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初稿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52250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86初稿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86初稿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86初稿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6初稿 .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 与行政管理专 业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论文题目:_必填_作者姓名:_必填_ 准考证号:_必填工作单位:_不填_ 职务(称)_不填通信地址:_不填_邮编:_不填_完成时间:_ 2014_年_ 3_月_15 _日南京政治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制I摘摘要要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一切行政活动都有赖于正确的行政决策予以指引。如何优化行政决策、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是行政管理活动需要着力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就我国行政决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关键词:关键词:提高;行政决策;水平II目目录录0 0前言前言.0

2、 01 1我国行政决策的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现状.0 0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0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科学决策体制尚未真正建立.2行政决策缺乏民主公开性.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1.2.3 行政决策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31.2.4 行政决策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32 2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途径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途径.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完善决策组织体系,合理分配决策权力.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进一步推行党政分开,明确党、政府和人大三者各自的决策权限、职责和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在中央与地方

3、间实行法定分权制.4逐步推进谋(参谋)、断(决策)与行(执行)的适度分离.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加强咨询和信息系统建设,从法律上保障其应有的地位.42.加强政府综合协调中心建设,促进各子系统的有机统一.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规范决策程序,实现决策过程的法制化、程序化、制度化.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建立民主、开放、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2.4 努力提高决策者的整体素质.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3 3结束语结束语.6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8 80前前前前言言言言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和中心环节,是

4、政府管理的核心,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行政决策体制是行政决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科学的适宜的行政决策体制对于保证行政决策活动顺利有序进行,保证行政决策的效益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旧的决策体制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因此决策改革需完善决策组织体系,合理分配决策权力;规范决策程序;建立民主、开放、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完善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努力提高决策者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对人民负责的决策队伍。1 1 1 1我国行政决策的我国行政决策的我国行政决策的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现状现状现状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5、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伴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开展,我国的领导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持续展开,这为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提供了可靠保障,促进了我国决策体制的合理化,在决策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其成效主要表现在:第一,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体制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和重视。第二,逐步建立了行政决策系统。决策中枢系统逐步推行了党政分开、政事分开,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三,逐步规范了决策程序,建立了一系列决策制度。行政决策报告制度、审查制度、监督制度、评估制度、奖惩制度、引咎辞职制度等与决策责任制相关的制度,以及重大行政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已经或正

6、在建立起来。第四,行政决策民主化公开化取得一定进展。1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的步伐还远不能跟上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远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行政决策体制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决策体制尚未真正建立第一,行政决策主体职责不清,各级党委、政府及人大的决策权力、职责及范围的划分仍不甚明确,关系仍未理顺,人大及政府的决策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有个权力下放的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然而这个问题至今没有

7、很好地解决,党的机构行政化比较普遍,引发了不少矛盾,导致决策系统混乱。第二,行政决策中枢机构的综合协调中心地位没有确立。第三,咨询、信息机构薄弱。专门化信息机构不多,难以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信息来源与信息质量受局限,信息处理技术、方法比较落后,信息处理能力比较低,使信息系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第四,决策内容“越位”与“缺位”并存。行政决策的目标应该是尊重、恪守市场规律,在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确定和保障公民自主管理权力的前提下去解决市场失灵及市场失衡的问题。而当前我国行政决策在内容上却存在着“越位”与“缺位”现象,一方面政府仍过多地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排斥市场,替代市场,干预社区、非政府组织、

8、基层组织内部事务的决策,做了太多政府不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对一些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健全社会保障、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保障生态环境等市场、社会难以调节的问题存在着不少政策“真空”或不到位之处。第五,决策方式、决策手段不科学。西方国家在决策方式、技术上进行了不少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而我国行政决策人员本身缺乏科学决策的相关知识,又不借鉴西方经验,忽视咨询机构的作用,往往凭自己的经历、经验和感受决策,喜欢依照传统和惯例,用老方法处理新问题,“经验性决策”普遍存在。在行政决策方式上,有些决策者长官意识主导决策,不听从他人意见,决断时“一人专断”,或想当然拍脑袋,或盲目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

9、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程度低,社会力量对决策的影响力较弱,社会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也十分不足,公众意见、愿望、要求难以表达,群众建言难以进入领导视线或根本2不被重视,甚至专家论证也被抛之一旁。这种民主作风的缺乏削弱了群众参与的信心,从而强化和助长了“一言堂”、“一人专断”式的行政决策。此外,在决策过程中,我国尚未制定相关制度让国民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尚未规定决策公开的内容及环节,一些重大决策不够透明,一般只将决策结果见诸新闻、报纸、广播、网络等,决策过程民众很难知晓,严重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致使决策难以反映民意。民众对决策的不理解也给决策执行带来了不少问题。1.2.3 行政

10、决策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理想的行政决策过程应该包括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咨询论证,拟定方案、分析评估,方案选优、试点试验,实施并反馈、调整提高等一系列环节。然而在现实的决策过程中,一些功能环节如咨询论证、反馈、调整提高等却往往被忽视,常常是“谋”“断”不分家或有“断”无“谋”,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的确立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决策的法制化程度也很低,至今我国的行政决策特别是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来规范。关于决策的听政程序的规定也只是分散的和零星的,只是在价格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中作了规定,决策的听政程序并没有成为一切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要求。行政决策缺乏监督和评估机

11、制行政决策责任制亟待健全。由于我国的行政决策过程缺乏民主公开性,权力过分集中,使得对政府的行政决策缺乏机制保证,人大和司法的监督很不到位,公民和社会的监督则没有法律保障,新闻媒体的自由权仍受某种程序的限制,当行政决策损害公众利益时,公民也没有正当的救济途径。而决策评估则长期得不到重视,缺乏合理的评估标准,重决策轻评估,在评估中往往重“定性”,轻“定量”,评估缺乏科学性。2 2 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途径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途径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并保证决策的公共利益代表性,是我们面

12、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2.12.1 完善决策组织体系,合理分配决策权力完善决策组织体系,合理分配决策权力2.1.1 进一步推行党政分开,明确党、政府和人大三者各自的决策权限、职责和范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坚持党的领导是3保持国家政治制度巩固和稳定的根本保证,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的一项根本指导原则。党的这种特定地位决定了党中央的决策体制成为国家决策体制的核心,对人大的立法和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这并不代表要“以党代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性质不同,职能不同,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不同。党政分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

13、容。只有推行党政分开,合理界定党和政府各自的决策权限,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提高行政决策的效率和效益。在中央与地方间实行法定分权制我国是单一制结构国家,中央与地方间实行行政分权制,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间关系在法律上都比较模糊,在实际层面上又表现为中央高度集权,这种中央地方决策模式,提高了政府决策自上而下执行的效率,使中央政府的决策能够在短期内以法规文件的形式迅速传达给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起到分权体制下难以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动员效果。然而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导致地方政府决策权力过小,遇事“做不了主”,只得请示上级,上级又必须请示中央,导致层层审批,级级上报式的公文旅行。这一方面严重损害了

14、行政决策往往失去时效性,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状况,发挥不了行政决策相对于法律、经济手段的优势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央决策的事项太多,中央部门往往被一些地方小事所困,而失去了对重大决策的充分规划与论证,失去了对更重要事务的关注,导致中央决策的偏向,而对于地方上报的“小事”,中央又往往缺乏对实情的了解而做出不合时宜的决策从而导致“有决策而无执行”的状况。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行为损伤了整个决策体系的“效率”和“效益”。另外,中央的高度集权使得“下级政府”往往通过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方式影响上级政府的决策。逐步推进谋(参谋)、断(决策)与行(执行)的适度分离首先,要实现谋与断的适度分离。其次

15、,要实行断和行的适度分离。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往往既是决策的制定者,又是决策的执行者。加强咨询和信息系统建设,从法律上保障其应有的地位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是为决策者服务的系统,它们为决策中枢提供信息和备选方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行政决策的内容和质量。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加强咨询和信息系统建设,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政府系统的部门的作用发挥,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使网上政府能够为公民提供利益表达的畅通渠道,使问题能够得以及时有效的4反映并进入决策议程,同时使公民能够对政策提出建议,提供方案,并反映决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监督决策

16、及其执行,保证决策的公共利益代表性。加强政府综合协调中心建设,促进各子系统的有机统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并未出现我国普遍存在的“政出多门”“规章打架”现象,这是因为西方国家政府普通建立了政府决策中心地位,对各职能部门行政决策的监控力度较大。综合协调能力是衡量行政决策中枢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对行政决策系统综合能力的发挥有重要作用,为有效统一各职能部门的行政决策,消除部门在行政权力扩大的过程中对职权、利益、项目的争夺,弱化部门利益与分割行政,消除部门规章冲突,维护政念统一,各国普遍加强综合协调中心的建设。一级政府的职能部门自己愿意接受协调中心决策的前提是,协调中心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源,这种资源在西方主要

17、国家一般表现为财政控制权(因为政府人事管理已经完全法制化规范化)。因此,西方各国普遍的做法并非通过上级职能部门的职权来强化综合协调能力,而恰恰一般是通过这一具有控制协调的资源财政资源来达到协调的目的。我国也应尽快加强各级政府综合协调中心的建设,特别强化对各行政部门抽象行政行为的协调。2.22.2 规范决策程序,实现决策过程的法制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决策程序,实现决策过程的法制化、程序化、制度化合理规范的决策程序对于现代行政决策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决策过程中的相对分工,从而能够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在科学设置的程序中有民意的收集,能容纳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决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

18、考,使得方案在正式实施前做到尽可能地优化,同时又为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偏差纠正提供了准备,防止追踪决策时的草率现象。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决策的高质量、程序化、制度化。法制化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根本保证,鉴于目前我国行政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要加快规范决策程序,正如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规范决策程序,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健全畅通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第二,实行专家咨询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制度化。第三,完善听证制度。听证制度是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或做出某项行政决定时,听取利益相关人意见的程序性制度。第四,实

19、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第五,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推进决策过程的法制化。2.32.3 建立民主、开放、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民主、开放、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5行政决策从本质上讲是行政主体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进行的权威分配过程。建立健全决策体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完善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首先是强化人大的监督权。其次要健全由国家特设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再次,要建立行政决策违宪审查制度。最后要在放权的同时强化中央对地方决策的监督。二是加强非公共权力部门的外部监控体系,建立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加强非公共部门的外部监督体系主要是指改进和完善新闻媒介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群众的

20、监督和民主党派的监督。首先要健全政务公开机制,实行决策公示通报制度。其次,要强化舆论监督。再次,要健全公民利益保障机制。最后,要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决策者素质是行政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实行行政决策首长负责制,提高决策者的整体素质,对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主导作用。提高决策者的整体素质首要的是培育决策者的公共服务和无私奉献精神,或者选拔有公共奉献精神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提高决策者素质要整体推进,首先要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教育和培训应重点加强对新的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促进决策者和咨询、信息人才的科技知识不断更新,推动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世界科技知

21、识一日千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创造加快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环境。除多方面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外,应高度重视强化行政机构在培训和提供人才方面的功能。如选派官员到研究咨询机构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从事理论研究,提高知识水平;或从咨询机构中选择优秀人才到政府中担任要职等。其次要构建一个严格考核、竞争择优的人事管理机制,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科学、规范的法定程序,以民主的方式选拔一些具备公共服务精神的高素质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给公务员队伍“充好血”。要健全规范公务员考核、激励、晋升机制,严明赏罚,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整合公务员队伍,提高决策者的整体素质。3 结束语提高我国的

22、行政决策水平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在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己经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但还不够,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比较健全的决策咨询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和决策责任制度。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在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国外在科6学决策方面的一些合理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陈开冬.决策失误更需要问责J.上海人大月刊.2010(01)2 伊娜,黄业雷.网络视阈下行政领导的领导变革J.理论界.2008(12)3 张笑.论行政领导科学决策的途径J.贵阳市委

23、党校学报.2008(04)4 赵志耘.构建我国科学决策机制面临的形势及关键措施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03)5 田侠.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96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 20047 崔志强.论行政决策程序法制之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 20098 田旭光.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9 罗静.论公众参与视角下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 200910 张光曦.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D.吉林大学 200911 崔璨.行政问责范围探究D.黑龙江大学 200912 忻奕.电子政务环境下提升我国行政决策质量的研究D.重庆大学 200913 汪诗良.我国公共行政决策规范化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814 程瑶.领导者在行政决策中公平行为的失范以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0715 潘宗白等总主编.领导决策精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6 陈兆德主编.行政管理学教程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17 袁俊昌编著.人的管理科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89指导老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_年月日答辩委员会意见成绩评定:_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_ 职称:_-年月日主考院校审核年月日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