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建筑方案.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89156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 页数:231 大小:1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建筑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1页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建筑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建筑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建筑方案.doc(2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 1 章 建设背景 .2第 2 章 建设基础 .3第 3 章 建设思路与目标 .33.1. 建设思路 .33.2. 建设目标 .4第 4 章 建设内容 .54.1. 网络基础建设 .54.2. 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64.3. 教学资源库建设 .1214.4.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29第 5 章 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 .2205.1. 建设进度及分年度验收要点 .2205.2. 经费预算 .221第 6 章 建设预期效果 .222第 7 章 保障措施。 .224.第 1 章 建设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产

2、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引发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支撑环境建设的变革。因此,基于以上技术的数字校园已成为 21 世纪高校建设发展的趋势。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基于校园网络的各种应用不断开发和投入应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如“应用山头 ”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应用系统、各部门缺乏数据标准,数据重复,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相同信息内容不一致;学校有效数据资产不能“共享 ”,导致学校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获取信息非常困难,有效数据资源不能及时共享,数据资产利用率低下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

3、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 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

4、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形成校园的数字环境,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凭借信息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信息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战略性的观点来规划和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内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让师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为师生提供网上教学、网上实验、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同.时也可以让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地发布出去,为师生、社会服务。同时,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出高素质学生是高校成功的标志,代表着学校综合实力和水平的

5、提升。因此立足于师生需求,改善和提升学校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工作,这些环境的组成和改善主要围绕着校园的资源、管理和服务三大要素展开,构建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目的。第 2 章 建设基础经过多年对学校应用系统的建设,现在学校已经拥有了如:教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教职工查询系统、心理咨询系统等一些使用多年的软件系统,学校教职人员、学生以及领导人员对信息化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认识和体会,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充分理解信息化发展是未来高校发展的趋势。学校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学校领导对信息化的高

6、度重视,也成为我校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也应有相应的高度,应该从全校信息化未来 5-10 年的建设来进行规划,充分考虑学校现有资源和需求,为学校的下一步的发展创建实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服务体系,提高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水平,极大地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总体目标。第 3 章 建设思路与目标3.1. 建设思路根据学校中长期信息化建设的建设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落实教育部以及学校“十二五” 总体规划,以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为.宗旨,以现有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建立适应学校需要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数字化环境。贯彻以“以

7、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建设指导思想,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建设学校的信息化系统,构建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升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的目的。根据学校 5-10 年的战略目标,要求学校不断创新、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学校由传统教学向信息化教学方向转变。因此,根据教学、管理、科研方面的重要性,将学校的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定为:经过未来 3 年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在高性能网络安全体系的支撑下,在传统校园中构建一个集合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信息资源的全方位数字空间,实现学校从环境(包括设备、实验室、教室等) 、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

8、、数字电视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办公、服务等)的全部数字化,实现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大学空间,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和现代化,推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作为高素质人员聚集的场所、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新技术生长的温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各行各业信息化发展的前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深入,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基础能力和支撑条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为了使校园网络的使用者可以更有效、更方便地利用校园网以及互联网来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活动。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

9、目标就是“ 服务 ”,即为学校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学校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应用服务应体现在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信息化建设是支撑学校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服务是信息化建设的宗旨。3.2. 建设目标信息化建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其目标定位在以高校内各类信息资源的集成和交换为基础,构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

10、、管理与服务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运行支撑环境,为校内外各类人员提供完善的个性化服务支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完善的数字化支撑平台。学校今后五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建成一个总体上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的高速、开放、可靠、智能的校园信息化平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数字化服务,为学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信息化支撑平台。第 4 章 建设内容4.1. 网络基础建设4.1.1. 校园网核心设备升级及机房改造4.1.1.1. 核心设备万兆升级购置两台支持 IPv6 的万兆核心

11、三层交换机,分别放置于南北两个校区,实现校园骨干万兆连接。扩充接入端口,满足现有及新建网络的接入需求。现有的核心千兆 Cisco 6509 交换机,下移至关键区域,实现校区内的分布式管理。4.1.1.2. 网络主机房改造主机房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机房强电改造。增加机房配电负荷,更换现有不满足要求的电缆、插座,增加 UPS 设备,合理分配电力负载。机房弱电改造。增加服务器、交换机机柜,将各种业务重新进行分类上架,理顺并按规范标识机房内各类弱电线缆。机房环境改造。进行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静电建设,增加机房气体.灭火系统,加强防水、防盗措施,完善防静电技术设施。更换现有长期服役的家用制冷空调,

12、安装机房专用空调。机房管理改造。购置机房专用远程管理系统,配置大屏幕,及时、高效地发现并处理网络设备故障,有效降低网络故障时间。4.1.2. 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笔记本电脑的不断普及,建设覆盖全校办公、学生公寓、公共场所、广场、厅堂的无线网络,实现教师、学生的笔记本、PDA 设备的无线网上办公、学习需求已变得十分现实和必要。我校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建议方案:允许运营商投资建设各自独立的校内无线网络,但必须实现与校园网的链接,建成为学校校园网的延伸,师生既可以选择通过校园认证成为校园网用户,接受校园网管理、访问校园网资源、通过学校出口访问 Internet 资源;也可以选择通过运营

13、商的认证成为其用户,接受运营商管理、通过运营商出口访问 Internet 资源,运营商必须按照学校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安全管理,对这部分用户的信息安全管理负责。运营商可独立运营并每年向学校缴纳市场资源占用费,但必须向学校开放信息安全管理查看权限。4.1.3. 硬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4 台:4CPU、内存 16G 以上、硬盘容量:有存储情况下 500G 以上,如无存储需要 2T数据库服务器 2 台:4CPU、内存 32G 以上、硬盘容量 500G 以上4.2. 信息资源管理平台.4.2.1. 公共数据平台介绍4.2.1.1. 平台概述公共数据平台以元数据管理思路对共享数据进行建设和管理,由共享数

14、据中心和管理工具组成。共享数据中心建立学校统一的标准代码集和核心数据模型,从而形成学校的信息资源标准。其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数 据 模 型 管 理信 息标 准管 理元 数据管 理权威数据模型主题数据模型资源数据模型标准代码数据模型 数据处理及服务数 据 交 换 平 台信息资源标准是整个“数字校园”建设的关键,它包括了高校的人员、教学、资产、科研、财务等基础信息,涵盖了高校人、财、物、文、事等各个方面。它包含了从各个应用系统收集上来并经过整合的核心数据,它为“数字校园”的各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学校领导决策和未来学校数据仓库的建设提供数据基础。 信息标准管理工具对公共数据平台所采用的学校执行

15、信息标准、所参考的国标、部标;与业务系统数据字典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并对变化情况进行跟踪。 数据模型管理工具采用元数据管理思路,对共享数据模型的所有数据对象、数据模型进行管理和跟踪。.4.2.1.2. 核心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公共数据平台的核心,它对数据源系统中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新组织,需要建立如下几种数据模型: 权威数据模型。是面向全局的核心基础数据。它由唯一业务源产生和维护,采集到公共数据平台,供各业务系统共享和引用的数据。比如学生基本信息、教职工基本信息、教学管理信息、科研信息、资产信息、财务信息等。 资源数据模型。以文件等形式存储和管理的资源数据,如文档、照片、流媒体等。 主题数据模型。

16、将来自于不同应用的数据按主题整合、组织的数据,便于按主题进行展现。 标准代码数据模型。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教育部的标准,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代码集,便于全局数据的共享。在国标、部标(教育部颁布的信息标准)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执行标准。比如假设职称信息在国标、学校现有系统中不一致,系统提供工具供管理人员选择,并记录当前选择执行的标准、校内标准,便于追踪和后续的转换。 标准代码集标准代码集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和学校自定义的标准,规范数据字典,形成全校的数据代码标准集。 国标:包括专业技术职务代码、干部职务级别代码等一系列国家标准代码集。 行标:参考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标准,包括培

17、养方式代码、二级学科代码等一系列行业标准代码集。 校标:根据学校情况,自定义校内的相关标准代码,包括校区代码、学科类别、身份类别等学校已经存在或新定义的标准代码集。通过制定学校自己的标准代码集,建立了学校信息资源的数据标准及数据交换标准,对于已经存在的系统,其非标准的信息资源,通过标准代码集进行.转换,信息资源交换到核心数据库都成为标准的信息资源,并为其它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服务;对于新上的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可逐渐形成全校的信息建设规范。 标准数据集标准数据集是“数字校园”信息资源的基础数据,它包括了大学学生、教师、教学、科研、资产等基础信息,它是构成权威数据模型的主要基

18、础数据,是未来校园数据仓库的基础,也是应用系统实现跨部门协同工作的基石。初步拟订的标准数据集主要包括: 学校基本情况信息集 学生信息集 教职工信息集 教学管理信息集 科研信息集 财务信息集 房产与设施信息集 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信息集 图书馆理信息集 办公管理信息集 其他信息集4.2.1.3. 平台管理工具公共数据平台的管理工具主要包括: 信息标准管理工具对公共数据平台所采用的学校执行标准、所参考的国标、部标等;与业务系统数据字典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并对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主要实现: 对学校执行标准代码进行管理 对各个应用系统所包含的代码进行管理 管理学校执行标准与应用系统代码的映射。为信息交换

19、平台中的数据转换提供支持。. 实现应用系统代码与执行代码的差异性对比,便于学校制订和执行标准时参考。 跟踪执行标准和应用系统代码的变化,包括数据结构的变化和数据内容的变化两种。并可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及时发出提醒,便于管理。 元数据管理工具采用元数据管理思路,对共享数据中心中的数据对象、数据模型进行管理和跟踪。主要功能包括: 共享数据模型管理。管理数据模型列表。将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对象统一管理,可按照不同的树型进行分类。 应用系统数据结构管理。管理各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可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应用系统数据结构的动态采集。 数据模型映射管理。定义和管理共享数据数据模型和应用系统数据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 数据模型跟踪监控。跟踪和监控公共数据平台数据结构、应用系统数据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应造成的影响,并可与学校的短信网关、邮件服务进行集成,及时提醒系统运行维护人员,便于管理。4.2.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4.2.2.1. 平台概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基于 LDAP 技术,实现校园网内的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体系,利用目录服务,对用户身份信息和系统控制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的目录访问,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的支持。支持 RADIUS 协议,能满足 VPN、入网认证等网络设备的认证需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