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898797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1. 在下面各句的空白处,填写诗歌原句。(6分)(1)_,江春入旧年。(2)东风不与周郎便,_(3)门前流水尚能西,_。(4)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5)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2.请阅读下面文字答题。(6分)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像的qun释。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su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z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休养、丰富情感,都是大有b益的。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端正地写在右面的方格内。(

2、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3.下列各句括号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妄弃:轻意丢弃。) B.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涟漪:细小的波纹。) C.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危言耸听:危险的言论使人听了吃惊。) D.(她)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4.依照例句仿写句子。(4分)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仿写:没有 的聚积,就没有 。5. 下文中有的句子是

3、病句,请你选出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3分)上了初中,我才渐渐感到: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A.句删去“是否” B.句“就”改为“才”C.句“思想开小差”与“搞小动作”对调 D.句“可能”改为“必定”6. 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学校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我爱文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0分)(1)名家经典探究。请你回忆冰心的母亲和纸船,探究出它们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同和异来。(4分)同: 异: (2)专题读书汇报。请你为文学社组织的读书

4、汇报会会场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并为主持人拟一段不少于80字的开场白。(6分)标语: 开场白: 二、阅读理解(共28分)(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7.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 (2分)A.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B.无自信也/其剑自舟

5、中坠于水C.而忘操之/反归取之D.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8.请用“/”为下面两句话标注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 遂 不 得 履(2) 其 剑 自 舟 中 坠 于 水9.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1)何不试之以足? (2)是吾剑之所从坠。 【课外链接】齐宣王使人吹竽(乐器的名称),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仓库)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10.联系链接材料,解释“滥竽充数”这一成语的意思。(2分) 11.自选一个角度说说链接材料对我们的启示。(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6分)最美的读书声在叙利亚

6、与土耳其边境接壤的地方,苏姗带着一脸惊恐蜷缩在一个废弃的土屋里。很长时间了,她的胸口还在剧烈地起伏着。过了很长时间,苏姗的心绪才舒缓下来,她心力憔悴地走出土屋,眺望着家乡霍姆斯的方向。她看到,远处山路上,逃离战火的难民正源源不断地涌来。持续了一年多的叙利亚国内动荡,使叙利亚民众饱受战火的摧残。苏姗曾是大马士革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家乡霍姆斯一所中学教书,看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明亮的校舍,她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幸福生活中。可是,这种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国内就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各种政治派别风起云涌,人们互相攻击、谩骂,最后导致了武装暴乱。这种动乱的局面,也彻底地改变了苏姗平静的生活。学

7、校停课了,教师们也各奔东西。大街上,枪炮声一天紧似一天为了躲避战火,苏姗随着逃难的人群,带着自己唯一的一样东西一块小黑板,长途跋涉,最后,逃到了叙利亚与土耳其相接壤的边境。她看到逃难人群中的儿童,心想,如果不是动乱,这些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读书,享受幸福。可是,现实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布满了阴云和惆怅。想到这里,苏姗心将带出来的那块小黑板挂在土墙上,用粉笔写下一行字:我们的学校开学了!然后,她将孩子们带到小黑板前的空地上坐下。她站在黑板前,看着眼前一双双天真无邪地眼睛,深情地说:“孩子们,我们的这所特殊学校开学了!无论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建

8、设好我们美丽的祖国和家乡。” 说到祖国、说到家乡,苏姗的嗓音哽咽起来,眼睛里噙满了晶莹的泪水,她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有的人还轻轻地抽泣起来。苏姗抑制住心中的悲伤,在黑板上写下了“和平”、“友爱”、“幸福”几个词。然后,她对着孩子们说道:“今天我们开始上第一课,大家跟着我一起念:和平、友爱、幸福!”孩子仰起头,脸上露出憧憬地神情,随着苏姗一起朗读起来。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13.苏姗在逃难中,为何所带的唯一一样东西是一块小黑板?你从中看到了什么?(3分) 14.读画线句,说说苏珊为什么要将“和平”、“友

9、爱”、“幸福”这几个词语作为第一课的内容?(3分) 15.文章第节从记叙顺序的角度来看,属于什么顺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6. 文章以“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这句话作结尾有何作用?(3分) 三、写作(40分)17. 同学们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已有一段时日了。请以“感受初一的 (幸福、孤独、成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1. 1.海日生残夜 铜雀春深锁二乔 休将白发唱黄鸡 贡献你自己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2.(1) 诠 缩 姿 裨 (2)像象 休修3. C 4.略。5. C 6.示例:(1)同:母亲和纸船都是抒发自己对母亲坚逾金石般的爱

10、恋,是献给母亲的深情颂歌。 异:母亲主要是表现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侧重于对母爱的热忱赞扬;而纸船表现的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侧重于对母亲的深切思念。(2)略。7. C 8.(1) 遂/ 不 得履 (2) 其 剑 /自舟 中 坠 于 水9.(1)为什么不用你的脚来试一试鞋子呢?(2)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0.比喻没有本领的人混进来冒充有本领的人,或者以次货充好货。11.略。 12.示例:苏珊给叙利亚动乱中逃难的孩子们上课。13.示例:她是一名教师,她把她的职业和自己的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块小黑板就是她用另一种方式战斗的武器,她要用它给战乱中的孩子传授知识,传递情感。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她对事业的无限热爱,进一步看到了她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憧憬。14.示例:这几个词,表达了苏珊对和平、友爱、幸福生活向往,也启迪孩子们为追求这们的生活而努力学习。15.插叙。补充交待了苏珊曾经拥有的幸福生活,与战争带来的灾难成对比,丰富了文章的情节,为下文苏珊向往和平幸福的生活作铺垫。16.(1)点题,深化了文章的中心。(2)表明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声音代表着新一代对未来的心声,给人们以希望与鼓舞,表达了作者对孩子充满了希望(3)意蕴深远,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1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