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491248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一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 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6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夜缒

2、而出(表时间,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远,远地)臣之壮也(壮,壮年人)今老矣(

3、老,老年人)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庸俗,鄙陋。(例

4、: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准许(同现代汉语)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qu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qu 城楼qu 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qu 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qu,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ju侵损,削减。(本文:

5、若不阙秦)ju 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5.微细小,轻微(同现义)衰败(国势衰微)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敝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谦词 敝人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二)重要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今急

6、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

7、性,不译)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佚之狐言于郑伯(三)省略句1.省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夜缒而出(烛之武)许之(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

8、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六、固定句式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七、课外自己补充一词多义:“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高兴。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8.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卒,通“猝”,仓促,突然。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

9、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今义:步行。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2

10、.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设九宾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2.使毕使于前3.自引而起,绝袖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四、文言句式: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2.欲与(之)俱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宾短语后置1.常痛于骨髓2.给贡职如郡县3.燕王拜送于庭定语后置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六、一词多义1、发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发尽上指冠 头发2、故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以故荆轲逐秦

11、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故人具鸡黍 老,旧3、诚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4、度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估计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常态,气度5、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荆轲顾笑武阳回头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6.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7.而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于是荆轲

12、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七、固定用法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3.荆轲有所待(有的)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因击沛公

13、于坐(坐通“座”)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二、古今异义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5.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6.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三、一词多义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2、击忽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

14、击。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7、意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

15、,神情。8、坐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坐北朝南: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9、举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行、施行。举不胜举:动词,列举、举出。10、胜沛公不胜:杓 动词,禁得住。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词,优美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胜过、超过。11、斗玉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酒器。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动词,争斗。12、置沛公则置

16、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置之坐上:动词,安放,放置。乃置酒大会宾客:动词,摆、设。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道芷阳间行(道,取道)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亡去不义沛公军霸上(军,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名册)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若入前为寿(前,上前)2、形容词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3、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善,对友善)4、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晚)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表对人的态度)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日日夜夜)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道芷阳间行(间,从

17、小道,表方式)头发上指(上,向上)5、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他为王)。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止步)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亡秦之续耳。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亡去不义2、倒装句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客何为

18、者(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宾语前置)3、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4、省略句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吾)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其”)六、固定结构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七、成语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

19、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八、古代文化常识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西北南东项羽(伯)亚父沛公(张良)九、疑难提示1、字音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语,y,告诉)谁为大王为此计者(wi,替,给;

20、wi,提出,做出)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dng,抵挡,阻挡,如:锐不可当,以一当十,螳臂当车)奉卮酒为寿(奉,fng,献。为,wi,替,给)靳强、纪信(jn,j)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骑,j,q)2、停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3、词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而,表承接关系)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而,表修饰关系)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而,表修饰关系)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项王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因,趁机)刑人如恐不胜(如,像,如同。刑,是动词)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在,动词,位于某处,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旦日飨士卒(旦日,明天)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形作动,对友善。)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作动,合乎道义)若入前为寿(前,上前)臣请入,与之同命(请,请允许我。之,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动用法,使之称王,让他称王。)故遣将守关者(故,特意)乃令张良留谢(谢,告辞)持剑盾步走(步,跟随。如,步人后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