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5836486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重点!) 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 假如除到末尾仍有余数,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除得的商的哪一数位上不够商,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除数是小数: 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数位不够时,用0补足; 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3、商

2、不变的规律:被除数扩大a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缩小)a倍,商不变。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缩小(或扩大)a倍。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a倍。5、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6、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本来的数。(一个数除以1,还等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本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本来的数大。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0不能作除数。7、汉语表达A除以BA除BA去除BA被B除列式ABBABAAB8、近似值相

3、关知识点:(1)求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存的小数多一位。求积的近似值:计算出整个积的值后再去近似值。(2)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3)保存商的近似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9、循环小数相关知识点:(1)小数分类: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2)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3)循环小数必须满足的条件

4、: 必须是无限小数; 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反复出现。(4)循环节的定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33循环节是3。7.14545的循环节是45。(5)循环小数的记法: 省略后面的“”号; 在第一个循环节首尾的数字上分别加点。如:5.33=5.3(3上面有一个点),读作五点三,三的循环7.14545=7.145(4和5上面分别有一个点)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的循环。(6)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10、竖式中的小数点和数位的对齐方式:在加法和减法中,必须小数点对齐;在乘法中,要末尾对齐;在除法

5、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11、除法性质:abc=a(bc)推广: (ab)c=acbc 或 (ab)c=acbc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具体目的:(1)图形的平移通过具体实例结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相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规定作出简朴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运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结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图形的旋转通过具体实例结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相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相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可以按规定作出简朴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

6、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3)图形的轴对称通过具体实例结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相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可以按规定作出简朴平面图形通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朴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能运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三、知识考点梳理知识点一、平移1、平移概念:把一个图形整体沿一方向移动,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2

7、、平移变换的性质相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相应点所连结的线段平行且相等,由于通过平移,图形的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平移变换前后的两条相应线段的四个端点所围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四点共线除外).相应角分别相等,且相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一致.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由于平移只改变图形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3、平移作图环节拟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根据相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作出图形各关键点的相应点;按原图形的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各点.知识点二、旋转1、旋转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2

8、、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它可以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相应点叫做关于中心对称的对称点。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假如旋转后的图形可以与本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中心对称图形.3、旋转变换的性质图形通过旋转,图形中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沿相同的方向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任意一对相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都是旋转角,相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相应线段相等,相应角相等,旋转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4、旋转作图环节分析题目规定,找出旋转中心,拟定旋转角

9、.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角度、旋转各顶点和旋转中心所连线段,从而作出图形中各关键点的相应点. 按原图形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各相应点.5、中心对称作图环节 连结决定已知图形的形状、大小的各关键点与对称中心,并且延长至2倍,得到各点的对称点. 按原图形的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对称点即得所作图形.知识点三、轴对称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假如可以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叫做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相应点,叫做对称点。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互相重

10、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2、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假如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轴是相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假如它们相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假如两个图形的相应点连线被同一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3、轴对称作图环节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作对称轴的垂线,并延长至2倍,得到各点的对称点。按原图形的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对称点即得所作图形.综上:1、图形变换与图案设计的基本环节拟定图案的设计主题及规定;分析设计图案所给定的基本图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对基本图案进行变换,实现由基本图案到各部分图案的有

11、机组合;对图案进行修饰,完毕图案。2、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之间的联系一个图形沿两条平行直线翻折(轴对称)两次相称于一次平移,沿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翻折两次相称于一次旋转,其旋转角等于两直线交角的2倍.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找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自身。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

12、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自身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自身、别的因数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4、分

13、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质数一定互质;2和所有奇数互质; 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假如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假如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用短

14、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假如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假如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7、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例如:26=12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知识点1】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的,不能单独存在。只能说谁 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例如:2.56=15 2.5和6是15的因数,15是2.5和6的倍数。( ) 这句话是错误的。【知识点2】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非0的整

15、数。 (不涉及小数、分数)例如:36的因数有( )。【知识点3】拟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我们应当从1的乘法口诀依次找出。 如:136=36、218=36、312=36、49=36、66=36 因此36的所有因数有:1、2、3、4、6、9、12、18、36。【知识点4】反复的和相同的只算一个因数。【知识点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身。例如:7的倍数( )。【知识点6】拟定一个数的倍数,同样依据乘法口诀, 如:17=7、27=14、37=21、47=28、57=35 因此7的倍数有:7、14、21、28、35、42【知识点7】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6、 最小的倍数是它自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知识点8】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拟定倍数与因数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1、长方形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长方形中面积、周长与长和宽之间的变化关系:(1)长方形的长加宽等于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即 a + b = c 2(2)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的差越大,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反之,长与宽的差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3)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的差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长与宽的差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4)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

17、变,面积变小。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 a或者s=aa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或者c= a4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剪拼、平移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将其一部分平移与另一部分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由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达S=ah。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4、三角形面积=底 高2 字母公式:s=ah2(底=面积2高; 高=面积2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旋转、平移将两个完全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

18、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半。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高2。用字母表达S=ah2。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旋转、平移将两个完全同样的梯形拼成一

19、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2倍,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达S=(ab)h2.6、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7、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朴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8、有关规律:在平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假如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由于底不变,高变小了;假如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

20、成一个长方形,则他们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了。1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时,若高相等,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若底相等,则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一半。3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时,则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提成若干份,表达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提成若干份,表达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

21、称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被除数除数 = 用字母表达:ab= (b0)。4、分数未带单位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达一个具体的数量。二、真分数和假分数1、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三、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22、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四、约分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23、互质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1 一般关系: 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五、通分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本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4、倍数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 互质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 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5、分数的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6、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达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达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达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2、 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规定保存几位小数。(一般保存两位小数。)3

25、、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判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假如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假如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具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假如分母中具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第六单元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知识要点组合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朴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拼合组合,二是重叠组合。由于组合图形具有条件相等的特点,往往使得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要对的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切实掌握有关简朴图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间观念;2.仔细观测,认真思考,看清所求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3.适当采用增长辅助线等方法帮助解题;4,采用割、补、分解、代换等方法,可将复杂问题变得简朴。第七单元 也许性1、拟定事件和不拟定事件 (1 )、拟定事件必然事件: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不也许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也许事件。(2)、不拟定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拟定事件(3)、必然事件 拟定事件 事件 不也许事件 不拟定事件2、不拟定事件发生的也许性 一般地,不拟定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是有大小的。必然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是1不也许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是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