠定了战争取胜的

8、基础。 D甲乙两文都为对话体形式,语言十分精练,但又各有特点:甲文生动严密,乙文朴实无华。四、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2125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

9、?”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注】景公:齐国国君。霁(j):天放晴。被:同“披”。陛:皇宫的台阶。2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其实味不同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避席对曰( )齐人固善盗乎( )叶徒相似( )晏子入见,立有间( )逸而知人之劳(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24甲文中的“

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答:2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4分)答:答案:21其实味不同22捆绑座位偷白白地(仅仅、徒然、只)一会儿舒服(安逸、安乐、安闲)23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2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25略。值得肯定之处提示: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五、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甲文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11、,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文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

12、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人也,坐盗先生坐!B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不辱使命C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D寡人反取病焉人病,立坛场(越巫)7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晏子避席对曰晏子离开座位说B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很顽固,都善于偷东西吗?C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一样啊。D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

13、就降示征兆。8根据对所选的两个语段的比较阅读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和乙文都是写古代外交的,楚王和秦王都想欺负对方,但方式方法有所不同,楚王借缚者戏弄晏子而侮辱齐国,秦王则想以霸气使对方屈服。B甲文的结果是楚王自讨没趣,以苦笑自嘲而告终。C乙文的结果是唐雎“挺剑而起”后,秦王由衷地赞美安陵是因为有唐雎而存在。D甲文主要表现晏子的智慧,乙文主要表现唐雎的胆识。答案:6C7B8C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8-13题。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14、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注释: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傧者接引宾客的人。临淄齐国国都。袂衣袖。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晏子使楚( )(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3)傧者更道(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9翻译下列句子。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译文: 10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答: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15、”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11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睢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答: 12晏子和唐睢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答: 13读了甲、乙文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

16、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答: 8(1)出使(2)做,设置(3)改(4)适宜9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10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地维护国家权益。11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或秦王发怒(蛮横霸道)并威胁。12唐睢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13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七、身材矮小,身在弱国,怎样才能不辱使命?重温晏子使楚的故事,相信你一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12分)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

17、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8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的真正原因何在?答: 9面对楚王“齐无人耶?”的挑衅,晏子是怎样针锋相对地与楚王进行较量的?答: 10楚王听了晏子“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一番回答后,心里有何感想?答: 11你喜欢

18、文中的晏子吗?为什么?答: 答案:8、是为了维护自己尊严特别是齐国的国家尊严9、首先极力夸张,表明齐国的人民之多,然后再说明齐国派遣使者的原则,讥讽、嘲弄楚王的不肖。10、略(言之有理即可)11、喜欢(言之有理即可)八、文言文阅读(16分)(一)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节选自晏子使楚)4. 解释下列句

19、中加点的词。(4分)吏二缚一人诣王 齐人也,坐盗 叶徒相似 其实不同 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原文: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6.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怎样的才能?(不超过10个字)(2分)答: 答案:(一)19.到,谒见犯罪只,仅仅它们的果实(4分。每格1分)20.译文: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分。其中关键词“熙”、“病”各1分)21.随机应变,善于辞令。(2分。只要扣住“机敏”和“善辩”即可。)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共12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

20、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 景公:齐国国君。 霁:天放晴。

21、陛:皇宫的台阶。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3)叶徒相似( ) (4)公被狐白之裘(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 6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答:7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2分)答:答案:3其实味不同(每处1分,共2分)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捆绑 (2)座位 (3)白

22、白地(仅仅、只) (4)通“披”,穿 (每小题0.5分,共2分)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翻译通顺、大意正确即可。)6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1分)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1分)7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选择一个人,回答语言通顺、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2分,若选择了

23、两个或三个人,或者答成人物的缺点都不给分。)十、阅读文言完成下列题目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24、。 (选自晏子春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3)生于淮北则为枳( ) (4)使者反( )1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答: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 (2)景公使使者至。译文: 1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答:答案:12(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13是寡人之过也14(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1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十一、文言文阅读(共12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一)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齐人也,坐盗()叶徒相似(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7各用一个成语或俗语概括楚王和晏子的形象特点。(2分)答:(二)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

26、财皆为所干没,始悟其奸,稍稍谯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而绐谁耶?渠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可无庸诉也。”(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干没:吞没。谯:责备。反噬:反咬一口。绐(dai):哄骗,欺骗。渠:他。自贻伊戚:自作自受。8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2分) 及官抚军 乙险恶如是A B 及郡下,诣太守 是进亦忧,退亦忧 公不畏之 渠恶贯将盈C D 悍吏之来无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9翻译

27、下面的句子。(2分)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译文:_ 10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2分)答:文言文阅读(共12分)5.答案:犯罪。 只。 说明:本题2分。6.答案: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说明:本题2分。7.答案示例:自作聪明 自作自受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能言善辩 才辩双全 能说会道 不卑不亢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一个即可。8.答案:C 说明:本题2分。9.答案:一个能事事都顺着我心意的人,可怕得很啊! 说明:本题2分。10.答案:人们都希望别人顺从自己,喜欢听奉承的话。但遇事不讲原则,遇挫错不及时纠正,必将害人害己。时时事事顺从你、奉承你的人,

28、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说明:本题2分。十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4分)【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

29、病焉。”(选自晏子春秋)【乙】师旷撞晋平公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注释】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援:执持,拿。衽:衣襟。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除除去。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A齐之习辞者也 ( ) B王曰,何坐?(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 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9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30、 )A齐人固善盗乎 吾尝疑乎是B吾欲辱之 辍耕之垄上C乃喟然叹曰 乃重修岳阳楼D故撞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译文:11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A、B两处。(2分) A 楚王当堂羞辱 B 楚王自取其辱12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不理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的场面叙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3分)晋平公话音刚落,13【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答: 8(2分)A习:熟练、熟悉B坐:犯罪C酣:喝酒喝得痛快D是:这9C10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

31、,我反而自讨没趣了。11A楚王密谋策划 B晏子巧妙回击12(3分)开放性试题。示例:晋平公话音刚落,突然发现一张琴向自己飞来,他急忙站起来,衣襟散乱,惊慌失措地躲到一旁。琴撞到墙上,“当”的一声摔成了几片。他吓出了一身冷静汗,惊疑不定地望着师旷。13(3分)示例一:我欣赏晏子的说话艺术,他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巧有类比进行扫驳,片言只语间化被动为主动,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示例二:我欣赏师旷的说话的艺术,他先直话曲说,巧妙地将不理平公说成是“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因势利导,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了劝谏的目的。(能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的说话艺术,言之有

32、理即可。)【参考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什麽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当时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摔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说:“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所以(我)要撞他。”晋平公说:“是我(在说)。”师旷说:“呀!这不像是做国君的说的话!”左右仆从请晋平公除去师旷,平公说:“放了他吧,这是在告诫寡人。”十三、(2011山东省烟台市)【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

3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

34、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音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0翻译下面句子。(4分)(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1【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2分)愤怒12【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 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13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 取胜,晏子主要是靠 取胜。(2分)【答案】9D(3分)10(1)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2)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评分:4分。每小题2分)l1威胁 害怕(色挠)(评分:2分。每空1分,大意对即可)。12郑重(2分)l3勇敢 智慧(评分:2分。每空1分)十四、(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