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5828688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3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篇一: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一章 第一节水的存在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运用的淡水资源重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天天需2.5 升水, 人体重量的2/3 以上是水分 儿童身上4/5 是水分 5.水的循环: 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2、: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6、每年的3 月22 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电极 气体的量 检查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 面上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节 水的

3、密度 1、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悬浊液、乳浊液:名称 特性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稳定 下沉 上浮 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擦洗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思考2】放在干洗店的衣服为什么不能当天取回?原理:有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液中,

4、而这些有机溶液往往有毒、易挥发,因此不宜即日领回。第五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注意: (1)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拟定的意义。(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 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大多数物质合用) a加溶剂 b.升温 饱和溶液 转换方法 不饱和溶液 a.蒸发溶剂b.

5、降温c.加溶质 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溶解度溶解度公式:溶解度=m 溶质/m 溶剂 100g溶解度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成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 里的溶解度。注意: (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 克溶剂、达成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g) 5.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影响很

6、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 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 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 溶质/m 溶液 10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s+100 100%(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点: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环节: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五节 水的运用和保护 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 可供使用的水资

7、源的丰富限度和一个地区的水循环按活跃限度密切相关。我国水资源分布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的净化:沉淀、过滤、蒸馏 水资源:人类运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总储量0.3%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派也不均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 面临缺水危机,其中涉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3.水的净化 沉淀法:自然沉淀法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作用: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叫做凝聚剂) 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沿,滤液低于滤纸边

8、沿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馏原理:运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 第六节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是某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性是溶液的均一性和 稳定性。在水溶液申,某种分子(或离子)高度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透明的混合物。均一性, 是指溶液各处浓度同样,性质相同。如一杯蔗糖溶液,取上部的溶液和下部的溶液,它们的浓 度都同样。稳定性,是指条件不发生变化时(

9、如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无论放置多长时间, 溶液不分层,也不析出固体沉淀。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可以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 同。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少数物质(如食盐)的溶解能力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很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能力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不同。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时液 体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弱;压强越大,气体溶解能力越强。在物质的溶解过程中,有的 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有的温度会减少,要吸取热量。探究实验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体现了控制变量的重

10、要性。注意此实验的 前提条件是,食盐的质量一定,水的体积一定即水的质量一定,然后再来讨论影响因素。第七节 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状态的变化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一般随着着热量的变化吸热和放热。固体熔化、液体汽化、固体升华都需要吸热,液 体凝固、气体液化、气体凝华都需要放热。三态的互相转化 1、熔化和凝固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从液态 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一凝固图象的纵坐标表达温度,横坐标表达实验通过的时间。下图甲为晶体的熔化图象, 其中 ab 段表达固体吸热升温阶段;bc 段表达晶体熔化阶段,此阶段要吸热,

11、但温度基本保持 不变,这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熔点;cd 段表达液态升温阶段。下图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图中没有相对水平的一段(即温度不变的部分),随着加热的进行其温度不断上升,直至所有 变为液态。用图形记录物理变化的过程是科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作出 图象,找出图象的变化规律,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观测能 力的深化。凝固是熔化过程的逆过程,在熔化图象的基础上推理,画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培养 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熔化一凝固的图 2、汽化和液化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体汽化时要吸取大量的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蒸发 和沸腾。两者有以下四点区别:(1)蒸发是液体表面的汽化现

12、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与内部同 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2)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当温度达成沸点才进行;(3)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沸腾与液面气压高低相关; (4)蒸发时会从液体内部吸热,具有致冷效果;沸腾时需从外界吸取大量的热。在水沸腾实验中,观测水的沸腾现象,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每组一个小烧杯,内装大约 100 克的温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盖上烧杯, 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人水中。待水温升至90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水沸腾后, 继续记录温度,并注意观测水沸腾时的情况。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在坐标纸上画

13、出水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观测水沸腾时,一方面注意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另一方面观测水中气泡的生 成情况。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刚加热时烧杯底与侧壁会产生大量细小的附壁气泡;随着温 度升高,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碰到上层凉水将变小。当温度达 到沸点时,上升的气泡越变越大,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蒸汽,水内及表面受大量气泡的冲撞 而剧烈振荡起来。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100的水蒸气比 100的沸水对人的烫伤要厉害得多。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烧开水时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水面出现大量的“白气”

14、是高温水蒸气遇冷空气后液化成的小水珠。雾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 冷后液化成的大面积“白气”形成的。3、升华和凝华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升华需要吸热,凝华会放 热。冬天衣服冻于是升华的结果;严寒的冬季,北方地区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水蒸 气凝华的结果。樟脑丸放人衣箱后会升华成杀虫的气体,初冬季节水蒸气会凝华在草和地面上 形成霜。如何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雨、云、雪、露、雾、霜的形成了一方面应明确它们都 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演变成的;另一方面应知道它们是由小水珠还是小冰晶构成的,再寻找其相关 的物态变化过程。例如:露是小水珠,它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5、试试看: 1、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情况。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6)冬天的上午,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 2、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发现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 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会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二

16、章 空气 知识要点: 一、空气 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重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 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 用途 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o2

17、=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 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铁在氧气中燃烧:(3)3fe+2o2 fe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色固体 (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 防止炸裂瓶底) 氧化反映: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映。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映,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映,可引起自燃 实验室制取客服热线:、68801919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映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2k

18、mno4=k2mno4 mno2+o2 2kclo3 =2kcl +3o2 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 排水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映的速度 二不变: 自身质量 化学反映前后不变 自身化学性质 温度达成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燃烧条件 跟氧气充足接触 温度达成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 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映与质量守恒 化合反映和分解反映(1)化合反映:a+b 定义:参与化学反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映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19、 反映前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映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表达反映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表达反映的条件 表达反映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 表达反映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反映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2)计算环节。设未知量 写出化学方程式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列出方程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 四、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运用二氧

20、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映过程可表达为: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映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由于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由于二氧化碳可 溶于水) 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三态变化, 其固体称干冰。(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与水反映:co2+h2o h2co3(检查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澄清石灰水反映:co2+ca(oh)2= caco3 +h2o 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作化工原料,制

21、纯碱、汽水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在光照下才干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取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 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五、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严禁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

22、面上升等。六、空气污染与保护 空气污染(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 土地沙漠化 车辆尾气的排放 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 空气污染的种类: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烟尘) so2酸雨 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 防止 植树造林。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 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 气。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灭酒精灯。例题:16 克氧气和10 克碳完全燃烧是否一定生成26 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

23、请列试计算。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a 对流运动剧烈 两极薄,赤道厚 占3/4的大气质量 平流层:a 臭氧集中在此 气流平缓,适于飞行中间层:陨石在此燃尽。层:卫星接受反射电视、电话信号温度变化规律:先小,后大,再小,最后大,大 剧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整天气的重要因素。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 空气的热胀冷缩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客服热线:、68801919 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 特点:a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高度高,空气密度小 应用: 高山反映。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侧流

24、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 帕,或等于760 毫米汞柱(10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 多为阴雨天气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本来沸腾的水停止 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应用:高压锅 气压减少,沸点减小实验手段:往外抽气,本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达空气中具有水汽的多少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水汽含 测湿度的工具:干湿球温度计结构:有干球温度计(普通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包裹着湿棉纱的温度计) 原理:干球温度计测大气温

25、度 湿球温度计会蒸发,蒸发要吸热,温度计示数变小,出现干湿差 大气湿度大,蒸发慢,降温小 干湿差小 有凝结核,水汽可以凝结变大 降温打干冰 凝结核打碘化银 九、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朴明了地表达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 起地混乱。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结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 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章 阳光 24、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

26、火虫等。2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6、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达成310 27、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28、发生光的色散时,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 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29、白光是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30、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31、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黑色物体吸取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

27、同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均被吸取。第五章 细胞 一、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作用如下。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互换; 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合;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除此以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作用如下。细胞壁: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合; 液泡:内含细胞液。二、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 (1)植物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尚有大液泡,动物细胞 的细胞质中没有这两种细胞

28、器; (2)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 成为细胞质和外界环境之间唯一的屏障。三、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2、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一般涉及四个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 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测,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 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1)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29、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测的部分对准通光孔; 2)从侧面观测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 物镜碰到载玻片; (4)调焦::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规定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 筒慢慢上升。当有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然后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 像清楚为止。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环节如下。(1)把洋葱鳞片切成大小约0.5 厘米见方的小块; (2)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下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展平; (3)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 度夹角,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4)在盖玻片一侧力口1 滴红墨水

30、。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进行染色;(5)用显微镜观测,绘图。四、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 (2)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长,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细胞种类 的增长; (3)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 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 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 (4)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按一定顺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系统。所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

31、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 2、动物皮肤结构层次性的体现。动物的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重要有上皮组织构成; (2)真皮内有许多血管,尚有汗腺、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及冷敏小体等。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接受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外界刺激,重要有神经组 织构成。而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此外,当人体碰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汗毛会 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重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3)皮下组织重要有脂肪组成,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3、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植物

32、的基本组织有: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1)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覆盖在植物体的表面,起保护作用; (2)输导组织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分布在茎、叶脉等处,担负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送; (3)营养组织细胞壁薄,细胞间质多,分布广泛,具有吸取、贮藏等多种功能; (4)机械组织细胞壁加厚,分布在茎、叶柄、叶脉等处,对植物器官起巩固和支持; (5)分生组织细胞体积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具有连续分裂能力。每一种组织郡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行使一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各种组织又是互相依赖、 密切配合的。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六章 物质与微观 物质与微

33、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 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重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 级在10 10 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 26

34、公斤。(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 积也不同。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 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营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 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

35、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重要集中在原 四、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 (阴离子) 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同样 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组成物质的元素1、110 多种,涉及人造元素。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涉及稀有气体元素

36、:在自然界含量很少,性质非常稳定) 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重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 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另一方面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另一方面是铁。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另一方面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有机物重要由碳、氢、氧组成 表达元素的符号元素符号一般表达: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1 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五、表达物质的符号 1、用元素符号来表达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2、化学式的拟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 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 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