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教程(powerpoint90页).pptx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5882152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62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教程(powerpoint90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货币银行学教程(powerpoint90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教程(powerpoint90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教程(powerpoint90页).pptx(9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课前说明n全书共九 章,分18 周上完。两次复习。n本课是“专业核程”之一,要求学生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有系统的基本了解。第一章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制度n货币的层次和衡量n货币的本质n货币的职能n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n货币的产生n简单的价值形式n扩大的价值形式n一般的价值形式n货币形式continuedn货币的本质n首先,货币是商品,是体现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n其次,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n货币形式的发展n古代的货币n贝(中国、日本、东印度群岛等)n牛羊(古波斯、印度、意大利等)n盐(埃

2、塞俄比亚)n烟草、可可豆(古代美洲等)continued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和文字等)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中国最早的铸币:铜铸币(西周、春秋等)后来有白银、黄金等铸币(银元、金元等)信用货币(银行券和纸币)银行券定义:银行发行的出现于流通中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最早由商业银行发行,后来发行权逐渐集中于中央银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纸币:国家强制使用的用纸制造的货币银行券、存款通货、商业票据等通常被称为信用货币continued支票、定期存款和储蓄支票:客户依据其存款而向银行签发的支付命令书。客户通过支票的收付履行各自的义务,并通过银行签发和收付支票来完成转帐过程电子货

3、币和网上交易在当前社会,电子货币和网上支付等的发展逐渐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日益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电子货币和网上支付的广泛使用将逐步走向“少现金化”,但从“少现金化”走向“无现金化”显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衡量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值;2.货币单位:商品价值不同表现为货币数量的不同;3.价格:用货币表现的价格表示商品的购买力;4.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5.货币需求:商品的社会价值总和构成现实的货币数量6.公式:P Q=M V7.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具有统一性8.储藏手段:储藏手段:财富的积累9.支付手段:支付手段:为交易、

4、国家财政收支和银行信用等服务;10.世界货币:世界货币:充当国际社会经济交往的交易和支付桥梁11.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n定义: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准备制度。n银单本位制n金银复本位制n金本位制n布雷顿森林体系n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名词解释n无限法偿:指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赋给它流通的权利,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接受。n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又名格雷欣法则。就是说,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市场价格偏高的货

5、币成为良币,另一种货币则成为劣币,易引起经济紊乱。两个解释n布雷顿货币森林体系:1944年确立以美圆为中心的、以黄金为基础、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1974年瓦解。n人民币: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建有主币辅币制;有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人行实施管理和调控第四节 货币的层次和衡量n一般都按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变现力”)来定义n层次nM1=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nM2=M1+商业银行中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nM3=M2+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n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卷、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第二章 信用n信用综述n信用的历史n现代信用及其作用n现代

6、信用形式信用及其综述n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借贷行为。基本特征:偿还性。n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n信用与货币的关系n高利贷是最原始的信用。n信用作用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能引发金融动荡,甚至经济危机。现代信用形式n现代信用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n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n思考题: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在我国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信用的作用n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n在利润率引导下,通过信用实现资本转移,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率n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n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n信用有其负作用几个名词n商业信用:是

7、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n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n国家信用:指国家作为债权债务人的信用n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n国际信用: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n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的基础n只用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n银行信用的出现又让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n两者割据特点,各有独特作用,相互促进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n利息的计算n利率的决定因素n利率的功能与作用n限制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利率的计算n单利:利息=本金利率 期限 本利和=本金+利息n复利:本利和=本

8、金(1+利率)期限 利息=本利和利息利率的种类n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n决定方式: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n利率浮动:固定利率、浮动利率n制定划分:基准利率、差别利率n期限:长期利率、短期利率n真实水平: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利率的功能与作用n利率的功能有:1.中介功能2.分配功能3.调节功能4.动力功能5.控制功能n利率的作用:宏观: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投资。微观: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n环境:1、利率管制2、授信限量 3、经济开放程度4、利率弹信n条件: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2、灵活的利率连动机制3、适当的利率水平4、

9、合理的利率结构 金融市场n金融市场的涵义n直接融资与间接融n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n金融市场构成要素n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的涵义:它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是各种融资活动的总称。它有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之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n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n优点与缺点n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资的活动。如银行存贷款业务。n优点与缺点区别:债权债务关系形成的方式不同。联系: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优缺点比较金融市场分类n期限: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n交割: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10、n新旧: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n交易对象: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n地理范围:全国性、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n地位:地位: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地位举足轻重,制约其它市场的发展,同时,是联系其它市场的纽带。n功能: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n参与者n金融工具n交易价格n组织方式几个解释n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n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出资者作为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n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的价格。n股价指数:反映股

11、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n证券收益率:证券所能带来的收益额与本金的比率几个重要的计算公式债券行市=债券到期收入的本利和/1+市场利率到期期限证券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发行价)持有年数/发行价货币市场n定义定义:是指以期限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短期资金容通的市场。n特点特点:期限短;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有较强的货币性。n种类:种类: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几个名词n同业拆借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n商业票据市场:是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签发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n国库券:是政府为弥补国库资金临时不足而发行的短期债

12、务凭证n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是在银行定期存款的凭证上注名存款金额利率,到期持有人提取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债务凭证。资本市场n定义定义:是指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n特点特点:期限长;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给需要;资金借贷量大;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n按市场职能分按市场职能分: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流通市场n流通市场流通市场又叫二级市场其活动围绕有价证券的转让流通而展开。n参与者参与者:证券经纪人;证券商;掮客。n组织方式组织方式:证券交易所;柜台交易;无形市场。n交易方式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几个名词n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

13、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在二级市场中处于核心地位。n证券经纪人:在交易所充当交易中介收取佣金的商人。n无形市场:是通过电脑、电话、电讯方式进行交易的市场,又叫网络市场。金融市场管理n定义:是指有关单位对金融市场的运行、组织、协调、监管的措施及其方法。n管理三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制止背信原则;禁止欺诈、操纵市场原则。n管理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n管理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金融市场管理手段n经济手段:主要体现为中央银行通过自己的政策措施影响金融市场的活动n法律手段:主要体现各种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上n行政手段:主要体现为金融方针、政策、原则、制度、指示、命令、计划等,

14、按照一定程序直接对金融市场加以监督和管理第五章 金融机构及其体系n银行的产生及特点n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世界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n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n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n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银行的发展及特点n早期的银行萌芽:货币经营业n现代银行两途径:一种是高利贷被迫转变而来;另一种是股份制银行。n1694年英格兰人组建第一家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n银行的性质: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n银行的特殊风险:信用风险;来自资产负债失衡的奉献;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竞争的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名称与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n名称: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

15、公司;租赁公司。n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n发展趋势:1、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并想综合化方向发展。2、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3、兼并和复合型的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不断涌现。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美国 英国 日本1.联邦储备银行2.商业银行。如美洲银行、花旗银行。3.其他金融机构。如储蓄银行、信用社保险。4.在美国的外国银行。有500家。1.英格兰银行。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2.商业银行。包括存款银行商人银行贴现所3.其他金融机构。1.日本银行2.商业银行。3.银行与企业往往统属一财团。4.其他金融机构与政府金融机

16、构我国的金融体系n1983 年9月,国家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负责管理全国金融事业。n1994年,改革目标是建立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之下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银行其他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类银行n政策性银行1.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进出口银行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n国有独自商业银行1.中国工商银行2.中国农业银行3.中国银行4.中国建设银行非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名称名称金融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第六章 商

17、业银行与存款货币n商行的职能、形式n商行的主要业务n派生存款及制约因素n商行经营的方针n90年代金融监管的发展商行的职能与形式职能:1.充当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2.将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存款转化为资本。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形式:1.总分行制2.连锁银行制3.单一银行制4.持股公司制商行的主要业务n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1.负债业务:存款负债、其它负债、自有资本。2.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信贷资产、投资。3.中间业务:结算、承兑、代理、信托。派生存款n定义:又叫衍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指由商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筹资等业务活动而引审出来的存款。n存款派生时制约因素由三:法定

18、存款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一般认为,这三个比率的大小与存款派生倍数均呈反比关系。商行的经营方针n商行的经营方针:指银行经营管理时所遵循的基本方针。包括:1.安全性:是前提。应尽量减少资产风险。2.流动性:是条件。银行应能及时满足存款人随时支取的要求。3.赢利性:是目的。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利润最大化是银行追求的最大目标。90 年代金融监管n90年代是多事之秋,银行发展的监管:1.市场准入;2.风险监控;3.银行审查4.国际合作第七章 中央银行n中央银行的产生、类型n中央银行的性质与类型n中央银行的业务央行的产生与类型n产生;它是在商业银行广泛、长期发展的基础山演化而来。其产生有其客观经济基

19、础。n类型:单一型、复合型、跨国型、准央行型。n我国的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的 性质与职能 n性质: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关。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n职能:1.发行的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2.银行的银行。保管商行的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者。3.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n资产:即资金的运用,主要包括贴现与放款、各种证券、黄金外汇和其它资产;n负债;即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种存款和其它负债。n资产=负债+资本项目。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第八章 国际货币与国

20、际金融n外汇与汇率n国际收支及平衡表n国际贮备n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国际化外汇的定义与范围n定义:是指以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n范围:1.外国货币2.外国有价证券3.外币支付凭证4.其它外汇资金汇率及划分n定义:是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又称外汇牌价。分类:1.基本与套算汇率2.买入与卖出汇率3.即期与远期汇率4.电汇、信汇与票汇汇率5.固定与浮动汇率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n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与非居民的经济、军事、政治、及其它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n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按适合与经济分析的需要编制出来的报表。分为经常项目、资

21、本项目和平衡项目。国际收支的调节n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n经济发展的不平衡n经济结构性原因n货币价值的变动n国民收入的变动n调节方法:n商品调节n实施金融政策n实施财政政策n利用国际贷款n直接管制国际储备及其作用n定义: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可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并维持本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有黄金储备,外汇储备,IMF的储备头寸,SDRS.n作用:n消减国际收支困难n维持本币汇率稳定n充当对外租债的信用保证金融国际化n银行机构的国际化n银行业务的国际化n金融市场的国际化n金融国际监管第九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n货币需求的涵义: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内能够而且愿意一货币形式持有的数

22、量。n理解:货币需求是一个忖量概念;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理论发展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n收入n价格n利率n货币流通速度n金融资产的收益率n企业与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n财政收支状况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n现金M0=现钞+备用金n狭义货币M1=现金M0+活期存款n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准货币n以上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依据进行划分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n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n现金比率n超额准备比率n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n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n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n国外净资产

23、n对政府债权净额n对商业银行的债权n其它项目净值货币均衡及实现条件n定义: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它是一个动态过程。n实现货币均衡需要两个因素:第一,健全的利率机制;第二,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第十章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n定义: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而引取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n理解:通胀与纸币流通相连;与物价相连;与物价总水平相连;与物价持续的上涨相连。通胀的测定与分类n测定:n消费物价指数n批发物价指数n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n分类n原因: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失调型、预期型通货膨胀n表现:公开型、隐蔽型n物价:爬行、温和、奔腾、恶性通货膨胀北欧模型n定义

24、:是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对象,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分析通货膨胀的一种理论模型。n其它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n供给不足n预期不当n体制因素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n促进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的效应。n促退论: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n中性论:对经济增长实际上不产生任何影响,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通货膨胀的治理n控制货币供应量n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n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n其它手段。如制定“工资价格指导线”;限制垄断高价;运用税收手段;指数化政策。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n定义: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n目

25、标: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n定义: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n选定目标三个基本要求: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n中介目标:1.利率2.货币供应量3.超额准备金4.基础货币货币政策工具n定义:是指中央银行为调节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n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n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性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n其它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n一般经过三个基本环节: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

26、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3.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如物价就业总产出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n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n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n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中政策。n一般讲,货币政策侧重于对总量的调节,财政政策侧重于对结构的调节。n两者作用不可替代。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n要注意的问题:1.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

27、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2.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与经济的发展。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第 十二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n经济发展决定金融:1.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商品经济从结构上,从规模上,从阶段上决定着同期的金融状况。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 推动作用n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n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n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n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

28、能出现的不良现象n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导致经济危害n因金融业经营不善使金融风险加大,若风险失控,将破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发经济危机n因信用过度膨胀产生金融泡沫,剥离金融与实质经济的血肉联系。同时资本流动国际化,金融危机一在国际间蔓延。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n定义;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老物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其机变化过程。n货币化程度主要受两个因素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金融的作用程度。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特征n货币化程度低n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n金融市场落后n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对金融活动作出种种限制金融深化四种指

29、标与四种效应n指标:1.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水平2.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3.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4.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功能n效应:1.储蓄效应2.投资效应3.就业效应4.收入效应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n金融制度创新。国际货币制度的创新、国际金融监管的创新。n金融业务的创新。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n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创设新型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业务逐渐趋同、金融组织形式不断创新、经营管理不断创新。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作用n特征:1.新型化2.电子化3.多样化4.持续化n作用:1.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力2.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和金融作用力3.金融风险

30、有增无减,要加强监管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11月-2211月-22Tuesday,November 8,20222、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09:07:4309:07:4309:0711/8/2022 9:07:43 AM3、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11月-2209:07:4309:07Nov-2208-Nov-224、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09:07:4309:07:4309:07Tuesday,November 8,20225、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11月-2211月-2209:07:4309:07:43

31、November 8,20226、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08 十一月 20229:07:43 上午09:07:4311月-227、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十一月 229:07 上午11月-2209:07November 8,2022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11/8 9:07:4409:07:4408 November 20229、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9:07:44 上午9:07 上午09:07:4411月-22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11/8/2022 9:07:44 AM09:07:4408-11月-22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11/8/2022 9:07 AM11/8/2022 9:07 AM11月-2211月-22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