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市--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897525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市--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市--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市--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市--结题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构建阅读生态,培育学习文化,提升学校品牌的实践研究张国勤上海市金山区兴塔小学 构建阅读生态,培育学习文化,提升学校品牌的实践研究上海市金山区兴塔小学 张国勤*一、问题的提出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正确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阅读的关注越来越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启动了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在2010年4月世界阅读日之际正式对外发布,有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近三分之一的人对自己阅

2、读情况表示不满意。随着这份报告的公布,社会各界再次将视角转向了阅读,相关媒体也刊登了大量阅读方面的文章,以此来呼吁全社会对阅读的关注,让大家一起来阅读,促进书香社会的构建。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师资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陈旧,学生大多生活在缺乏学习气氛、没有读书习惯也无书可读的农村家庭环境之中,学校后续发展缺乏基础性的支撑。自2005年启动城郊小学阅读经典著作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当时的调查显示:我校学生从未读过课外书的占24.5%,偶尔读一点的占61.2%。4年多来,课外阅读的状况大有好转,学生们的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但学生的发展不仅依赖课外阅读,学校整体学习环境(包括各科教学、教师

3、人格)对全体师生的影响更大。因此,构建学校“阅读生态”,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本课题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通过构建“阅读生态”,引导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生成专业智慧、提高气质品性,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培育人文素养,引领师生踏上言语人生,并在此过程中打造校园文化,包括办学思想、管理思路和评价机制等,从而培育学校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牌,凸显学校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在区域内外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二、研究概况*课题承担人:张国勤课题组其他研究人员:郁林明、谢元奎、王巧林、陈强、沈勤勤曹龙根、汝辉等。(一)概念界定阅读: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

4、程。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文字符号变成声音,后达到对书面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阅读生态:即把阅读看作一个系统,在学校统一的文化诉求下,调整学校规章、协调各个条块、梳理教育教学环节,构建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阅读环境,让校园氤氲书香,让阅读及相关文化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并辐射社区、影响家庭,形成书籍、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与社区的良性阅读生态链条。学习文化:指的是与学习型学校相对应的以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是学校围绕学习而长期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态度、

5、习惯、规范和效果的总和。一般地说,学校学习文化具有两大主功能。一是知识育人功能,二是人文熏陶功能。学习成为一种文化后,必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构成师生潜在的、规范的学习内容,这样,广大师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健康的精神营养,得到人文熏陶、心灵净化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促使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自己在直面人生的时候积极向上,乐于进取。本课题在构建阅读生态、培育学习文化、提升学校品牌的总目标下,以全校师生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学校“阅读生态”为主线,围绕现状调研、目标构建、载体构建、运行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二)研究目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构建农村小学“阅读生态”的模式,有效提升学校的文化

6、底蕴,丰富师生的文化内涵,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1.探索适合小学生“阅读生态”的内涵、功能,构建与此适应的校园文化,包括管理思路、资源配置、操作模式和基本策略。 2.构建起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阅读生态”活动模式,建立以阅读及相关活动为内容的常规项目和特色项目。3.通过构建阅读生态、培育学习文化的实践探索,培养一批喜爱阅读,勤于阅读,在阅读中实现健康成长的学生及喜爱阅读、善于阅读,在阅读中实现专业发展的教师,从而提升学校品牌。(三)研究内容 1. 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着重对目前小学的阅读现状作调查分析,求证在小学进行“阅读生态”的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内容:(1)小学生阅读现状和影响因素的

7、调查分析研究:了解小学学生的阅读状况,从数量、质量、物质和精神等层面做出统计,并分析形成以上现状的原因。(2)小学教师精神生活和工作状态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了解小学教师的阅读现状以及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智慧、专业精神、精神生活,尝试分析教师阅读情况与后几方面的联系。(3)根据调查,提出构建阅读生态的内涵、功能定位,并初步拟订与此适应的管理思路、资源配置、操作模式和基本策略。2. 营造条件良好、氛围宽舒浓郁的阅读环境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乐趣、情绪、专心度有极大关系。从广义上讲,阅读可分为外部物质环境和周围情绪环境,即阅读硬环境和

8、软环境。阅读硬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提供给孩子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阅览场所中的坐卧装备、室内色彩、光线照明、以及声控环境等这些因素。除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还需要有放松舒适的心理环境,温馨和蔼的阅读互动活动,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的阅读指导等等软性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的创设、班级阅读文化的载体构建、教师组室文化的构建和图书馆阅览室文化的构建。3. 构建起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阅读生态”活动模式(1)活动载体的构建,主要包括:开展专题阅读及竞赛活动;成立学生自主组织管理“星星读书会”和“读书俱乐部”,发行“星星读书报”;举办读书节活动;教师读书沙龙、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等。(2)课堂载体的构建:开

9、设阅读课、班队主题展示课、联合中队活动课等。(3)网络学习文化的构建: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数字图书馆、学生读书论坛、教师读书博客等),读写与网络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找与共享,开展网上阅读,网上交流等互动。 (4)社区、家庭文化的构建。(5)制度文化的构建。建立评选书香教师、书香家庭、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等常规制度,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四)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兴塔小学全体师生以及周边同类学校师生为研究对象。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

10、案研究法。(五)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0.32010.9) 调查与分析农村小学学生阅读现状和教师精神生活和工作状态。 拟订适合农村小学“阅读生态”的内涵、功能,构建与此适应的校园文化,包括管理思路、资源配置、操作模式和基本策略。 构建农村小学“阅读生态”目标体系。 成立子课题组,制定各自具体的研究方案,开始前期调查研究。1.实施阶段(2010.102013.2) 营造条件良好、氛围宽舒浓郁的阅读环境,并逐步辐射社区、影响家庭。 构建起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阅读生态”活动模式,逐步建立以阅读及相关活动为内容的常规项目和特色项目。 初步探索农村小学“阅读生态”的载体构建。3.总结阶段(201

11、3.32013.5) 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各子课题完成终端研究报告。 撰写总课题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三、研究结果与经验(一)关于当前教师读书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和阅读生态的构建,推进我校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校教师课外阅读的时间、途径、内容、动机、图书资源的获取途径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进行了调查。1.关于课外阅读时间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总体比较重视课外阅读。教师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以1小时至2小时的为最高(55.3%),其次是1小时以下的(22.4%),这两项合合计74.9%。可见大部分教师尚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关注课外阅读,

12、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每天阅读时间超过三个小时的教师也不乏其人,但仍有3.1%的教师每天几乎没有时间阅读。2.关于课外阅读途径随着电脑的普及,己有不少教师学会使用电脑,并积极进行网上阅读。调查发现70%的教师喜欢进行网上阅读,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55%的教师能够自己购买课外阅读材料。从访谈中得知,许多教师都愿自己出钱购买一些能满足自身职业需求和业余爱好的书籍来丰富课外生活,对这种“精神”花费,教师还是乐于投入的。但教师对图书馆利用不够,有42.2%的老师课外阅读材料来自图书馆借阅,这比例低于自己购买及网络阅读。究其原因,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藏书比较少,而宁愿选择利用网络作为阅读的主要

13、途径。而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许多教师的阅读仍以期刊报纸为主。因此如果没有公益图书和网络作为支撑,学校现有的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广大教师阅读需求。3.关于课外阅读内容及动机 关于教师阅读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文学类、时事新闻、教育类书籍和杂志位列前三,而哲学类、法律类、经济类、科技类书籍和杂志人们关注较少。这说明:教师重点关注本专业领域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视教学探究而对非专业的课外读物关注较少。与此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比较青睐学科教辅类、教学方法类书籍,而对教育理论类书籍的阅读相对比较少。这说明很多教师对教育理论不够重视,而热衷于实践类书籍,以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而非提高自

14、身的修养,功利性较强。教师教学技能的真正提高是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的。4.教师在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在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在于工作压力大、书价太高。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个人的教学影响很大,可以开拓视野,提高教师语言水平,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但是现在的教育仍然以考试为指挥棒,教师工作压力非常大,较为频繁的教育改革和教材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们带来了负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们的课外阅读。书价太高也是教师课外阅读的困难之一。现在的书籍是越来越精美,越来越高档,一本书少则30元,多则上百元,教师的经济实力无法承受。(二)农村

15、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为了了解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为加强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问卷,主要从小学生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态度、课外阅读的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师、家长对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指导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1.多数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但每天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在求知欲旺盛的小学阶段,69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但仍有31%的小学生对课外书感觉一般甚至不喜欢;同时在阅读时间上77%的学生每天不足半小时,且时间越长能坚持的人数越少,这与上海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每天半小时课外阅读的要求还

16、有很大的距离。2. 学生课外阅读涉及面狭窄在调查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农村的小学生的意识里,形成了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的这样一种狭隘的观念,在学生原本短暂的阅读中,半数都被作文书占据。学生能经常读的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课外书,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历史故事及科普读物等。可见学生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狭窄,内容贫乏。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家庭中的藏书相当有限,而且学生拥有的课外书,极大部分都是作文选。由此不难看出,家庭藏书量甚微、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也是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少,涉猎面狭窄的原因之一。3.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和激励机制 虽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要求,

17、但老师们对此还不够重视,有51%的教师很少或干脆不对学生进行过指导,甚至连每周一节的阅览课都难以保证,因此有近80的学生阅读书籍都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笔记,而通过笔者观察,在9做笔记的学生中,也是无非几个好词好句。 调查结果显示,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组织过读书活动,据笔者了解部分老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少鼓励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甚至连早自修看课外书都是违反纪律,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无用武之地,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4. 大部分家长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较为宽容。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4%的家长赞成孩子课外阅读,

18、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受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并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谈这些“不务正业”之事,实属“多余”,不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农村小学生普遍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且阅读条件较之以往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不再是那种“手捧一本语文书,守着一台电视机”的学习生活了。但他们的阅读状况与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相比,还很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一时间不足,二缺乏应有的指导,三还缺乏老师、父母足够的支持。(三)构建了与教材对应并适度融合的小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指导序列1. 选择了适合小学各年段学生阅读的著作。虽然课程标准列出了“阅

19、读推荐书目”,但数量庞杂;并且同一书目,又有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版本,这需要作出选择。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借鉴国内小学语文教材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方面的经验,选用合适的经典著作及版本作为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分两类:教师指导下熟读经典的书目和以学生自读为主适当检测的推荐书目。 (1)一条主线熟读经典著作。二年级:精读 三字经 注音版 泛读:木偶奇遇记 注音版 三年级: 精读:爱的教育 注音版 和 千字文 泛读:一千零一夜 注音版 和西游记 四年级: 精读安徒生童话精选和童年 泛读:成语故事 和格林童话五年级: 精读 鲁滨逊漂流记和水浒传(少儿版) 泛读:中外神话传说

20、和史记 (少儿版) (2)推荐书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金山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要求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3本;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5本;五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6本。(详见附件一:小学各年段学生阅读推荐书目。)2. 制订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应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兼顾、文化滋养与语言训练兼顾、整体了解和重点阅读结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借阅书籍、查阅资料和圈点批画,培养阅读方法和习惯;了解作品的重要内容、主要故事和人物,研读、欣赏经典篇目和段落并适当诵读,以提高学生语文素

21、养;通过自主学习、主题探究、合作交流、板报展示、讲述表演、网络浏览、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等方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3. 制定出了指导学生经典阅读的读书方案。我们对各个年级需要重点指导阅读的经典著作都编写了相应的读书方案,以便教师们指导落实。(详见附件二:小学各年级精读指导读书方案。)如三年级读爱的教育的读书方案是:读书目标:1通读全书;知道读物中“我”的名字;知道卡伦、德洛西、波来可西、洛贝谛、马尔克、瓦谛尼和“爸爸”、“姐姐”这些人物的一、二个故事;能讲述其中的两个故事;了解卡伦、波来可西、马尔克、瓦谛尼、“爸爸”这些人物的特点。2边读边批注(划出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后加上);给其中的五个

22、故事写读后感想。3有给同学、父母讲故事的两次经历。4了解“日记”,学会并完成5篇日记。5学会根据书号借阅图书;通过网络查阅有关资料。6有与父母一起读书的经历(请父母督促,或读给父母听)。具体安排及要求一推荐阶段(2周)活动一 推荐新书(参与部门:图书室、电视广播、大队部)。目的: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这本书。 2、讲授借阅图书的方法。安排:1、广播室播放根据著作或其中章节制作成的碟片、电影或其它视觉传媒。2、图书室通过告示栏、校园电视等方式介绍、推荐此书(内容简介绍、书号、读者的评价等)。3、图书室和大队部(或年级组)以组织学生讲故事、朗读、表演的形式通过电视、广播、班级巡回等途

23、径介绍此书。二通读阶段(4周) 活动一 指导通读 教导处 大队部 备课组 任课老师 图书室 电子阅览 目的:1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学生认识书中的人物,知道他们的故事。2学会通过浏览、略读、批注、查阅等形式阅读。3了解此书的日记体习作知识。对学生的要求:1、用四星期读完此书。可以做一些批注(提出问题,划出有感想的地方)。2、记住其中的8个人物,并了解他们的特点并知道他们的一两个故事。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说出喜欢的理由,能讲述他的一两个故事。4、细读两个感兴趣的故事,准备讲给大家听。可以邀请伙伴演一演书中精彩片段。5可以查阅资料或讨论来帮助阅读。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1. 创建开放的阅览室、电

24、子阅览(学生随时可以借阅、阅览),提供读书的环境。2每周一堂阅览课(任课教师)。3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成人版;交流资料,谈读书心得把握作品的主题、结构和表现手法,朗读其中的章节,选择重点篇目并撰写教学方案、制作有关课件)。具体安排:1年级组发动,提出“通读阶段”要求。2每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我喜欢的人、我喜欢的故事”,或者“我还知道”可播放适量的录象。通过校园电视广播或发表在栏目上。备课组和任课教师)。3读书报道(板报、宣传栏、班级黑板报读书栏目)三周一期(大队部与图书、广播)4图书、电子阅览室教师指导学生查找图书和资料。5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批注。6. 学生上网参加论坛。通读阶段的家

25、庭阅读活动要求:1. 每周至少和与父母读(读给他们听)一个故事,可请教或讨论。并填写表格。2、读后,讨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情?对他的行为你怎么看?3、如果家庭条件许可,为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认真读和专心听的习惯,可每天进行最佳播音员和最认真听众的评选。评选最佳播音员的标准:能朗读;评选最认真听众的标准:专心倾听、能说出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日期爸爸妈妈我播音员听众播音员听众播音员听众三重点篇目指导阶段(四周)要求:(教学方案根据篇目另外设计,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积累词语。2引导学生了解内容,体会包含的情感,联系生活有所感悟。3指导写读书笔记。4指导写日记。

26、3. 自编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校本教材跟我读名著系列我们在区进修学院教研员的带领下,与区内小学语文导师团专家一起自编了跟我读名著系列校本教材。因为我们发现,同一部名著,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版本的书很多,但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小学生的阅读。而学生读这样的书也都是囫囵吞枣,一口气读完,只了解故事大概内容。我们自编的跟我读名著校本教材,一是语言更符合小学生阅读理解水平,二是选取名著精彩部分和主要章节,组成几个单元,三是每一单元各个故事后面都有阅读指导,分为“初读与积累”、“感悟与运用”、“拓展与延伸”三个层次。每个单元还有主题探究活动。各年级的阅览兴趣课开始使用自编的校本教材跟我读名著系列。第一学期二年

27、级阅读一千零一夜,三年级阅读爱的教育,四年级阅读西游记,五年级阅读鲁宾逊漂流记。第二学期起一年级阅读自编的绘本教材,二年级阅读木偶奇遇记,三年级阅读海底两万里,四年级阅读童年,五年级阅读水浒传。跟我读名著课程每个年级还分别有两本泛读名著。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构建了各年级与教材对应并适度融合的名著阅读体系、阅读目标和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详见附件三:自编校本教材跟我读名著系列。附件四:自编校本教材跟我读名著各年级单元阅读目标。)(四)探索了建设“书香校园”的目标、方法途径1. 制定了建设“书香校园”的目标我们把打造书香校园的目标确定为三维: 第一维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使他们的知识得以

28、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尤其是通过阅读让学生具有“可持续性接触知识能力”,让学习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让学习与学生相伴终生。对学生层面可提 出的重视阅读的标志性口号是:“阅读,让我的未来更精彩!”第二维目标:让阅读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让阅读成为教师获取知识的源头活水,用阅读提升教师素质,用阅读合理释放工作压力。对教师层面可提出的阅读的标志性口号是:“阅读,发展提升我自己!”第三维目标:创设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让校园充满书香。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带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阅读成为每一个校园的一张亮丽“名片”。对学校层面可提出的阅读标志

29、性口号是“构建阅读生态,打造书香校园”。2. 探索了“五个结合”的营造阅读生态、建设书香校园的方法途径。(1)把“建设书香校园”与新课程实验结合起来。在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可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办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举办各种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2)把“建设书香校园”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在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可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常规活动和主题活动,开展诸

30、如“诚信”、“廉洁”、“善行”、“孝心”、“礼仪”、“宽容”等专项读书活动,在浓郁的书香中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3)把“建设书香校园”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创办特色学校的过程是一个学校提高知名度的过程,是打造学校品牌的过程,而要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关键靠的还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打造书香校园”必须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开展读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政治、历史、地理、科学等多方面的书籍,在潜移默化中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一种学习需要、一种学习修养,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全方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4)把“

31、建设书香校园”与创建和积淀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一个真正优秀的学校必然是一个文化土壤丰厚的学校,它能以自己多年积淀起来的独特的文化激励人、感染人、培养人,而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也必然是一朵芬芳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奇葩。“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就是我们创建学校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培育优良校风的过程,就是不断形成文明、合作、爱心、上进的育人环境的过程。(5)把“建设书香校园”与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结合起来。以前信息和知识的惟一载体是书,随着网络在学校的逐渐普及,获取信息的渠道就增加了,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加大电子图书在图书馆建设中的比重。在实施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化的进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农村小学信息化

32、工程和图书管理信息化工程,建立电子阅览室、电子书库,方便师生检索,开阔师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使校园文化增添新的风景。(五)搭建了促进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活动载体我们探索了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语文课程资源,通过建设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班级图书角、闭路电视等设施,并利用学校添置图书、校-家-社区联动、少先队队活动、网络平台等方面资源,把建设语文校本课程,与改善硬件设施,与创建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寻求最有利于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又切实可行的资源配置。本课题研究开发、建设和完善一定数量的活动载体,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从一种行政行为到内在的自发行为,构建起学习型组织,我们主要构建了以

33、下促进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载体:1、校园环境的建设。着眼于整体校园环境建设,打造名符其实的“书香校园”。2、书香班级的构建。通过班级书香环境布置、板报宣传、流动书香的管理与利用等,并将这些都引入书香班级评比机制中,让每位学生都置身于书香氛围之中,让每位学生好读书、乐读书、勤读书、会读书,让好书陶冶学生的性情。3、书香组室的构建。通过设立教师书橱,开辟读书专刊,撰写读书体会,评选教师读书积极分子等措施,构建起书香组室。4、图书馆阅览室的构建。通过开放校园图书馆,开设师生阅览室;建立班级流动书箱;家庭、个人藏书等方式,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时间读书。5、读书活动的构建。 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好书推荐活动(

34、指导学生看最新的书,看最有价值的书); 成立学生自主组织管理“星星读书会”和“读书俱乐部”,发行“星星读书报”,并指导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 每年9月启动的读书节活动(一般为期两个月)。 教师读书沙龙、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6、课堂载体的构建 开设每周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对学生阅读进行引导、指导、交流、评价。课前两分钟进行古诗朗诵,积累更多名句名篇。7、评价载体的构建。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评选书香教师、书香家庭、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等,分阶段进行总结、表彰、激励。8、网络载体的设置。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数字图书馆、学生读书论坛、教师读书博客等),读写与网络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找与共享

35、,开展网上阅读,网上交流等互动。(六) 完善了“营造阅读生态、建设书香校园”的七项措施保障体系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探索了“营造阅读生态、建设书香校园”的七项措施保障体系,即:1. 指导机构网络化,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组织支持。建立完善从校长室教导处办公室班级纵向衔接的指导网络,学校层面可由分管校长、教导处负责,师生层面由办公室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负责。2. 图书资源立体化,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物质保障。学校激活图书室。学校在现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逐年购置填充,集中征订报刊杂志建设学校阅览室,并坚持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对师生开放两室。 班级建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建立班级自己的图书

36、角,每班设立一名图书委员。学生毕业后图书转赠下届学生,使班级图书不断积累丰富。同时,建立班级图书交流制,使班级和班级的图书定时进行交流,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的作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师生建立图书架。鼓励师生自主订购报刊图书,建立师生个人小书架。为发动师生订书,我们出台了奖励制度,对措施得力,班级订阅图书数量多的班主任进行奖励,对于教师订阅的图书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同时,开展 “图书共享,精神共享”活动,建立生与生之间的图书共享机制。 3. 校园环境人文化,为“建设书香校园”营造浓郁氛围。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增加文化的含量,在校园的墙壁设置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文化牌,借古今中外文化巨人之口告诉

37、学生读书的意义和方法。同时,学校图书馆每月出一期好书推荐黑板报,向学生介绍新书好书,内容上要求把知识性与人文性、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阅读的书页,力求做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4. 学生阅读课程化,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时间保证。在每天的时间表里为学生的阅读安排时间,并把阅读课安排在课表里:可以每周从语文课里抽出一节安排为阅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或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或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或向学生推荐介绍阅读材料,或师生交流读书心得等;每天中午,可以安排30分钟的学生自主阅读时间。5. 阅读研究课题化,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

38、智力支持。为引导读书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有效深入的展开,要加强学生阅读心理、阅读方法和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先后进行了城郊小学阅读经典著作的实践研究、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在名著阅读中的实践、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提升农村儿童文化底蕴的实验研究等多个市、区级课题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给营造读生态,建设书香校园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6. 读书活动多样化,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动力支撑。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师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以唤起师生阅读的原动力,是“打造书香校园”的有力支撑。可定期组织诸如此类的活动:两月一次“好书大家读”图书

39、推荐会;每学期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每学期一次“请与我分享”读书心得交流会;每学期一次“诗思飞扬”诗歌朗诵会;每学期一次作文竞赛;每月分别一次读书笔记和手抄报展览。此外,还可创办书香月刊,定期向师生推介优秀图书,介绍阅读理论,同时,刊登师生的读书心得、优秀习作等。7. 评价检测常规化,为“建设书香校园”建立激励机制。读书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并用评价检测激励机制作保障。教师的读书笔记可由学校教务员每月检查一次,把完成情况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学生的读书笔记每周由语文教师检查一次督促其完成,把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指标。每半学期在学生中评选一次“阅读之星”,每学期评选一

40、次“古诗文诵读之星”,每月评选一次优秀读书笔记、手抄报,以先进激励引领全校的师生。四、研究成效(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1.形成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营造一个书香校园环境,建设书香班级,让学生好读书、乐读书、勤读书、会读书,让经典书籍陶冶学生的性情。课外阅读,让孩子们活了。读书,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充实了他们的精神。在校园内,课间吵闹的少了,随处可见学生捧着书静读的身影。2. 读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我校开展了经典阅读,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活了起来,学校少先队成立了“星星读书会”。他们自选会长和理事,每周都有读书会的自主活动

41、。“星星读书会”获得了2008年“上海市百佳小社团”称号。(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 进行了多个相关课题研究。由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教科室着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培养教师的探索精神,鼓励教研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分别有多位教师开展了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的实践与研究、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提升农村儿童文化底蕴的实验研究、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在名著阅读中的实践等多个区级课题的研究。2. 开展了多次区级课外阅读的研讨展示活动。近几年我校教师在多次区级教学研讨活动,进行的交流发言与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都获得了区教研员,校内校外同行的一致赞誉。3. 多篇教

42、研论文获奖。近年来我校教师撰写的十多篇教研论文获区、市级奖项。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专业水平得到了发展,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学观念,教学行为逐渐改变,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三)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牌阅读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明显上升,连续在区各类学科质量抽查及毕业考试中名列前茅,学校也因此获得多项殊荣: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教委系统文明单位等。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牌。2011年4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区教育局在我校联合举办了一次全市范围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课程校本化实施”展示交流活动,文汇报从2011年6

43、月13日至15日,连续三天专题报道我校的绿色教育办学特色。五、结论与思考(一)结论1构建阅读生态能够优化学生学习环境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何等重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我们应努力营造读书的氛围,构建阅读生态, 让读书成为学生的好习惯。让读书成为学生们的快乐生活。然而,在应试教学的浮躁氛围中,“为分而战”愈演愈烈,学习变成了习题大战,读点经典好书成了一种奢侈,学生的成长必定是畸形的,毋庸说长不出茁壮的精神大树。学生的发展不仅依赖课外阅读,学校整体学

44、习环境(包括各科教学、教师人格)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因此,构建阅读生态,营造书香校园,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2构建阅读生态能够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同时,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从“一碗水”“从一桶水”“长流水”到“带领学生自己找水”,走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走终生教育之路。在教学工作中,要用大量的阅读来为课堂作铺垫,用有效阅读来充实课堂,用扩展阅读来延伸深化课堂。我校教师的平均教龄在25年以上,从业以来大多没有进修过,因此专业知识老化,使用新教材后频频暴露出知识上的捉襟见肘;教

45、学上的长期简单重复,致使教学素养徘徊不前,在教学任务增加教学要求提高的今天,他们依然勤奋但已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应试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很多教师漠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文化渐行渐远,以至精神追求不高,文化格调贫弱。通过构建“阅读生态”,可以引导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生成专业智慧、提高气质品性,从多方面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读书学习。在学习中,把教师的学习需要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让教师的学习成就感建立在教学科研和教学创新的基础上,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乐学”、“爱学”、“好学”、“善学”。 3构建阅读生态能够提升学校品牌 学校人本化管理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

46、最主要的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更多关注教师的独立性、创新性及个性的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然而在教师评价方面,一直以来重视外在激励而忽略了教师“精神的自予”,从而剥蚀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而在外在激励的方式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又存在重薪轻酬的问题。金钱推磨尽有时。培育学习文化,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强健教师的文化人格,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石。培育学校文化,才是提升学校品牌的根本。通过课题的实施,一定会推进我校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二)思考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要构建阅读生态,培育良好的学习文化,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47、加强家校、社区配合,构建全方位的阅读生态学校应尽可能的开放图书馆,创设阅览室。各教师可通过开设“图书角”为中队制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让小学生每人自愿捐出自己的课外书,积少成多,形成图书角,配上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随时借阅。 “一切为了孩子”,是学校、家庭的共同目标,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书很功利,经常是辅导材料一大堆,而忽视了儿童在精神、人格上的修养。有的家长认为阅读文学书籍一般不能一下子显出效果,觉得还是看作文书效果明显。我们应让家长明白这种想法是很狭隘的。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就曾经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认为作文辅导书仅仅是工具书,它教给孩子的只相当于“切”蛋糕,而阅读就像“做”蛋糕,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知道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狭隘、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这些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就是在阅读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